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坐落在遼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歷史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地。傳說中「老馬識途」、著名的「松錦大戰」都發生在這裡。震驚中外的遼瀋戰役的戰略決戰,使錦州成為了一座英雄城市,更讓「新中國的曙光從這裡升起」。雖然時過境遷,但今天在這座城市周邊依舊可以找到眾多當年的戰鬥遺址,著名的遼瀋戰役紀念館便坐落錦州城區,此外,還有配水池戰鬥遺址、梁士英炸碉堡遺址等,見證了這座城市可歌可泣的英雄歷程。
而就在配水池戰鬥遺址東北不遠處,近似於城鄉結合部的白老戶屯,還隱藏著一處罕為人知的「白老虎戰役指揮所遺址」。這處戰鬥遺址雖然距離市區很近,但因為深處這個近似迷宮的村莊深處(大概這裡是等著動遷,房子建得密密麻麻,也沒有任何規律,道路都出奇的窄)讓這個遺址很難找。好在萬能的導航還是順利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不大的遺址跟前。
白老虎戰鬥遺址距原錦州守軍前沿陣地2.25公裡,是遼瀋戰役中「白老虎連」戰鬥過的地方。1948年9月24日晚,東北野戰軍二十五師七十四團一菅一連,奉命插入敵人心臟,在白老虎屯堅守陣地,激戰16個小時,冒著敵人飛機、大炮、坦克組成的立體火網,打退了敵人幾十次衝鋒,最後全連只剩下37人,打退了國民黨一個團兵力的15次進攻。他們最後退守到一個小屋裡堅持戰鬥,順利完成了任務,給解放錦州創造了有利條件。戰鬥結束後,最後的37位同志被譽為勇士。1963年9月,這個小房子被遼寧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4月,錦州市人民政府在院門左側立了一塊花崗巖石碑,上面銘刻著「白老虎屯戰鬥遺址」八個大字。
清晰、明顯的花崗巖標牌讓我們確信這裡就是白老虎戰鬥遺址。只是大門緊鎖,無法進去參觀。院牆上插滿了碎裂的玻璃,讓本想「狗急跳牆」的我們瞬間打消了念頭。好在遺址的鐵門很人性化,可以窺見內部的景象。院內只有一所青磚房子,地面鋪著青磚地板,看上去應該經常有人打掃。院內的棗樹碩果纍纍,而且已經成熟了,半紅半綠,頗為誘人。棗樹的北部好像還有個水井,但被野草遮擋,無法分辨。至於房屋內部的景象,就無法窺視了,甚是可惜!
回去的路上,我們又換了一條路,順著另一個方向出了村!在村頭又發現了一個幾米長的大展示板,既有關於白老虎戰鬥的詳細文字介紹,也有很多場景照片,讓人可以清楚地了解當年發生在這裡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