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出上聯: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佛印和尚的下聯天衣無縫

2020-12-17 一個人精彩1

關於對聯我想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作為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對聯這種東西更是五忍不住無人不曉的那種。

而且對聯的形式多種多樣,在普通老百姓更是受到了極大的歡迎。而且對聯它的字裡行間都是透露著作者的才華,言簡意賅,應用廣泛。文人墨客對這種東西喜愛甚佳。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對聯的事情,今天就給大家來舉例蘇軾對對聯的故事。

蘇軾除了擅長詩詞書畫,還特別喜歡對聯,一日他與眾人遊西湖,看見女傭不小心將盛茶水的錫壺掉入湖裡。

即興賦一首聯語「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飲完上聯一時也想不出下聯,便請教同行的文人雅士,但是大家思考很久也沒能對出下聯。

後來也有無數人嘗試對出下聯,但是至今為止沒有人對出,此聯成了無解的千古憾聯。

對聯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也有很多講究格式上要求字數相同,斷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調和諧,詞性相對,位置相同,內容相關,上下銜接。所以要對出一副完美的對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有一次蘇東坡去找好友佛印時,看見佛印正在與三個木匠商議廟頂的設計,打算在上面雕刻只小狗。

待到他們商議完畢,蘇軾對佛印說,看到剛才的場景,他想到了一個拆字聯,問佛印是否要來對下下聯,佛印怎會輕易認輸。

蘇軾「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稍微觀察一下不難發現,這是一個拆字聯,難度比普通對聯要高,若是換成水平有限的人,十有八九會被難倒,而對於佛印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只見他胸有成竹,不急不慢地對出下聯「二人抬木邁步來,人短木長。」

原來,蘇軾的上聯是對「器」字的拆分,四個口,中間圍著一個「犬」。再看佛印給出的下聯,猛一看不知所云,仔細分析後會發現,這是對「來」字的拆分,為何這麼說呢?

「來」的繁體寫法為「來」,也就是兩個「人」字在中間,外加一個「木」字,從字形來看是「人短木長」。下聯一出,蘇軾拍手叫絕,稱得上天衣無縫。

蘇軾在文學史上具有著極高的地位,被後人們稱為「千古一東坡」,這主要是因為他的詞寫得非常好。

作為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的蘇東坡,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便足以讓無數的後人,隔著漫漫歲月的長河,也看到蘇學士那雄姿英發的身影。

