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火」又「探月」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本型已趨於成熟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文昌11月24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媚苗 李子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4日早上,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本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胖五」第五次「問天之旅」。

「奔火」之後又「探月」,「胖五」本領著實不小。事實上,「胖五」火箭最早立項的目的就是用來將探測器成功發射到月球上的。終於完成任務的「胖五」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自2006年工程立項以來,研製隊伍突破了以大直徑箭體結構設計製造與試驗、三型大推力發動機等為代表的12大類247項關鍵技術,解決了複雜力熱環境、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燃燒不穩定抑制等世界性難題,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可將約25噸的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或者將14噸的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軌道,其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主任設計師黃兵說:「長徵五號在研製初期,本身的使命也是瞄著要盡最大的能力去為我們國家的深空探測作努力和作貢獻。包括月球探測、火星探測,乃至後面空間站的建設,實際上從一開始就已經作為長徵五號的一個使命和責任在裡頭。」

此次「胖五」要護送的小夥伴嫦娥五號總重量8.2噸,要把這麼重的太空飛行器安全、穩妥地推送到月球軌道,「胖五」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它的力氣要夠大。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枚好「箭」四個幫。「長五」火箭是我國首個採用助推器支撐的捆綁火箭,4個直徑為3.35米的助推器,各自相當於一枚單級運載火箭。四個「幫手」一起為「長五」提供90%以上的起飛推力,這才能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到地月轉移軌道。特別是助推器,採用的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斜頭錐」結構。黃兵介紹說:「實際上你把它放平了,它的形狀就跟高鐵差不多。高鐵為什麼要設計成這樣一個形狀?因為流線型阻力最小。第二,它會提升一些運載能力。第三,氣流流動環境好了以後,它產生的噪音也會小很多,加上裡面的一些設備,環境好了,工作起來也高興一些。再加上從美學上來講,我們確實覺得也挺漂亮的。」

第二,它還要選擇最優線路。本次任務發射窗口受地月移動規律影響,窗口期較短,只有三天——11月2天,12月1天。常規下,一枚火箭有一條軌道就行了,這次「胖五」則優化了設計。每天連續50分鐘的主份和備份多彈道奔月發射方案,稱為「窄窗口多軌道」設計。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平岐解釋說:「為了拓展發射窗口,儘量確保我們整個工程任務的實施,每條彈道可以覆蓋10分鐘的一個窗口,這樣通過這5條彈道,可以實現50分鐘的一個發射窗口。」

也就是說,如果在第一個10分鐘內發射,選擇第一條軌道,如果在第二個10分鐘內發射,就選擇第二條……可根據發射時間通過軟體自動選擇發射軌道。黃兵說,這樣不但能減少軌道偏差的修正次數,而且「胖五」也給嫦娥五號省了不少力氣。他說:「給我們的月球探測器提供一個最佳的位置,讓它到天上去以後省最多的能量,來供它以後的飛行用。我們這個技術相當於是已經在火星探測器上首先得到一個初步的驗證了。」

第三,它還要掌握一個高難度動作——長時間滑行。點火升空後,「胖五」要飛行2000多秒才能夠到達地月轉移軌道。而滑行是指火箭主發動機關機後,火箭靠慣性向前飛行。聽上去絲毫不費力氣,但實際上,長時間滑行對一枚火箭特別是零下200多度的「冰箭」來說,可是個不小的考驗。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副總設計師朱曦全解釋說:「從長徵五號火箭二級發動機一次關機到再次點火,中間要間隔最長約935秒。在這一開一關之間,『大火箭』需要完成箭體姿態調整、真空狀態下推進劑沉底、低溫發動機二次啟動前預冷等工作,動作非常多。另外,滑行時間越長,火箭在空間輻射影響下的環境變化更加複雜,低溫推進劑溫度和貯箱承受的壓力也在不斷地變化,設計人員在研製階段對『大火箭』長時間滑行適應性開展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工作。」

