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長園集團(600525)子公司長園和鷹爆出業績造假,2019年5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調查一年之後終於有了結果。
2020年10月24日,長園集團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顯示:
公司子公司長園和鷹通過虛構海外銷售、提前確認收入、重複確認收入、籤訂「陰陽合同」、項目核算不符合會計準則等多種方式虛增業績,導致長園集團2016年、2017 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
其中,2016年合併利潤表虛增營業收入約1.5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23億元,分別佔公開披露的長園集團當期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追溯調整前)的 2.56%、15.21%;2017年合併利潤表虛增營業收入約2.1億元,虛增利潤總額1.8億元,分別佔公開披露的長園集團當期營業收入、利潤總額(追溯調整前)的2.82%、14.85%。兩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3.6億元,虛增利潤總額3億餘元。
2016年6月7日,長園集團與上海和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6名股東籤訂《股份轉讓協議》,購買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長園和鷹)80%股權。2016年7月28日,長園和鷹成為長園集團控股子公司。自2016年8月起,長園集團將長園和鷹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從調查結果來看,長園和鷹從收購之時開始便已經在造假。
2018年底,長園集團與其子公司長園和鷹之間的矛盾已爆發出來。達成收購之後,長園和鷹的智能工廠總包新業務被發現問題重重,其時已有造假之聲發出,但長園和鷹原董事長尹智勇將智能工廠項目目前停滯的原因歸咎於長園集團沒有給予支持、排擠原高管、隨意調整工作流程、辭退調離老員工等等原因。而2019年3月,尹智勇因挪用資金、職務侵佔被刑事立案。
長園集團在2018年年報中披露,長園和鷹2016年、2017年虛增利潤0.85億元、2.63億元。而對於這份年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而受子公司造假影響,長園集團近幾年經營業績出現明顯波動。在2015年淨利潤達到近5億元之後,2016年便大幅下滑78%,2017年便已出現虧損,2019年虧損更是達到近9億元之巨。
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06億元、-7432萬元、1.12億元和-8.77億元。至2020年半年報時,長園集團經營業績才扭虧為盈,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6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742.06萬元,相對一季度實現盈利,一季度公司虧損7912.31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1986年由中科院創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包括智能工廠裝備和智能電網設備。
運泰利作為智能工廠裝備及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提供精密檢測設備、精密自動化組裝設備。公司所生產的自動化設備主要應用於消費類電子、新能源、汽車、醫療健康和物流等領域,其中以消費類電子最為突出。
智能電網設備業務覆蓋了從發電、輸電、變電、配電到用電的電力系統各領域,主要由長園深瑞、長園電力、長園高能和長園共創四家子公司承接,廣泛應用於傳統發電、新能源、傳統輸變電站及智能電網、智能配電網、綜合能源、節能、電動汽車充電、石油石化、鋼鐵冶金、軌道交通及電氣化鐵路等行業。
雖然是子公司造假,但上市公司長園集團依然難辭其咎。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
深圳證監局決定對長園集團給予警告,並處以50萬元罰款;
對時任長園和鷹董事長、總裁尹智勇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
對史忻、劉瑞、許曉文、魯爾兵、黃永維、倪昭華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20萬元罰款。
此外,深圳證監局還決定對尹智勇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史忻採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劉瑞採取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而時任長園和鷹常務副總裁、長園和鷹子公司上海歐泰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劉瑞因向上交所舉報長園和鷹虛構銷售、應收款異常,有立功表現,因而被從輕處理。
持續兩年之久的長園集團子公司造假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但值得關注的是,長園集團證券虛假陳述民事索賠訴訟正式啟動司法實體審理程序,受損害的投資者們正在進行集體索賠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