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近尾,今年受調控持續影響,蘇州樓市成交明顯回落。隨著高價地項目逐漸入市,拉升房價整體呈現結構化上漲的態勢。據克而瑞蘇州機構統計,截止至2018年11月20日,蘇州(含吳江)商品住宅成交套數為50268套,同比去年同期下滑10%;成交均價為20176元/㎡,同比增長6%。那麼今年以來,在蘇州置業的購房者都買了什麼樣的房子?更傾向於購買什麼樣的房源呢?
區域
吳江一馬當先,吳中相城名列二三
數據來源:克而瑞蘇州機構
截止至11月20日,吳江區領跑全市成交,成交套數佔比達38%。另外,吳中區和相城區成交名列二三,三個區域成交套數佔比高達83%。
吳江近兩年各項基礎建設發展突飛猛進,憑藉區位優勢以及較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大量品牌房企進駐並深入布局。2018年至今,吳江商品住宅供應面積為221萬㎡,供應量佔據全市36%,遠遠高於其他區域。且對於購房者來說,相比其他區域,吳江16000元/㎡左右的價格優勢吸引力較大。
吳中與相城這兩個區域所佔據的市場份額也較大,供應量分列二三名,成交均價也均在20000元/㎡以下,廣受購房者歡迎。新區供應有所增加,特別是北新區新項目眾多,競爭尤為激烈,銷售壓力較大。
姑蘇區、園區的成交佔比低,背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這兩個區域在售的都是高端改善樓盤,3字頭均價門檻較高,部分樓盤去化緩慢;另一方面兩個區域目前在售樓盤較少,新增供應量也少。但倒掛明顯的園區限價新房,譬如路勁瀾山瀾、蘇州中心、唐寧府、白塘壹號、月亮灣3號,逢開必火,熱度非凡,屢屢引爆園區市場。
板塊
「雙吳」板塊大熱,吳江太湖新城領跑全市
數據來源:克而瑞蘇州機構
縱觀榜單可以發現,吳江太湖新城板塊、吳江城南板塊以及吳中光福、香山板塊位居榜單前三甲。其中,冠亞雙席所屬吳江,季軍板塊地處吳中。這三個板塊配套日漸成熟,均價均為1字頭,相比其他板塊仍有一定的價格優勢。
熱門板塊離不開熱銷樓盤的助力支撐,譬如吳江太湖新城板塊的融創楓丹壹號、華潤凱旋門、北極星尚雅苑,吳江城南板塊的綠地江南華府、綠地旭輝吳門府以及光福、香山板塊的華麗家族·太上湖等樓盤。
從上榜板塊的區域分布來看,吳江區、吳中區各有4大板塊入榜。由此可見,今年以來蘇州商品住宅成交主要集中在吳江區和吳中區也是在情理之中。相城元和板塊、新區滸墅關板塊也入圍前十,也是今年的置業熱門地。
戶型
剛需、改善各佔半邊天,90-120㎡最受歡迎
數據來源:克而瑞蘇州機構
由上圖可以看出,90-120㎡戶型始終是購房者置業首選,120-140㎡戶型緊隨其後。成交面積段分化明顯。今年90㎡以下的小戶型和90-120㎡戶型的成交套數佔比較去年有所下滑,120-160㎡大戶型的成交套數佔比有所提升。主要是因為調控持續趨嚴,投資需求受到抑制。隨著高性價比剛需老盤消化殆盡,2016年拍的高價地改善項目陸續入市,蘇州已逐漸步入「改善時代」。
單價
2萬元/㎡以內佔主導,1.5-2萬元/㎡的樓盤最受青睞
數據來源:克而瑞蘇州機構
價格始終是購房者置業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從上表可以看出,2018年至今,大多數置業者所購買的房源均價在15000-20000元/㎡之間,成交套數佔比達到36%;另外還有較大一部分購房者購置的房源單價在10000—15000元/㎡,成交套數佔比達到25%。
通過今年以來各單價段成交佔比情況同去年做對比可以發現,今年單價20000元/㎡以下的成交佔比較去年下滑7%。25000元/㎡以上的成交套數佔比從去年的13%上升至今年的19%,上升6%。
可見雖然低價地剛需老盤依然佔據成交主力,但佔比逐漸縮減,高價地樓盤入市自然帶來房價的攀升和成交結構的變化。在限價背景下,低價地房源賣一套少一套,高價地新盤漸入市,今年蘇州購房者的購房成本無疑進一步增加。
統計口徑:商品住宅包括普通住宅、別墅
統計時間:2018年1月1日—2018年11月20日
數據類型:網籤數據
轉自:克而瑞蘇州房產測評(cricfjsz)
【關注百家號樂居找房,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