聯想被罵「美帝良心」、華為被贊「民族希望」:為什麼聯想會落到這個地步?

2021-02-14 鐳財經

最近的聯想,可謂是在風口浪尖。

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對於此事的評價是:嗯,有點意思。

 

此言一出,輿論一片譁然,我們中國和美國鬧得正僵,你卻當起了逃兵?

 

而之前,聯想一直樹立的是國家品牌、民族品牌的形象。現在國家正是艱難時刻,你卻這樣做?

 

於是很多人對聯想罵起了「美帝良心」、「民族的恥辱」。

 

很快,聯想的CFO馬上出來道歉澄清,說自己之前表述不準。

但很多網友並不買帳,說他們在玩文字遊戲,自己做的什麼事情自己心裡清楚。

 

實際上,聯想這樣大規模被罵,並不是第一次了。

 

在全球5G的重要會議上,聯想把票投給了美國的高通,最後華為惜敗。

 

據專業人士介紹,以後我們用的5G手機,每一臺都要支付給美國公司高昂的專利費。

這一次罵得非常慘烈,連柳傳志也慷慨激昂地出來澄清,說要打響「聯想的名譽保衛戰」。

 

聯想最飽受質疑的就是公司屬性的問題。

 

在天眼查中,聯想集團(非聯想控股)的高層,有一大片是外國人的名字。

神舟老總吳海軍評價聯想說:

 

「第一,人家根本沒承認人家是國產品牌,只是我們中國人一廂情願,人家總部在紐約,商務談判都在紐約。」

「我們中國人認為聯想收購了IBM,美國人從來不這麼認為,美國人認為IBM收購了聯想。」

「在Intel和微軟所有的採購名單上,聯想永遠是美國公司,從來沒把他當中國公司,所有的談判都是在美國談,他所有的Intel和微軟的採購,Intel和微軟都是按照美國公司的待遇給的。」

外國的主持人問聯想老總,你們到底是中國公司還是美國公司?

 

他回答的時候結結巴巴,停頓了幾秒鐘,答案也非常模稜兩可。

他說:我們是根植於中國的全球化公司。

關於聯想的爭議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拿出來了,那麼桌子如何看待聯想呢?

 

我的意見和人民網對於此事的評價是一樣的:與其坐而「聯想」,不如奮起「華為」。

 

華為和聯想幾乎是同時期出來的公司,相似度很高,而聯想比華為剛創業時候的條件更好。

把兩家公司和兩個創始人放在一起比較,你會發現非常有意思。

1984年,柳傳志創立聯想的時候,已經有40歲了。

那個時候的他只是中科院人事局的一個小小的幹部,他主動提出來要創業,獲得了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曾茂朝的支持。

 

中科院的傳達室成了柳傳志的辦公室,還給了20萬元開辦經費。

 

除此之外,中科院的很多資源他都可以使用:不受限制的招納本所人員,可以使用所裡的技術成果,員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計算所裡的辦公室、電話等等資源。

 

雖然支持很多,但最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幹什麼。

他們倒賣過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彩電。

 

但是這裡面的水很深,聯想被騙去了14萬元,公司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聯想真正的轉機是遇到倪光南。

 

▲倪光南

他是那個時代最頂尖的科學家之一,一心只想做中國人真正的技術,他毅然放棄在加拿大的高薪工作回國。

他說:「如果我不回來,我此後所做的一切不會對中國製造有所幫助。」

 

那個時候的電腦是全英文的,需要使用的話,就需要翻譯成漢字。

這個時候倪光南開發出來了一套聯想式漢卡。

 

這個漢卡,簡直就是聯想的財神爺,聯想賺得盆滿缽滿,創造了上億利潤。

 

你想想那個年代,上億值多少錢?

