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臨時工現狀:每天清掃十多小時 月薪千元(圖)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住在臨時搭建的屋棚,每天回家,彭躍進都要穿過那條狹長、堆滿雜物的過道。

  一天清掃十多個小時,沒有休息日,沒有加班費

  9平方米的房子堆滿了雜物和廢品,放了一張雙人床後,兩個人站立的空間都顯得侷促。

  門口處站著笑容滿面的彭躍進,身旁的牆上掛著春節她從老家帶來的一大塊臘肉,上面已有綠色的黴斑。

  3月17日,在長沙最繁華的解放東路附近的二裡牌社區,沿著一家五星級酒店旁的馬路走不到200米,在左側的一個小花園邊,中國青年報記者看到,6間房子裡住著5位芙蓉區環衛局的臨聘環衛工人。其中有幾位因春節前後被環衛局辭退而走上了訴訟之路。

  彭躍進是其中之一。

  今年55歲的彭是湖南省汨羅市人。2006年,她丈夫來到長沙做環衛工,一年後,彭也跟著幾位同鄉到了長沙。「開始我們4個人花600元租了個房子,後來因為附近居民嫌棄運垃圾的車子太臭,攆(我們)走了」。

  2007年起,彭和另外兩人在長沙市中心區域的五一路、朝陽路等地擔負起一段路面的清掃任務。每天5點開始清掃路面,直到中午才能回家。每個月能拿到800元的工資。

  「工資太低了,幹一個單班每月工資才千元,根本就不夠一個人花銷。」彭說,2009年後,彭負責的路面越來越多,為了多掙點錢,她選擇幹長白班(早上5點到12點,下午1點到6點)。為確保數百米路面一天都保持清潔,她反覆打掃,腿關節常常疼痛難忍。

  「(這裡)人流量大,剛剛掃完稍等下就有紙屑、樹葉,抓到了就要扣錢。」彭躍進說,她和丈夫沒有選擇的餘地:老家的地早就荒了,不多掙錢今後怎麼活?

  如此大的工作量,每月工資也不到兩千元。「沒休息日,有時市裡舉行大活動或領導來檢查,就要加班,也沒有一分錢的加班費。」

  2013年七八月間,湖南高溫達40攝氏度,彭所在的環衛局首次發了50元的高溫津貼,這讓數千環衛工人欣喜不已。但彭後來聽律師說,省裡的規定是暑季高溫補貼應發三個月,每月150元。

  2014年春節前,彭因年滿55歲被長沙市芙蓉區環衛局辭退。此前不久,彭的丈夫也因同樣原因被辭退。夫妻倆這才意識到,那間堆滿廢品、臭氣燻天的小屋,他們待的時間也屈指可數了。

  彭和丈夫猶豫再三,終於走進了離家300米外的湖南一律師事務所。

  絕大多數臨聘環衛工生了病得自己掏錢請人代班

  每接待一位找上門來的環衛工人,律師劉丹陽就覺得心裡發堵:「他們的勞動每個人都能看到,但卻是最不受勞動法保護的群體。」

  在她眼中,彭躍進是長沙眾多環衛工的一個縮影。據她了解,彭所在的長沙市芙蓉區環衛局的數千名環衛工人中,絕大部分是臨時工。這些臨時工沒有假期,沒有加班費,每天起早貪黑,甚至有時要冒生命危險,大部分卻沒有一紙勞動合同作為保障。

  劉丹陽是湖南律師協會公益委的成員之一,曾起訴電信運營商「流量清零」。在2013年八九月間,公益委聯合了12位律師組成調查小組,把目光聚焦到了「馬路天使」身上。

  對長沙市的芙蓉、天心、嶽麓、開福、雨花共五個城區(未包括新設立的望城區)123位環衛工人的走訪調查中,律師們發現絕大多數環衛工缺乏基本勞動保障:46%的人一年365天都上班。82%的人沒有享受過元旦、春節等法定節日的休假待遇。94%的人如患病,需由自己請人代班,並向他人支付代班工資。「有一名環衛工人反映,2009年,她因腫瘤切除左側乳房,單位都未安排休息,治療期間她不得已全部請人代班。」

  劉丹陽稱,環衛工人最關心的問題是社保。「譬如,調查中85%的人表示願意參加社保,但長沙沒有一個區為環衛工人買社保。」劉丹陽說,大部分來長沙從事環衛工作的,都是因為農村收入差、自身學歷低等原因,從農村流入城市;其中半數以上的人從事環衛工作的年限為3~10年。

