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用兩個團擊潰敵軍兩個師,俘虜軍官說:輸給你心服口服

2020-12-12 歷史客棧

在近代史上,桂軍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勁旅,無論是在北伐戰爭還是抗日戰爭,都打出了非常強悍的經典戰役。

當年紅軍長徵時,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可見桂軍的戰鬥力之強。

不過,到了1949年,天下大局已定,曾經強悍的桂軍,在更加強悍的解放軍面前,也只能是甘拜下風。

1949年4月,解放軍渡過長江,勢如破竹,繼續向華南進軍,兵指江西。

江西是無數解放軍指戰員魂牽夢縈的故土,因為江西就是當年中央蘇區所在地,省會南昌更是人民軍隊誕生的地方,因此,無數人都希望能親自解放這座意義非凡的城市。

5月中旬,陳賡兵團捷足先登,逼近南昌。

駐守南昌的國民黨部隊,也不是泛泛之輩,而是白崇禧的嫡系桂軍48軍3個師,和46軍兩個師,指揮官是桂系名將夏威。

5月20日晚,陳賡兵團第13軍37師前衛110團渡過撫河,逼近謝埠一線,可以望見南昌城的燈火了,官兵們都非常興奮,誓要解放南昌。

桂軍的反應也不慢,夏威立即下令46軍188師、48軍175師,兩個師兵分三路,向孤軍深入的110團包圍上來。所有人都覺得,以兩個師的兵力吃掉小小的一個團,完全不在話下!

我軍首當其衝的,就是與大部隊失去聯繫的第3營,面對8倍多的敵軍,3營藉助村落,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多次用白刃戰,最後打退了敵軍7次進攻。

敵軍見自己這麼多人還打不過一個營,氣急敗壞,又發動了第8次進攻。

3營8連埋伏在水溝和稻田裡,打得只剩下3名戰士,子彈也快耗盡了,為了迷惑敵人,3名戰士把犧牲戰友們的帽子放在陣地的顯要位置,然後這裡打一槍,那裡扔一顆手榴彈,讓敵軍誤以為陣地上來了援兵,不敢貿然進攻。

桂軍在進攻3營的同時,又派兩個團向我軍2營的陣地進攻。結果,2營的指戰員同樣打退了桂軍8次進攻,斃傷數百人,讓桂軍不敢再前進。

這時,陳賡兵團37師111團前來增援110團,但眼前有撫河阻擋,桂軍早就銷毀了沿岸的船隻,怎麼過河?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當地的群眾搬出了藏好的8條小船,將111團全部送過河。

桂軍大驚,連忙派188師撲向111團,最先與敵軍交火的是2營副營長李明,打得性起,抓起一挺機槍,叫4名戰士為他填壓子彈,一口氣打光了3箱子彈,斃傷敵軍100多人!

桂軍久攻不下,調來飛機增援,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全軍壓上,向110團、111團陣地發起進攻。

110團3營兩個連只剩下6名戰士了,111團3營兩個連能繼續作戰的戰士也不多了,但即便如此,戰士們仍然頑強作戰,一人依託一個掩體,不惜拉響手榴彈,與衝上來的敵人同歸於盡!

就這樣,兩個團斃傷500多桂軍,還俘虜100多人,堅守住了陣地。

如此絕對優勢兵力,竟然還打不過解放軍的兩個團,桂軍上下心裡都慌了。這時,陳賡兵團37師109團又殺向桂軍175師,一舉將其截斷,消滅大部。桂軍徹底慌亂起來,再也不敢進攻,各部隊也不聽命令,爭著向南昌城裡逃去。

夏威也知道南昌對解放軍的意義,知道南昌根本守不住,就決定棄城南逃。為了虛張聲勢,夏威故意命令所有大炮猛烈開炮,造成桂軍要反撲的假象,同時命令工兵在城外中正橋上安放炸藥,企圖炸橋來阻止解放軍。

我軍見敵軍炮火雖猛,但炮彈的落點亂七八糟,又不見敵軍出擊,很快就識破了敵軍的伎倆,於是,37師發起總攻,先鋒部隊一下衝到中正橋,桂軍工兵來不及點燃炸藥,就舉手投降了。

中正橋安然無恙,我軍大部隊順利過江,5月22日下午,南昌這座英雄的城市,終於又回到了人民軍隊的手中!

