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年三十叫除夕?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2020-12-18 趣味的歷史

在農村,下午吃過團年飯,送完燈,然後就等到12點放鞭,這叫除夕守夜。除夕是臘月最後一個晚上,是辭舊迎新,萬象更新的節日。與中秋、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那麼,為什麼大年三十的晚上叫除夕呢?歷史上,最早提及「除夕」這詞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而除夕節日的由來,《呂氏春秋·季冬記》中有明確記載,人們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而在民間,除夕之名與「七郎射夕」的故事有關。

相傳有個妖怪叫「夕」,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漂亮的女孩,晚上就會去糟蹋她,之後還要吃掉女孩,雖然老百姓對它恨之入骨,卻沒有任何辦法。有一個叫七郎的獵人,箭法非常出眾,餵養的獵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鬥。七郎見鄉親被「夕」害慘了,就決定除去它,於是帶著獵狗到處找「夕」。

七郎找了許久都沒找到,原來,「夕」白天不會出來,等到太陽下山後,才出來害人,到三更半夜又不見了,因此,沒有人知道它躲在哪裡。這一天剛好是臘月三十,七郎來到了一個小鎮,人們都在高興的準備過年,七郎認為這麼大的鎮子,女孩肯定不少,說不定「夕」就會來。

於是七郎就與鎮上的老人商量,天黑後大家不要睡覺,找一些敲得響的東西放在家裡,一有動靜就使勁地敲打,因為「夕」最怕響聲。果不其然,這天晚上「夕」真的來了,它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這家人立刻敲響盆盆罐罐,隨後,全鎮上的人都跟著敲打。

「夕」嚇得四處亂竄,被七郎發現了,立即放出獵狗纏住它,自己則拉開弓箭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自此以後,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定為「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鞭炮,意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相關焦點

