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系」雲度新能源:一場教科書級的PPT造車盛宴)
「 三年連虧被列入「失信公司」,今年銷量才400輛,卻豪言「2025年能躋身國內純電三強」,你信不?」幾天前,美國電動汽車公司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將兩臺FF91的原型車掛在了worldwide auctioneers拍賣網站上進行售賣,其中一輛據稱是2017年在派克峰爬山賽創下紀錄的裡程碑式車型。該消息一出,便獲得了國內外各大區媒體的關注。一時間輿論熱議紛紛,那位曾經用「PPT造車」方式收割了一大筆資金、用「夢想窒息」的賈老闆,或許也參透了汽車產業的深度,用這樣一種方式回歸到現實中來。然而,反將目光放在國內,一家「莆田系」車企又再次「拾起」這一旗幟,再次上演了一場教科書式的PPT造車。8月6日晚間,沉寂兩年之久的雲度新能源(下簡稱「雲度」)在廈門香格裡拉大酒店召開了全新的品牌發布會——詹文章、傅振興、張震、吳遵祥、曹剛出現雲度汽車全新高管團隊的名單之列,而雲度也正式向外界公布了其品牌重塑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剛剛走馬上任的雲度CEO林密表示:「今天站在這裡,我驕傲地說雲度新能源汽車再次實現雲速度,雲度將以全新的姿態重回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主競技場。」在發布會上,雲度向外公布了其全新的技術開發理念和技術研發計劃。未來,雲度將在三電技術研發、智能駕駛技術研發、產品網聯化和OTA技術研發等方面全面發力,同時還將自主開發全新一代智能模塊化純電平臺,力求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核心技術上實現突圍。林密更是一擲豪詞,「雲度新能源希望2025年能躋身國內純電汽車品牌前三強,並逐步成為全維智慧出行方案提供者。」時間回到今年5月18日,雲度發布公告稱,林密正式出任雲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EO,全面主持公司的整體戰略制定及日常經營工作。該公司原董事總經理劉心文已經離職。作為此前曾任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2016年1月加盟雲度汽車並出任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職務。2018年至2019年期間曾離開雲度汽車,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中,林密也沒有閒著,分別投加入了艾康尼克和博郡汽車的麾下。有消息稱,當時博郡汽車創始人黃希鳴為其開出了20萬月薪的薪資,這還不包括其他收入。不過與艾康尼克相同,林密很快便離開博郡汽車,再度銷聲匿跡。在近兩個小時的冗長演講中,雲度新能源只想表達一個核心內容,那就是「雲度要回來了。」但是,擺在林密和雲度面前的還有更多看見的危機。雲度新能源全稱為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雲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4日。是由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管理團隊(個人股東)、福建海源複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同出資9億元成立的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根據天眼查APP顯示,海源復材佔比11%、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佔比34.44%、福汽集團佔比39%、原雲度汽車總經理劉心文佔比15.56%。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雲度企業並不屬於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的範疇。記者通過查閱雲度股東方ST海源(原海源復材)2019年財報後發現,其在2019年的全年營收僅為1.04億元,全年淨利潤為-1.77億元。這也是雲度新能源在2018年淨利潤-1.38億元、2017年淨利潤-0.95億元之後,連續第三年出現巨額虧損。不僅如此,據天眼查APP顯示,從年初至今雲度擁有超80條的法律訴訟案件。該公司已經在4月7日被最高法院認定為失信公司,且公司董事長翁林海也被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導致雲度新能源公司及董事長被貼上「失信」標籤,與年初一場官司有關。據莆田市涵江區人民法院最新公布的執行令顯示,3月5日,常州市三生機械有限公司因與雲度新能源發生買賣合同糾紛,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雲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銀行存款或查封、凍結其同等價值的其他財產。法院經審理後裁定查封、凍結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雲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名下的財產,以1750萬元為限(存款凍結期限為一年,股權凍結、房產查封期限為三年,其他動產查封期限為二年)。法院判決書顯示,雲度新能源拖欠常州市三生機械有限公司貨款17161316.65元。