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曾經的海上巨無霸英國賃借船堅炮利,遠涉重洋發動鴉片戰爭,自此開啟了中國百年恥辱。時隔180年,曾經的日不落早就淪為二流「小國」,雖然位置互換作為美國小跟班但自我感覺良好。這不英國《太陽報》發布文章稱,右翼人士道格拉斯·穆雷建議英國派出炮艦前往中國,目的是讓中國承擔英國因疫情而造受的損失進行「賠款」。
很難相信這種事情發生在2020年,但這一舉動卻得到英國右翼人士大加讚賞,也算是為他們目前焦頭爛額的疫情找個背鍋。百年前鴉片戰爭英國獲益太多,當年獲得戰爭賠款2100萬兩銀元,還順帶割走了香港等。時代變遷人類已進入現代社會,但弱肉強食這種野蠻行徑還流淌在英國血液中,既然英國這幫右翼還當我們是當年的大清,那就讓我們見識一下二流國家那點家當夠不夠塞牙縫。
曾經的英國長期雄霸海洋盛極一時,殖民地遍地被稱之為日不落帝國,英國皇家海軍曾經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力量之一。不過二戰之後表面虛榮的英國海軍實力銳減,盤點現有家底實在對不起曾經的稱號,更像一隻經不起折騰的紙老虎。目前主力裝備包括:兩艘女王級航母、6艘45型驅逐艦、13艘23型護衛艦,另外還有戰略核潛艇4艘(4艘前衛級)、攻擊核潛艇7艘(3艘機敏級、4艘特拉法爾加級)。
有看頭的也就兩艘航母,核潛艇作為戰略威懾力量不在討論之列,這身行頭在全球範圍也算得上中等強國。對一些弱小國家當然具備強大戰力,比如80年代英阿馬島之戰還是將阿根廷扁了一頓,雖然這是英國海軍最後一次有點費勁的遠徵。下面一張「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照片,基本展示了英國皇家海軍所能提供的最強大戰力,航母左側挪威海軍「託爾·海爾達爾」號護衛艦,右側是23型護衛艦「諾森伯蘭」號,後面跟進為「強潮」號補給艦。
而中國海軍經過幾十年發展和英國形成鮮明對比,現役兩艘滑躍起飛型航母,在性能上稍遜於英國女王級。但問題是我們的裝備全都來自國產自研,而女王級除了漏水等事故不斷外,至目前為止艦載機F-35還沒有配套齊全,沒有形成標準戰鬥力中看不中用。
其他主力艦艇包括075型兩棲攻擊艦,50多艘新型驅逐艦,這裡面還有最新式的萬噸級055型大驅。至於飛彈護衛艦至少有100多艘,常規潛艇64艘,攻擊型核潛艇約8艘,戰略核潛艇約9艘。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輔助類戰艦,比如071型船塢登陸艦、075型兩棲攻擊艦等,兩者實力已經不在一個檔次規模及先進程度遠遠超過英國。
這只是常規軍力下簡單對比,即使英國海軍傾巢出動光比數量就不在一個量級,遠道而來之後要面對的是立體攻擊。包括殲-10C、殲-16以及殲-20在內的最強大機群,可以將女王級航母作戰群撕成碎片,這還不包括海面之下的潛艇,以及可以遠程定點清除的東風快遞。別說遠洋過來搞武力威脅,就是能不能完整走到半路都是一個問題,英國這些人思維可能還停留在上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