除了這些,「胖五」為了讓嫦娥五號的乘坐體驗更好,研製人員還開展了大量的器箭聯合試驗和分析,對它們所處的電磁環境、力學環境、機械接口進行了多輪綜合優化。還採用了一種低衝擊分離裝置,為嫦娥五號定製了專屬座椅。朱曦全說:「既要讓火箭與探測器的固有頻率錯開,彼此之間更『默契』,不產生共振,同時還要讓嫦娥五號坐得舒舒服服、穩穩噹噹。」

這樣一枚智能又貼心的「胖五」火箭,可以說是幾經波折才能完美蛻變。

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在飛行時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此後,經過排查,發現問題出在大推力的氫氧發動機上。航天科技六院長徵五號火箭副總設計師王維彬介紹,多年來,在經歷了消耗12臺發動機的地面試車、7000多秒的考核之後,如今科學家們可以有信心地說,「胖五」的發動機很靠譜。王維彬說:「我們現在基本上對我們自己動力的判斷,可能小問題不可避免,甚至一些參數飛行完了或者地面試車完了,有時候還解釋不清楚。但是宏觀上,對結構、對產品沒有造成破壞,還能工作,比如在天上從一個點火到關機,500秒是沒問題的。」

而從火箭總體來看,「長五遙二」任務失利之後,到「長五遙三」再度復飛,中間曾經歷過200多個大項的優化。如今,黃兵介紹說,從長五遙四到遙五,只經歷了30多處小項的更改,甚至團隊人員也極少變動。這也標誌著「長五」系列運載火箭的基本型已經越來越優化,也越來越成熟。黃兵說:「現在這個階段我們是控制這種基礎狀態變化的,哪怕是一根管路變,我們都會把它當成一個技術上的變化。實際上它就是圍繞著一個彈道的變化,引發了幾個硬體參數上的裝訂,軟體上一條語句的修改,它是這種性質的,都是一些適應性的變化。」