  律師的調查顯示,長沙市環衛工人一直處於低工資收入水平:月工資1200元以下的,約佔11%,月工資1201~1800元之間的,佔被調查人數的81%。

  由於大部分來長沙做環衛工作的人年齡多在40~50歲之間,一旦到了年齡被辭退,又沒有購買社保,很多人的處境堪憂。

  正在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李雙林用「心酸」一詞描述當前的生活狀態——在為長沙市芙蓉區環衛部門工作20多年後,2014年1月2日,她過55周歲生日的當天,被環衛局辭退,僅給予了200元/年的補償了事。

  而李曾是長沙市芙蓉區環衛部門樹立的一面旗幟。由於工作表現出色,芙蓉區人民政府分別在2010年、2011年授予「李雙林先進工作者」、「芙蓉環衛先進個人」的稱號。

  「從1990年9月起從事環衛工作,沒有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全年無休,直到2011年才開始每月可休息兩天,且這兩天也要自己出錢請人代班才能休息。」李說,特別是在長沙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她常常工作到凌晨1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因馬路中間的欄杆上汙痕難以洗盡,工人們常用硫酸擦拭,她的褲子被燒破、手被燒傷了,都沒有一句怨言。

  李雙林稱,雖然單位一直沒有為自己辦理社會保險,但她總想著自己勤奮工作,成績突出,單位一定會考慮並妥善解決,沒想到現實卻如此悲涼。

  2014年3月7日,她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長沙市芙蓉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支付申請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年休假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等總計816407元。

  湖南六成環衛工沒勞動合同護身

  律師的調查報告指出,在勞動合同權方面,被調查的人中,有27%的人從未籤訂過勞動合同,有62%的人籤訂過勞動合同。可實際上,很多環衛工人都不知道合同中究竟有啥內容。

  彭躍進回憶,當時局裡要求籤訂合同時,只讓他們在最後一頁籤字並摁上手印,「前面的幾頁不讓看,合同也不給我們一份」。

  劉丹陽指出,勞動合同是勞動者一切權益的前提,一旦發生勞動糾紛,沒有勞動合同,勞動者訴諸仲裁機關、人民法院解決糾紛時常會因為缺乏依據而敗訴。

  更多環衛工人的遭遇比彭躍進更為悲涼。湖南省總工會2013年12月的問卷調查顯示,湖南省各城區環衛局(中心)、環衛所共有職工66262人,臨時工佔81.9%,直接承擔保潔、維護管理任務的道路清掃面積約25298萬平方米。從聘用環衛工人的身份來看,有正式環衛工人(本單位聘用或籤訂勞動合同的)、編外固定職工和臨時用工(未籤訂勞動合同)3種方式。其中未籤訂勞動合同的環衛臨時工佔總人數的80%以上。

  該調查指出,環衛工人的社會保障缺失較為嚴重。湖南省各地60.4%的環衛工人沒有購買任何保險。究其原因:一是政府財政撥款只能滿足編制內職工的社保,沒錢為編外人員繳納社保;二是一線環衛工人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年齡老化,有很多工人來應聘時就接近退休年齡,按規定不能辦理養老保險;另一部分人因繳費年限較短自己要補繳數萬元,沒有能力繳。

  工會人士在調查中還發現,由於常年租住在城市中,有相當一部分臨時工沒有參加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這部分人抗風險能力極弱。

  據悉,這一調查抽取的樣本高達9500多份。

  湖南省總工會副巡視員田良玉說,他們還到一些地市作了詳細了解,發現湖南6萬多人環衛工人勞動強度往往超出額定任務量很多。《湖南省城市環境衛生工作費用定額標準》規定的勞動定額標準是每人每天3100~3300平方米,「實際上往往在5000到1萬以上。」田良玉說,「一些人(累得)走路都打瞌睡,肯定不安全。」

  他指出,環衛臨時工待遇低,月薪1500元以下的佔92%,很多縣裡的環衛工人收入多在千元以下,加之工作環境危險大,2012年全省發生意外的1200多人,20名環衛工人死亡。2013年僅衡陽縣就有20多人傷亡。由於環衛行業屬於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機械化程度低。垃圾「清掃—清運—轉運—處理」4個環節,職業危害程度越來越高,造血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婦科系統等患重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收入低身體多病、又沒有社保醫保,一旦到齡被辭退,多數環衛工人的生存立刻成了難題,他們心裡很恐懼。」劉丹陽說,這是今年以來,很多環衛工人紛紛走進律師樓的原因。

