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長園集團「爆雷」子公司:整層樓辦公室均閒置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

自爆子公司涉嫌業績造假的長園集團,股價連續兩日一字跌停。此外,長園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公司債券信用等級被評級機構列入信用評級觀察名單。

12月25日晚間,上交所向長園集團發送監管函,要求「加快核查進度,根據明確核查結果確定業績造假、資產減值等相關事項可能導致的對以前年度財務報告追溯調整的範圍和金額,以及對2018年度財務數據的影響。」

在12月24日,長園集團回復交易所對兩家高溢價收購子公司業績情況的二次問詢,自曝子公司涉嫌業績造假,長園集團子公司長園和鷹智能工廠項目和設備業務的真實性存在重大問題,獨立董事認為智能工廠項目結算及回款嚴重滯後,已有理由初步判斷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在業績造假的嫌疑。

除了長園和鷹外,長園集團此前溢價收購的湖南中鋰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中鋰新材」)也被爆雷,今年業績同比大幅下降,目前虧損額較大,預計無法扭虧,商譽存在較大減值風險。

12月26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了長園和鷹,該公司一整層樓辦公室均閒置,有員工表示公司待遇不錯,但對於公司管理問題閉口不談。

高管辦公室內無人辦公

12月26日下午,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市閔行區莘福路68號的長園和鷹總部。根據長園和鷹的說法,這裡是和鷹集團的全球戰略管理中心、全球技術研發中心。

一棟三層樓高的深色建築是長園和鷹的主辦公樓,門口的牆面上樹立著「和鷹集團」四個大字,牆上的宣傳畫上,一隻雄鷹展翅飛翔。黑色的磚牆上,「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歐泰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行字清晰可辨。

和鷹機電是長園和鷹的前身,於2006年成立。長園和鷹旗下的歐泰科則於2015年新三板上市,被長園和鷹稱作「全球服裝智能吊掛行業第一股」。2016年對於長園和鷹來說至關重要。這一年,長園和鷹收購了金勺智能模板縫紉機,並正式加入了長園集團,公司至此更名為「長園和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記者在長園和鷹辦公樓前看到,牆面上貼滿了公司設備的宣傳畫,包括智能吊掛系統、真皮裁剪機、智能模板機、自動鋪布機等。類似「智能改變世界 做全程不落地的智能工廠」張貼的口號也隨處可見。

自被長園集團收購後,長園和鷹從2017年開始布局智能工廠。目前的三大智能工廠分別為上海金山、山東諸城、安徽宿松項目。此次被曝出業績問題的正是這三個智能工廠項目。

證券時報記者走入長園和鷹,正門口一層樓的大門緊鎖,透過玻璃門能看到一排排掛放好的西裝、皮鞋以及禮服。服裝、鞋帽、箱包是長園和鷹業務的一部分。

二樓樓梯間牆壁上,記錄著長園和鷹十餘年來的發展歷程。記者看到,二樓高管辦公室的門是開著的,但室內沒有開燈,也沒有人進出。另外兩個掛著「總裁辦」以及「高管辦公室」名牌的房間內,有員工正在電腦前辦公。此外,財務部及售後服務部也有部分員工。記者注意到,財務部辦公室裡有幾名員工正在打包紙箱,一旁的空地裡堆放著幾個紙箱,裡面有一些紙質材料。

一整層樓辦公室均閒置

證券時報·e記者還在現場看到,二樓的智能懸掛系統正在運作,發出「嚶嚶」響聲。一位自稱是技術人員的員工正在現場檢查著機器設備。據他介紹,這些懸掛系統是自動化運轉,而對於這些設備銷售情況,他表示不清楚,需要問銷售人員。

偌大的生產設備廠房內,還有數控裁剪機等設備按序擺放,記者只看到現場有兩三名工作人員值守。通過廠房往下走一層,電腦皮革排班系統等大批機器設備被圍欄圍起來。其中,一部分設備上落了灰。廠房的一面牆上,掛著長園和鷹曾經獲得的榮譽證書和獎盃。

