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沒有走過,貫穿太原的汾河一條水底隧道-汾河隧道

2020-09-09 糊糊說天下


汾河隧道入口


總聽老人們說,在太原汾河下有一條貫穿東西的隧道,以前一直沒有機會走,最近就頻繁的走這裡,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南內環橋實在太堵了,所以最近就了解了一下這條隧道,這條隧道是由西向東的單行線,由於入口不是特別太明顯吧,所以走這裡的人確實不多,但是每當在南內環橋堵車的時候走這裡也是個絕佳的選擇,但是一出隧道這噩夢就又來了,據說這條隧道已經修成了40多年,想想年紀比我還大,是太原市唯一一條橫穿汾河道河底隧道,很難想像在40多年前這道隧道是怎樣修成的,既沒有先進的機械也沒有可以借鑑的經驗,想想就覺得當時是個浩大的工程,走進這條隧道,感覺最深的就是涼快,不管外面多大的太陽,裡面都是陰陰涼涼,而且從來沒有見過這條隧道滲過水,感覺質量槓槓的,唯一的缺點就是感覺路面已經有些坑窪不平了,而且還有好多非機動車在裡面穿行,還有環衛工在裡面打掃,下面的燈光照明不是特別好,感覺有點危險!


汾河隧道位置

我問了好多朋友,他們都沒有走過,給他們看了圖片以後,都說這個地方好像是有點像防空洞,但是有機會都想去走一走,然後他們讓我指路說從哪裡進,哎呀,這個我真是說了半天都沒有說清楚,最後只能指著地圖讓他們看了,但凡如果這條隧道有一個明確的指示牌,或者說隧道口可以再往出延伸一點的話,那這條隧道絕對又是一條除了南內環街以外的絕佳選擇!


隧道中段

走進這裡真是滿滿的歲月感,我感覺回到了80年代,旁邊還貼著這種純白的瓷磚,但是已經有不少歲月的痕跡了,小夥伴們如果想走一走的話,歡迎來體驗一下,看著我上面發的地圖就可以找到入口,但是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一從出口一出來就開始接受命運的安排,準備堵車吧!