戰後,陳賡去視察被俘的桂軍軍官,這些俘虜軍官不認識陳賡,看他穿得很普通,還以為是個基層幹部,都擺出一副高傲的樣子,對陳賡很冷淡,說你們就是運氣好而已。

旁邊的警衛戰士喝道:「都老實點!這是我們的兵團司令陳司令!」

俘虜軍官們一聽他就是陳賡,立刻換了一副嘴臉,在國民黨軍中,誰不知道陳賡的大名啊?甚至還有好幾個是陳賡的黃埔小師弟,都對他佩服得不得了,紛紛說:「我們敗在陳司令的手下,心服口服!」

話外之意,就是他們只是輸給了陳賡,要是換了別的解放軍部隊,桂軍不一定會輸。

陳賡這麼聰明的人,豈會聽不出他們的話外之音,嚴厲地說:「不需要你們在我面前拍馬屁!告訴你們,只要是解放軍,沒有我陳賡,也一樣能消滅你們!因為人民站在我們這一邊,你們的失敗是註定了的!」

一席話,說得這些俘虜軍官們啞口無言。

相關焦點

  • 陳賡在越南:軍官會上,一番話聽得越南軍官津津有味,結果大勝
    陳賡援越:同樣的軍隊,陳賡稍微改下戰法,就打得法軍極度惶恐 很多中國人對開國十大元帥和開國十大將都比較熟悉,尤其是對十大元帥的事跡更是耳熟能詳,但對十大將,很多人可能只知其名,不太熟悉他們的事跡。
  • 商潢戰役,徐向前以十幾個團擊潰敵軍三個師,湯恩伯的第二師被打斷...
    1931年11月,對鄂豫皖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即將開始,敵軍陸續向根據地周圍集結,參與「圍剿」的兵力很多,具體的部署為,鄂東南方向為湯恩伯的第2師、曾萬鐘的第12師、陳耀漢的第58師、戴民權的第45師;鄂東方向為彭振山的第30師、張印相的第31師、葛雲龍的第33師、趙冠英的第69師、肖之楚的第44師、夏鬥寅的第13師、徐源泉的第
  • 陳賡卻擅改上級命令,猛追逃敵,一個團硬生生堵住了20倍強敵
    10月2日,陳賡指揮部隊向老爺山發起了進攻。可一審問俘虜,嚇了一大跳,原來以為老爺山之敵為3個師,實際上已達8個師。重慶談判的成敗繫於上黨一役,上黨一役又繫於老爺山一戰。 老爺山由四個山頭組成,互為掎角,守軍大縱深密集防守。雙方兵力相等,但陳賡卻處於劣勢。陳賡下令386旅和14團從東西南三面向老爺山發起攻擊。
  • 陳賡大將:國民黨黃埔系將領也對他敬重三分
    7月10日,胡宗南先頭部隊兩個旅深入解放區70多公裡,態度驕橫,部隊分散,被陳賡得知,以兩次夜戰、近戰就吃掉一個旅。胡宗南吃了虧立即改變戰術,急令各旅收縮,白天並肩前進,夜晚蝟集宿營,構築工事,加強警戒……陳賡一時扯不散這股敵軍,就留下一個旅與胡部周旋,率第四縱隊主力隱蔽繞道北上300裡,殲擊同蒲鐵路線上的閻錫山部隊。
  • 陳賡有寫日記習慣,寫過自己兩次痛哭,一為亡妻,一為部屬犧牲
    走到半路,警衛員實在心疼首長,想勸說他回醫院,楚大明說:「你回醫院去,給我找一團棉花,把坑填平不就沒事了!」警衛員按照楚大明的吩咐,跑回醫院,向醫生說明了情況。院長一看,實在沒法留住這個特殊的傷員,就讓護士取來一大團棉花與酒精,要警衛員好好照顧楚大明。墊著這團棉花,楚大明回到了10旅,繼續指揮作戰。傳奇的是,楚大明的傷就這樣自己胡亂處理,居然也能好。
  • 一名少將六名大佐,俘虜一人都是大功一件,為何李雲龍放棄了?
    在電視劇中,少將服部直臣是日軍華北方面軍21旅團少將旅團長,而其餘六名大佐都是連隊長級別的軍官,還有180人都是中隊長以上軍官。他們之所以扎堆出現,就是要觀摩三本一木的特種作戰方法,從而為華北治安戰打開局面。山本一木偷襲八路軍總部得手,政委趙剛苦苦支撐眼看就要全軍覆沒。可是,三本特戰隊忽然撤軍了。
  • 兩個小小山頭,敵軍攻了43天,最終留下25000具屍體以慘敗告終