之後,記者在長園和鷹辦公室三樓看到,整整一層樓的辦公室都是空置狀態。包括人力資源部、法務部、面試接待室、產業用事業部、智能縫紉機事業部、海外營銷部等。記者在全面解決方案事業部辦口看到,室內的辦公設備已被搬走,只剩下一些隨意陳放的桌椅,桌子和地面有不少汙漬。

「我們辦公主要在這一層,還有樓下有一小部分,樓上的基本都搬了。」一位員工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介紹,對於公司是否有人事或管理方面的調整,這位員工表示不清楚。

另外一名行政方面的員工對記者表示:「公司待遇還可以。我們有一部分員工在江蘇,所以看起來這邊人不多,其實我們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員工。」這位員工所說的其他地方包括了長園和鷹在江蘇金湖、建湖兩大生產基地。據公司官網,長園和鷹還設立了德國子公司和日本海外總部。

當記者提到長園和鷹被曝出業績造假時,這位員工立即表示拒絕回答任何有關公司管理方面的問題。

原負責人涉嫌業績造假

長園集團曾因與沃爾核材有長達4年的控制權之爭被市場熟知,最終雙方和解。今年5月,格力集團又欲要約收購長園集團20%股權。但是格力集團後來未能如願,也讓自己躲過一劫。

此次爆出問題的長園集團子公司長園和鷹,是早年曾試圖登陸創業板的明星企業「和鷹科技」。但在2012年1月,證監會一紙公告讓和鷹科技的IPO被叫停。證監會的公告稱,「鑑於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落實,決定取消第5次創業板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根據當時媒體報導,和鷹科技的IPO上會審查資格之所以被臨時取消,是在其上會之前,有企業實名向監管層對其舉報,舉報內容中,主要涉及和鷹科技虛假銷售事實,且對其關聯公司陷入訴訟的事實未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進行披露等幾大問題。

雖然和鷹科技相關負責人否認了虛假銷售的事實,但和鷹科技當時披露的招股書卻被指多處出現「烏龍」,前後數據出現明顯誤差。

上市未成的和鷹科技被併購,2016年6月長園集團收購長園和鷹80%股權,收購價格為18.8億元,採用收益法評估,增值率 652.02%。長園集團公告,收購和鷹科技是為與現有業務發揮協同效應,並增厚上市公司業績。殊不知接到一顆「炸彈」。

長園集團子公司業績問題浮出水面,始於上交所在今年9月份向長園集團發送半年報問詢函,要求長園集團說明溢價收購的子公司中鋰新材及長園和鷹在今年上半年業績出現嚴重下滑的原因等問題。

長園集團在10月17日第一次回復上交所問詢,10月22日,上交所再次發送二次問詢函。長園集團延遲兩個月後回復,在12月24日晚間自爆了長園和鷹涉嫌業績造假的問題。

長園集團在回復問詢函時表示,2016年開始,長園和鷹在原有設備銷售業務的基礎上大力開拓智能工廠總包新業務,2016年6月至12月長園和鷹分別與山東昊寶、上海峰龍 、安徽紅愛籤訂建造服裝生產智能工廠銷售合同。但三個智能工廠項目結算及回款嚴重滯後。長園集團經過與智能工廠客戶溝通及現場走訪發現,三個智能工廠項目存在與《驗證確認書》相悖的「抽屜協議」。

根據公告,安徽紅愛項目僅有部分設備處於運轉狀態,長園集團此次調查得知長園和鷹原董事長兼總裁尹智勇擅自以長園和鷹的名義與安徽紅愛籤署了與《驗收確認書》 意思相悖的《補充協議》,約定已籤署的《驗收確認書》無效;此外,《往來帳項詢證函》、《3D掃描儀清單》和《安徽紅愛項目交付明細及確認單》公章均不是安徽紅愛真實印鑑。

山東昊寶、上海峰龍項目則處於停工狀態,山東昊寶單方稱已經與山東伊甸緣服飾有限公司(尹智勇實際控制的企業)、長園和鷹籤訂了《三方協議》,約定將《銷售合同》項下的權利義務全部轉讓給山東伊甸緣,且長園和鷹已向其出具《承諾函》,山東昊寶不需要實際履行原《銷售合同》項下義務;上海峰龍已發生多起訴訟,工廠沒有生產跡象,可能已不具備履行合同項下付款義務的能力。

