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重慶南岸的陳女士本打算用一套寫真來紀念自己25歲的生日,沒想到卻在選片過程中,「稀裡糊塗」地多花了幾千元。雖然入冊照片數量有所增多,相冊及相片質量也有一定提高,但她認為自己在消費過程中,並沒有太多的自主選擇權,「影樓未出示價格表,價格並不透明,選片時也感覺自己遭到了『誘導消費』。」陳女士說。
消費者:全程未見價格表
陳女士告訴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她在半個月前通過微信公眾號,找到了一家名為「愛Good藝攝」的影樓。對方客服介紹,目前店內一款399元的寫真套餐正在做活動,包含4套服裝拍攝、12張精修底片、一本7寸相冊外加7寸擺臺。後期加選照片入冊,價格是69元/張。
399元涵蓋了所有拍攝用品,中途沒有任何隱形消費,讓陳女士覺得很動心。7月6日,她來到位於南坪東路的愛Good藝攝完成拍攝。7月13日,工作人員通知,可以到店選片了。
「選片大約花了1個多小時,由選片師全程陪同在選片室完成。」陳女士回憶,選片師蔡蔡在電腦上放出了共拍攝的150多張照片,由對方操控滑鼠供自己瀏覽篩選。選片師說,照片一旦篩掉,會當場刪除。陳女士坦言,其實影樓拍攝的照片質量,她是認可滿意的,初篩時她有點糾結。
據介紹,選片師坐在一旁,不時地表達著參考意見。陳女士為記者複述了幾句選片師的話——拍得太好看了,根本刪不掉;後面幾套衣服照得很完美,如果是我,我就都保留下來。
「她還告訴我,每個顧客只能來她們店裡拍攝一次,這次不選,下次就沒有機會了。」但陳女士事後卻得知,所謂的「只能拍攝一次」並非如選片師所說的那樣,「店長後來在電話裡親口告訴我,因為拍攝技術過硬,店裡『回頭客』不少。」
「經三輪篩選,我最終選定了65張照片。」陳女士介紹,選片結束後,選片師順勢從櫃架上取下了韓式軟皮冊、藍色硬殼相冊和紅皮相冊這三種打版相冊。得知最貴的紅皮相冊價格上萬,陳女士當場拒絕,挑中的韓式軟皮冊是三款中最便宜的。
根據所選相冊和照片數量,選片師推薦了一款5999元套餐,並將套餐所含內容進行了介紹。除了可以將照片從精修變為設計版等升級改動,也有讓陳女士疑惑的,比如「自己多選的53張照片,若按預約時承諾的69元入冊單價來算,也不過三千多元。對方所說價格划算,如何談起?」
在她猶豫價格之際,第二位選片師進入房間。幾番言語遊說下,5999元的套餐被最終敲定,陳女士付款並在選片單上簽名確認。
有無在現場對價格提出質疑?「這是我第一次拍寫真,加上自己臉皮向來比較薄,問詢價格,對方多是打哈哈或轉移話題,我也沒好意思再問。」陳女士說。
回家後,她卻越想越憋屈,「選片師的確說過套餐有高、中、低檔,但我一問到低檔套餐具體內容和價格時,對方卻稱低檔套餐並不適合我。」
有一點陳女士很肯定,自己當天全程都未看見過影樓套餐價目表。「我事後了解到,影樓並非只有5999的高價套餐,也並非只有三種相冊。不管挑選照片還是挑選相冊,是否都有『誘導消費』之嫌?」14日,陳女士致電影樓要求退費,但對方以籤約時明確告知「不退不換」為由拒絕。
商家:選片充分尊重意願
15日,陳女士前往影樓討要說法。選片室中,記者看到桌上正擺放著20張塑封價目表,上面詳細地羅列了套餐內容,價格從1699到26999元不等。
方10寸+8寸韓式軟皮冊,28寸掛畫、10寸施華洛、皮夾卡一張、U盤一個,這正是5999元套餐上的內容。通過對比,記者發現,除了掛畫進行了更換以及10寸入冊相片變多3張外,這和陳女士選片單上5999元套餐的手寫內容區別不大。
選片時,是否為陳女士出示了面前的價目表?面對質疑,影樓陳姓主管回應,的確當時有疏忽,他們願意免費將5999元套餐升級到6999元,作補償。
針對陳女士所說的「誘導消費」的問題,陳主管解釋。「相片從頭到尾都是顧客選的,我們並沒有強迫她多選。雖然選片數量和選片師的收入掛鈎,但影樓通過多次篩選照片的方式,也尊重了顧客的意願。」他表示,顧客是成年人,在完全自願的情況下簽了合同,應該遵守。
選片師蔡蔡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和陳女士聊得比較融洽,給出的意見在她自己看來比較中肯。 「她自己覺得張張都滿意,減不掉啊。」
相冊推薦及為何沒有遵照預約單上69元一張的入冊價格進行計算,陳主管表示,69元的入冊價格是最普通的白殼相冊,根據相冊自身厚度,它只能針對照片不超過20張的顧客。「陳女士共挑選了65張照片,白殼相冊是無法製作的。」
「如果一本太厚做不了,那能否多做幾本?」陳姓主管表示不能。
陳女士發現,除了擺在架上的高價相冊,沙發旁還堆放了其他的相冊,如水晶相冊等。而這些是當初選片師從未介紹過的。陳姓主管回應,「水晶相冊價格相對較低,目前選擇的顧客已經非常少了,它也遠遠不如陳女士所選的一體成型冊精緻。」
