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殘的澳大利亞,建國才120年,卻參加了所有世界級戰爭

2020-12-12 票非人的有歷史

澳大利亞最近因為某些事件上了熱搜,這個觀感不錯、風景優美、經濟發達的國家,以往給我們留下的都是人畜無害的感覺,然而,如果大致了解一下澳大利亞建國百年來的歷史,會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冷血無情且威脅度很高的國家。

一、一戰派兵赴歐參戰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最早是英國的殖民地。澳大利亞人口主體一直是英國移民,盎格魯-撒克遜族群。這個族群非常排斥亞洲人,對東南亞移民特別是華人懷有深刻的戒心,擔心他們的湧入會改變澳大利亞大陸的種族構成,進而引起大陸控制權的變化,所以,澳大利亞形成殖民地聯合政府後,在政治上高度嚴格地忠誠於母國,也就是英國,奉行白人至上主義。

19世紀50年代雪梨發現了金礦,東南亞人和華人陸續循聲而來,引起澳大利亞殖民政府的高度恐慌,一度還引發了排華和迫害華人活動。後來澳大利亞一度實行「白澳政策」,嚴格控制有色人種移民數量。

到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成立時,其380萬人口中,白人佔77%還多,英國人和澳大利亞人都慶幸終於保住一塊較為穩固的大陸,沒有被華人滲入。

澳大利亞始終堅持不與亞洲諸國聯繫,經濟、政治、軍事都與遠在萬裡之外的英國保持緊密聯繫。

一戰爆發後,澳大利亞這個年輕的國家,緊隨英國步調,參加了歐陸大戰。當時澳大利亞全國人口僅有500餘萬,但澳大利亞居然徵調40萬軍隊,遠赴歐洲大陸參加戰爭,其中5.9萬人陣亡。

一個新生的國家,居然毫不畏懼地參加幾個世界大國之間的生死搏殺,不得不說,英國的帝國主義好戰思想,確實深刻影響了澳大利亞這個衍生之國。

二、被日本打醒

但是不得不說,戰爭永遠是一個國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澳大利亞的獨立,是其狂熱地參加世界大戰的直接後果。

一戰後英國被大大削弱,英屬各自治領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其中要求獨立最強烈的便是澳大利亞。

在英國的各大殖民地中,實力最強的是印度,但印度的民族主體一盤散沙,如果不是英國殖民,說不定到現在仍然是幾十個邦互相扯蛋,形成不了統一的國家。所以印度並沒有怎麼要求獨立,反而是全盤繼承了英國政治理念並且文明進化程度非常之高的澳大利亞,率先喚醒了獨立的意識。

一戰結束後國際聯盟成立,澳大利亞作為一戰戰勝國,名正言順地成為國聯成員,與英法美蘇等大國平起平坐,在事實與法理上都擁有了獨立地位。

澳大利亞與英國關係漸行漸遠,從當年親如手足、同氣連枝的宗藩關係——如果可以這麼稱呼的話,變得愈來愈冷淡,對英國屢屢發出的政治號召與軍事援助需求,往往看心情而定。

1922年英國與土耳其發生「查那克」對峙事件,英國緊急要求澳大利亞出兵援助,但澳大利亞權衡利弊後,冷冷地扔給英國一句,出兵的事需要議會批准,容我們好好審議。

到最後,澳大利亞也沒出兵援助。

即便如此,澳大利亞仍然沿續著親英國、隔絕亞洲的政策,經貿往來、外交倒向,英國怎麼辦,澳大利亞會本能地跟著辦。

澳大利亞人已經認識到,隨著澳洲經濟的不斷發展,與近鄰亞洲諸國的往來越來越密切,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如果一直和亞洲搞不好關係,恐怕會影響澳大利亞的長遠發展。但是怎麼徹底與英國切割呢?澳大利亞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

那麼誰能給這樣的機會呢?日本。

二戰爆發前夕,俄國、德國、法國、日本乃至美國都在東南亞和澳洲謀求海外利益。老大帝國英國這時已經完全無力制約澳大利亞,也無法給澳大利亞提供什麼軍事支持,因為歐洲大陸已經被希特勒搞得狼煙四起,英國人分不出太多軍事力量。