對於上述三個智能工廠項目目前存在的問題,相關審計機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方面急忙撇清關係,稱對上述問題並不知情,該所未收到相關材料,也未被告知相關材料對長園和鷹的智能工廠項目收入確認具有重大影響;後續將根據調查結果重新對長園和鷹的2016年、2017年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根據減值測試結果調整商譽減值金額。

長園集團獨立董事發表意見稱,智能工廠項目結算及回款嚴重滯後,根據集團總部派出人員現場調查後反饋的部分情況及信息,已有理由初步判斷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在業績造假的嫌疑,儘快確定盡調律師團隊,進行深入調查,搜集證據,採取一切可採取的法律行動,最大程度的挽回損失。

面臨較大商譽減值風險

在業績承諾到期後,長園和鷹未來業績可持續性存疑。公告顯示,長園和鷹2017年度銷售收入9.7億元,扣非淨利潤1.76億元。長園和鷹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佔上市公司相應財務指標的13.05%和15.85%。但在2018年上半年,長園和鷹業績下滑,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大幅下降 55.34%,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79.2%。

長園集團回復問詢函時表示,2017年至今,長園和鷹未籤訂新智能工廠業務訂單。長園和鷹智能工廠業務停滯直接導致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幅下降,長園集團將於2018年底前對長園和鷹進行商譽減值測試,預計存在較大減值風險。長園集團稱,基於長園和鷹在智能工廠項目軟體方面缺少技術積累,長園和鷹近期將聚焦原有設備類業務發展。

長園集團對長園和鷹發起併購時,交易對手方和鷹實業和王信投資也作出了未來兩年的業績承諾,承諾和鷹科技2016年度和2017年度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5億元和2億元。根據審核報告,長園和鷹實際在2016年度、2017年度實現扣非後的淨利潤分 、別為1.56億元、1.76億元,合計3.32億元,未完成2017年的承諾及2016年度、2017年度累積淨利潤承諾。

除了長園和鷹,多次發起併購長園集團還踩到了另一顆雷——中鋰新材。長園集團於2017年8月收購中鋰新材80%的股權,收購價格為19.20億元,採用收益法評估,增值率為367.51%。2017年8月~12月,中鋰新材營業收入、淨利潤約佔上市公司相應財務指標的2.99%和2.41%。

但據長園集團公告,中鋰新材在2018年業績同比大幅下降,虧損額較大,預計無法扭虧,中鋰新材商譽存在較大減值風險,主要原因是受到新能源汽車補貼相關政策調整及原主要客戶沃特瑪的影響。此外,長園集團子公司長園深瑞和中鋰新材合計向沃特瑪購買A類電池包,總計1.62億元,而國內電池包產品價格已明顯下降,長園集團將在2018年度財務報告中根據電池包檢測結果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據長園集團稱,長園和鷹、中鋰新材出現業績大幅下滑,截至2018年11月30日,上市公司對兩家子公司的擔保餘額分別是2.485億元、5.87億元,兩家公司目前尚無逾期有息負債,長園集團就收購兩家公司對應商譽金額合計為28.62億元,存在較大減值風險。

長園集團表示:「公司預計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將大幅下降,公司會面臨較大資金壓力。」

長園集團密集爆雷之前,公司管理層剛剛完成調整。在7月9日,長園集團完成了新一屆董事會的換屆。選舉吳啟權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選舉魯爾兵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副董事長。44歲的吳啟權正式接棒執掌長園集團23年的許曉文擔任董事長。

而爆出問題的長園和鷹方面,在對賭期結束後,長園和鷹出現業績下滑,長園集團對長園和鷹進行了管理調整,從同板塊公司運泰利抽調人員組建新管理團隊,此前尹智勇、孫蘭華、史忻在長園和鷹均不再擔任管理職務。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多次致電長園集團前董事長許曉文,無人接聽電話。