這種說法陳女士並不認可。「當時我並不知道店裡還有其他便宜的相冊及套餐可以選擇,選擇的權利沒有得到充分尊重。」
選片時為何只介紹價格相對較高的相冊?影樓店長稱,店方是根據選片數量來推薦的訂製套餐。「65張照片一般都是訂製雙本相冊,顧客告知過不想要太貴,又選擇了那麼多相片,品質相應也不能太差,5999元的套餐價格在雙本相冊套餐中不算高價。」
該店長特別提到,選片師「一人只能拍一次」的說法沒有太大問題,「能二次拍攝399元寫真套餐的回頭客,均為有記錄且消費超過1000元的會員顧客。」 但當記者提出,影樓方是否可以提供顧客電話或拍照記錄進行核實時,店長予以拒絕。
律師:經營者應全面提供商品信息並明碼標價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影樓目前已給出了解決意見,一是退款40%-60%,但在此基礎上,因65張照片已經處於製作中,陳女士還需要支付每張照片58元的不入冊費用,即3770元;二是免費為陳女士將套餐升級為6999元。
陳女士表示無法接受這種處理方式,「從選片結束到告知對方退款要求,並讓其停止照片製作,時間間隔都還未超過一天。選片單上清楚地寫明取件時間是一個月後,既然製作周期這麼長,一天的製作進度就需要支付總金額60%的違約金,這不合理。」
陳女士撥打了12315對影樓進行了投訴。記者了解到,南岸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正著手聯繫雙方協商處理此次糾紛,慢新聞記者也將對此事的後續發展給予關注。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的程揅律師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的規定,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時,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若經核實,影樓方存在不公開價目表,或者模糊價格的情況,其行為有違明碼標價的法律要求。」
至於退款問題,程揅律師提到,據《合同法》的規定,違約金不得超過經營者實際損失的30%。至於實際損失如何核定,程揅律師表示這需要向法院舉證,由法院作出判斷。她建議,雙方可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了解商家的製作進度和製作情況再酌情進行協商處理。
調查:二次消費並非個例
記者在美團、大眾點評等APP上隨機搜索了10餘家提供寫真或藝術照拍攝的影樓,發現其用戶評價大多以正面評價為主,但也有不少低分評價。
有用戶提到,「低價的團購套餐像進門被忽悠的門票,想要出門?額外服裝,選片,假睫毛,沒個幾大千出不了!」「選片師有話術,開始是各種誇各種聊,一旦選片選少了,臉色和語氣秒變,總之各種方法誘導你多選。」「錢不知不覺就花了,雖然感覺被坑,但整個過程也沒任何人逼我,還都我自願的,回味過來更氣了!」
記者採訪了業內一名資深攝影師阿文(化名),其曾在重慶多家知名婚紗、兒童影樓工作過。阿文向記者透露,「隱性的二次消費」是目前一些藝術照、婚紗攝影的潛規則。二次消費多集中在中低端套繫上,消費項目從化妝品收費,服裝首飾收費,修片收費到底片收費。
「據我所知,現在很多影樓主要以底片二次收費來擴大利潤,除了合同內的入冊照片可以帶走外,其餘底片都會按照40-100元不等價格收取費用。」阿文分析,「每張都好看,每張都想要」的想法讓不少消費者,特別沒有拍攝經歷的顧客會產生「衝動消費」的念頭。在阿文印象裡,很少有顧客能在後期一分不花拿走相冊。「這種能打定主意不掏錢的顧客比例有多少?」阿文回答,定力這麼強的,他一個月最多碰上幾個。
提醒: 把收費問題事前寫進合同
阿文建議,市民在挑選拍攝藝術照、寫真集的影樓時,貨比三家。實地了解,或者多在社交平臺上搜索該店評價,選擇一家口碑、技術良好且正規的影樓。拍攝前制定好預算別輕易改變。在後期選片時,要保持理智頭腦,根絕自身消費能力學會果斷「拒絕」,要有主見。
程揅律師也表示,根據《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從事攝影業的經營者應當按照其與消費者約定的質量、數量、時間等內容提供拍攝、印放照片、衝洗膠捲等服務,底片歸消費者所有。
程揅律師提醒,消費者在與商家籤合同時,可以要求影樓將涉及二次收費的產品、服務收費標準,口頭約定的底片收費問題一一落實到合同裡。在充分知曉收費詳情後,再籤訂合同,以便後期遇到糾紛問題有證可循。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周蕎/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