  有條件的區沒有給臨聘環衛工上養老險原因之一是,市裡擔心給全局工作帶來不穩定

  面對臨聘環衛工人的接連仲裁之訴,長沙市芙蓉區環衛局的解釋卻是另有苦衷。

  芙蓉區環衛局黨委書記梁衛告訴記者,2014年春節前,該局有1666名臨聘職工,現在1700多人。環衛局是事業單位,原來有編制的約600人。近10年來這些人中一些待崗或轉業,現在上班的大概200多人。由於城市擴張,原有的隊伍不能滿足需要,只能臨聘環衛工,門檻也很低。「40~50歲的,拿得動掃把的都可以來。」最開始臨聘人員每月工資600~800元,正式工2000元。

  他說,正式員工絕大部分都在管理崗位上。臨聘環衛工工作根據人流密集、汙染條件劃工作面積,人流量大的1500平米,少的5000平方米左右,清掃工作6個半至7個小時一個班,1200元工資+300元績效。考慮上兩個班,職工體力吃不消,他們設定兩天三班制度,大部分臨聘環衛工每月收入高於1600元。

  「僱傭一個臨時工,包括工傷、意外險在內,一年要3萬元。」梁衛稱,芙蓉區財政2011年大幅度增加了對環衛工作的投入,達到了7500萬元,今年可能會追加。這些經費中剛性支出的有35萬噸垃圾的轉運,100多臺機械的運作,兩項超過2000萬元。雖然長沙市去年取消了垃圾處理費,將其涵蓋到了自來水收費中,每年按規定環衛部門可以從中收取1500萬元。但實際上,這些費用是優先用於彌補城市管理工作費用不足的,給各個區環衛部門只有象徵性的一點補助。

  梁衛承認,曾經給部分臨聘環衛工籤訂了合同,後來又沒有繼續推行,原因是《勞動法》規定要籤訂合同,但籤了合同又沒有給臨聘環衛工買保險,「這樣既理虧,又違法,所以沒有搞了。」

  他說,芙蓉區經濟條件較好,區裡倒是很重視,早在3年前就做了預算,核心問題就是解決養老保險。按照今年的基數算,單位(環衛局)每年需負擔1510萬元,環衛工個人部分要扣去250元/月,由此產生了兩個新問題:農村來的臨聘環衛工考慮眼前利益,有些人不願意買社保;另一個問題是,芙蓉區願意推動,但是全市步調不一,市裡擔心給全局工作帶來不穩定。

  芙蓉區人社局副局長王偉京說,該區對環衛工人的狀況比較重視,在全市最早幫環衛工人辦理了工傷保險,2011年啟動社保的準備工作。考慮到全市的統一安排暫時沒有推行。但這一問題在去年有重大突破,2013年12月10日,長沙市政府召開了專門會議,明確環衛工人參加「五險」,時間表也有了。

