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要麼旅行,要麼看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2021-01-09 喬飛說動漫

一本引人入勝的遊記,一本蕩滌靈魂的聖經!沒有一口氣匆匆讀完,因為有太多值得回味、研讀的細節。畢竟這不僅是一次歐洲山水的風光領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學習與探索、風土人情的揣摩與領會。行者無疆,學海無涯。

有一本書,穿梭千年古典與現代的世紀愛戀,追求自由的個人與崇尚公德的萬縷千絲,夾雜居高者的矯情和悲憫,渾然東西方的文人情思考,展示考察西方文明的全部細膩我們給眾多讀者,行者無疆,學海無涯。

《行者無疆》是自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的這6個月,餘秋雨走過了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記錄了作者在過程中的全部感受,為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隨筆集。

餘秋雨感嘆,「歐洲文明確實優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和現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書中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

這部書主要以歐洲各國的歷史文化為線索,穿插進去許多古建築、古城堡、古文化遺址、傑出人物、藝術、飲食等實實在在的文華的載體,有令人震撼的龐貝古城,文藝復興時期以弗洛倫薩為中心的美第奇家族,以及以美第奇家族為中心的米開朗奇羅、達.芬奇、拉斐爾、伽利略等傑出人物,有法國的飲食,瑞士的鐘表,西班牙的鬥牛場等等。

西歐——近代的明珠

西歐在近代以及現代歐洲無疑是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

在這片土地上,有著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國,有著浪漫的藝術之宮法國,也有曾經煊赫一時的「海上霸主」荷蘭。近代在西歐開始,掀起了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掀開了近代世界的新篇章。

餘秋雨先生先抵達了法國。漫步在塞納河畔,撲面而來的是文化的聚合。法國匯聚了近現代以來的文化大師,它包容、寬廣,羅浮宮裡珍藏著數不清的珍寶,文化的聚合使法國人有著文化層面上的驕傲,但文化的過度聚合也給巴黎帶來了問題,失去了原有意境下的文物與文化,總覺得變了味,不再有靈魂,文化的聚合下,隱含著深深的空虛。

法國浪漫而充滿風情。在法國的沙龍裡,精緻的人們品嘗著精緻的菜餚,談著文化、政治,悠閒地度過一個下午。他們可以用一個下午品嘗挑剔一份甜品,他們也可以在神秘的不知道曾經屬於哪一個貴族的莊園裡漫步。法國的浪漫與悠閒極致而深入人心。

英國相對於法國而言,多了一絲沉穩,少了一點浪漫;多了一絲紳士,少了一份輕浮。文化沉澱在倫敦的街頭,貴族精神在溫莎城堡、伊頓公學的磚瓦間彌散。英國的文化特徵是無處不在的貴族精神和紳士氣質。這樣的氣質壓抑了英國人,無處發洩的英國人於是通過小報、通過學術上的瘋狂發洩,創造了精彩的科學成果。

北歐——撲面而來的冷冽之氣

北歐是一個寒冷的地方。獨特的天氣創造了出北歐國家獨有的粗糙、冷冽、犀利的文化氣息,漫長的夜夜讓北歐的時間似乎凝固在寒冷的風中。在北歐,挪威的易卜生的筆如刀劍一般冷冽,維京人野蠻而勇敢,北歐粗糙、野性而原始的神話輕輕被吟唱。

在北歐的大地上,四處蕭瑟冷冽,這樣的風景、氣候使得北歐人格外的冷靜理智,感性在寒風中被消解,北歐人相比歐洲其他部分似乎少了一絲熱情,他們始終是漠然而沉默的,在寒夜裡,安靜地坐在燭火前是北歐的典型風景。

《行者無疆》一書的辭藻非常簡單,筆觸非常安靜。但也正因如此,許多人讀不下他的書。身處鬧市的心接受了太多快節奏商業化書籍的薰陶,面對安靜時反而有些無法適從。但只要堅持讀下去,得到的心靈觸動與收穫,絕非世俗小說所能比。

「要麼旅行,要麼看書,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看一本好書,接受經典的滋養,或踏上旅程,放寬自己的視野。