相關焦點

  • 長園曝子公司業績造假,董明珠52億收購未果,現面臨29億商譽風險
    12月25日,A股上市公司長園集團在公司官網披露了一份關於子公司業績的風險提示性公告,其中提及該子公司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在業績造假的嫌疑。26日,再次披露的公告顯示長園集團下屬子公司業績存在業績造假嫌疑,且目前面臨大額資產減值風險和較大資金壓力。
  • 舊愛李嘉誠 新歡董明珠 長園集團子公司造假餘波未了
    2020年5月15日,長園集團發布《關於股東增持公司股份計劃實施結果的公告》,截至2020年5月15日,格力金投及其一致行動人金諾信持有1.89億股,佔總股本的14.53%;其中格力金投持有1.71億股,佔總股本的13.11%。格力集團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長園集團的第一大股東地位。來源:長園集團公告然而,這個令董明珠青睞的公司卻在2020年底集中「爆雷」。
  • 長園集團鬧哪樣?虛構海外銷售、重複確認收入,恐遭罰款+市場禁入
    其中,監管部門列出11項長園集團子公司長園和鷹業績造假的「實錘」,其通過虛構海外銷售、提前確認收入、重複確認收入、籤訂「陰陽合同」、項目核算不符合會計準則等多種方式虛增業績。子公司大量虛增業績,自然導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此次深圳證監局擬對長園集團給予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對涉及的董監高及造假子公司的相關人員,給出警告及3-10萬元罰款。
  • 長園集團承認子公司長園和鷹涉嫌業績造假
    (圖片來源:全景圖片)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12月24日晚間,上市公司長園集團(600525.SH)披露回復問詢函的公告時,承認子公司長園和鷹項目及業務真實性存在重大問題,公司獨立董事懷疑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在業績造假的嫌疑。12月25日,長園集團以5.07元/股的價格全天封死跌停板。
  • 財務造假水落石出 長園集團被罰並引發維權
    持續兩年之久的長園集團(600525)子公司造假事件,終於真相大白。 2016年6月7日,長園集團與上海和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6名股東籤訂《股份轉讓協議》,長園集團以人民幣18.8億元現金購買了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長園和鷹)80%股權,資產評估增值率高達652.02%。2016年7月28日,長園和鷹成為長園集團控股子公司。自2016年8月起,長園集團開始將長園和鷹納入合併報表範圍。
  • 長園集團:子公司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業績造假嫌疑全年業績受累
    中證APP訊(記者 黃靈靈)12月24日晚間,長園集團(600525)發布關於子公司業績的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公司了解到子公司長園和鷹的智能工廠項目和設備業務的真實性存在重大問題,獨立董事認為智能工廠項目結算及回款嚴重滯後,根據公司反饋及提供的資料,已有理由初步判斷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在業績造假的嫌疑。
  • 長園集團子公司實力「坑爹」 財務造假導致處罰並引來維權
    2018年長園集團(600525)子公司長園和鷹爆出業績造假,2019年5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調查一年之後終於有了結果。 2016年6月7日,長園集團與上海和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6名股東籤訂《股份轉讓協議》,購買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長園和鷹)80%股權。2016年7月28日,長園和鷹成為長園集團控股子公司。自2016年8月起,長園集團將長園和鷹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從調查結果來看,長園和鷹從收購之時開始便已經在造假。
  • 長園集團(600525.SH)收到長園電子(集團)5333.43萬元股利款
    根據雙方籤署的《股權轉讓協議》,沃爾核材以人民幣11.925億元受讓長園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電子(集團)」或標的公司)75%股權,其中應向公司支付股權轉讓款11.13億元,應向公司全資子公司羅寶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寶投資」)支付股權轉讓款7965.90萬元。
  • 長園集團子公司業績造假 前董事長許曉文等2人"領紅牌"
    長園集團官網顯示,長園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525)是1986年由中科院創立的科技型產業集團,專業從事工業與電力系統智能化數位化的研發、製造與服務。擁有13家主要控股子公司。集團總部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在深圳、珠海、東莞、蘇州等城市擁有11個產業園區。
  • [股權轉讓]長園集團:長園電子(集團)75%股權轉讓事項進展
