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集成電路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製造商——芯源系統股份有限公司(MPS)正式宣布,其全資子公司成都芯源系統有限公司已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茂睿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代理商提起多項專利侵權訴訟。
成都芯源控告茂睿芯及其代理商侵害其專利權,茂睿芯的同步整流器產品是芯源專利產品的盜版,侵害了成都芯源的至少5項中國發明專利。
成都芯源請求法院調查茂睿芯在中國的銷售情況,判令茂睿芯及其代理商停止製造、銷售、許諾銷售侵權產品,銷毀庫存侵權產品及製造侵權產品的模具,並賠償經濟損失。還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請求法院凍結茂睿芯公司銀行帳戶的財產,查封、扣押茂睿芯公司的晶圓、晶片等其他財產。
1
國際巨頭VS初創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兩家公司實力懸殊。
芯源成立於1997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主要從事模擬功率IC和半導體晶片的生產,產品供諸多世界500強企業在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PDA及其他應用設備中使用。2004年,芯源投資2000萬美元落戶成都。客戶既有戴爾、惠普、IBM、東芝、三星等國際巨頭,也有聯想、長虹、TCL、廈新等國內企業。
茂睿芯成立於2017年4月,是一家半導體晶片研發商,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高性能電源管理晶片、功率驅動和智能功率模塊、其它模擬電路晶片等。該公司由留美半導體業界資深專家團隊創立,其核心成員具有德州儀器、凌特、艾默生等國際一流晶片及系統原廠的豐富工作經驗和業績。茂睿芯的同步整流晶片系列已經陸續被谷歌、小米、Belkin、公牛等行業知名品牌,以及海陸通、美順和、華科隆等快充電源廠商採用。
與芯源相比,茂睿芯顯然是一家初創公司。從專利數量來看,國知局資料庫顯示,茂睿芯目前僅僅有10項專利申請,其中1項發明、4項實用新型獲得專利授權,而成都芯源的專利申請多達千餘件。
雖然茂睿芯對外聲稱公司注重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內首創」「填補空白」等等,但此次訴訟涉及MK1808、MK91808、MK1718、MK91718、MK1708、MK1807、MK91807、MK1715、MK1716、MK17350等眾多型號同步整流器。可謂來勢洶洶,幾乎是一網打盡。
2
芯源曾在美國提起多項訴訟
據報導,不久前,芯源已在美國德州西區地方法院和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提起多項訴訟,控告茂睿芯專利侵權和盜竊商業秘密,其創始人東偉和盛琳違約及欺詐。指出其侵害了芯源至少5項中國專利和3項美國專利。芯源還控告茂睿芯唆使其客戶許諾銷售和進口侵權產品到美國。
訴狀中,芯源控告東偉和盛琳利用在芯源就職不到一年期間的便利機會,盜竊了芯源的商業秘密後立即移居至中國。芯源進一步控告,東偉和盛琳為了掩飾其違法行為,以各自母親的身份而非其本人身份,出資設立了茂睿芯公司並持股。
芯源在起訴中請求法院判決上述被告賠償損失,發布禁制令以禁止上述被告的侵權行為和違法行為,並請求法院判決茂睿芯返還芯源的智慧財產權,包括返還不當授予給茂睿芯的專利權及專利申請權。
3
逐夢「中國芯」
長期以來,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基本由美國、日本企業所壟斷。中國半導體設備雖然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也打進了部分環節,但是技術實力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高端工藝晶片的製造環節。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表示,培育強大的國內晶片行業非常必要。華為之所以面臨困難,是因為「中國的產業無法生產出我們設計的先進半導體晶片」。
近年來,在政策和資本加持下,集成電路行業熱度不減。尤其是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規劃中,「瞄準集成電路」這一明確的目標,更是激勵著中國晶片產業不斷研發出屬於自己的「中國芯」。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1月30日,我國今年新增超過7.1萬家經營範圍含有「集成電路、晶片、半導體」的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31.7%。
在國產晶片崛起的大潮下,千萬別忘了:唯有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企業擁有核心技術專利,才能打造真正的「中國芯」!
一吐為快
事因:四川甘孜藏族小夥丁真爆紅網絡,而「丁真」商標也被搶註。註冊時間集中在今年11月中旬,先後有多家公司提交了8件「丁真」商標,甚至還有人申請了「丁真真」「丁真笑」商標。其實早在2018年2月,就有人申請了「丁真」商標,該商標申請類別為第6類的金屬材料、第8類的磨具餐具,商標狀態均為「已註冊」。
問:你如何看待「丁真」商標被搶註?
答:又雙叒一個「敬漢卿」。
PS:看了以上內容,您或有「不吐不快」
速到評論區「一吐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