    作者:原志願軍第二十七軍八十一師二四一團戰士 馬朝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是在敵我雙方軍事裝備水平十分懸殊的情況下進行的。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軍是由高度機械化和現代化武器裝備起來的侵略軍隊。志願軍第六十四軍一個連,利用馬蹄形坑道,一天內不但抗住了敵軍3萬發炮彈和幾百枚炸彈的轟擊,還擊退了敵人21次進攻,殺傷美軍、南朝鮮軍700餘人,而我軍只傷亡了21人。楊得志兵團進入防禦戰期間,敵人向他們陣地上投擲了778萬發炮彈。在我軍陣地上土翻三尺,寸草皆無。但我軍躲避在坑道內,有效地避免了傷亡。
  • 5人追擊上千敵軍,光腳在雪地追上汽車,美軍少校剛停車就被俘虜
    為了繼續給予敵軍以打擊,粉碎敵軍企圖利用三八線固守,等待援軍反撲的企圖。我軍決心於1950年12月31日發起第三次戰役,打過三八線! 我42軍作為左縱隊,也參加了第三次戰役,在突破敵軍苦心經營的臨津江防線後,擔任迂迴穿插任務的42軍124師,冒著敵機和敵炮的嚴重威脅,大膽在晝間強行向敵後穿插,沿途擊潰敢於阻擋我軍的南朝鮮部隊,直撲濟寧裡,以切斷南朝鮮軍第2師團的退路。
  • 華野「解放戰士」轉化率高達77%,曾下令整編第74師俘虜一個不放
    1947年6月初,華東野戰軍政治部俘虜管理處接到野司命令:「整編第74師俘虜一個不放,嚴加管制不使逃跑」!在孟良崮戰役中,華野共俘虜敵兩個整編師的官兵19676人,為什麼特別規定整74師的俘虜一個不放呢?
  • 俘虜說出了實情
    俘虜說出了實情陳賡大將,黃浦三傑之一,風雲人物,以作戰勇敢聞名,國共決裂後,他參加了南昌起義,1931年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十二師師長。第二年的秋天,他在作戰中負傷,在上海養傷期間被捕,黃埔校長蔣介石面見陳賡,並許以第三軍參謀長和南京衛戍司令的高位,但是陳賡卻越獄逃跑了。
  • 揭秘:孟良崮戰役後整74師1.6萬名俘虜的最後去向
    這個殲敵人數中,除了整74師外,還包括敵援軍的損失。事實上,在華野的所有俘虜中,整74師被俘人員約為1.6萬人左右。戰後這些俘虜哪裡去了呢?多數人不知道。其實,他們多數人隨後參加了解放軍。整74師是國民黨最強大的王牌軍,號稱「御林軍」,有著國民黨其他部隊不可比擬的戰鬥力,此外,鍾子麟著《張靈甫傳》中還說:「思想上的潛移默化和組織上的嚴密控制,使得74師官兵上下對蔣介石和國民黨的信仰頗為堅定,凝聚力也比一般的國民黨軍隊強得多。」
  • 老山唯一被俘軍官汪斌,被越南迫害5年,回國後陳賡之子前來慰問
    相信大家都比較關注中越自衛反擊戰的戰果,在1979年的反擊戰中,我軍共殲敵5.72萬餘人,其中,俘虜2173人;在1980-1989年邊境輪戰中,我軍共殲滅越軍4萬人以上,可以說,我軍戰果豐碩,畢竟我國的國力、軍事實力對越南來說都是碾壓式的存在。那麼,我軍的損失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 二戰時,日本一共俘虜了多少個盟軍將級軍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將領是最難俘虜的。從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到1945年日軍投降,盟軍方面除菲律賓遊擊隊一度扣押了座機失事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參謀長福留繁中將外(很快釋放),沒有在戰場上俘虜過其他日軍將級軍官。
