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同城化發展爭當融入上海的「一匹黑馬」 全力打造長三角一體...

2021-01-18 蘇州新聞網

2020年11月19日,2020長三角影視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行,12個影視項目「牽手」相城;在隔天舉行的長三角一體化蘇州赴上海對接說明會上,上海銀行—蘇州相城戰略合作、上海均瑤集團相城教育戰略合作、長三角國際數字體育產業中心等12個項目現場籤約;11月底,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長三角研究中心與蘇州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籤署戰略合作,長三角區域商標戰略合作示範區、長三角區域品牌建設示範基地揭牌;12月初,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揭牌,這是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

2020長三角影視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行

近一個月來,相城與上海「滬動」頻繁,不僅一批項目、平臺載體相繼落戶,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還帶領相城區四套班子、相關部門及國資公司主要負責人,前往上海、杭州兩地學習考察,探索長三角協同發展新路徑。

主動融入長三角同城化,搭建好雙循環發展平臺,相城提前謀劃、積極有為。當前,相城正積極主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跨越發展、高端產業、創新發展、活力城市「四個新標杆」,重點加強與虹橋的交通樞紐、產業生態、創新發展、協同開放「四個同城化」,爭做全市對接融入上海的「一匹黑馬」。

搶抓新經濟「風口」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0年5月,「蘇州北站綜合樞紐建設指揮部」掛牌。作為千裡京滬線必經之處的蘇州北站,未來,將打造成為空鐵聯運、站城融合、無縫換乘的現代化、綜合性、智能型國家級綜合樞紐,並成為長三角綜合交通樞紐、滬蘇一體化複合樞紐。

蘇州高鐵新城

站在國家戰略機遇的「風口」上,相城正把交通區位優勢和高鐵樞紐優勢加快轉變為跨越趕超、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2020年11月初,相城高新區獲批江蘇省區塊鏈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為全省唯一獲認定的區塊鏈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事實上,2020年5月,相城就已獲批江蘇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

早在2017年,相城區就以蘇州高鐵新城為主陣地,與同濟大學聯手打造了國內首家校地合作區塊鏈研究院,隔年11月,相城就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合作設立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及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培育以區塊鏈技術應用為主的金融科技產業。在今年公布的50大江蘇省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中,相城區19項相關案例入選,佔全省38%,位居全省第一。

截至目前,全區大數據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集聚了紫光雲引擎、布瑞克等大數據企業754家,打造了高鐵新城大數據產業園、同濟大學大數據車聯網(相城)創新中心等高端載體26個。

數字經濟時代,誰手中有「數」,誰就能率先突圍、帶頭領跑。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11月26日,在全省交通運輸新基建工作推進會上,相城區獲評江蘇省首個數字交通示範區。

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建鏈」「補鏈」「強鏈」,相城已快速集聚71家智能車聯網企業,吸引魔門塔、智加科技等一大批頭部企業、獨角獸企業,涵蓋30餘個細分領域,聚力打造全國智能車聯網「產業大腦」。相城獲批建設江蘇省首批車聯網先導區,一期智能網聯公共測試道路通過認定,總長8.4公裡,全路段實現5G全覆蓋;二期55公裡測試道路也將於今年年底完成,促進「人、車、路、網、雲」信息高效互聯互通。

搶抓「千億級」產業風口,近年來,相城積極搶抓新經濟產業「風口」,打造全國領先的大數據(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車聯網、數字金融、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六大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目前已集聚「六大未來產業」企業1230家。

凝聚創新強大合力 不斷優化區域創新生態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2020年度項目公示,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項目正是其中之一。這是今年江蘇唯一立項的「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也是此次立項的9個項目中,唯一由企業承擔的重大專項。

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領銜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關鍵金屬結構材料團隊」獲授蘇州市首批頂尖人才(團隊)稱號

1999年12月,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在相城揭牌成立,研究院定位為材料領域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級材料創新基地,重點吸納長三角區域的材料領域優勢研發機構和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共建,在全球範圍內吸納聚集一批發揮塔尖效應的科研及管理人員。一年來,研究院本部已申請發明專利及軟體著作權10項,累計組織實施各類重大原創性技術項目29個。

2020年7月,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領銜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關鍵金屬結構材料團隊」,獲授蘇州市首批頂尖人才(團隊)稱號;8月,長三角近30所高校在相城組建長三角高校先進材料創新聯盟,為產學研合作構築橋梁紐帶,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擔任聯盟秘書處單位……

當前,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正立足長三角、面向海內外,以材料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與應用研發為核心,以江蘇為根據地,輻射推動長三角區域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和製造業基地。

2020年前10個月,相城先進材料企業的銷售額達2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7%;實現稅收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6%。此外,相城區已與航天科工三院合作共建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還建有蘇州大學先進材料產業研究院、北科大功能材料與能源應用協同創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凝聚人才力量,釋放創新活力,實現產才共興。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所在的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裡,已引進高科技研發項目500多個、高層次人才團隊78個、大院大所創新平臺28個。截至目前,相城區人才資源總量達23.44萬人,高層次人才總量1.92萬人。近三年,相城區高層次人才增幅達255.6%。2019年高層次人才新增5400人,增幅達52.4%,位居全市第一。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中流砥柱」,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後備力量的重要陣地。