    [股權轉讓]長園集團:長園電子(集團)75%股權轉讓事項進展 時間:2021年01月04日 18:50:48&nbsp中財網 原標題:長園集團:關於長園電子(集團)75%股權轉讓事項進展的公告證券代碼:600525 股票簡稱:長園集團 公告編號:2021002 長園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長園電子(集團)75%股權轉讓事項 進展的公告
  • 子公司財務造假「坑爹」 長園集團被股民推上索賠被告席
    原標題:子公司財務造假「坑爹」 長園集團被股民推上索賠被告席   李嘉誠A股「獨子」、大
  • 長園集團全資子公司長園深瑞對外投資設立產業基金 產業基金總認繳...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 8月6日消息,長園集團(600525)發公告稱,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5日召開的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全資子公司長園深瑞對外投資產業基金的議案》,基於公司全資子公司長園深瑞繼保自動化有限公司業務發展需要
  • 長園集團控股子公司收購珠海市宏廣電子100%股權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孔子元)長園集團公告,控股子公司珠海達明科技有限公司以7500萬元收購宏廣電子100%股權。本次轉讓對價所對應的宏廣電子資產負債及權益,僅包括廠房、宿舍、土地等與受讓方擬開展生產經營的不動產,除此之外的其餘的資產負債均需剝離出宏廣電子,不在轉讓對價的作價範圍。本次股權收購是基於珠海市自動化設備產業政策與布局優勢及公司工業與電力系統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布局需要,旨在利用宏廣電子與珠海達明毗鄰的優勢地理位置,適應公司產業發展需求。
  • 長園集團再度出售資產 擬轉讓控股子公司換來5000萬收益
    長園維安系長園集團控股子公司,上市公司持股比例為87.73%,經營範圍包括研究、生產、銷售高分子陶瓷等(PTC)熱敏元器件,其他敏感元器件系列產品等。2017年、2018年,該公司分別實現淨利潤5458.34萬元、4769.66萬元。
  • 長園集團及相關責任人連收6封監管函件 涉及子公司業績造假、內控...
    長園集團收到的6封監管函件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頁截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6封監管函件,主要涉及到長園集團2016年收購的長園和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和鷹)的業績造假,以及由此導致的內控缺陷、信披違規問題。
  • 長園集團單日兩名副總裁辭職
    Wind資料顯示,黃永維、王軍擔任長園集團副總裁的時間均為2018年7月8日。換言之,兩位副總裁任職時間剛滿一年。需要指出的是,這並非近期長園集團首次出現高層人事變動。6月29日,長園集團曾發布公告稱,長園集團收到公司董事會秘書高飛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高飛因公司工作調整,申請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
  • 凌雲股份(600480.SH)子公司擬向創意園公司轉讓1.17億元閒置土地等...
    格隆匯9月29日丨凌雲股份(600480,股吧)(600480.SH)公布,為盤活存量資產,公司全資子公司哈爾濱凌雲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簡稱「哈爾濱凌雲」)、凌雲西南工業有限公司(簡稱「西南凌雲」)擬向公司控股股東之全資子公司河北太行創意產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創意園公司」)轉讓閒置土地、地上建築物及相關設備等資產。
  • 頭天還在籤協議,第二天老闆自首,這家百億級P2P平臺爆雷
    最近的互金行業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些知名P2P平臺紛紛爆雷,甚至有人連買房的錢都賠了進去......僅上海一市,自唐小僧被調查以來,就不斷傳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爆雷的消息,目前通過公開信息可查到的就有11家。而在這個周末,號稱成交金額過百億的銀票網也爆雷了。
  • 長園集團子公司業績造假 和鷹董事長尹智勇策劃領紅牌
    經查明,上海和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鷹實業」)、上海王信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信投資」)作為長園和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和鷹」)的原股東和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集團」,600525.SH)資產收購的交易對方,尹智勇、孫蘭華作為交易對方實際控制人,在長園集團收購長園和鷹80%股權的資產交易事項中,存在如下違規行為。
  • 推薦一名董事人選 格力集團謀進駐長園集團董事會
    7月15日晚間,中材科技(002080,SZ)、長園集團同時發布了向中鋰新材增資的公告,此次增資完成後,中材科技將取得中鋰新材60%股權,長園集團的持股比例將降至30%。同日,長園集團還審議通過了《關於補選董事的議案》,股東格力金投與金諾信共同推薦楊濤為公司董事候選人,格力金投與金諾信均為格力集團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