 

噢,對了,那個時候的聯想還不叫聯想,叫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就是因為聯想漢卡的大紅大紫,所以才改名叫聯想。

 

就在柳傳志把漢卡大賣特賣的時候,任正非剛剛從部隊轉業,到南油集團下面的一家電子公司。

 

▲年輕時的任正非

他在一筆生意中被人騙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捅了這麼大的一個簍子,他的飯碗自然端不住了。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他的人生至暗時刻,被騙,被公司開除,老婆和自己離婚,幾乎所有不幸的事情都發生在他的身上。

 

他的父母放心不下他,從貴州老家趕到深圳,一家人擠在10幾平米的出租房艱難度日。

 

但是為了找到生計,任正非找朋友借來2.1萬,成立華為公司。

 

▲華為最早的兩間簡易房

任正非和柳傳志是同一年出生的,但是創業比柳傳志晚了整整三年,也沒有中科院這樣的資源和背景。

 

一開始的華為,什麼都嘗試過,賣過減肥藥,賣過火災報警器,和高科技企業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就這樣摸索,也沒有賺到錢。

 

後來偶然聽到一個機會,說一個叫做交換機的東西,市場需求很大,於是任正非跑到香港,拿下了香港鴻年公司的代理。

 

但是當時在大陸,代理有200多家,如何脫穎而出?

 

華為就在質量和服務做得比別的公司更好,這讓他們的訂單與日俱增。

 

可以說,當時的華為只是一家交換機代理銷售公司。

 

但是任正非並不滿足於只做代理,他想做中國人自己的交換機!

 

說出這個想法,很多員工嚇了一跳,但是他很快挖到了科研人員。

 

柳傳志有倪光南,任正非找到了清華大學的博士鄭寶用。

 

▲鄭寶用

任正非是這樣形容鄭寶用的:「千年難得一遇的科研奇才。」

 

鄭寶用經過無數次失敗之後,終於研製出來了一臺屬於華為公司的交換機。

 

投放到市場上之後,大受歡迎,華為取得了1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讓人大吃一驚。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團隊從6人擴充到了100人,也是從這時候起,華為知道了研發的重要性。

 

▲研發時的任正非

搞出普通交換機之後,任正非又把目標瞄準在程控交換機上面。

 

這個東西,比普通交換機複雜多了,只有歐美和日本少數幾個國家有這樣的技術,但是任正非怎麼會死心?

 

當時的風潮和現在完全不同,人們普遍崇洋媚外,他們對外資非常熱衷,使用外國設備,被看成是一種榮耀。

 

這讓任正非痛心疾首。

 

一直到1991年,任正非等到了機會,美國有一家公司研製出來了這種程控交換機,他可以去學學經驗。

這一次出國,可以說是影響他一生。

 

他在美國,見識到了真正的技術,也真正領悟到了什麼叫做科教興國,開始有了用科技去推動一個國家的夢想。

 

這一次,任正非還去了美國的矽谷,這裡的見識,讓他打開眼界。

在返程的飛機上,任正非說:越繁榮就越是要發展科技,越發展科技,越重視教育,就人才輩出,而人才輩出又會讓經濟持續的繁榮。美國已經走入了良性循環,將經久不衰,而中國的差距太大了……

 

從飛機飛向祖國的開始,一個宏大的夢想開始在任正非的胸膛燒得猛烈。

我們再說回聯想。

 

同樣是賺到1個億的資金之後,聯想開始進軍微機市場。

 

倪光南將科研重點轉移到微機上,他帶領團隊在香港研發成功了「中國製造」的聯想主板和擴展卡。

 

1990年,採用自主設計主板的聯想微機在國內推出。

 

倪光南是一個比任正非更早注重中國技術的人,由於漢卡和微機的顯著成就,倪光南兩次獲得國家進步一等獎,被並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這也是聯想研發的高光時刻。

 

倪光南和柳傳志合作的這十年,是親密無間、志同道合的十年,而聯想就是在強強聯合之下,發展越來越好,銷售額一度達到驚人的47.6億元。

 

但是夫妻還有隔夜仇,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後來兩人漸漸出現了分歧。

 

柳傳志信奉「貿工技」,簡而言之就是賺錢要擺在第一位,哪個賺錢就大力發展哪個。

 

而倪光南信奉「技工貿」,也就是科技要擺在第一位,中國如果不發展自己的晶片,必將受制於人。

 

