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園集團虛假陳述案再起波瀾 受損投資者仍可起訴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長園集團虛假陳述案再起波瀾 受損投資者仍可起訴

   近日,備受關注的投資者訴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525 股票簡稱:長園集團)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再起波瀾,原告代理人之一、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厲健律師表示,他們代理的首批三位投資者訴長園集團索賠案,根據深圳中院最新通知,已審核通過起訴材料,目前處於訴前調解階段。

  今年10月24日,長園集團發布公告稱收到深圳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深圳證監局查明:自2016年8月起,長園集團將控股子公司長園和鷹納入合併報表範圍。長園和鷹通過虛構海外銷售、提前確認收入、重複確認收入、籤訂「陰陽合同」、項目核算不符合會計準則等多種方式虛增業績,導致長園集團2016年、2017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

  根據證券虛假陳述司法解釋,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違法被證監會處罰,受損投資者可以依法起訴索賠,索賠範圍包括:投資差額、佣金、印花稅和利息損失等。

  

(文章來源:每日商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長園集團因子公司財務造假被處罰,受損投資者可依法起訴索賠
    據股票索賠專業平臺胡鵬飛律師網消息:長園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長園集團,證券代碼:600525,以下簡稱長園集團或公司)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於2020年10月被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
  • ST仁智虛假陳述被罰 受損投資者可依法索賠
    經查明,ST仁智(002629)存在以下主要違法事實:(一)仁智股份虛構業務入帳,2017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二)仁智股份未按規定披露開立商業承兌匯票事項。(三)仁智股份未按規定披露資金拆借事項。
  • 青島中程虛假陳述索賠案首例宣判 一審判決賠償投資者28.5萬
    魯網8月7日訊(記者 徐坤)青島中資中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恆順眾昇」300208)投資者向上市公司索賠案有了最新進展。  據投資者代理律師、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臧小麗律師介紹,2019年8月5日,她收到了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法院一審判決被告青島中資中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賠償原告胡某投資損失285548.5元,這是全國首例領到判決結果的恆順眾昇股民索賠案。
  • *ST金鈺(600086)虛假陳述被罰 或將面臨投資者依法索賠
    二、東方金鈺2016年年度報告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存在虛假記載。    三、東方金鈺2017年年度報告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存在虛假記載。    四、東方金鈺2018年半年度報告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利潤總額、應收帳款存在虛假記載。
  • 益盛藥業改變虛假陳述案賠償策略 董事長不再負責
    益盛藥業(002566)最新的公告顯示,公司賠償因虛假陳述而受損投資者的策略發生了變化。   處罰下達後,不少投資者選擇了向上市公司索賠。2017年7月31日,公司收到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及應訴通知書、傳票等訴訟材料。楊果等25名訴訟當事人要求賠償因公司虛假陳述所導致的投資差額、印花稅、佣金等損失,索賠金額為685.04萬元。2018年5月19日,公司再度披露了31起股民索賠案件,訴訟金額共計人民幣3092275.24元。
  • 子公司財務造假「坑爹」 長園集團被股民推上索賠被告席
    已經被證監會行政處罰,因長園集團虛假陳述造成損失的投資者,可以向深圳中院提起訴訟。深圳證監局對長園集團在內的相關責任人員處以警告及罰款處罰。   劉鵬律師告訴記者,長園集團2016年、2017年財務報表虛增利潤,構成虛假記載,考慮到其違法事實已被證監會認定及處罰,該行為具有重大性,符合證券虛假陳述行為的特徵。   投資者證券維權訴訟開始啟動   長園集團註冊地址在深圳市,深圳中院對證券維權案件具有管轄權。
  • 搞出「豬瘟疫苗」烏龍的海印股份被訴虛假陳述 有投資者一審獲賠6...
    每經記者:王帆 每經編輯:魏官紅因去年6月投資非洲豬瘟「神藥」今珠多糖注射液項目信披違規而被證監會處罰的海印股份(000861,SZ),自處罰公布後,陸續被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為由起訴,對其索賠。
  • 藏格控股(000408)索賠案投資者一審勝訴,對方已提起上訴
    據股票索賠專業平臺胡鵬飛律師網消息:2020年11月,西寧中院對投資者與藏格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藏格,證券代碼:000408,以下簡稱藏格控股或公司)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賠償系列案作出一審判決,藏格控股需對投資者的損失承擔部分賠償責任。