相關焦點

  • 美麗汾河 錦繡太原!一條母親河的三年巨變
    十幾年前,張志偉是太原理工大學的學生,穿過兩個校區要經過虎峪河,他還記得當時蚊蠅叢生、黑水橫流的樣子,女同學通常都拿著書本擋住口鼻穿過河道。太原城區段內,像九院沙河和虎峪河這樣的汾河支流一共有9條,2017年底,太原市決定在此前南沙河治理的基礎上,同步啟動其餘八河的綜合治理工程:總投資約258億元,控汙、增溼、清淤、綠岸、調水「五策並舉」。
  • 太原地鐵1號線傳來好消息:陸續開建、下穿汾河、超大工程……
    地鐵2號線的速度,想必大家都已經感受過了,1號線也不甘示弱,各個站點已經陸續開建~ 1月3日,中鐵十四局集團公司承建的地鐵1號線103標段現已全面開工,未來盾構施工時將從汾河底部穿越,這將是太原地鐵首次下穿汾河,這也是這項工程建設的重點與難點之一
  • 太原地鐵1號線各個站點陸續開建!盾構階段將下穿汾河
    太原地鐵1號線各個站點陸續開建!1月3日傳來消息,中鐵十四局集團公司承建的地鐵1號線103標段現已全面開工,未來盾構施工時將從汾河底部穿越,這將是太原地鐵首次下穿汾河,這也是該工程建設的重點與難點之一。
  • 汾河變奏曲
    她告訴記者,這幾年汾河變化可大了,以前河道內雜草叢生、垃圾亂堆,現在滿眼是綠,也聞不到以前那種味道了,大家早晚都愛去公園遛彎健身。晉陽橋,因習近平總書記來過,而備受廣大市民青睞。汾河流經太原境內188公裡,其中城區段43公裡。
  • 太原新增一條旅遊專線,全車軟座,直達汾河二庫
    汾河二庫,是位於太原市汾河幹流上遊的一座大型水庫,主要功能是防洪,同時還承擔了太原市供水、灌溉、發電等職責。在太原人眼中,它不僅僅是一座綜合型水庫,還是一個可以旅遊、度假、休閒的大型景區,每年夏天都要去玩幾次的大有人在。
  • 太原汾河景區「沒人管」越來越亂了
    近來,本報熱線接到多位市民反映稱,他們感覺汾河景區的管理越來越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寵物狗亂跑亂竄、共享單車亂騎亂停、少數遊人亂摘亂採,並且由於沒人管,這種情況還在加劇。用一名亂摘金針花的遊人的話講,就是"沒人管"!大狗小狗亂跑亂竄本月初的一個晚上,市民李女士帶著4歲的孫子到汾河景區散步玩耍。8點左右,在汾河東岸,她帶著孩子從迎澤橋向漪汾橋前行時,不知從哪兒衝出來一條狗,狂吠著奔向其孫子,險些釀出麻煩。狗主人是一名正在散步的市民,看到自家的狗嚇壞了小孩,此人竟不知將狗抓住看好,而是繼續大搖大擺,踱步而去。
  • 尋源汾河,嘗一口清冽甘甜汾河水,看一方古詩詞裡好風景
    山西行第四篇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汾河是三晉的母親河。從太原出發,向西北方向不足二百公裡,在寧武縣東寨鎮的管涔樓子山腳下,有水母洞,洞內的泉水就是汾河水的源頭。人人常說飲水思源,汾河滋養著三晉大地,孕育了古老的三晉文明,汾河源頭也可以說是三晉文明的源頭了
  • 婁煩汾河溼地,人工溼地的太原樣本!
    九月底,位於婁煩縣靜遊鎮的石峽溝汾河幹流人工溼地全面投運。作為全省最大的人工溼地,其對於改善汾河水質具有重要意義,且看——人工溼地的太原樣本 汾河流域建有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三座大型水庫。其中,汾河水庫規模最大。
  • 梁思成先生對太原都市建設意見書:「汾河兩岸自成綠帶」
    「三面環山、一水中分、九河環繞、一湖點睛」,近年來,太原以汾河景區為基礎的水韻龍城格局逐步形成,一幅綠水青山、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畫卷正在展開。如今,走進太原汾河景區,各種綠植品種繁多;橫跨汾河東西的數十座橋梁造型各異,各具特色;站在橋上微風徐徐拂面而過,令人心曠神怡……70年前,有一位建築大師就對汾河兩岸建設規劃提出了意見。70年後的今天,太原汾河景區的規劃設計,與他的設想驚人地相似。這位建築大師就是梁思成。
  • #太原街拍#汾河第一閣(臺駘也束手無策)
    汾水閣,坐落在南內環橋和長風橋之間的汾河公園內,與親賢街遙遙相對的,閣上匾額書寫「汾河第一閣」,三層四簷仿古建築。是為紀念「治汾而封神,澤被三晉」的臺駘而建設的。臺駘早於大禹治水數百年,治水有方,被譽為「汾河之神」,也是肇始太原、載入太原史冊的第一位先賢。
  • 太原汾河溼地重新成為鳥類的棲息樂園
    新華社太原3月18日電(記者王飛航)「汾河流水譁啦啦,陽春三月看杏花。」這首膾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唱出汾河兩岸的秀美風光。「快看,天鵝,還有黑鸛!」連日來,太原市汾河溼地公園吸引了大量鳥類聚集覓食,為初春時節的溼地增添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汾河被稱為山西的「母親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