可惜,他的話沒有多少人聽得進去。

 

柳傳志和倪光南鬧得很僵,兩人常常大打出手,最後的結局是以倪光南被解聘為結束。

 

1999年9月2日,上午9時30分,7層會議室,倪光南被聯想宣布解聘,贈予倪光南新單位科研經費500萬元。

 

倪光南以示自己的清白,500萬沒有要一分。

 

但他的內心其實是有怨恨的,他為聯想立下汗馬功勞,最後卻成了替別人做嫁衣,連股份都沒有。

 

他在信中寫到:

 

請不要解聘我的工作成果……我在任職期間也組織同志們開發出了幾十項拳頭產品和國家級新產品。希望我的這些工作成果,不要受到牽連。

 

現在讀來,依然讓人潸然淚下。

 

後來,這個老科學家在聯想一直是諱莫如深。

 

以前他的名字在媒體上面會反覆提到200多次,後面卻一次也沒有,甚至在現在聯想發展的介紹中,連名字也沒有。

 

倪光南被踢出局之後,柳傳志權利高度集中,他陸續把聯想ASIC晶片和程控交換機等項目陸續中止,只做一些賺錢的項目。

 

就在柳傳志追逐利益,把程控交換機停掉的時候,而程控交換機卻成了任正非的一個生死關口。

 

從國外回來後,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到了這個上面,把命運都捆綁了上去。

 

後來任正非回憶說:華為不僅把所有利潤都砸到這個上面去了,還把客戶預定交換機的錢都投進去了。當時我站在5樓的會議室窗邊,對著其他員工說:如果失敗了,你們還可以另謀出路,而我只能從這裡跳下去了。

 

任正非繼續死磕技術,但是資金鍊卻斷裂好幾次。

 

他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信譽給員工打欠條,另一方面到處借錢,甚至不惜去借高利貸,孤注一擲地繼續搞研發。

 

不知道任正非在黑暗中走了多久,也不知道他歷經了多少磨難,最後研發終於成功了。

 

▲華為C&C08程控交換機

1993年的一個春天早上,華為召開上一年度的總結大會,任正非走上主席臺發言,還沒開口,他就哽咽著說:「我們終於活下來了。」

 

然後,泣不成聲。

 

在場的所有華為員工都為之動容。

 

那一年,華為的銷售額突破百億的銷售額。

那一年,任正非49歲。

柳傳志一生中最風光的時候,應該是帶領聯想去香港上市。

 

1994年02月14日,聯想上市成功,獲得資金加持之後,聯想在股票市場上風生水起。

 

同樣是這一年,深圳股市瘋漲,華為樓下就是股票交易所。

 

每天交易所被圍得水洩不通,有人通宵排隊買股票,一夜暴富的夢想,就在近在咫尺的距離發生。

 

但華為,沒有一個人受到誘惑,全部在樓上埋頭工作。

 

那個年代,炒股、套現就是來錢最快的方式,也是賺快錢最好的方式,中國幾乎沒有企業家不投資股票的,但任正非卻將錢投入未知的研發中。

 

因此得贈外號「任大傻」。

 

2001年6月11日,聯想成立融科智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正式宣告進軍房地產。

 

那一年,做房地產簡直就是躺著賺錢,隨便圈一塊地,蓋個樓,賣出去,簡直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海信進軍房地產、海爾進軍房地產、TCL進軍房地產、格力進軍房地產、美的進軍房地產……幾乎所有知名的企業都在搞房地產。

 

這個時候,有中層管理者對任正非提建議說,要他隨便要點地,蓋房子,隨隨便便一百億利潤就到手了。

 

任正非一口就回絕了:「掙完了大錢,就不願意再回來掙小錢了。」

 

 後來沒多久,又有人建議華為要多元化,要搞搞房地產,網際網路。

 

他怒了:

 

「華為不做這些,早有定論,誰再提,誰下崗!」

 

為了防止自己賺快錢,而沒有把所有的精力放到科研上面,任正非出臺了《華為基本法》。

 

這個《華為基本法》,就是華為的「憲法」。

 