  當記者問到以前辭退的臨聘環衛工將如何對待時王偉京回復稱,我們在等政策。

  本報長沙3月27日電 記者 洪克非文並攝

相關焦點

  • 環衛工生存現狀怎麼樣?我們和100名環衛工聊了聊
    這100人平均年齡52.2歲;日均工作9.5小時,極少休假;月收入2675.8元,僅比最低標準多2.8元。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敢多提要求,生怕得罪領導而被辭退...... 2 平均每天工作9.5小時 他們卻「捨不得」休假 年紀雖大,但幹活的勁頭不輸年輕人,這些「老人」每天清晨五六點便上街打掃衛生,並在七點前將清掃的垃圾全部運走。
  • 安巢城管:落葉紛飛季 環衛清掃忙
    安巢城管:落葉紛飛季 環衛清掃忙 隨著氣溫下降,一年一度的「落葉繽紛季
  • 53歲千萬富婆為子女做榜樣當14年環衛工(圖)
    53歲的餘友珍本報訊 (記者龔平)昨天是2013年第一天,早晨6點半,寒氣刺骨,53歲的餘友珍像往常一樣,騎著電動車準時趕到武昌徐東路,開始清掃馬路。過往的路人不會想到,這位穿著一身橙紅色工作服的普通環衛工,家有17套住房,價值過千萬元。餘友珍是武昌區城管局清掃大隊的合同工,月薪1420元。她家擁有10套現房,鄰近東湖歡樂谷景區,市價每平方米至少6000元,加上今年即將交付的另外7套住房,她是個擁有千萬房產的「富婆」。餘友珍負責約3000米馬路的保潔,每天要沿街來回清掃6個小時,擦洗8個垃圾箱。
  • 大風起枯葉飄 環衛工人忙清掃
    本報訊(文/圖 全媒體記者 王永良)這幾天氣溫驟降,大風颳枯葉落。為保證街道整潔,環衛工人在大街小巷全力清理落葉,為市民創造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如圖)。據悉,因為枯葉大量飄落,環衛工人的工作量約為平時的兩倍。
  • 夜市散去馬路變身「垃圾場」臨沂環衛工凌晨清掃
    原標題:夜市散去馬路變身「垃圾場」臨沂環衛工凌晨清掃臨沂城區幾個夜市豐富了城市居民生活,但部分夜市在每天結束經營之後留下一地垃圾。不少負責夜市路段的環衛工人表示,由於夜市產生大量垃圾,常常需要從凌晨1點開始打掃,到6點才能完成。
  • 月薪兩千多 義工卻花四千元自建服務站
    月薪兩千多 義工卻花四千元自建服務站   月薪兩千多 他卻花四千元自建服務站  昨天上午8點,記者來到義工站,這個義工站有點「簡陋」,幾平方米的鐵皮房背板貼著「地鐵志願崗」等標語,穿著紅色馬甲的劉元華和金紅花在鐵皮房裡,為市民提供諮詢。劉元華介紹,龍華辦事處和社區工作站都支持,地鐵站和公交站也願意提供幫助,服務站就建起來了。
  • 福州環衛集團1000輛環衛車裡有500多輛是乘龍M3,原因在這裡
    隨著社會的發展,繁重辛苦的城市環衛工作開始被機器代替,清掃街道廣場這樣髒苦累的工作也不例外,各種環衛清掃車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清潔效率,還降低了不少的清潔成本,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地方使用。在福建福州,乘龍M3清掃車成為了當地環衛企業的「新寵」。
  • 思明環衛全力恢復道路整潔 一「瘋子」工人帶傷堅持清掃
    ­  清掃乾淨馬路,才能抽空蹲在路邊吃飯。 ­  你很難體會,每天忙碌清掃垃圾卻幾天無法洗澡是什麼滋味;你也很難想像,整夜守著一堆「垃圾山」為怎麼運走發愁是什麼心情。這幾天環衛工人正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
  • 大風過後落葉成堆 連雲港環衛日均清掃落葉5噸
    雖然落葉很美,卻給環衛工人保潔增加了困難。為了確保城市路面的潔淨,連雲港市環衛部門積極行動起來,採用「人工+機掃」結合的模式,近日每天都清理落葉重約5噸,讓城市更加整潔。每天環衛工清掃落葉量比日常增加2噸近日,寒風使落葉大面積地掉落,給原本潔淨的路面鋪上了厚厚的一層「黃金甲」,環衛工人們不得不加班加點,突擊加大落葉路段的清掃力度。
  • 事業單位「臨時工」,月薪3000都算高,為什麼還那麼多人爭著去?
    考公務員進事業單位就是求一個穩定,但是事業單位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沒有編制當然也沒辦法享受體制內的一切福利,但是工作量不比同崗位有編制員工少,最慘的是這些合同工臨時工月薪也非常低,通常就兩三千元,既然沒有保障工資也比不上外面的企業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搶著要去呢?
  • 蘇州高鐵新城主要路段將實現無人環衛清掃!
    △圖中視頻經過加速處理,實際車輛運行速度不超過20公裡每小時此外,無人駕駛環衛車還能實現自動甦醒、貼邊清掃、自動避讓、自動泊車歸位等功能。這些綠色精靈在哪裡?怎麼來的?居然可以這麼聰明!(註冊在蘇州高鐵新城的公司為「先途智能」,為避免混淆,下文均稱作「先途智能」)經過1個多月的自動地圖生成與技術調試,先途智能的首批無人駕駛環衛車,已經在高鐵新城的路段上積累了超3000km、近500小時的運行數據,首批無人駕駛環衛車已完全具備上路條件。