  • 長園集團600525投資人可參與維權,600525索賠最新消息
    長園集團600525投資人可參與維權,600525索賠最新消息 文/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 王雙律師 「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可謂家喻戶曉,但其實,不少情況下,炒股發生虧損並不一定要自己默默「關燈吃麵」,也可以依法向上市公司或者其實控方等主張索賠。
  • 受損股民切勿錯過上海普天、中毅達證券「索賠末班車」
    ,符合條件受損股民依法起訴有望獲賠。根據司法解釋,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被證監會處罰,受損投資者可以依法起訴索賠損失。在處罰決定發布後,陸續有投資者以證券虛假陳述為由,起訴被告中毅達、上海普天索賠。   今年6月,上海高級人民法院對投資者訴上海普天證券虛假陳述示範案件作出二審判決,對投資者訴中毅達證券虛假陳述示範案件作出二審判決,結果均為維持上海金融法院一審判決
  • ST天成虛假信批遭百位投資者起訴,實控人曾向母校捐款1000萬
    儘管監管部門制定了大量保護投資者的規範,卻仍有上市公司選擇鋌而走險,用虛假的信息欺騙投資者。3月3日,ST天成(600112.SH)發布了公告,稱其因為證券虛假陳述責任,受到了80名中小投資者的起訴,總訴訟金額高達1183萬元。
  • 澄星股份加入「領罰一族」 投資者維權大幕正式開啟
    投資者索賠已可正式啟動,近期將向法院提交起訴材料立案。證監會在處罰中認為,澄星股份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持續發生時間長,非經營性資金點用金額較大,故對澄星股份及相關責任人頂格行政處罰。  黃律師分析,此次澄星股份的違法行為存在跨度時間長的這一特點——2015年12月22日,因公司涉嫌未按規定披露信息,證監會對公司立案調查,直到2017年8月16日該調查才終於出結果。本次曝光的違法行為持續時間長,橫跨了四個年度,且涉及金額巨大。
  • 兩年來股價下跌近七成 長園集團這些股民有望索賠
    子公司財務造假擬收罰單2020年6月13日,長園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2016年、2017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而收到證監會下達的《行政處罰告知書》。而這樣的財務數據問題,緣起於公司四年前收購的一家子公司。
  • 中毅達獲準恢復上市 投資者索賠繼續推進
    因公司2015年虛假陳述行為,公司正面臨中小投資者提起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訴訟,截至2019年年報出具日,公司預計可能需要賠償的金額為1908.92萬元。自2019年1月1日至今,公司被證監會或其派出機構上海監管局3次行政處罰。截至2019年年報出具日,公司未收到上海金融法院已受理的因2019年以來的行政處罰事項引起的中小股東訴訟。
  • 打擊與懲治「套路貸」虛假訴訟、虛假陳述暨非法金融行為十大典型...
    另,8件案件的證據都非常完備,格式統一,均有兩被告出具的借條和相應的銀行取款憑證,提供到法院的複印件均是複印件在一張紙上,有一人操作之嫌,符合「套路貸」虛假訴訟中,證據過於完備、被告不到庭的特徵。8件案件的訴訟標的基本都是15萬元與20萬元,均沒有約定利息,均是發生在180萬元起訴之前,借條的錢數比較規整,系某筆借款利息的可能性較大。綜上,上述11案有「套路貸」虛假訴訟犯罪的嫌疑。
  • 新力金融維權徵集中 投資者留意調整後的索賠區間
    因此,新力金融的虛假陳述行為揭露日應當是2017年9月1日。鄧律師確定在2015年2月18日到2017年8月31日期間買入新力金融股票,並在2017年9月1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起訴索賠損失。符合索賠條件的股民,可儘快尋求專業律師團隊的幫助,提起維權訴訟。
  • 財務造假水落石出 長園集團被罰並引發維權
    10月24日,長園集團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顯示:公司子公司長園和鷹通過虛構海外銷售、提前確認收入、重複確認收入、籤訂「陰陽合同」、項目核算不符合會計準則等多種方式虛增業績,導致長園集團2016年、2017 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
  • [股權轉讓]長園集團:長園電子(集團)75%股權轉讓事項進展
    [股權轉讓]長園集團:長園電子(集團)75%股權轉讓事項進展 時間:2021年01月04日 18:50:48&nbsp中財網 原標題:長園集團:關於長園電子(集團)75%股權轉讓事項進展的公告證券代碼:600525 股票簡稱:長園集團 公告編號:2021002 長園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長園電子(集團)75%股權轉讓事項 進展的公告
  • 羅平鋅電索賠案再次開庭
    原標題:羅平鋅電索賠案再次開庭   12月11日下午14點,羅平鋅電(002114)索賠案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再次開庭。
  • 業績摻假信披違規內控被「破防」,長園集團及相關當事方連吃監管函...
    上交所查明,長園集團存在五項違規事實:一是子公司存在業績造假及重大會計差錯,導致公司2016年度、2017年度財務數據披露不真實、不準確。長園集團子公司長園和鷹通過虛假項目和合同虛增收入,通過提前確認收入等方式調節業績,且存在重複確認收入、銷售費用跨期核算等情形。長園集團2017年對子公司中鋰新材受重要客戶的債務危機事件影響估計不足,導致2017年度少計提商譽減值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