蘇軾一生中就寫下了很多的詩,並且有許許多多都廣為流傳,不過很少有人知道那是他的作品,如「一樹梨花壓海棠」與「春宵一刻值千金」等等,尤其「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是達到了家喻戶曉,被廣泛引用的地步。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蘇東坡出上聯: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佛印對下聯,妙趣橫生
    我們知道蘇軾這一生並非一帆風順,也有波折四起之時,但是他有摯友相伴,也算人生一大幸事。蘇軾與佛印是莫逆之交,兩人都是大才子,碰到一塊自然是少不了一番比拼。有一次蘇東坡去找佛印時,看見佛印正在與三個木匠商議廟頂的設計,打算在上面雕刻只小狗。待到他們商議完畢,蘇軾對佛印說,看到剛才的場景,他想到了一個拆字聯,問佛印是否要來對下下聯,佛印怎會輕易認輸。
  • 蘇軾用一副對聯罵街,沒想到卻被高僧輕鬆化解
    這樣一位文學大家,平時也愛好對對聯,也是少有敵手,對對聯和寫文章不同,考驗的是作者的隨機應變,還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而能和蘇軾掰掰腕子的,只有他的好朋友——高僧佛印。蘇軾在一旁插不上話,著急啊,就逗趣佛印,臨時想了一個對子,「四口圍犬終成器,口多犬少。」這個對子出的就及巧妙,四口圍犬終成器,是當下的情況,但其中一語雙關,四個口和犬,組合起來,正是一個「器」字,可以說是非常巧妙。
  • 蘇軾的妹妹出對聯刁難和尚,「面對面吃麵」,和尚的下聯讓人臉紅
    相傳兩人洞房花燭夜時,蘇小妹在房內出了一個上聯,「東廂房,西廂房,舊房新人入洞房,終生伴郎」,只有對上下聯才讓新郎入洞房。這自然難不住才華橫溢的秦觀,稍作思考,下聯脫口而出:「「南求學,北求學,小學大試授太學,方娶新娘。」蘇小妹除了與哥哥蘇軾、丈夫秦觀經常切磋,流傳出很多對聯故事外,還與一個和尚留下很多對聯的軼事。
  • 蘇軾端一碗麵,蘇小妹出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下聯讓對方羞愧
    我國古代就有這樣一位大才女,她很喜歡對對聯,一日靈感來臨破口就吐出一句:「面對面吃麵」,一下難倒了來吃麵的和尚,不料老和尚從容回了一句下聯,當即就讓才女羞紅了小臉。 大家知道該下聯是什麼嗎?
  • 同樣是蘇小妹出的對聯,蘇軾的下聯絕妙工整,為何佛印卻被罵了?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同樣是蘇小妹出的對聯,蘇軾的下聯絕妙工整,為何佛印卻被罵了?蘇小妹的哥哥,大文豪蘇東坡有一個朋友,和尚佛印。據說佛印與蘇東坡是因為文採相當而結識的,兩位性格都很豪爽,才氣十足,經常一起遊玩,吟詩作對,一個自稱天下第一,一個自稱佛法無邊。蘇東坡經常跟蘇小妹誇讚起佛印的才華橫溢,蘇小妹卻並不服氣,逮了個機會,想要試一試這和尚的才學。
  • 遼國使者出一上聯:「三光日月星」,蘇軾的下聯絕了!
    遼國使者出一上聯:「三光日月星」,蘇軾的下聯絕了!文/江南煙雨夜行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普通百姓,文人官員,皇帝王侯,只要擁有基本的對聯常識,沒有誰會受到限制。
  • 千古絕對的對聯,上聯「良犬為狼差點狠」,下聯被蘇軾對出
    蘇東坡的出現是大宋的驕傲,但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烏臺詩安"便是蘇軾人生的低谷,蘇軾的人生有低落的時候也有得意的時候。在遼國使者來到大宋的時候,蘇軾就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遼國使者來到宋朝,目空無人,覺得大宋沒有一個才人。因為他有一個上聯,無論是當時的鴻儒還是平民百姓沒一人能夠對出來。他這個上聯便是"三光日月星"。
  • 使者刁難出上聯:「三光日月星」,蘇軾下聯讓使者難堪!
    使者刁難出上聯:「三光日月星」,蘇軾下聯讓使者難堪!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有很多的歷史文化,用我們的現在的角度來看,其中就有很多的不符合我們現在的價值觀的。所有我們對其的態度就是取其精華,去除糟粕。他留下來的對子更是多得數不盡。蘇東坡有一個好朋友叫做佛印。他們兩個之所以能夠成為朋友更多的是兩個人的興趣愛好相投,佛印雖然是一個和尚但並不是只在寺廟內讀死經書的和尚,他也喜歡作詩賞畫,這一點也正是蘇東坡所喜歡的,兩個人也在閒暇之餘還喜歡比試比試一番。看看誰都技藝更高一些。至於他們兩個人的例子小編今天就不一一舉例了。今天還是講述一下關於宋朝的事情吧。
  • 上聯:「家窮人醜,一米四九」,看到下聯那才叫經典
    上聯:「家窮人醜,一米四九」,看到下聯那才叫經典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國的歷史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其中對聯更是我國歷史文化積攢下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我們國人每逢新年來臨之際,都會在門口張貼對聯。這種對聯文化不光傳承到了現在,就算在古代的一些文人雅士,也會通過對對子的形式來作為消遣娛樂的一種方式。而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很多經典的對聯。
  • 遼國使臣出上聯「三光日月星」,蘇軾奉詔上殿,一口氣對了3下聯