  • 廣東省四會市大沙鎮人民政府四會市大沙鎮環衛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
    廣東省四會市大沙鎮人民政府四會市大沙鎮環衛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服務中標公告  【文件編號:0809-1841SHG3B403/01】  廣東華倫招標有限公司受四會市大沙鎮人民政府的委託,於2018年08月07日就四會市大沙鎮環衛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服務(441284-201807-0113-0001)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
  • [城鄉清潔工程]貴港環衛工林少群:五尺掃把掃天下
    幾個月前,一輛運泥車經過江北大道華隆超市路段時,灑漏下很多黃泥,被來來往往的車輛輾出了一條20多米長的黃泥路。剛下早班的林少群經過發現後二話不說,就重新穿上工作服拿起鐵鏟,一鏟一鏟地把路面的黃泥清理乾淨。  每天清運垃圾之餘,她還熱心地幹些額外的事,車輛輪子壞了、掃帚把散了、垃圾箱蓋掉了、下水道堵了,她都能想辦法修好。看到周圍店面的店主不注意衛生,林少群還當起了環衛宣傳員。
  • 鄭州一語文老師退休後,當起環衛工,清掃之餘仍每天堅持學習4小時
    2020年12月10日,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航海路連雲路附近一隧道,65歲的環衛工胡東河利用抖音視頻學習知識,隧道上方來往的火車和周圍川流不息的車輛並沒有打擾到他學習,厚厚的筆記本裡記滿了知識要點和學習心得體會,路過的行人都會不經意間地看上幾眼。
  • 旋風式清掃樹葉,有了大嘴獸吸葉車,這個冬天環衛工人不再煩惱!
    各街道城區大街小巷的樹葉紛紛飄落,落葉雖美,滿地落葉一片黃,在為人們增添一道別樣精緻的同時,也為環衛工人增添了不少煩惱。 環衛工人們的清掃垃圾量隨之成倍增長,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加班加點地清掃落葉,經常是掃著前面的,一陣風颳過,又是一地的落葉。在街上隨處可見環衛工人清掃落葉的忙碌身影。
  • 他們堅持每天為19名環衛工送免費早餐
    第二站很快到了,8份早餐發給環衛工人,大家樂得合不攏嘴。負責一糧庫附近道路清掃工作的是對夫妻倆,他們每天凌晨3時就從家出來,在早高峰來臨前要把整個區域清掃一遍,「幹累了,有人能把早餐送到手上,再苦再累也值得啊!」19份早餐全都送到位,李奇又趕回食堂,繼續為單位的員工服務。
  • @隨州人,環衛工頂風雪清掃,請您不要亂扔垃圾!
    寒風吹 雨雪急遍地皆是落樹葉11月23日隨州城區迎來了第一場降雪當天下午2:30,陣陣寒風撲面淅淅瀝瀝的雨夾雪從天而降在城區神農大道濱湖體育公園路段10餘名環衛工人頂風冒雪清理著路面落葉對於路人而言,落葉的飄零是初冬的美景;但對於環衛工人來講,落葉的清理工作量大時長。為此,大家加班加點已持續了10多天。據市容環衛局清掃管理處主任餘立友介紹,為減少落葉影響道路環境衛生,清掃管理處會同清運管理處,科學安排,合理調度,整合人員和車輛等資源,向落葉密集的神農大道、白雲大道、迎賓大道和編鐘大道等道路傾斜。
  • 大風降溫環衛工徒手清理落葉 網友:看著都心疼
    11月17日,山西太原迎澤區的環衛工宋玉芹說。近幾日,受冷空氣影響,樹葉加速掉落,四處亂飛。環衛工的工作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以上,為了加速清理落葉,不少環衛工徒手清理,一天能清理10編織袋落葉,每袋40多斤,彎腰近千次。記者在柳巷附近看到,環衛工宋玉芹每掃好一小堆落葉便趕忙彎腰用雙手,一把把將落葉裝進編織袋。不到一小時,一個編織袋已經滿滿當當。
  • 阿旗突降大雪,昌平環衛清掃車來「救場」!
    應對突發雪情,昌平今年捐贈給阿旗的12臺環衛清掃車,在掃雪、清雪上幫了大忙。據了解,阿旗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所管轄清雪面積達280多萬平方米,第三方物業公司聘請的環衛工人僅有200人,外加設備短缺,掃雪、清雪工作尤為繁重。
  • 青島環衛家族一家三代當環衛工 拍全家福(圖)
    當時,張義秀所在的高科園環衛站只有3名環衛工人,「第一個月的工資是290元,因為幹得好,公司第二個月又發了10元的獎金。」張義秀說,公司還提供了一個免費住宿的地方,在麥島公廁旁邊搭建的一處面積有5個平方米的板房。 一年後,張義秀夫妻倆還成了「電視明星」。當時電視臺記者到他們的環衛站採訪,他們的節目播放第二天,張義秀去菜場買菜被業戶認了出來。「你不是電視上那個環衛工人嗎?保潔真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