也就是說,一家註冊資金達到9億元的車企,居然無力償還1700餘萬元的供應商貸款。對於雲度汽車當前的經營情況,該公司市場公關部負責人周良曾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今年造車新勢力都比較困難,公司在賣車方面的利潤較少,經營方面在可控範圍之內。」由於連年虧損,在經營所需資金方面,公開信息顯示雲度汽車主要依靠股東擔保貸款方式籌集資金。其中,海源復材曾在2019年1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為雲度新能源提供不超過人民幣3,850萬元的銀行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擔保期限為2年。根據該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此筆貸款擔保業務發放單位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莆田涵江支行,還款日期為2020年12月20日。2017年初,雲度汽車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許可證,成為國內第十家獲得新建純電動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並成為第二家獲得工信部審查通過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得到了「雙證」的雲度開始了造車之路並迅速布局了旗下產品序列,先後推出了雲度π1和π3車型。不過公司從2017年10月旗下首款車型π1上市交付至今,僅推出過兩款車型(2019年推出π1和π3衍生長續航車型),加之2018年、2019年新能源補貼退坡,其交出的「成績單」十分難看。2018年,雲度π1和π3的銷量總和為7643輛,2019年1-12月雲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588輛,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566輛。從簡單的算術上便可得出,雲度從誕生至今,累計總銷量不足兩萬輛。2019年7月份雲度新能源發布了一則「關於調整2019年第4季度員工上班出勤時間的通知」。彼時,根據通知顯示,公司將「實施部分正常上班、部分輪休、部分全休制度」,全休員工,放假期間工資按現行月工資標準的40%發放,輪休員工放假期間放假期間工資按現行月工資標準的50%發放。通知明確表示,從6月開始,公司生產部門員工已經全休,大部分員工將處於放假狀態,醫保已經拖欠1個月未繳納,公積金有5個月以上沒有繳納。並且製造中心員工基本上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1500元/月發放,其他單位按照40%左右發放。而在2020年,界面新聞記者通過公開信息查詢後了解到,作為國內首家實現新車上市的新造車公司——雲度汽車在今年上半年銷量僅為402輛,同比暴跌超9成,市場佔比趨近於零。與此同時,雲度已售出車型早遭受到眾多質量投訴。根據車質網提供的缺陷產品投訴列表中涉及電機驅動控制機故障、電池能耗高、售後服務等諸多問題。更別提2018年π3在C-NCAP安全碰撞中獲得的2星墊底成績,及一直未有調查結論的π3自燃事件。巧合的是此次發布會的召開地與2018年3月首次召開的戰略發布會相同,沒有豪華的布景,沒有充足的座位,同樣也沒有實際的產品落地。發布會上,林密宣布除了基於現有兩款車型的升級版型將於今年8月底上市之外,雲度正在進行是新的純電動平臺正在研發中,並將於2021年開始陸續對外亮相。在林密看來,模塊化的正向研發、平臺化的產品開發將幫助雲度快速豐富產品線,基於該平臺的新車價格大概在10-15萬元區間。而雲度新能源汽車CTO傅振興介紹雲度正在開發的新一代固態電池、全新鋰硫電池,其中固態電池有望2025年實現量產。電機系統上則開發出油冷扁銅線電機,據稱其有效功率密度高達7kw/kg,高於世界行業平均水平25%以上,有效提升整車的NVH性能。在電控系統上,雲度正在研發的新一代基於碳化矽作為功率元器件的電機控制器等等...正如4年前賈躍亭在發布會現場用PPT「畫出」的樂視汽車帝國一樣,雲度則用一種更為專業的技術規劃打消股東方和投資方的顧慮。不過這樣依舊難掩PPT造車的實質。實際上,雲度的PPT造車由來已久。在雲度的公司介紹中,其堅持正向純電動SUV產品的開發,公司構建「雲電、雲盤、雲享」三大平臺為核心的電動汽車技術架構體系,2019年完成三款產品上市,打造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然而,截至目前曾經在2018年公布的雲度X-π概念車和π7車型至今仍無下落。此前,雲度汽車也曾向外界表示,將在2019年10月至11月推出一款小微型車,該車主要針對微出行市場和低速電動車市場。並計劃在2020年中旬推出一款增程式電動車。時至今日,上述這些車型規劃仍未有任何相關進展消息。除了自身造車之外,雲度汽車還曾在2019年初與一汽轎車籤署合作協議,計劃雙方共同研發、生產、銷售新能源乘用車。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合作車型將藉助一汽轎車生產體系進行差異化零部件開發,並通過雲度自身資質和銷售渠道進行銷售。同時,雙方還將攜手建立在網約車、物流車、湄洲島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紅旗小鎮、卡車物流平臺等領域的合作夥伴關係,並進行汽車金融、供應鏈共享等戰略性合作。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侯卓鎧 責任編輯:胡淑麗_MN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