二戰爆發後,日本人向東南亞猛烈進軍,一時間菲律賓、馬來西亞諸國紛紛淪陷。英國首相邱吉爾為了拉攏澳大利亞一同對付日本,承諾為了保住澳洲大陸,可以放棄所有海外利益。

不光口頭表態,英國還在新加坡成立了大英國協國家防務中心,派出「威爾斯親王號」和「卻敵號」兩艘巡洋艦組成遠東新艦隊,駐紮在新加坡海軍基地。

不過,這時的英國已經是破鼓任人捶,在歐洲被希特勒教做人,在亞洲同樣被日本人揍得找不著北,印緬戰場不知坑了中國多少次。

這個所謂的遠東新艦隊,根本沒發揮什麼作用。1941年12月10日,兩艘巡洋艦在馬來西亞東海岸被日本幹掉,新加坡再無英軍力量阻擋日軍。日軍從東北面直逼澳大利亞本土,並派出飛機轟炸了澳北部城市達爾文市。

這是澳大利亞建國以來,本土首次受到攻擊。澳大利亞舉國震驚,迅速進行了戰爭動員,重新增兵,以備日軍侵入。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的可怕之處。

挨了打不怕,力量和敵人不對等也不怕,還不依靠別人,而是舉起拳頭勇敢戰鬥。人貴自立,澳大利亞比同時期那些軟骨頭國家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好在日本雖然有心南進,力量卻跟不上。當時日本陸軍幾乎全部主力都被拖在中國戰場,如果要再侵略澳洲,沒有數十萬陸軍決然解決不了問題。

日本軍部海軍、陸軍吵來吵去,最終鬧得不了了之,空襲達爾文市後,沒有再派兵進攻澳大利亞。

躲過一劫的澳大利亞痛定思痛,以往奉行的英國至上原則,看來已經不合時宜了。

一者英國太遠,所謂鞭長莫及,不能因為血緣上的親近關係,就把自己的命運往溝裡送,和亞洲諸強國搞不好關係,以後發展路子根本打不開。

二者英國的巔峰期已過,英國的招牌不好使了,美國和蘇聯才是當今世界的頭牌。

所以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又借著戰勝國的便利,開始尋求新的外交戰略夥伴。

三、澳大利亞參與韓戰與越戰

選誰呢,肯定是美國。

蘇聯的意識形態色彩太濃,澳大利亞害怕共產主義一旦滲入本土,事態將無法控制,所以二戰一結束,澳大利亞立刻與美國成了好兄弟。

美國也非常樂於接受這個年輕的小弟。

不說別的,光是戰爭中的表現,就足以令人側目。澳大利亞二戰時僅有700萬人,卻組建了100萬軍隊,其中有56萬人赴海外作戰。

形象地說,澳大利亞就像一隻刺魨,一受刺激馬上鼓動全身力氣作戰,這種動員能力,這種打仗不要命的勁頭,太狠了。

美國出兵侵略朝鮮半島,澳大利亞也迅速響應,冒著得罪蘇聯、中國、朝鮮的風險,派出5000人的部隊參戰,傷亡達1873人。

澳大利亞與朝鮮全無任何利益瓜葛,卻無理蠻橫地出兵,政治道義上說不通,現實利益上也說不通。參戰唯一顯示出的就是這個歐洲殖民國家的兇悍與殘忍,只要我願意,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越南戰爭爆發後,澳大利亞又耐不住寂寞,協同美軍進入越南參戰。

這又是什麼背景呢?彼時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已經撤出東南亞,徹底放棄了對那裡的控制。東南亞一時間成了國際勢力的真空地帶。

澳大利亞其實也沒有太大野心要北上控制東南亞和南亞,真正擔心的是共產主義中國和越南不斷向南發展,如果將東南亞甚至南亞全部赤化,澳大利亞將被社會主義國家包圍,大事就壞了。

這是澳洲出兵的根本動因。

不過失道者寡助,澳大利亞在越南同樣也沒討到什麼好處,從1965年到1971年,澳大利亞先後派出4.6萬人到越南,傷亡2800餘人。從越南撤退時,一絲一毫政治目的都沒有達到。

但也不能說沒有收穫,經過兩次戰爭的配合,美國對澳大利亞的信任逐步加深,兩國的政治同盟從此固化下來。

從冷戰直到新世紀,澳大利亞與亞洲國家的關係,風向標完全在美國。特別是美日澳印軍事同盟建立後,針對中國的意圖盡人皆知,美澳海軍聯合演習恨不得推到中國家門口來搞,此種情況之下,與中國外交上經常互懟,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相關焦點