開篇第一條就是——

「為了使華為成為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

 

做股票投資可以賺快錢,華為不做。

 

做房地產行業可以賺快錢,華為不做。

 

做網際網路服務可以賺快錢,華為依然拒絕。

 

「華為就像是一隻大烏龜,二十五年來,爬呀爬,全然沒看見路兩旁的鮮花,不被各種所謂風口左右,只傻傻走自己的路。」

在任正非心中,華為是一個高科技企業,而科技才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實力,如果把錢都用來搞房地產、炒股票,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就會停滯不前。

 

即便再賺錢,他也不能做虛擬經濟,這樣有違「華為」這個名字!

現在,華為和聯想兩個公司的對比非常強烈。

 

1、在研發上:

 

聯想十年的研發加起來,不及華為一年。

▲紅色半圓形是華為,而聯想只是藍色點點

2、對科研人才重視程度:

 

華為非常注重科研人才,有9.7萬持股員工,大部分都是科研人員,任正非持股比例為只有1.1%,而聯想高管獲得了很大股權,而投入了智慧財產權的科研人員沒有股權。

 

現在的聯想,很難說它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沒有核心技術,系統、晶片都是人家歐美的,他涉及的行業又太多了,房地產、網際網路金融、酒類、投資基金等等,都是一些賺快錢的行業。

 

而且這幾年聯想遭遇了十分明顯的天花板,甚至出現了巨大虧損的局面。

被聯想開除的倪光南曾經說過一個很有趣的比喻,他說華為是烏龜,而聯想是兔子,兔子注重眼前利益,而烏龜更注重長遠的核心技術,兩個公司就是龜兔賽跑。

 

在第一階段,兔子完美地贏了烏龜,在1995年,聯想銷售額67億元,是華為的4.5倍。

 

但是在第二個階段,烏龜就慢慢趕上兔子,並且超越它,在2001年,華為銷售額超過聯想。

 

到了第三階段,烏龜就要吊打兔子了。在去年底,聯想市值81億美元,而華為估值已超4000億美元,二者差距接近50倍。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說白了就是科技與科技之間的競爭。

 

2016年全球百強創新機構排行榜,日本有39家企業上榜,美國有36家企業上榜。

 

而中國大陸僅僅只有華為一家。

 

看到這個數字,我感覺羞愧無比。

 

我害怕的不是美國封殺華為,而是能讓他引起重視的企業只有這麼一家。

 

對於科技企業而言,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在這場中美的科技競爭中,我們始終堅信,會有更多像華為一樣的公司出現,引領著我們前行。


