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亞科技財務造假 董事長終身市場禁入

2020-12-25 和訊股票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IPO案例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剛剛,

金亞科技

(

300028

,

股吧

)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

了《關於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的公告》,金亞科技財務造假,公司、董監高被重罰。公告主要內容如下:

  經查,金亞科技存在如下違法事實:

  一、金亞科技 2014 年偽造財務數據的過程

  本公司及其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真實、準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金亞科技 2013 年大幅虧損,為了扭轉公司的虧損,時任董事長周旭輝在 2014年年初定下了公司當年的利潤目標為 3,000 萬元左右。每個季末,金亞科技時任財務負責人(2014 年 6 月 20 日之前是張法德,之後是丁勇和)會將真實利潤數據和按照年初確定的年度利潤目標分解的季度利潤數據報告給周旭輝,最後由周旭輝來確定當季度對外披露的利潤數據。

  在周旭輝確認季度利潤數據以後,張法德、丁勇和於每個季度末將季度利潤數據告訴金亞科技財務部工作人員,要求他們按照這個數據來作帳,虛增收入、成本,配套地虛增存貨、往來款和銀行存款,並將這些數據分解到月,相應地記入每個月的帳中。參與偽造財務數據的人員包括周旭輝、張法德、丁勇和、李國路、劉紅、張曉慶、舒稚寒、曾兵。

  金亞科技的會計核算設置了 006 和 003 兩個帳套。003 帳套核算的數據用於內部管理,以真實發生的業務為依據進行記帳。006 帳套核算的數據用於對外披露,偽造的財務數據都記錄於 006 帳套。

  2015 年 4 月 1 日,金亞科技依據 006 帳套核算的數據對外披露了《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 2014 年年報)。

  二、2014 年年報虛增利潤總額 80,495,532.40 元

  金亞科技通過虛構客戶、偽造合同、偽造銀行單據、偽造材料產品收發記錄、隱瞞費用支出等方式虛增利潤。經核實,金亞科技 2014 年年報合併財務報表共計虛增營業收入 73,635,141.10 元,虛增營業成本 19,253,313.84 元,少計銷售費用 3,685,014 元,少計管理費用 1,320,835.10 元,少計財務費用 7,952,968.46 元,少計營業外收支 13,154,887.58 元,虛增利潤總額 80,495,532.40 元,佔當期披露的利潤總額的比例為 335.14%,並使利潤由虧損變為盈利。

  三、2014 年年報虛增銀行存款 217,911,835.55 元

  2014 年末,金亞科技中國工商銀行成都高新西部園區支行帳戶銀行日記帳餘額為 219,301,259.06 元,銀行流水餘額為 1,389,423.51 元,該帳戶虛增銀行存款217,911,835.55 元,佔當期披露的資產總額的比例為 16.46%。

  四、2014 年年報虛列預付宏山公司 3.1 億元工程款

  2014 年,金亞科技的子公司成都金亞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建設項目,由四川宏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設面積 385,133 平方米,每平方米造價約 2,000 元,按 40%的預付比例估算出來需要預付工程款 3.1 億元。為此製作了假的建設工程合同,填制了虛假銀行付款單據 3.1 億元,減少銀行存款 3.1 億元,同時增加 3.1億元預付工程款(報表列示項目為其他非流動資產)。

  五、2014 年年報籤署情況

  2015 年 4 月 1 日,金亞科技董事會審議通過了 2014 年年報,籤字董事為周旭輝、羅進、王海龍、何苗、陳宏、陳維亮、周良超。同日,金亞科技監事會審議通過了 2014 年年報,籤字監事為張世傑、劉志宏。4 月 3 日在《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關於 2014 年年度報告書面審核意見》上簽字監事為張世傑、劉志宏。同日在《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關於 2014 年度報告的書面確認意見》籤字董事為周旭輝、羅進、王海龍、何苗、陳宏、陳維亮、周良超,籤字高級管理人員為羅進、王海龍、何苗、丁勇和。財務報表籤字人員為法定代表人周旭輝、主管會計工作負責人丁勇和、會計機構負責人李國路。

  曾興勇為金亞科技監事,參加並主持召開了審議金亞科技 2014 年年度財務報告的監事會,因個人原因,沒有籤字就離會,後同意補籤,但一直沒有補籤。以上事實,有金亞科技 003 帳套和 006 帳套、金亞科技 2014 年年報、董事會決議、監事會決議、定期報告書面確認意見、當事人訊問筆錄等證據證明。

  我會認為,金亞科技披露的 2014 年年度報告虛假記載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六十三條有關「發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須真實、準確、完整,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所述「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行為。對金亞科技的上述違法行為,周旭輝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張法德、丁勇和、羅進、何苗、周良超、李國路、劉紅、曾兵、王海龍、陳維亮、陳宏、張曉慶、曾興勇、張世傑、劉志宏、舒稚寒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根據當事人上述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我會擬決定:

  一、 對金亞科技給予警告,並處以 60 萬元罰款;

  二、 對周旭輝給予警告,並處以 30 萬元罰款;

  三、 對張法德、丁勇和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30 萬元罰款;

  四、 對羅進、何苗、周良超、李國路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25 萬元罰款;

  五、 對劉紅、曾兵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20 萬元罰款;

  六、 對王海龍、陳維亮、陳宏、張曉慶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15 萬罰款;

  七、 對曾興勇、張世傑、劉志宏、舒稚寒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10 萬元罰款。

  同時周旭輝作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指使他人從事上述違法行為,依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我會擬決定:對周旭輝給予警告,並處以 60 萬元罰款。

  綜上所述,我會擬決定:

  一、 對金亞科技給予警告,並處以 60 萬元罰款;

  二、 對周旭輝給予警告,並處以 90 萬元罰款;

  三、 對張法德、丁勇和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30 萬元罰款;

  四、 對羅進、何苗、周良超、李國路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25 萬元罰款;

  五、 對劉紅、曾兵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20 萬元罰款;

  六、 對王海龍、陳維亮、陳宏、張曉慶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15 萬罰款;

  七、 對曾興勇、張世傑、劉志宏、舒稚寒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 10 萬元罰款。

  此外,鑑於周旭輝作為金亞科技上述違法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違法情節特別嚴重,張法德、丁勇和、羅進、何苗作為金亞科技上述違法行為其他直接責任人,違法情節嚴重,根據《證券法》第二百三十三條和《證券市場禁入規定》(證監會令第 33 號)第五條的規定,我會擬對周旭輝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擬對張法德、丁勇和分別採取 10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擬對羅進、何苗分別採取 5 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另外,金亞科技2014年度審計報告由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

  會計師事務所要背鍋嗎?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IPO案例庫

(責任編輯:于振冬 HF103)