讀完整本《行者無疆》,我突然覺得:「行而不思則罔,思而不行則殆。」默念著這句話,咀嚼,品味,感覺還是頗有幾番道理,不由地竊喜起來,這也是我的學習收穫吧,雖然所要學習和思考的東西遠不止這些。

不是嗎?行者本無疆,學者也無疆,思者更無疆,因此,應該讓我們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學會思考,不再浮躁,不再自滿,享受書的魅力。

相關焦點

  • 驢友部落格 | 要麼多看書,要麼去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年輕的時候,和大數人一樣,覺得旅遊旅行是離自己非常遙遠的事兒,那時候大家都在為生活而奔忙。記得我剛回到南京,兩手空空,一窮一白的,啥都沒有,感覺很迷茫。後來經過多年打拼,稍稍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才有了想要出去看看的想法,去體會各種不同的生活。現在的旅行有多種選擇,其中包括窮遊。記得剛開始是跟著戶外俱樂部去玩,西祠社區上很流行拼團自由行。
  •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旅行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竟沒有那樣歡呼雀躍著,因為當我得知北京沒有鐵環也不會有射板、彈珠子之類的遊戲。這大概是現在我認為比較可惜的一件事,因為現在出發旅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了。
  •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 在旅途 ‖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即使是完全開放的區域,也仍然有咖啡廳的獨有的私密感。市圖書館總藏書量25萬冊,有圖書外借室、盲文閱覽室、少兒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等12個服務窗口,而且全年無假日免費開放。上午在圖書館看書,下午到壹街區草坪上放風箏、喝茶,生活就是這麼詩意!
  • 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要選擇一個
    有這麼一句流行語: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我喜歡旅行,喜歡看世界,喜歡在未知的途中遇見未知的自己。你只有看過世界,才不會對世界蠢蠢欲動。可能有些人覺得旅遊需要準備很多的時間和金錢,但是我想說,只有你有喜愛旅行的心,即便是沒錢,你也可以在路上。我聽過騎行在旅行的、也聽過徒步旅行和邊旅行邊工作賺錢的。只要你喜歡、有勇氣,總有適合你的方式。我選擇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方式,帶上錢、行李和相機即出發,除了熱愛旅行,我也熱愛我的工作。
  • 讀書或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記鍾書閣之旅
    人們常說「讀書或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但我不明白身體和靈魂為什麼非要在路上,安靜地休息不好嗎?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熵增定律,看到了愛因斯坦相對論,才發現原來運動對於生命的意義是多麼的重要,不管是身體上的運動,還是頭腦上的運動,或是心靈上的運動。如果不運動,不做功,克服商增,生命一定會趨於混亂。於是我決定只要有時間就出去走一走,看看書,看看人,看看外面的世界。
  • 身體與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旅行,嘗試著走出去,你才會發現,世界遠不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呆幾十年所看的那樣,你會結識不同的人聽到各種曲折的故事交到一輩子的朋友。老君山,一個旅遊勝地,一個集文化與景點為一體的景區,在這裡遊玩,你會感覺到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旅行不會因為美麗的風景終止。
  •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
    有沒有目標?之前看到過一些文章,有觀點是:當你準備去往一個陌生的國家時(或城市),最好是提前先了解這個國家的歷史,通過書本上的內容以及你能在網絡上搜尋到的訊息,先對這裡有個初步的認識,至少能知道當地有哪些風俗。
  • 行者,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本期主題行者走在路上有時不必在乎目的地讓心情去旅行遇見沿途的風景花在崖邊綻放,葉落回歸土壤夾縫作蘭草,浪打為漂萍真正的旅者不在於走過了多少地方而在於成就了多少次全新的自己分分鐘保存做屏保在我國境內,天山橫亙新疆中部延綿1700餘公裡,翻山越嶺行走於海拔2000米的高山草甸,便是天山的最佳欣賞方式,5月下旬,徒步天山北坡的一個小環線,一路上總能遇見背包的行者,用腳步丈量著這座新疆最壯秀的神山。
  • 現代娛樂與書香氣息結合的一家民宿,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要麼讀書?要麼旅行?對於喜歡旅行又愛看書的人來說真的很難選擇,誰說熊掌和魚不可兼得?當我走到民宿前臺就嗅到一股儒學文化氣息,前臺有木質的茶室,兩排書架上堆滿了書。小福想這就是民宿和酒店的差別。難怪,他們第二次來住的客人都很多。能有這麼走心的民宿,相當於你在廈門多了一個家。