鐳財經由商界營銷傳播院院長文海軍先生創建,系「2017年度中國營銷媒體」獲獎者、最值得關注的營銷類自媒體。

旨在抓住時間窗口,進行飽和性營銷攻擊,快速佔據消費者心智,讓企業在紛繁複雜的商業世界中,找到跨越式發展之道。

勾搭文院長,請添加微信:330610565

相關焦點

  • 聯想是美帝良心企業?總部在紐約?聯想官方現身闢謠正面剛
    5月6日消息,聯想官方在昨天午間針對網上流傳的「美帝良心想」、「總部在紐約」等問題做出集中回應。以下為聯想官方回應的部分網友犀利問題:網友1:聯想如果不是美國企業,為啥同樣的筆記本電腦美國版本就要比國行便宜那麼多?你看看人家華為,國內版本永遠都比歐洲版本,美國版本便宜。胳膊肘往外拐的聯想!
  • 近日聯想總監又大放厥詞!
    最近,聯想高管戰略總監王又平再提5G投票事件,他竟然大言不慚地說當時聯想投票給美國高通是正確的選擇。在聯想的理念裡,投票給高通就是一種交易,沒有民族大義,沒有國家存亡。如果不投票給高通,那麼聯想也必然會像現在的華為一樣受美國制裁,這真是掙錢無國界。
  • 華為盯上聯想的鐵飯碗-虎嗅網
    聯想:穩坐王座16年在政府IT採購領域,聯想稱霸之路始於2002年。當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聯想作為國產民族企業,迅速跟上大潮。在不久後的2004年,聯想的PC產品擊敗了身為「國際大牌」的惠普和戴爾,在國內政府行業IT設備採購份額中佔據榜首,市佔率接近50%, 比上年增長了35.67%。這種增速背後,離不開「民族企業」四個字的加持。聯想作為中國人驕傲的高光時刻,發生在2005年的5月1日的下午3點。
  • 聯想已讓國內用戶失望透頂
    聯想已讓國內用戶失望透頂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而這些年我們國內的電子產品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家企業就是聯想和華為了。聯想是全球最大的PC廠商,而華為則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廠商,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廠商。
  • 聯想國內售價遠超國外,楊元慶:國內賣得貴,因為增值稅
    最近因為華為5G事件的風波,與華為一起並稱為「中國雙傑」的聯想委實大火了一把。因為聯想高層的種種不妥的言論,聯想一度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國民吐槽的對象。很多人甚至揚言要「抵制聯想」,爆出聯想國內銷量大跌的消息,可即便在這種時刻,聯想還是在京東618中奪得了頭魁,PC和平板產品銷量遠超華為。6月19日,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在微博公布聯想618京東戰報,表示聯想拿下京東6冠,銷售額高達8億元。
  • 穩坐王座18年後,聯想的鐵飯碗被華為盯上
    聯想作為國產民族企業,迅速跟上大潮。在不久後的2004年,聯想的PC產品擊敗了身為「國際大牌」的惠普和戴爾,在國內政府行業IT設備採購份額中佔據榜首,市佔率接近50%, 比上年增長了35.67%[2]。這種增速背後,離不開「民族企業」四個字的加持。聯想作為中國人驕傲的高光時刻,發生在2005年的5月1日的下午3點。
  • 華為筆記本躋身第一梯隊,全球第一的聯想該怎麼辦?
    在近日的一場活動中,餘承東透露,華為筆記本市佔率已經達到了16.9%,僅次於聯想,進入到了「中國市場第一梯隊」。這一幕像極了剛開始進入手機行業的華為。電信設備製造商出身的華為冷不丁做出的「手機」副業,已然成為了如今佔營收過半的「主業」。
  • 從當年的民族驕傲,淪落成過街老鼠,聯想詮釋了何為禍從口出
    意思是說那些站在仁義道德一面的人,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而那些違背仁義的則會被孤立。做人如此,要想發展一個企業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企業違背了仁義,就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那麼這個企業的發展必將會舉步維艱。,很多高校名校的高材生們紛紛加入到聯想團隊;在政策方面,政府仍然在給予他們支持。
  • 聯想想要「洗白」?華為戲稱帶幾部華為手機出國,可以賺到機票
    聯想曾經是本土企業,走出國外並取得好的成績,那是讓很多國民驕傲並且幸福的事情。那個時候,聯想的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的,談論到電腦可能大家就會想到聯想電腦。曾經不少人把得到一臺聯想電腦當成一個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因為聯想電腦那會兒名聲可大了。
