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爭議人物極多,但其中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後世對他的評價卻出奇的一致:他就是個無能的胖子,而且還因無能導致了他的死亡。這幾乎已經成了對他蓋棺定論的評價,甚至在一些影視及遊戲作品中,都對他極盡醜化,其被扭曲的形象也一次次地出現在人們視野裡,慢慢的就變成了大家約定俗成的樣子,而這個人們口中的胖子就是日本戰國時期的駿河名門——今川義元。
其實說起來,他真的很冤。僅僅因為桶狹間的失敗身死,後世的流行作品中都把他描寫成日夜沉溺於享樂、崇尚京都文化,無德無能的大名,而且時常會伴有一些嘲諷的描寫。然而事實是,自從他上位以來,在他的治下,今川家一直在迅速地發展著,而由他所倡導的甲斐、相模、駿河三國同盟也一直為後世所稱道,他本人的文採武功其實都不差,而他也因為弓術了得,被稱作「東海道第一弓取」,是當時東日本的最強大名。
今川義元是今川家族第九代家督,他個人天賦極高,不僅勇武卓越、且能歌善賦,可以稱得上是位儒將,也是位風雅之士。他自幼拜太原雪斎為師,修習佛法、漢詩、和歌等,自從18歲開始繼承父兄遠江及駿河的家業後,就表現出了高超的內政治理及外交手腕。當時他所處的駿河、遠江位於東海道的中心地帶,北面的武田家長期以來一直與今川家敵對,而東面的北條家則與今川家聯姻,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義元上位後,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向各地派出檢地的奉行,開始了土地普查工作,使領土地盤得到了強化。當時大多數戰國大名採用的年貢率基本都是五公五民(即土地收穫半數歸領主,半數歸農民),在某些地區最高的甚至達到八公二民,而在義元的領土內,一直是四公六民的年貢率,深得民心。
同時派出了軍隊,加強治安巡邏,保護領地內的旅店和往來的商人們。他又親自主導,發展沿海地區的製鹽工業,不同又不斷地勘探和開發領土內的金銀礦,產出量很高。通過他制定的一系列優越政策,使得今川義元的名望一直在不斷攀升,也使得駿河及遠江地區的商業、工業、採礦業都發展得異常迅速,駿河的各處町集都發展得非常的繁榮,人口眾多。
由於今川家族世代的積累以及義元上位後細心的管理和發展,今川家實力大大的增強,當時駿河地區共計達到了約七十萬左右的石高,而駿河遠江兩地高度發達的商業,使得今川家族的實力倍增,也遠比石高所表現出來的要強上許多,當時今川領內能動員的兵力達到了3萬多人,而相比於僅一江之隔,土地資源相差無幾的尾張地區,也僅僅只能勉強湊出4千左右兵力而已,由此可見當時實力的巨大差距。
而今川義元在外交上,也一直被人所稱道。他上位初期,領地內其實並不太平,三河地區的牧野、菅沼、奧平等地,雖然已經臣服,但西邊松平氏管理的地區,則一直處於內亂狀態,當時更往西的尾張織田家一直對三河虎視眈眈,而北邊甲斐的武田家則磨刀霍霍,隨時都有可能進攻。東邊的北條家雖是姻親,但形式也非常微妙。可以說,當時18歲的今川義元上位伊始,所處的環境是內憂外患,非常不妙。
但不久後,通過他的一系列政策,相繼平息了三河的內亂。然後通過外交手段先與武田家和解,在1537年迎娶了武田信玄的姐姐定惠院,再將女兒駿河姬嫁給了信玄的兒子(這關係亂的,娶了丈人的女兒,再把自己女兒嫁給了丈人的孫子……),再然後,讓北條家將公主早川殿嫁給了自己的兒子。至此,三個地方領主之間互相聯姻又互相制衡,彼此之間都沒有了後顧之憂,這也就是後世所謂的三國聯盟了。
而除了內政外交,實際上今川義元最讓人詬病也最讓後人抹黑的地方,可能就是因為他極度崇尚京都文化了。由於他出生在高家,加上體型有點微胖,而且他們家世代都對和風典雅的京都文化有著強烈的追捧,當然他也不例外。除了狂熱的崇拜外,他甚至將京都文化往關東地區流行視作自己的使命,他經常刻意仿效並且遵循京都裡華麗的王孫公卿的穿著打扮,穿直衣、戴立烏帽子、塗黑齒、描蟬眉、抹脂粉、召開詩會等等,甚至是戀童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川義元雖然是有那麼點胖,但他的確稱得上是一位風雅之士。
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甚至在出徵時,也隨軍帶著樂團、能人、妓樂師等等,隨時隨地進行著他的表演。正是這些在我們今天看來離奇古怪甚至還有些變態的行為,直接造成了他的悲劇。1560年5月19日,當桶狹間那場突降的秋雨來臨時,他做夢也不會想到,縱橫東國四十餘年的他會以這樣的形式死在了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傻瓜手裡。而也正因為他的死,成就了那位年輕人要奪取天下的志向,也吹響了改變時代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