  • 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帶上虎哥去散心吧
    有人說,要麼行走,要麼閱讀,身體與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生活中,總是給自己或者別人下各種定義,不知道為什麼就那麼一個瞬間我想告訴我自己,別給自己立人設下定義。放飛自我一次。不用考慮將來就現在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吃你喜歡的食物,甚至幹你想幹的工作。就七月,驕陽似火,是該找個清京的地方去玩玩了!
  • 【五臺聖境】朝五臺山,你的身體和靈魂可以同時在路上
    一直覺得人應該去旅行,在年輕的時候,趁著有脾氣裝瀟灑,有本錢耍個性,離開睜眼閉眼看見的城市,逃離身邊的紛紛擾擾,找一個讓心裡安靜和乾淨的地方,讓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後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老年的自己。 然而,大多數人面對的現實是,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只有每一天的朝九晚十。
  • 《旅行與讀書》:靈魂或肉體,總有一個在路上
    在旅途中,你會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能了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這樣,人的心胸才會變得更寬廣;這樣,我們才會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在路上,你會發現,你的經歷會沉澱了你的氣質,你的眼界會拓寬你的心胸。去看看別處的夕陽,換一個角度,換一個心情,去發現不一樣的美。背上行囊,行山涉水,一路走來,一路花開。
  • 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
    破曉時分,濃霧滾滾,山峰、木屋、水潭和松樹若隱若現;起風後,薄霧散盡,空氣裡是馥鬱的青草香。陽光溫暖炙熱,霧氣散盡、豁然開朗,眼前山峰顯露真容。禾木鄉,喀納斯腹地,處在阿爾泰山密林深處,獨特地理環境營造與世隔絕的感覺,被喻為&34;。
  • 要麼讀書,要麼健身,別再說無聊
    ,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3、在等待的日子裡,刻苦讀書,鍛鍊身體,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葉茂盛。7、人的一生中,衣服可以有幾千套,鈔票可以有千萬張,而體面的好身材一輩子只有一副。
  • 「五臺聖境」朝五臺山,你的身體和靈魂可以同時在路上
    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  ——梭羅  一直覺得人應該去旅行,在年輕的時候,趁著有脾氣裝瀟灑,有本錢耍個性,離開睜眼閉眼看見的城市,逃離身邊的紛紛擾擾,找一個讓心裡安靜和乾淨的地方,讓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後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老年的自己。
  • 在路上,行者無疆
    很遺憾。我忙了並不是因為我有了職務或者事業有了拓展,而是隨著孩子的上學,我在家需要提供的服務項目增加了:清晨我要充當鬧鈴,吃飯時我要兼職費傭,上學途中要像個秘書,學校的各種活動我是經紀人,放學後秒變伴讀書童,自由活動時間我是垃圾收斂器,睡覺後我是超靜音洗衣機,周末司機兼保鏢的穿梭於各種培訓班,隔三差五的還要模仿新東方廚師取悅家裡的「班子成員」,我太男了......
  • 牽手旅行的結局 要麼結婚要麼分手
    有人說,要驗證你和TA能否走下去的最好辦法就是去旅行,所以,牽手旅行的人們,大多數要麼幸福地結婚了,要麼就……半路分手了!結婚還要給個背影嗎?終於牽手到最後爆紅牽手旅行照回顧俄國小夥Murad Osmann說,女朋友經常抱怨我東拍西拍,於是愛拉著我的手往前走,她不知道這樣也停止不了我拍美麗風景的念頭。
  • 給心找一個小憩的地方的旅行說說
    1、旅行是一場美麗的失蹤,失蹤是一場美麗的旅行。2、趕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去了就好了。3、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4、旅遊的意義不在其他,而在自己「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旅遊的路上。」5、要麼讀書要麼旅遊,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 旅行這件事,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 贊享會·立春·廣州
    所以,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對自己的重新認識。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這也許就是身心和境界保持前進的最直接的一種態度吧!旅行其實是一件很感性的事情,因為在旅行中會看到不同的景色,遇到不同的人,有開心的事情,也有沮喪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