近日,江蘇省2020年第七批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公示,相城共有185家上榜,2020年全年入庫企業數較去年來說增長113.9%。科技型企業群體不斷壯大,正是相城創新生態不斷優化的生動寫照。

協同合作開放共享 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新標杆

2020年12月初,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相城揭牌,分中心將通過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擴大區域品牌與國際影響力,打造能帶動新興產業顯著發展的國際化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資本賦能新高地,形成在相關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相城揭牌

長三角地區更高水平協同開放,離不開先行先試,更需要示範引領。

1999年6月,相城就已在上海相城大廈布局「一園五中心」,即上海虹橋蘇州(相城)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包括展覽展示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創意中心、基金髮展中心和人才服務中心「五大中心」。如今,這裡已成為相城在上海的「根據地」和「橋頭堡」,按下了滬蘇協同發展的「快進鍵」,著力打造長三角省際毗鄰區域創新合作新典範。

以上海和蘇州等城市為代表的華東地區,是日中交流的主要舞臺,人才、技術、資金等都是推動日中合作與交流的巨大優勢。

2020年7月,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在相城揭牌,這是相城對日招商的前沿和對外開放的窗口,相城正積極構建長三角地區日資企業創新匯聚「高地」,探索構建在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有示範作用的中日共創合作新模式。

截至目前,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已籤約瑞穗銀行、伊藤忠商事、三菱重工智慧城市、伊藤喜中國總部等多個日資優質項目,正在對接的日資項目超百個。未來3年,合作示範區將緊盯世界500強日企中國總部、地區總部,以每年落戶100個以上日資項目的目標全速推進。同時,相城還強化金融支撐,推動瑞穗銀行等日資金融機構與相城的商務合作;加快打造創新平臺,正與香港新華集團共建總投資100億元的長三角中日中心。