  • 「髒水」一盆接一盆,百口莫辯的聯想,卻默默拿下全球第一
    而在一盆一盆「髒水」潑到身上之後,輿論的風向讓聯想百口莫辯。如今所有人一提起聯想,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帝良心」的前綴,甚至連之前聯想「表忠心」般將微博名稱改為「聯想中國」的做法,依舊被一眾網友嘲諷「欲蓋彌彰」。
  • 華為聯想,是科技偶像,還是精緻的腐朽?
    聯想的供應鏈管理,聯想的產品研發流程,聯想的矩陣式架構等等,仍然是很多國內企業學習的對象。那麼為什麼,我們會不喜歡這家企業?這大概是因為,它越來越像那些我們想要挑戰、想要擊敗的企業,而不是我們想要支持、想要效勞的企業。
  • 聯想lenovo,你的初心去哪了?
    最近幾年聯想集團發展的不怎麼順利,一方面個人PC已經進入瓶頸期,市場進入飽和期,只能在存量市場野蠻競爭,無論是營業額還是利潤率都難以繼續維持增長。同時許多民眾也許是經歷了不怎麼愉快的體驗,加上其美國、中國雙總部發展戰略,導致被上貼上了「美帝良心」標籤。
  • 華為手機在日本研究,聯想是從日本買來的?但聯想卻撿了個空殼!
    說起華為和聯想,估計大家都不陌生,華為的真正實力其實在這次美國施壓的情況下,我們才真正的了解。而聯想又被傳出5G門事件,一個是通訊領域的巨頭,一個是電腦行業的頂尖企業,如果我告訴你,這兩個企業其實和日本都有一定的聯繫,大家會感到驚訝嗎?
  • 聯想垮了是國人的損失?楊元慶被直指「後脊梁」
    推薦語:國內過於吹捧華為,而對於小米、聯想這些企業的評價過低,對中國來說同樣不是好事,因為中國這樣的大國顯然不可能僅靠華為一家企業撐起來,而需要更多的成功企業。俗話說,牆頭草只會順風倒!大家都知道,從昔日的民族驕傲到「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聯想做了太多讓國人失望的事情,現在的聯想在國內的聲望和市場份額處於同比減少狀態,雖然嘴裡「罵罵咧咧」,但畢竟是個國產企業,還是有很多的人擔心這聯想的未來。
  • 華為商用臺式機正式推出,品牌專家:估計最害怕的是聯想
    12月8日華為首款臺式商用機正式發布,餘承東稱:華為進入PC領域以來堅持創新,打造了多款受到消費者喜愛的筆記本產品。為了把創新和價值帶到商用PC領域,我們正式推出首款商用臺式機。希望用領先的商務設計,創新的安全科技,可靠的智慧體驗,給商用用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
  • 柳傳志「封存帥印」的一年:36歲的聯想,走在「回春」的路上
    十幾年的"選帥"之路,誰都沒有料到會是他 同馬雲一樣,柳傳志的選"接班人"之路也走了10多年,從最初公認的聯想集團"太子"落馬再到"五帥之爭"再到自己兩度出山救場,這位被業內譽為"教父"的柳傳志為了自己的聯想帝國也是煞費苦心。早在30多年前,一向看中年輕人的柳傳志便對清華大學畢業生孫宏斌愛惜有加。
  • 為什麼很多同款聯想筆記本電腦,在美國的價格比在中國便宜很多?
    國產電腦廠商在國外的價格相對來說都是要比國內低的,記得好像是兩三年前,曾經拿過華為MateBook系列做過實際對比,華為的MateBook在國外也要比國內便宜很多,不過由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已經徹底退出某個市場,現在Amazon上依然只能看到MateBook還是8代U的版本,已經兩代沒有更新。
  • 再給極光色加點」藍」,聯想 Z5極光藍炫目登場
    聯想Z5能獲得如此高的口碑評價,與其堅定的」粉絲既家人,回饋用戶」理念,生產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高達90%的屏佔比,完美R角、超窄邊框、雙面2.5D康寧大猩猩玻璃ID設計,再加上6GB+64GB存儲和3300mAh大電池,1299元的價格——真正的超高性價比千元機,真正的落實了」良心優品,國民手機」理念.
  • 華為向左狼性文化,聯想向右羊性文化,到底誰更牛!
    回想聯想在十幾年前的品牌知名度遠高於華為,2008中國奧運會,聯想獲得奧運會的冠名權和讚賞,聲譽名滿神州大地,奔向世界。當然聯想的輝煌還不僅僅在於通過奧運會擴大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其還大規模收購了兩大世界品牌,讓國人民族自豪感直線拉升。
  • 聯想更名為何「翻車」?重要的並不是名稱裡那2個字!
    聯想被提337調查!網友:自己人打自己人網友們的評論大多將聯想稱為「美帝良心」,甚至還有網友將「聯想中國」解讀為與「微軟中國」、「索尼中國」等類似的「在中國境內」的意思,這確實有些偏頗。其實華為的官微一直都叫「華為中國」,而韓企三星的官微則叫「中國三星」……其中也有網友認為,聯想是在海外被「盯上了」,才趕緊「站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