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引人入勝的遊記,一本蕩滌靈魂的聖經!沒有一口氣匆匆讀完,因為有太多值得回味、研讀的細節。畢竟這不僅是一次歐洲山水的風光領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學習與探索、風土人情的揣摩與領會。行者無疆,學海無涯。
有一本書,穿梭千年古典與現代的世紀愛戀,追求自由的個人與崇尚公德的萬縷千絲,夾雜居高者的矯情和悲憫,渾然東西方的文人情思考,展示考察西方文明的全部細膩我們給眾多讀者,行者無疆,學海無涯。
《行者無疆》是自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的這6個月,餘秋雨走過了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記錄了作者在過程中的全部感受,為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隨筆集。
餘秋雨感嘆,「歐洲文明確實優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和現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書中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
這部書主要以歐洲各國的歷史文化為線索,穿插進去許多古建築、古城堡、古文化遺址、傑出人物、藝術、飲食等實實在在的文華的載體,有令人震撼的龐貝古城,文藝復興時期以弗洛倫薩為中心的美第奇家族,以及以美第奇家族為中心的米開朗奇羅、達.芬奇、拉斐爾、伽利略等傑出人物,有法國的飲食,瑞士的鐘表,西班牙的鬥牛場等等。
西歐——近代的明珠
西歐在近代以及現代歐洲無疑是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
在這片土地上,有著有「日不落帝國」之稱的英國,有著浪漫的藝術之宮法國,也有曾經煊赫一時的「海上霸主」荷蘭。近代在西歐開始,掀起了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掀開了近代世界的新篇章。
餘秋雨先生先抵達了法國。漫步在塞納河畔,撲面而來的是文化的聚合。法國匯聚了近現代以來的文化大師,它包容、寬廣,羅浮宮裡珍藏著數不清的珍寶,文化的聚合使法國人有著文化層面上的驕傲,但文化的過度聚合也給巴黎帶來了問題,失去了原有意境下的文物與文化,總覺得變了味,不再有靈魂,文化的聚合下,隱含著深深的空虛。
法國浪漫而充滿風情。在法國的沙龍裡,精緻的人們品嘗著精緻的菜餚,談著文化、政治,悠閒地度過一個下午。他們可以用一個下午品嘗挑剔一份甜品,他們也可以在神秘的不知道曾經屬於哪一個貴族的莊園裡漫步。法國的浪漫與悠閒極致而深入人心。
英國相對於法國而言,多了一絲沉穩,少了一點浪漫;多了一絲紳士,少了一份輕浮。文化沉澱在倫敦的街頭,貴族精神在溫莎城堡、伊頓公學的磚瓦間彌散。英國的文化特徵是無處不在的貴族精神和紳士氣質。這樣的氣質壓抑了英國人,無處發洩的英國人於是通過小報、通過學術上的瘋狂發洩,創造了精彩的科學成果。
北歐——撲面而來的冷冽之氣
北歐是一個寒冷的地方。獨特的天氣創造了出北歐國家獨有的粗糙、冷冽、犀利的文化氣息,漫長的夜夜讓北歐的時間似乎凝固在寒冷的風中。在北歐,挪威的易卜生的筆如刀劍一般冷冽,維京人野蠻而勇敢,北歐粗糙、野性而原始的神話輕輕被吟唱。
在北歐的大地上,四處蕭瑟冷冽,這樣的風景、氣候使得北歐人格外的冷靜理智,感性在寒風中被消解,北歐人相比歐洲其他部分似乎少了一絲熱情,他們始終是漠然而沉默的,在寒夜裡,安靜地坐在燭火前是北歐的典型風景。
《行者無疆》一書的辭藻非常簡單,筆觸非常安靜。但也正因如此,許多人讀不下他的書。身處鬧市的心接受了太多快節奏商業化書籍的薰陶,面對安靜時反而有些無法適從。但只要堅持讀下去,得到的心靈觸動與收穫,絕非世俗小說所能比。
「要麼旅行,要麼看書,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看一本好書,接受經典的滋養,或踏上旅程,放寬自己的視野。
讀完整本《行者無疆》,我突然覺得:「行而不思則罔,思而不行則殆。」默念著這句話,咀嚼,品味,感覺還是頗有幾番道理,不由地竊喜起來,這也是我的學習收穫吧,雖然所要學習和思考的東西遠不止這些。
不是嗎?行者本無疆,學者也無疆,思者更無疆,因此,應該讓我們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學會思考,不再浮躁,不再自滿,享受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