  • 10月17日,魔術大師王禹要來太原親自穿越汾河!速來圍觀
    2020年10月13日下午,「富力悅禧城魔幻奇妙夜魔術大師王禹穿越汾河」媒體發布會在太原隆重舉行,汾河作為龍城的母親河,從古至今,見證了太原經濟的發展與時代的跨越,此刻,這裡將再度被世人聚焦,見證奇蹟的誕生。
  • 汾河新一輪治水調查
    三年已過,汾河的水,清了沒有?水量豐了沒有?風光美了沒有?9月21日至25日,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宣傳活動採訪團從汾河源頭山西寧武縣管涔山雷鳴寺泉沿河而下,一路到達汾河入黃口,探訪汾河是否實現了一泓清水入黃河。靜樂縣溼地公園神峪溝段植被恢復前(拍攝時間:2018年12月4日)。
  • 讓一泓清水永續長流——汾河太原城區段大力推進全流域生態治理
    汾河景區三期段迎賓橋北側。賀子毅/攝萬木並秀、波光旖旎,偶有飛鳥掠過。夏日的太原汾河景區,宛若一條玉帶穿城而過。家住小店區的任建福每天早上和同伴來這裡練太極,作為土生土長的太原人,任建福對這些年汾河日新月異的變化深有感觸:「以前的汾河岸邊都是『亂石灘』,如今的汾河太原段水更清、岸更綠、景更美。我相信在總書記對汾河修復與保護的關心和要求下,汾河今後定會越來越美!」汾河,是三晉兒女的母親河,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流經太原境內188公裡,其中城區段43公裡。
  • 太原的汾河公園,這裡的景點最適合拍照,能拍出大片的感覺
    秋高氣爽的日子,最適合遊園,汾河公園一直是我的首選,身為太原人,為這條母親河所陶醉,近年來新修好的汾河三期,更是設施齊全,與市區的汾河一期、二期比較起來,太多的優點,數不勝數。因為嗎,我們太原近幾年的建設,已經產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我願意用相機一點點記錄下來美麗太原的變化,這是太原人的驕傲和自豪。
  • 又見汾河流水譁啦啦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又見汾河流水譁啦啦新華社記者 高敬「汾河流水譁啦啦,陽春三月看杏花。」這首膾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唱出了昔日汾河兩岸的秀美風光。然而,這條山西的「母親河」一度不堪重負,水量少、汙染重。
  • 太原汾河景區3期不收停車費了,18個停車場將向市民遊客免費開放
    不過,這樣的常規邏輯馬上就要在太原打破了,去年完工開放的汾河景區3期工程,在長達12.5公裡的18座停車場內,對廣大市民遊客將實行免費停車。汾河南北貫穿太原市區,從20多年前開始,沿河而建了汾河景區,通經過多期工程向南北不斷延伸,已經成為再現「錦繡太原城」的地標,還評為聯合國人居範例獎和國家4A級景區,贏得眾多市民遊客的青睞。
  • 夕陽西下觀美景 「汾河晚渡」現龍城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田勇 太原報導景石、駁岸、畫舫、觀景平臺……11月10日晚,徜徉在汾河岸邊,你或許會想起明代詩人張頤描繪古晉陽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詩句,「山銜落日千林紫,渡口歸來簇如蟻。中流軋軋櫓聲輕,沙際紛紛雁行起。」
  • 太原周邊最好的戶外燒烤和水上樂園:汾河二庫
    太原汾河二庫是一座以防洪、洩洪為主並帶有發電和旅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每年天氣轉暖後,這裡就成為太原市和周邊各區縣人們的避暑納涼聖地。汾河二庫不光有兩岸的青山,還有很多戶外體驗項目,這裡非常適合公司團建和戶外活動,還有真人CS等,這些都是非常受年輕人喜歡的項目。搖晃的吊橋,讓每一個過橋的人都心懷忐忑步步驚心,網紅搖搖橋更是考驗一個人的極限平衡能力,沒有絕對的能力,那你只能掉在水裡變成落湯雞,挑戰這個項目需要十足的勇氣,否則,你只能待在旁邊捧腹大笑。
  • 從汾河溼地公園過汾河
    汾河公園勝利橋到北中環橋這一段又叫溼地公園,溼地是指水深不超過6米,地表過溼或經常積水,生長溼地生物的地區。溼地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維繫生物多樣性等諸多生態功能。汾河公園內這一片溼地面積達120萬平方米,出入口在下面地圖紅圈的右邊,有天橋通往森林公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