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雅璐通訊員向繼明周顯文
2019年10月17日,在清華大學,竹山縣教育系統54名鄉鎮中心學校和縣直學校校長、機關幹部參加了為期五天的辦學治校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
今年10月中下旬和11月上旬,竹山縣50餘名校長和教育幹部先後赴廣東參加「中西融合 迎接未來」校長高峰論壇、前往浙江大學進行校長辦學治校能力提升研修……
一場場為竹山定製的校長研修班,一次次跋山涉水的智慧碰撞,體現了竹山縣教育工作者不斷進取,全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強化使命擔當 開闊思路增信心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的水平決定學校辦學的高度。貧困山區教育質量的提升,依賴於以校長為主的幹部隊伍能力提升。」竹山縣教育局局長毛光衛說。
為了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竹山縣堅持終身學習理念,通過實施「修師德、提師能、懂管理、重培訓、強主幹」五大工程,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從2013年起,該縣連續8年舉辦教育管理幹部培訓班,邀請全國各地名校長、教育專家來該縣講學,選送優秀校長參加辦學治校能力提升研修班,致力打造一支有先進理念、視野廣闊、善於管理的創新性管理隊伍。
竹山縣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主任夏紹斌介紹,該縣教育局對校長辦學治校能力提升研修活動高度重視,在課程安排和設置上,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緊緊圍繞該縣教育發展實際,精心訂製了專家授課、案例分享、現場教學等板塊課程。同時,制訂學員管理方案,組建臨時黨支部、班委會。在學習期間,堅持每日一歌、誦讀經典、開課推介、課後小結、每日點評,做到了管理有序,結果優質高效。
「每次參加研修培訓都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機會。作為一名校長,面對新時代教育發展需求,我們必須在思想認識上、發展理念上、工作措施上做好準備。」竹山縣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謝濤說。他將主動把研修學習融入學校發展大局,努力推動工作創新、提升教學質量,為竹山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突出理論教學 優化課程求實效
「我們紮實開展武當武術進校園、足球運動等活動,立足學生成長需求,開展豐富多彩的素質教育。」竹山縣教育局基教股股長溫和說,該縣素質教育深入推進,特色校園創建亮點紛呈,湧現出了一批「有顏」「有味」「有品」「有值」的品牌學校。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該縣持之以恆地提升中小學校長辦學治校能力。
《新時代基礎教育變革與發展趨勢》《美好教育:新時代杭州教育改革的新追求》《「網際網路+」背景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在浙江大學辦學治校能力提升研修班上,一批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創新實踐經驗的知名專家、學者圍繞這些主題,給學員們上了一堂堂啟迪思想、精彩紛呈的課程。案例研修特意選取一老一少、一城一鄉兩位有豐富辦學治校經驗的校長現場講課,分享自己的辦學治校經驗。
「『離開課堂的學校改革都是無根的。』專家們在講課堂教學改革時闡述的理念,讓我對課程改革有了極大信心。」竹山縣實驗小學校長張明學說,通過學習,學校改革了質量評價體系,教育教學質量按照「德育成績佔30%,學生統考成績佔70%」進行核算,既能夯實「立德樹人」過程管理,又可實現「學校無閒人、人人都育人」的美好目標。
「新時代,面對實現貧困山區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縣的新要求,我們必須更加崇尚學習、持續深化學習,在立德樹人、注重特色、補齊短板上下功夫,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真正實現竹山教育高質量發展。」竹山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勇說,在校長研修班上,教育專家讓他們學習新理念、對標好學校,堅定了他們在追趕中提升竹山教育品質的信心。
注重實踐教學 改革創新促發展
為了做到理論結合實際,該縣舉辦的兩次校長辦學治校能力提升研修班都設置了現場教學,把培訓課堂搬到學校現場。
學員們走進北京十一學校龍樾實驗中學、北京景山學校、杭州市丁蘭實驗中學、杭州高級中學教育集團錢塘學校等地實地研學,領略名校風採。
竹山縣官渡鎮中心學校校長張國強說,每到一處研修點,大家都不停地記錄、交流、思考。
「高質量的師資團隊是名校的根基所在。因此,我們實施了素養提升工程、榮譽激勵工程、實體強組工程、嚴實求真工程、精品優質工程,不斷提升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竹山一中校長李家森說。
「校長一定要做一個好學、善思、篤行的人。」竹山縣茂華中學校長師光武說,作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到邊學邊思、邊思邊做、邊做邊悟,才能帶領學校譜寫新的華章。
只有勤學不輟,才有升級迭代;因為思考無限,所以行者無疆。2018年5月1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門推介竹山經驗;今年7月3日,《人民日報》專版報導竹山在振興鄉村教育方面的做法。
如今,竹山湧現了一批擁有開放態度、卓越理念、一流管理能力的校長。一條適合山區學校發展的路徑正在形成,一系列具有特色育人理念和體系的竹山教育「金課」正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