後發崛起,勇於擔當。2021年,將迎來建區二十周年,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相城,將全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的「四個新標杆」,即「跨越發展」新標杆、「高端產業」新標杆、「創新發展」新標杆、「活力城市」新標杆,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尖兵,在蘇州形成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更好地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貢獻更多「相城力量」。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出臺融入長三角2020年工作方案 浙江德清爭當一體化發展先鋒
    近日,浙江德清縣舉行開放合作突破年暨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會,出臺《德清縣開放合作突破年暨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2020年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浙北小城德清「爭當一體化發展先鋒」的區域融合新坐標得以明晰。
  • 書寫「融入上海率先同城化」的精彩答案
    「融入上海率先同城化」,既是太倉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國家戰略落地落實的「必答題」,也在是區域協同競合發展、提升能級實現跨越的「搶答題」。滬太地域相近,人情相通,主動融入上海這份「答卷」,太倉做了很多年。
  • 蘇州 上海!同城化進行時...
    來自蘇州發布上海、蘇州同城化不僅僅關係兩座城市對長三角乃至中國未來的發展同樣至關重要2018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自此長三角一體化按下了史無前例的加速鍵
  • 蘇州⇌上海!同城化進行時...
    蘇州⇌上海!同城化進行時...、蘇州同城化不僅僅關係兩座城市對長三角乃至中國未來的發展同樣至關重要★滬蘇兩地跨區域養老已經成為現實,包含兩座城市多個養老機構;★蘇州與上海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實現直接刷卡結算;★兩地全面開通長三角「一網通辦」綜合服務,已開辦多項企業服務事項和個人服務事項;★滬蘇完善「長三角旅遊友城卡」功能,開通了上海遊客旅遊直通車;★成立長三角基礎教育一體化江蘇研究中心
  • 蘇州市相城區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新標杆
    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南接古城、北依長江,獨特的地理和交通區位優勢,使蘇州相城成為長三角區域的核心樞紐之一。尤其是「十三五」以來,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之下,騰飛的相城,日漸躋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C位。
  • 太倉推動滬太同城化 打造對接上海樞紐門戶城市
    太倉市委書記沈覓表示,站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節點上,太倉正積極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機遇,加快構建「5+1」鐵路網絡,全力打造蘇州對接上海重要樞紐門戶城市。  早在2003年,太倉就明確提出「接軌上海」發展戰略。2016年,「接軌上海」提升為「融入上海」,在太倉「兩地兩城」發展規劃中, 第一條即為建成「臨滬科創產業高地」。
  • 上海蘇州要「同城化」!
    同時,「同城化」正愈發成為滬蘇關係的新主題。02瞄準「同城化」,滬蘇新開局///本次推介會上,許昆林談到,滬蘇兩地主要領導座談時談到的一個重點就是「同城化」:長三角要一體化,滬蘇更要「同城化」。實現「同城化」,這無疑是比一體化更為深入和密切的關係。
  • 上海蘇州「同城化」!高架直通上海,上海地鐵對接吳江明年開工!
    ,讓資源配置效率得到更好提升,力爭湧現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近日,蘇州在黃浦江畔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蘇州城市推介會」,推介會上,許昆林談到,滬蘇兩地主要領導座談時談到的一個重點就是「同城化」:長三角要一體化,滬蘇更要「同城化」。
  •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蘇州高新區城市形象展在上海虹橋高鐵站開幕
    今年以來,蘇州高新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堅持「高點定位」、「全域視野」、「全面接軌」三大理念,在產業發展、金融服務、科技創新、交通、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積極探索接軌上海、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借力長三角一體化打造投資興業的熱土 相城黃埭主題活動走進虹橋
    黃埭區位優勢獨特,滬寧高速、繞城高速在這裡交匯,15分鐘即可到達長三角核心區域城際鐵路網樞紐蘇州北站,距蘇南國際機場僅20分鐘車程,至上海虹橋國際樞紐也僅需60分鐘車程。除此之外,片區內還將規劃建設5條連接蘇州市區、工業園區的地鐵線,加快黃埭與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進程。
  • 放大「滬蘇」同城效應 共繪長三角「主峰高聳、次峰烘託」壯麗畫卷...
    作為蘇州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和排頭兵,吳江正以生態綠色為底色,以創新引領為亮色,對標示範區打造「世界級水鄉人居文明典範」的目標而全面發力。  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蘇州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全面推動與上海對接融合、協同發展。  為放大「同城效應」,蘇州強化交通互聯。
  • 382億的大動作落地蘇州高新區!長三角一體化步伐加快!
    為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加快構建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接軌上海新格局,9月4日「新」有所屬,「申」情無限——蘇州高新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海)投資推介會於上海正式召開!羅偉光表示:相信高新區舉辦的這次活動對於全面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實現共贏互利,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共同繁榮和持續協調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滬蘇同城化,蘇州加速對接上海
    作為緊鄰上海的長三角城市,蘇州正加快對接上海。11月20日下午,長三角一體化蘇州赴上海對接說明會、蘇州城市推介會在上海舉行。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表示,長期以來,蘇州的發展得益於緊鄰上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得益於上海的輻射帶動。
  • 何建華專欄:「長三角同城之心」,南太湖新發展軸呼之欲出
    滬蘇湖鐵路的開工建設,標誌著長三角一體化進入實質性推動階段,將把黃浦江與南太湖連成一體,一條全新的南太湖發展軸呼之欲出,為長三角國家戰略落地落實再添新亮色。 滬蘇湖鐵路走向示意圖。 按照《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定位,概括起來就是緊扣「一體化」與「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打造「一極三區一高地」:要把長三角通過一體化的發展,使長三角地區成為全國經濟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成為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區;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
  • 上海蘇州「同城化」!高架直通上海,上海地鐵對接吳江明年開工!
    ,讓資源配置效率得到更好提升,力爭湧現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近日,蘇州在黃浦江畔的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蘇州城市推介會」,推介會上,許昆林談到,滬蘇兩地主要領導座談時談到的一個重點就是「同城化」:長三角要一體化,滬蘇更要「同城化」。
  • 長三角一體化助推海安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休閒旅遊大格局
    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正在助推江蘇海安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休閒旅遊產業的大格局中。這是從27日在滬召開的海安旅遊推介會上傳出的最新信息。  海安市副市長張元春表示,上海是海安旅遊市場的重要客源地,長久以來,兩地旅遊互動頻繁、聯繫緊密。
  • 借力長三角一體化打造投資興業的熱土 相城黃埭主題活動走進虹橋
    借力長三角一體化打造投資興業的熱土 相城黃埭主題活動走進虹橋 除此之外, 片區內還將規劃建設5條 連接蘇州市區、工業園區的地鐵線, 加快黃埭與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進程。
  • 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設 蘇州市赴上海推介 共同開啟滬蘇合作新篇章
    原標題: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設 蘇州市赴上海推介,共同開啟滬蘇合作新篇章   為積極探索推進「滬蘇同城化」 蘇州市赴上海舉辦長三角一體化對接說明會和城市
  • 許昆林完成履新蘇州後首輪市(縣)、區調研
    「園區經驗」實踐內涵,高質量發展與國際接軌;9、11月27日 調研相城區許昆林強調要主動融入長三角同城化,搭建好雙循環發展平臺;關鍵詞二:滬蘇同城化滬蘇同城化是許昆林反覆提到的一個高頻詞。許昆林指出,各板塊要更加積極主動學習上海、對接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等為主要抓手,搭上上海的平臺、用好上海的功能,不斷增強「滬蘇同城」效應。
  • 放大「滬蘇」同城效應 共繪長三角「主峰高聳、次峰烘託」壯麗畫卷...
    作為蘇州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和排頭兵,吳江正以生態綠色為底色,以創新引領為亮色,對標示範區打造「世界級水鄉人居文明典範」的目標而全面發力。  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蘇州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為契機,全面推動與上海對接融合、協同發展。  為放大「同城效應」,蘇州強化交通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