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為曾經的創業板首批「28星宿」(2009年10月30日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金亞科技這幾天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被啟動強制退市,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
27日凌晨,深交所發布《關於啟動對金亞科技強制退市機制答投資者問》,宣布已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的強制退市機制。金亞科技被強制退市的緣由,是其為了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通過虛構客戶、虛構業務、偽造合同、虛構回款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騙取了首次公開發行(IPO)核准。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亞共有43895戶股東,人均持股7836.3股,且這些股東以散戶投資者為主。據統計,自去年起,持有該股的機構便已陸續清倉,去年6月底,4家基金累計僅持有4.68萬股,去年年底4家基金合計持股數量降至1.06萬股。而今年一季度末,已徹底不見機構持倉的身影。
而隨著金亞科技的落幕,創業板首批「28星宿」的上市公司今夕又如何呢?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上市公司登陸創業板,截至今日,不到九年的時間裡,創業板上市公司擴大到728家。
窺一斑而見全豹,從首批28家企業的進階之旅,或許是創業板近九年發展的一個縮影。金融界網站梳理了這28家上市公司第一年(2009年)和2017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以及從發行價到目前股價的漲幅。
從28家上市公司淨利潤數據來看,28家上市公司的差距逐漸拉大。2017年全年淨利潤超過1億元的有18家,最高的為樂普醫療8.99億元。在上市當年,除了樂普醫療和神州泰嶽的淨利潤超過兩億元外,其他各家企業淨利潤均為千萬級別,最低的為大禹節水2494萬元。
其中,網宿科技爆發式增長,淨利潤從2009年的3885萬元,增長至2017年的8.3億元,增長率達2037.38%。相比之下,金亞科技卻從4389萬元的淨利潤跌至虧損1.87億元,淨利潤下跌525.93%。除金亞科技外,神州泰嶽、探路者、南風股份、吉峰農機、華星創業淨利潤同比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甚至還有三家虧損,分別是探路者、吉峰農機、華星創業。
從28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數據來看,這28家企業從2009年到2017年增長率只有金亞科技是負數,而增長超10倍的有6家,分別是特銳德、漢威科技、天海防務、億緯鋰能、網宿科技、紅日藥業。
從28家上市公司股價漲幅來看,有四家企業股價相對發行價是下跌的,分別是南風股份、天海防務、吉峰農機、金亞科技,下跌幅度分別為-19.79%、-16.51%、-13.01%、-41.95%。而漲幅超十倍的有兩家企業,安科生物和愛爾眼科,其中愛爾眼科漲幅最高,相對發行價漲幅近18倍。
綜上看來,作為新興行業集中營的創業板,使其一度站在風口上,但是經過多年來市場的檢驗後,基本面將受到投資者的重視,個股的實力更多還需要靠業績說話,只有那些業績和成長性兼顧的上市公司才能脫穎而出,而像金亞科技這樣的老鼠屎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市場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