如今,「胖五」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不僅填補了我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的空白,使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更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型譜化發展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朱曦全表示:「『十四五』期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還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建設貢獻力量,計劃在未來2—3年內,應用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載人空間站的核心艙和試驗艙,完成載人空間站的主體建設。」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經過前幾次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目前已經進入到正式的應用性任務階段,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長徵五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能夠達到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起飛 這意味著將歷時23天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跑出舉世矚目的精彩第一棒。
  • 長徵五號火箭運載能力知多少?先來了解這次任務都有哪些新挑戰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憑藉它強大的運載能力,支持著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這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荷重、窗口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應對了這些新的挑戰。
  • 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計劃上半年擇機發射
    2020年1月19日,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順利通過了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組織的出廠評審。目前,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已完成全箭總裝和出廠測試,計劃今年上半年擇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首飛任務。經討論,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按照研製流程完成了出廠前的各項工作,經測試,產品功能性能滿足飛行任務要求,與工程各大系統接口協調匹配;火箭技術狀態清楚、更改受控,滿足技術狀態更改「五條原則」,風險辨識全面,採取措施有效;火箭產品質量受控,研製中發生的質量問題已歸零,對本型號及其它型號發生的質量問題完成了舉一反三;火箭研製符合各級出廠放行準則要求,
  • 四型火箭、六次發射 長徵火箭助「嫦娥」九天攬月
    執行此次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中國新一代大推力低溫液體運載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強強聯手」,有望實現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
  • 嫦娥攬月|長五送「嫦五」,揭秘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三大看點
    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是今年最具「分量」的發射。11月24日4時30分,伴隨著撼天動地的轟鳴聲,長徵五號火箭騰空而起,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探月工程第三步正式拉開序幕。
  • 長徵五號成功上天,2019年,中國航天舉世矚目
    據新華社12月27日報導,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
  • 長徵五號已就位 擇機實施嫦娥五號任務
    2020-11-18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17日上午,擔任此次任務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活動發射平臺緩緩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約2個小時之後,將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今年9月下旬,火箭由遠望運輸船隊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並通過公路運輸方式分段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 嫦娥五號|揭秘「嫦娥」坐騎:胖五火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 章咪佳 陳偉斌 通訊員 高崇芮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包括長徵五號火箭、長徵五號B火箭。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級水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級,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
  • 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截至2019年3月10日,長徵系列已先後有17型基礎級火箭和5型上面級投入使用,成功將506個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該火箭長32.6米,最大直徑3.35米,起飛重量19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1.8噸,推進劑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它是中國運載火箭的基礎型號,共執行過4次發射任務。以長徵二號火箭為原型,先後研製出長徵二號甲、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長徵二號E、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形成長徵二號系列運載火箭。目前,「長徵二號」已退役。
  • 新媒評長徵五號成功復飛:中國朝航天強國邁出堅實一步
    在2016年11月的首次發射中,任務最終順利完成,讓長徵五號成功「首飛」。隔年7月的第二次發射任務則宣告失敗,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後來的調查顯示,火箭的發動機出現故障,局部結構發生異常,導致發動機推力瞬時大幅下降。
  • 曬曬長徵火箭家族的「十三五」成績單
    11月24日,長徵五號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駱雲飛 攝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 (高崇芮 姜哲 王偉童 郭超凱)11月24日,長徵五號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2020年步入尾聲。
  • 長徵五號12月底前後將擇機「復飛」
    時隔兩年多,中國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在經歷失利重挫後,再一次走進公眾視野。2006年10月,我國正式啟動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工程研製工作。作為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可大幅度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被認為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
  • 長徵火箭,上新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首飛這是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2020年傳來的又一重要捷報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高顏值、填空白、可重複……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長徵八號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芯一級直徑3.35米,整流罩直徑4.2米是一名「高個子、大腦袋」的「美男子」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 上海技術助力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飛向火星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裡的「大塊頭」,也常常被網友稱為「胖五」,他肩負著我國火星探測工程、探月三期工程和載人空間站工程等大型載荷和深空探測任務載荷的發射任務。國內首個「吃螃蟹」的型號團隊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芯級直徑達5米,捆綁4個3.35米助推器,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這是我國首個採用助推器支撐的捆綁火箭,4個助推器迄今為止都是國內最大的低溫液體助推器。
  • 對話「長五」研製團隊:一年之內「4連發」 長徵五號火箭刷新歷史
    廣州日報:這次任務是探月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對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提出哪些新要求?研製團隊是怎麼應對的?從立項時間來說,「長五」火箭先立項,而探月工程三期、火星探測任務、空間站建設等都是在「長五」之後才立項的。正是有了「長五」火箭,我們才有了不斷開拓新航天領域、新項目的新平臺,才可以把更大的載荷精準送到預定軌道。
  • 長徵五號復飛成功,送8噸重衛星檢驗新技術,接下來將有這些重任
    長徵五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火箭,推力高達1000噸,主火箭直徑達5米,助推器直徑達3.3米,雖然它高達50多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但相對於以前的長徵2號長徵3號等火箭,它看上去還是有著一個胖胖的身軀,因此被人們親切的稱為「胖五」,在暫歇了兩年之後,今日晚間(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7日20點45分),「胖五」在我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攜帶著實踐二十號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 東北特鋼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作出貢獻
    本報訊(趙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楠)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向東北特鋼集團發出感謝信,就東北特鋼對長徵五號B首飛火箭研製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今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取得圓滿成功,實現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奠定堅實基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與東北特鋼集團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此次在感謝信中表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和運載效率在我國處於最高水平。
  • 權威快報|長徵火箭,上新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首飛這是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2020年傳來的又一重要捷報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高顏值、填空白、可重複……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長徵八號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芯一級直徑3.35米,整流罩直徑
  • 長徵五號B火箭今晚首飛!搭載全新載人飛船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將於今晚18時,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首次飛行任務。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去年底復飛成功之後的首秀,也是長徵五號B火箭第一次發射。長五B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家族的兩大成員之一,是在長五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空間站艙段等近地軌道大型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根據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製了大型整流罩,並對全箭進行了適應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