  • 除夕夜一過,為什麼凌晨時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除夕之夜那都是需要吃年夜飯的,吃完之後更是需要守歲的。那麼除夕之夜一過,為何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呢。除夕之夜一過,為什麼凌晨時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相信除夕一過,家家戶戶凌晨放鞭炮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是一樣的做法,只不過有一些人只知道這麼做,卻不知道為何會放鞭炮的,尤其是一些年輕人都不懂這樣的習俗,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 2016除夕是幾月幾日?除夕是大年三十嗎?
    春節在一年中是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而在春節前一夜便是除夕,那麼除夕當天會放假嗎?本期跟小編了解一下2016除夕是幾月幾日?除夕是大年三十嗎?  4、燃爆竹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國漢族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在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戶戶都燃放爆竹,辭舊迎新。  5、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除夕,漢族傳統節日,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這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到處都是喜慶氣氛,家家會在大門上貼出大紅春聯,貼門神,屋裡屋外還要貼上掛錢、福字,晚上還要守歲……守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
  • 過年為什麼都要放鞭炮?原來春節放鞭炮是這麼來的
    在古代,春節作為一個合家團圓的日子,無論你身在何方,到了春節也一定會回家過年的;大年三十的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這一天也都是要放鞭炮的,即使是現在,一些傳統的春節習俗基本都保留了下來,如今人們一般也都會回家與親人一起過年,在大年三十這天都會放一些鞭炮。
  • 精選大年三十祝福語圖片,辭舊迎新除夕快樂春節幸福
    精選大年三十祝福語圖片,辭舊迎新除夕快樂春節幸福時間:2020-01-25 18: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精選大年三十祝福語圖片,辭舊迎新除夕快樂春節幸福 一、大年三十的雪花飄飄灑灑,大年三十的腳步滴滴答答,大年三十的爆竹劈劈啪啪,大年三十的煙花霧裡看花,大年三十的祝福稀裡譁啦
  • 大年三十傳統習俗風俗 除夕為什麼要吃魚吃餃子?
    除夕,中國傳統節日。指陰曆臘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這一天有許多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如包餃子,吃年夜飯,燒金紙、放爆竹、守歲等。
  • 除夕之夜要燃放鞭炮,啥時候放鞭炮最好呢?老農這樣解釋的
    春節的腳步慢慢的臨近,又要聽到除夕之夜整宿整宿的鞭炮聲,除夕之夜燃放鞭炮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誰家的鞭炮響亮、響的時間長,都被認為是一件很吉祥的兆頭,雖然有一些地區現在禁止燃放鞭炮,但在我們廣大的農村,很多地區還都是可以在過年期間燃放的,對於鞭炮燃放的時間還真的沒有什麼具體時間規定,也會根據地域不同,燃放時間也會不同,各地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對於幾點開始放鞭炮也是如此
  • 「除夕」為什麼叫「除夕」?「除夕」的風俗?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在慶祝,至於為什麼叫「除夕」?它的風俗?,有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農曆每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那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
  • 除夕由來有哪些來源?為什麼要放鞭炮 2018除夕夜是哪一天
    那麼你知道除夕的由來是什麼嗎?除夕是怎麼來的呢?現在不妨隨著小編一起往下了解去吧!除夕的由來  關於年的由來,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
  • 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大年三十是除夕嗎?
    那麼,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大年三十是除夕嗎?一、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2020年大年三十是2020年1月24日,己亥年(豬年)臘月三十,星期五。今天距離農曆2019年除夕還有5天。很多政府單位會在大年三十那天放假,放到正月初七。小編所在單位就是從大年三十那天開始放假的,很是羨慕那些早已回家過年的朋友。二、大年三十是除夕嗎?大年三十是除夕。農曆臘月最後1天是除夕。除夕是指農曆臘月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又稱為年三十。
  • 為什麼要除夕守歲,原來有這麼多的來歷,長知識了!
    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那麼為什麼除夕要守夜?本文為大家整理了除夕的內容,下面我們一起去仔細了解!
  • 除夕為什麼要年夜飯
    除夕為什麼要年夜飯1、除夕為什麼要年夜飯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人們談「年」色變。所以就逐漸形成了除夕吃團圓飯的習慣。2、除夕是大年三十嗎大年三十是除夕,除夕不一定是大年三十。農曆臘月三十是除夕,有時農曆臘月二十九是除夕,反正除夕就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
  • 大年三十,一些地方為什麼有「要洗澡,清光垃圾」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老百姓重要的節日,民間有許多習俗和禁忌,如大年三十要洗澡,家裡垃圾要出盡,年初一不讓往屋外倒垃圾等,在民間有著一定的寓意。大年三十,即除夕。「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民間非常重視大年三十洗一次澡的習俗,寓意著辭舊迎新沐浴更衣,也是一種好的兆頭。除夕洗澡可以除掉今天的穢氣,來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 2020除夕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 除夕和大年三十是同一天嗎?
    除夕指的是每年臘月的最後一個日子,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每年的最後一個日子,代表著除舊迎新,所以除夕在中國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日子。那麼2020年除夕是幾月幾日呢?除夕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除夕是大年三十嗎?
  • 今天是大年三十 除夕到了給大家拜個早年
    今天是大年三十 除夕到了給大家拜個早年時間:2020-01-24 12: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是大年三十 除夕到了給大家拜個早年 親愛的朋友 今天是大年三十 除 夕 除夕是新年的前奏 除夕是祝福的開端 在此給大家拜個早年 祝各位親朋好友們 除夕好運來,鼠年更吉祥
  • 除夕也叫大年三十,可要是除夕那天是二十九,該怎麼叫?
    大年三十,就像是一場盛大的演出即將落幕,此時的人們已經不在忙碌,而是停下腳步、放鬆心情,從容地等待新的一年拉開帷幕。除夕,作為節日發展至唐宋,已成為年終大節,受到人們的重視。唐宋時期,除夕節慶場面隆重盛大,氣氛熱烈,節俗活動形式多樣,是一個全民參與、充滿享樂的重大節日。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除夕作為年尾的節日,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布新、祭祀祖先風俗。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 大年三十是除夕嗎?大年三十和除夕是同一天嗎有什麼區別
    2017除夕是大年三十嗎  除夕,也稱大年夜,舊語也稱為「年關」,是農曆歲末的最後一晚,與歲首正月初一相連。除夕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是我國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後一個節日,因常在農曆(夏曆、陰曆等)臘月三十,民間俗稱「年三十」,這天晚上稱為「除夕」。
  • 過年和除夕的由來
    在民間傳說中,春節是古老而又最為隆重的節日,家家戶戶在大年三十這一天都要放鞭炮。傳說很多年以前,森林裡有一種非常兇猛的野獸,叫做「年」。每年夏曆臘月除夕那天,他都要出來大吼大叫,專門吃人和牲畜,當時沒有人能夠制服他。
  • 迎新年為什麼要放鞭炮?原來與一個叫做「山魈」的惡鬼有關
    今天是大年三十,今晚就是除夕夜了,上半夜是守歲,下半夜是迎新年,也就是辭舊迎新。春節應該是從除夕夜的零點開始,到了這一時刻人們開始迎新年,每當此時如雷鳴般的鞭炮一齊轟響,此起彼伏,熱熱鬧鬧,給黑色的天幕增加了生機。
  • 2020年農村過年可以放鞭炮嗎?過年為什麼要放鞭炮?聽聽老農咋說
    很多人覺得過年不放鞭炮,根本沒有年味。在筆者周圍,有很多人在城市中過年,而現在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他們是覺得在城裡過年一點都不熱鬧,還是農村好。因為,在很多人的記憶裡面,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過年總會買一些鞭炮放一放。而他們固執地認為,不放鞭炮根本就不叫過年。那麼2020年農村過年還可以放鞭炮嗎?放鞭炮的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有什麼講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