    說到蘇軾蘇東坡,人人都知道他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軾才華橫溢,在文學詩詞、繪畫、書法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且和父親蘇轍、弟弟蘇洵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而蘇軾身上發生過不少對聯趣事,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與佛印和尚、蘇小妹等人的典故。
  • 蘇小妹出「面對面吃麵」考佛印,佛印的下聯拍案叫絕,無人能超越
    蘇小妹出「面對面吃麵」考佛印,佛印的下聯拍案叫絕,無人能超越作者:納蘭唐兒中國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三千年的詩韻。文化豐富多樣,詩詞歌賦曲,國粹京劇、黃梅戲、越劇、瓊劇等地方戲曲,隨便挑一門出來,窮盡畢生精力去研究都未必能精通。古代科技落後,沒有電視、電腦、手機等來影響。
  • 拆字對聯「良犬為狼差點狠」,蘇東坡對出,對聯成為千古絕對
    而且關於蘇軾還發生了很多的關於對聯的趣事,其中的一副對聯還成為了千古絕對。如果說大唐不能沒有李白,那麼宋朝就不能沒有蘇東坡。宋朝與遼金多年來總是打打停停,遼國有一位使者來到中原,仗著自己的國家兵強馬壯,更是目中無人,他覺得大宋沒有一個有才學的人,他之所以他這麼狂妄,是因為他有一副對聯,上聯是"三光日月星"。
  • 佛家精彩下聯「空門不用關」,上聯更為精粹,一語雙關道破人性
    文章佛家精彩下聯「空門不用關」,上聯更為精粹,一語雙關道破人性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而今天說的這則對聯,它出自佛門,下聯是「空門不用關」,而它的上聯更為精粹,一語雙關道破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其實關於佛門和尚的對聯歷史上也有不少,早在蘇軾那時候,這位大文人就調侃過他的一位和尚好友,佛印。
  • 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聯簡直讓人太害羞!
    蘇軾的妹妹蘇小妹就是一個對聯高手,別看蘇小妹只是一個小女子,可是對起對聯來,絲毫不比男人差。蘇軾有個好友佛印,才學淵博,經常來家裡做客。佛印一聽,這是小妹有意在為難自己,自己只是個普通的和尚,怎麼能稱佛呢?不過佛印學識淵博,直接來了一句,讓蘇小妹就羞紅了臉,這一句是「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這是在說蘇小妹你嘴巴再厲害,以後跟了人家也是得伺候人。
  • 蘇軾與好友佛印的故事
    剛舉筷要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閃,佛印和尚來啦。蘇東坡心想:「嗨,好個趕飯和尚,早不來,晚不來!我剛要吃魚,你卻趕來了。今天我偏不讓你吃,看你怎麼辦!」一伸手便把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佛印在窗外早已見到那盤魚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
  • 上聯「周瑜看小橋流水」,下聯更是妙不可言,堪稱千古絕對!
    古人常常是自擬一個上聯,在朋友之間廣泛徵求下聯。在宋朝時期,有很多女子為了選取如意的郎君,經常是以對聯作為考題,而能對上的男子,不但讓人刮目相看,而且還會抱得美人歸。大詞人蘇軾在對聯的造詣上就首屈一指,他的好朋友佛印,常常與蘇軾在一起切磋學問。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真是太妙了!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真是太妙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文化是包羅萬象的,包括對聯俗語諺語之類的。現在的很多文化就已經成為了寶貴的財富,其中就有很多對聯的故事,以及諺語的故事以及俗語的故事。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就是關於對聯的,我相信大家對對聯的故事都是比較熟悉的。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常常以對聯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這個生活的讚美及感嘆。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歷代有關對聯的趣事很多,早在北宋時期,蘇軾就善於對對聯,很多野史和民間故事裡均記載蘇軾與佛印二人的對聯故事,很多都被列入經典,至今品讀依舊讓人忍俊不禁。明代是對聯普及和廣泛應用的一個時期,那個時候每逢春節,家家戶戶就有在門前張貼春聯的習俗。明代的大才子解縉,號稱「對聯大師」,其對聯的造詣更是無出其右。
  • 蘇軾寫對聯罵和尚是「禿驢」,和尚懸掛門外,最後才知道上當了!
    蘇軾曾寫了一副對聯專門譏諷李林甫,上聯是「甚欲去為湯餅客」,下聯是「惟愁錯寫弄獐書」。「璋」代表貴重的玉器,而「獐」則是一種野獸,意思可是天差地別,難怪會被蘇軾諷刺呢。其實有關蘇軾的對聯趣事,歷史流傳下來的還有很多,有一則對聯堪稱經典,蘇軾罵人不漏痕跡,如果不仔細研讀,還真看不出其中的玄機。
  • 火葬場門口有一對聯:「進去一個又一個」 下聯看了有點滲人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數不勝數的優秀文化,有很多都傳承下來,滋養著我們,比如說對聯文化。說起對聯,大家都很熟悉。對聯無非是一個人出上聯,另一個人對出下聯。但是這個下聯並不是隨便能對的,必須要與上聯對仗工整,符合平仄,如果在意境上壓上聯一頭的話,那就能稱為佳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