  • 高級軍官在戰場上使用什麼武器作戰?用小手槍的都可列入抗日神劇
    我們要區分開來看待,高級軍官在後方指揮作戰,跟親臨前沿陣地那是兩個概念,如果只是在戰場後方的指揮部裡看地圖打電話下命令,並且是在沒有敵情的情況下,根本沒必要配備長槍,身邊還有警衛員和警衛部隊呢。但要是指揮部附近出現敵情,或者需要親臨一線作戰時,再掄著手槍那就搞笑了。
  • 淮海戰役不可思議一幕:全連犧牲後,指導員帶著12名俘虜繼續戰鬥
    大家可能會好奇,真的有所說的那麼神奇嗎?下面小編就要和大家說說解放軍是怎樣在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打敗國軍800萬大軍。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就是政治感化。1948年冬,淮海戰役仍在激烈的戰鬥中,陳賡大將率領四縱隊向黃維兵團的核心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
  • 豫西牽牛戰中,多虧了這兩個旅,當時這兩個旅由誰統帥
    陳謝兵團在陳賡和謝富治的帶領下南渡黃河挺進豫西,依託伏牛山作戰,於是豫西地區解放的序幕自此拉開,當陳謝兵團還未在豫西站穩腳跟,國民黨這邊便派出第五兵團司令李鐵軍統帥7萬大軍向陳賡進行進攻。面對敵人七萬大軍,當時只有兩個縱隊和一個軍兵力的陳賡在經過與他人商量後,決定放長線釣大魚,但是釣魚的前提必須要有魚餌,誰來扮演魚餌呢?在經過一番討論後,第25旅和13旅被選了出來。
  • 黃埔三傑名下無虛,陳賡將軍一世傳奇
    陳賡將軍經常和黃埔舊友開玩笑說——我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欣賞別人的老婆、記著別人的錯誤。其二:胡漢民老先生用廣東話訓話時,把「三民主義,吾黨所宗」,硬生生的念成了「三味煮雞,蘿蔔大蔥」。令所有同學幾十年後仍然記憶猶新。
  • 十年中越戰爭中擊斃、俘虜、投誠的越軍最高職軍官都是誰
    本文只提出一個小小的知識點,即戰爭期間越軍被擊斃、被俘虜及投誠我軍的最高職軍官都是誰,想必會有人感興趣。說起來,越軍的師承很複雜,既向我軍學習過,也向蘇軍學習過,並形成了部分自己的軍事風格。其中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即保留了一些殖民地時期的遺風,官兵等級明顯,軍官普遍享有特權,作戰時的指揮位置靠後,特別是營以上單位指揮所距離前線較遠。
  • 開國中將,陳賡麾下得力戰將,被美國軍方稱為「赤色中國的叢林戰...
    陳康、陳賡一字之差,而這兩個相差的字,字形又極其相似,或許是陳康將軍與大將陳賡有緣。29日11時30分,在山西交城縣都溝村以西山地,第17團執行護送任務部隊與日軍300餘人不期而遇,陳康臨危不懼,指揮所部靈活反擊,斃傷日軍達110餘人,還俘虜11人,得到陳賡多次表揚! 1941年10月,陳康積功升任第17團團長。次年2月,日軍糾集7000兵力「掃蕩」太嶽抗日根據地,野蠻實行「三光政策」,根據地軍民義憤填膺。
  • 王新亭:協助陳賡指揮三八六旅 三戰三捷重創日軍
    短短三年從戰士升為軍政治部主任  1930年4月,王新亭參加紅軍,在鄂豫皖紅一軍一師三團十連當戰士。1931年1月,紅一軍和紅十五軍合編為紅四軍,王新亭任紅四軍十師三十團黨務委員會書記。紅四方面軍成立時,王新亭被任命為紅十師政治部副秘書長,先後參加了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四大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