  • 建國243年,只有18年不在戰爭,誰才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
    讓我們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韓戰。1950年10月2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加入韓戰。據統計,約有48萬美軍參加了戰爭,最終維持了三八線上的朝韓領土,造成36516人死亡,103284人受傷,8000多人失蹤和被俘。
  • 《建國大業》感動澳大利亞華僑華人
    《建國大業》感動澳大利亞華僑華人   兩名結伴而來的雪梨科技大學學生十分激動,他們告訴記者,最初看電影的動機是被眾多明星加盟所吸引,而看過影片後深受啟發,感到「共和國建國之初歷盡磨難,崎嶇艱難,實在不易,今天的中國人應該時刻想到這一點,保持勝利果實,維護和平發展的大好局面」。他們說:「新中國建國60年來取得了矚目成就,但是這些成就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鑄成的。一些老一輩革命家為了國家大業嘔心瀝血,甚至付出生命。」
  • 這些,才是我們追尋澳大利亞的原因
    同時她也是,2019年全球最宜居國家第四名。她沒有任何陸上鄰國,和所有相鄰國家隔海相望,獨自成為南半球的世外桃源。她坐擁500個以上公眾免費的國家公園,面積幾乎是全國的百分之四。也有10000多片海灘,如果每天都去一個新的海灘,也需要整整27年才能去完,數量之廣令人驚嘆不已。
  • 橫跨120年!澳大利亞圖書館發現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生產的巧克力
    這盒甜點原屬於澳大利亞著名詩人、記者帕特森(Banjo Paterson),產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至今已有120年歷史,保存相當完整,令人驚訝。 事實上,這盒巧克力產於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產於1900年,距今正好120年;1899年爆發第2次波耳戰爭(BoerWar),據信,這盒巧克力是維多利亞女王送給當時南非前線軍人的禮物,推測帕特森可能是在任《雪梨先驅晨報》和《世紀報》的戰地記者期間,從前線士兵處購得這盒巧克力。
  • 美國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傷亡120萬人,戰後美國開始崛起
    最典型美國,被稱為天選之國,因為這個國家建立後,不到200年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尤其是二戰後,在世界為所欲為,光是發動的戰爭都有幾十場之多,而且大多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這也是美國越來越強大的主要原因了。但是其實在美國的歷史上,也有悽慘的一刻,下面這場戰爭,堪稱美國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傷亡120萬人,戰後美國開始崛起。這場戰爭就是美國的南北戰爭。
  • 澳大利亞將作為主賓國參加第四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3日電 (賀劭清)記者13日從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獲悉,澳大利亞將作為主賓國參加第四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林明皓接受記者採訪。
  • 澳大利亞發現120年前巧克力 系女王慰問軍人禮物
    【澳大利亞發現120年前巧克力】據「中央社」24日報導,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發現了史上最古老的巧克力之一,擁有約120年的歷史。據介紹,包裝紙被打開時,巧克力還「散發著有趣的氣味。」圖為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發現的古老巧克力。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BBC)視頻截圖。據報導,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管理員從澳大利亞知名詩人帕特森的私人收藏中,發現了這盒巧克力。
  • 澳大利亞發現120年前巧克力 打開時還散發著氣味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中央社」24日報導,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發現了史上最古老的巧克力之一,擁有約120年的歷史。據介紹,包裝紙被打開時,巧克力還「散發著有趣的氣味。」  圖為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發現的古老巧克力。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BBC)視頻截圖。  據報導,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管理員從澳大利亞知名詩人帕特森的私人收藏中,發現了這盒巧克力。
  • 阿瑟港慘案10周年:直面澳大利亞最兇殘殺人惡魔
    本報專稿 閻磊(澳大利亞)  35條人命的殺人犯和35個無期徒刑  在霍巴特一級監獄度過10個年頭的馬汀·布瑞恩特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體態臃腫的啞人。年近四十的他至少有兩年沒有開口跟人講過一句話,甚至在面對他唯一的探視人——母親卡莉時,他也不作一聲,兩眼直勾勾越過母親的肩膀盯著前面某個地方。