相關焦點

  • 曾經的創業板「28星宿」,瀕臨退市,金亞科技4萬股民逃去哪?
    而在A股市場上,也有一個「星宿」——金亞科技(300028.SZ),它神通廣大的涉嫌欺詐發行股票,但卻沒有逃脫無邊的法網,面臨退市、岌岌可危。6月27日,上市公司金亞科技復牌,但等待它的命運卻顯得不那麼樂觀。當日凌晨,深交所官網披露了關於啟動對金亞科技強制退市機制答投資者問。
  • 業績造假、董事長辭職 獐子島「扇貝事件」真相浮現
    6月25日,獐子島發布了證監會對獐子島(002069.SZ)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的公告,公告中披露了2016年和2017年獐子島對業績的虛報和對公司及其高層的處罰決定。根據該份公告中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在2016年和2017年,獐子島存在業績造假行為。
  • ...22名責任人罰款535萬,董事長等6人市場禁入,中介機構處罰快了?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記者 吳丹)訊,繼5月14日晚間證監會公布對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罰款等系列處罰後,5月15日午間,證監會再度對康美藥業發布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書,決定對22名相關責任人員處以相應罰款;對馬興田、許冬瑾、邱錫偉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莊義清、溫少生、馬煥洲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 虛構海外銷售、重複確認收入,恐遭罰款+市場禁入
    曾經名噪一時的長園集團財務造假「羅生門」,終於被監管揭開層層面紗,直擊真相。在立案一年有餘之後,6月12日晚間,長園集團稱收到深圳證監局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其信息披露違法一案調查完畢。並對長園和鷹董事長、財務總監、常務副總裁3人分別處以10年、5年、5年的市場禁入。由於目前仍是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及涉案人員仍有陳訴、申辯及要求聽證的權利。從案情來看,早在2018年的平安夜,長園集團「自曝」子公司涉嫌業績造假。曾經溢價6倍重金收購回來的長園和鷹,也成為上市公司的業績拖累。此後,就是否存在業績造假問題上,雙方曾各執一詞,上交所也曾多方問詢。
  • 嚴打康得新財務造假!監管部門布下「天羅地網」全方位立體追責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 昝秀麗 康得新6月28日晚間公告稱,當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證監會對康得新及主要責任人員在原證券法規定的範圍內頂格處罰並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該案在回應了市場加大違法違規成本呼聲的同時,表明了「零容忍」的執法態度,也展現了證監會從嚴打擊財務造假的決心。值得關注的是,在立體追責體系建立的基礎上,繼行政處罰後,民事賠償、刑事追責等各個層面環環緊扣、不留死角,務必將讓康得新財務造假付出沉重代價。行政執法祭出組合拳。
  • 財務造假300億,被頂格處罰
    14日,證監會宣布對康美藥業作出行政處罰,具體包括:決定對康美藥業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 三高併購引發財務造假 長園集團及各方責任人遭處罰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三高併購引發財務造假,長園集團及各方責任人遭處罰據央視新聞6月22日報導,近期,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對上市公司長園集團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發出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 A股市場的看點在哪裡?
    安然公司面對財務造假,尚且難逃一死,瑞幸咖啡自然也是兇多吉少了。雖然瑞幸咖啡的註冊地在開曼群島,但其畢竟是一家總部在福建廈門的中國公司,因此,對於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行為,本人深感惋惜。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那就只能正視這件事情。
  • 證監會今年1號市場禁入決定來了 阜興集團董事長總裁被終身拉黑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 泰勒 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阜興系一案,又迎來新的進展。1月8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放出市場禁入決定書的第一號文,給了阜興集團朱一棟、趙卓權、餘亮等7名責任人員。朱一棟、趙卓權被終身證券市場禁入證監會認為,阜興系私募機構涉案金額特別巨大、涉及投資者眾多、情節特別嚴重,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秩序並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 長園集團子公司實力「坑爹」 財務造假導致處罰並引來維權
    2016年6月7日,長園集團與上海和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6名股東籤訂《股份轉讓協議》,購買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長園和鷹)80%股權。2016年7月28日,長園和鷹成為長園集團控股子公司。自2016年8月起,長園集團將長園和鷹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從調查結果來看,長園和鷹從收購之時開始便已經在造假。
  • 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回應22億元財務造假:難辭其咎
    財聯社4月5日訊,4月5日上午,針對瑞幸咖啡(LK)涉嫌22億財務造假一事,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在微信朋友圈表示,「我個人非常自責。無論獨立委員會的最終調查結果怎樣,我都會承擔應有的責任。」「過去兩年公司跑的太快,引發很多問題,現在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作為董事長難辭其咎!借朋友圈向所有人誠摯道歉 — 對不起大家!」他說。
  • 財務造假極其惡劣實控人只罰90萬?證監會出手:還有民事...
    隨後證監會宣布擬對*ST康得實施頂格處罰,相關責任人終身市場禁入。今天對於*ST康得這顆大雷,又有新的進展。一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已經被立案調查二是,對於案件處罰力度的問題,證監會有關人士表示,後續可能還會有民事追責、刑事追責等。
  • 雲玻在線丨金剛玻璃財務造假事件落定,企業被處罰,投資者索賠
    在2020年的玻璃行業中,除了持續關注疫情對於玻璃產業鏈的影響之外,比較受大家關注的應該是廣東金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造假的事件。目前,該事件算是基本落定,相關政府單位查明其違法事實,並對於責令改正警告,以及60萬元的巨額罰款,對於相關責任人也給予警告和罰款,同時,證監會決定,對公司董事長莊大建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受損投資者也開始進行合法索賠,賠償範圍包括投資差額、佣金、印花稅和利息損失等,對於金剛玻璃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 徐曙不承認參與造假 鍾玉願承擔全部責任
    9月28日晚間,上市公司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康得002450)披露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對其立案調查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處罰結論與今年6月二次下發的事先告知書基本一致(相關報導:《
  •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背後:千億藥企如何陷入百億財務造假泥潭
    這不是馬興田第一次陷入謊言風波,因為涉嫌財務造假,馬興田於2019年遭遇證監會處罰。2019年8月,證監會披露康美藥業涉嫌財務造假:康美藥業2016年至2018年期間,涉嫌通過仿造、變造增值稅發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通過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將不滿足會計確認和計量條件工程項目納入報表,虛增固定資產等。
  • 財務造假的四重境界和七個案例
    因此任何一個在A股混的投資者都必須掌握掃雷財務造假的方法。   在財務造假的會計分錄裡,初善君做過初步的探討,財務造假的目的一般是虛增利潤,也就意味著利潤表中淨利潤是虛增後,那麼淨利潤必然轉入所有者權益的未分配利潤科目,與此對應資產負債表的科目必須也要有造假的科目。
  • 一周食品行業動態:獐子島財務造假實錘 泰國天絲起訴中國紅牛再遭...
    會展由中國奶業協會主辦,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天津市商務局、天津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天津市奶業協會支持,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支持,同時得到天津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荷蘭皇家菲仕蘭、北京國科誠泰農牧設備有限公司、杭州永創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碧海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以色列阿菲金農業合作公司、美可高特羊乳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 證監會出動北鬥衛星,獐子島「扇貝」事件真相大白,董事長申請辭職!
    處罰內容顯示,獐子島在2016~2017年涉及財務報告嚴重失真、通過少記錄成本和營業外支出的方法虛增利潤等情況,證監會對獐子島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15名責任人員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罰款,對4名主要責任人採取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
  • 金亞科技:2015年年度報告
    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度報告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EEYA TECHNOLOGY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