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一份所謂「與軍方有關聯」的中方、俄羅斯實體清單,並將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報導稱,這份清單提到了103個實體,比該媒體11月所看到清單草案上的實體數少14個,此前那份名單上有89家中方實體和28家俄羅斯實體,其中包括45家俄羅斯實體和58家中方實體,其中就包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下屬的7家實體、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AECC)下屬的8家實體等。此外,報導還稱,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宣稱,這份所謂清單建立了一個新的程序,「以協助出口商在其客戶中篩選出那些『軍方終端用戶』。」另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美商務部的一份新聞稿中還提到,「『軍方終端用戶』清單告知出口商、再出口商和轉讓商,向清單中的實體出口、再出口或轉讓(國內)指定物品將需要許可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所謂「與軍方有關聯」的中方、俄羅斯實體清單中,原先傳聞入列的中國商用飛機公司(COMAC)最後沒有出現在上面,令不少美國製造企業鬆了一口氣。要知道,在路透社上個月獲得並報導的「軍事最終用戶」名單初稿中,有正在研發C919、C929等中大型民航客機的中國商用飛機公司。有分析指出,對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實施重錘式的制裁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制裁對美國的航空航天業和國家安全造成的傷害遠大於對中方的傷害。分析稱,將中方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線民用飛機——C919稱為中國飛機是一種誤導,因為它「幾乎所有的」部件都是進口的。據了解,在C919主供應商中,美國公司幾乎佔了五分之三。而像波音公司這樣的美國飛機製造巨頭為C919提供了諸多技術支持,如天氣雷達、燃料系統、飛行記錄系統、飛行控制驅動系統、火災監測系統、電子動力系統、機門信號系統、輔助動力單元等。可以說,外國供應商不僅向中國商用飛機公司供應部件,而且他們在系統集成上的豐富經驗對C919研發所起到的指導作用也至關重要。
有鑑於此,如果把C919飛機列入這份實體清單中,那麼美國航空零件製造商將損失慘重。因此,在這些企業的施壓下,白宮在最後一刻選擇了屈服。事實上,美國將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列為軍事最終用戶,限制或禁止美國公司為C919供應部件並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反而會適得其反。要知道,中國商用飛機公司目前還遠遠落後于波音和空客,中方仍在努力掌握當今或者更確切地說是20年前的技術,而西方航空公司已經開始專注於發展諸如超音速等未來技術,雙方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C919不僅對波音737和A320沒有構成嚴重的商業威脅,而且它的研發對中方軍事也沒有實質性的幫助,西方供應的發動機、航電及其他部件的核心技術也都已經通過出口管制和投資限制得到了保護。因此,制裁中國商用飛機公司的業務可能招致中方對波音及其他美國供應商進行報復,這將損害美國公司的盈利能力進而削弱其研發能力,反而有利於美國的戰略夥伴。
更何況,即便是像波音這樣有著悠久飛機製造史的公司,它們生產的飛機也並不是百分百的由本國製造的零件組裝而成。換言之,全球一體化令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立於全球產業鏈之外。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加大對中企的無理打壓。中方外交部多次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無端打壓中方企業,並多次就此表明嚴正立場。美方所作所為嚴重違背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競爭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必將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和自身形象。中方企業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在國際化經營中嚴格遵守包括美國法律在內的各國法律法規。美方應停止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外國企業的錯誤行為。美國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的制裁在短期內會對中方造成輕微傷害,但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會對美國本身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