  • 英國貴族爭著參加一戰:不要我們還沒到前線戰爭就結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4年多戰爭打下來,協約國、同盟國官兵傷亡的人數接近2000萬,另外還有600多萬平民無辜死去。其中,英國軍隊(加上殖民地軍隊)陣亡人數達到了120餘萬。參戰的英國軍隊由兩部分組成。
  • 岑少宇:澳大利亞是幾等公民?
    一戰期間,後來大名鼎鼎的澳新軍團(ANZAC,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於1915年4月25日,在一場糊塗戰爭的一處莫名戰場——土耳其加利波利打響第一槍。仗打得多慘我都不好意思說,反正策劃人之一的邱吉爾事後退出了英國內閣。關鍵在於,當時澳大利亞建國雖已有些年頭,但澳人自己公認,這仗打完才算真正有了民族凝聚力。
  • 世界上哪個國家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還真有一個!
    縱觀整個歷史,只要有人類涉足過的地方就有戰爭,甚至包括紐西蘭這樣的偏遠地區,當年英國人在徵服紐西蘭的過程中還和毛利人打了一仗了呢。只不過在紐西蘭正式建國之後,紐西蘭本土確實沒有再遭遇戰爭。
  • 澳大利亞人表面平和,骨子裡卻很兇殘
    澳大利亞人是著名的英國流放罪犯的後裔。 最近媒體曝出澳大利亞軍隊在阿富汗殘殺戰俘和平民的醜聞。這和他們祖先賦予他們的罪犯基因有關。在他們心裡沒有所謂的正義,就連二戰期間搞過澳大利亞的日本都成了澳大利亞總理交好的對象,還籤署了不少政治軍事合作協議。罪犯是沒有所謂正義的。
  • 澳大利亞國慶日,卻遭到了建國來最大「合法性」危機
    【編譯/觀察者網 徐蕾】近月來總是渲染「中國威脅」的澳大利亞,在自己的國慶日遭到了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合法性」危機……據澳大利亞新聞網當地時間1月26日報導,當天是澳大利亞的國慶日,但是就在這本該舉國歡慶的日子裡,澳大利亞多地爆發大規模「侵略日
  • 一代土匪覃國卿有多兇殘?為何直到建國後,花了10年才剿滅他
    土匪頭子的兇殘程度對於覃國卿這個人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每個村民聽了他的名字,無不聞風喪膽。如果他只是單純的掠奪村民的財產可能都不會那麼可恨,但是覃國卿不僅僅涉略金錢方面還燒殺搶掠可謂是無惡不作。而導致覃國卿這麼兇殘的原因究竟這就需要從覃國卿的童年開始談起。童年環境造就性格在1919年,覃國卿出生了,而在覃國卿出生之前,其父便已經是當地一位出了名的惡霸。而青出於藍勝於藍這個詞用在覃國卿身上再合適不過了。覃國卿小時候便開始幹偷雞摸狗這些事情。
  • 為什麼說流浪貓才是最兇殘的貓科動物?
    很多人不相信看起來可憐兮兮的流浪貓會是兇殘的鳥類殺手,它們看起來柔弱無力,連保護自己都做不到,根本不像是能夠捕捉野生鳥類的動物。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2017年,在《生物保育》(BiologicalConservation)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學者們通過對之前93例研究鳥類在澳大利亞貓食譜中所佔比例的報導,和對於該國流浪貓數量的最新估計,估算出澳大利亞全國每年有3.77億隻鳥類被流浪貓獵殺。
  • 歐洲最窮的國家:建國十年卻不被聯合國承認,10天前才建立軍隊
    歐洲最窮的國家:建國十年卻不被聯合國承認,10天前才建立軍隊說起發達國家,指的是經濟水平發展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從人類發展指數,GDP,工業化,生活品質較高,相信很多讀者都會想到歐洲,因為在世界上
  •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有沒可能合併成為一個國家?
    直到1769年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船長才正式登陸紐西蘭,次年他又登陸澳大利亞,將這兩塊土地併入了大英帝國的殖民版圖之內。而荷蘭和法國則在英荷戰爭和英法七年戰爭中敗給了英國,徹底放棄對澳洲和紐西蘭的爭奪。  在佔領澳大利亞的初期,英國人一直把這裡當成犯人的流放地點,澳大利亞的第一批定居的1530人中,其中有736名是囚犯。
  • 為什麼說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才是美國的建國之父
    在現在談及美國的歷史時,人們通常都會說是美國國父華盛頓帶著美國的民兵組成的大陸軍大敗英國軍隊,最終取得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但是在真實歷史上,是法國人給予了美國人巨大的幫助,美國的建國的大半功勞應該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他才是美國的建國之父。
  • 希伯來大學,比以色列建國還早30年
    希伯來大學主教學樓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先後歷經4次中東戰爭,儘管如此,如今它依然是世界20個最發達國家之一,在許多高科技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歷史上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何以取得如此成就?猶太人自己的大學以色列的大學大多與其建國有關,希伯來大學也不例外。公元70年,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的第二聖殿被羅馬帝國一把大火焚毀。從此猶太民族就如落葉一樣四散飄落在世界各地。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興起後,耶路撒冷一直處在阿拉伯人的控制之下。到了19世紀末期,一批猶太精英提出要重建以色列國,於是發起了猶太復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