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2020長三角影視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行,12個影視項目「牽手」相城;在隔天舉行的長三角一體化蘇州赴上海對接說明會上,上海銀行—蘇州相城戰略合作、上海均瑤集團相城教育戰略合作、長三角國際數字體育產業中心等12個項目現場籤約;11月底,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長三角研究中心與蘇州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籤署戰略合作,長三角區域商標戰略合作示範區、長三角區域品牌建設示範基地揭牌;12月初,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揭牌,這是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
2020長三角影視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行
近一個月來,相城與上海「滬動」頻繁,不僅一批項目、平臺載體相繼落戶,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還帶領相城區四套班子、相關部門及國資公司主要負責人,前往上海、杭州兩地學習考察,探索長三角協同發展新路徑。
主動融入長三角同城化,搭建好雙循環發展平臺,相城提前謀劃、積極有為。當前,相城正積極主動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跨越發展、高端產業、創新發展、活力城市「四個新標杆」,重點加強與虹橋的交通樞紐、產業生態、創新發展、協同開放「四個同城化」,爭做全市對接融入上海的「一匹黑馬」。
搶抓新經濟「風口」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0年5月,「蘇州北站綜合樞紐建設指揮部」掛牌。作為千裡京滬線必經之處的蘇州北站,未來,將打造成為空鐵聯運、站城融合、無縫換乘的現代化、綜合性、智能型國家級綜合樞紐,並成為長三角綜合交通樞紐、滬蘇一體化複合樞紐。
蘇州高鐵新城
站在國家戰略機遇的「風口」上,相城正把交通區位優勢和高鐵樞紐優勢加快轉變為跨越趕超、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2020年11月初,相城高新區獲批江蘇省區塊鏈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為全省唯一獲認定的區塊鏈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事實上,2020年5月,相城就已獲批江蘇省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
早在2017年,相城區就以蘇州高鐵新城為主陣地,與同濟大學聯手打造了國內首家校地合作區塊鏈研究院,隔年11月,相城就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合作設立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及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培育以區塊鏈技術應用為主的金融科技產業。在今年公布的50大江蘇省區塊鏈典型應用案例中,相城區19項相關案例入選,佔全省38%,位居全省第一。
截至目前,全區大數據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集聚了紫光雲引擎、布瑞克等大數據企業754家,打造了高鐵新城大數據產業園、同濟大學大數據車聯網(相城)創新中心等高端載體26個。
數字經濟時代,誰手中有「數」,誰就能率先突圍、帶頭領跑。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11月26日,在全省交通運輸新基建工作推進會上,相城區獲評江蘇省首個數字交通示範區。
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建鏈」「補鏈」「強鏈」,相城已快速集聚71家智能車聯網企業,吸引魔門塔、智加科技等一大批頭部企業、獨角獸企業,涵蓋30餘個細分領域,聚力打造全國智能車聯網「產業大腦」。相城獲批建設江蘇省首批車聯網先導區,一期智能網聯公共測試道路通過認定,總長8.4公裡,全路段實現5G全覆蓋;二期55公裡測試道路也將於今年年底完成,促進「人、車、路、網、雲」信息高效互聯互通。
搶抓「千億級」產業風口,近年來,相城積極搶抓新經濟產業「風口」,打造全國領先的大數據(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車聯網、數字金融、先進材料、生物醫藥「六大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目前已集聚「六大未來產業」企業1230家。
凝聚創新強大合力 不斷優化區域創新生態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2020年度項目公示,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項目正是其中之一。這是今年江蘇唯一立項的「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也是此次立項的9個項目中,唯一由企業承擔的重大專項。
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領銜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關鍵金屬結構材料團隊」獲授蘇州市首批頂尖人才(團隊)稱號
1999年12月,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在相城揭牌成立,研究院定位為材料領域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和國家級材料創新基地,重點吸納長三角區域的材料領域優勢研發機構和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共建,在全球範圍內吸納聚集一批發揮塔尖效應的科研及管理人員。一年來,研究院本部已申請發明專利及軟體著作權10項,累計組織實施各類重大原創性技術項目29個。
2020年7月,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領銜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關鍵金屬結構材料團隊」,獲授蘇州市首批頂尖人才(團隊)稱號;8月,長三角近30所高校在相城組建長三角高校先進材料創新聯盟,為產學研合作構築橋梁紐帶,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擔任聯盟秘書處單位……
當前,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正立足長三角、面向海內外,以材料產業前沿引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與應用研發為核心,以江蘇為根據地,輻射推動長三角區域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和製造業基地。
2020年前10個月,相城先進材料企業的銷售額達2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57%;實現稅收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6%。此外,相城區已與航天科工三院合作共建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還建有蘇州大學先進材料產業研究院、北科大功能材料與能源應用協同創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凝聚人才力量,釋放創新活力,實現產才共興。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所在的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裡,已引進高科技研發項目500多個、高層次人才團隊78個、大院大所創新平臺28個。截至目前,相城區人才資源總量達23.44萬人,高層次人才總量1.92萬人。近三年,相城區高層次人才增幅達255.6%。2019年高層次人才新增5400人,增幅達52.4%,位居全市第一。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中流砥柱」,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後備力量的重要陣地。
近日,江蘇省2020年第七批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公示,相城共有185家上榜,2020年全年入庫企業數較去年來說增長113.9%。科技型企業群體不斷壯大,正是相城創新生態不斷優化的生動寫照。
協同合作開放共享 打造長三角一體化新標杆
2020年12月初,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相城揭牌,分中心將通過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擴大區域品牌與國際影響力,打造能帶動新興產業顯著發展的國際化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資本賦能新高地,形成在相關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相城揭牌
長三角地區更高水平協同開放,離不開先行先試,更需要示範引領。
1999年6月,相城就已在上海相城大廈布局「一園五中心」,即上海虹橋蘇州(相城)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包括展覽展示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創意中心、基金髮展中心和人才服務中心「五大中心」。如今,這裡已成為相城在上海的「根據地」和「橋頭堡」,按下了滬蘇協同發展的「快進鍵」,著力打造長三角省際毗鄰區域創新合作新典範。
以上海和蘇州等城市為代表的華東地區,是日中交流的主要舞臺,人才、技術、資金等都是推動日中合作與交流的巨大優勢。
2020年7月,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在相城揭牌,這是相城對日招商的前沿和對外開放的窗口,相城正積極構建長三角地區日資企業創新匯聚「高地」,探索構建在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有示範作用的中日共創合作新模式。
截至目前,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已籤約瑞穗銀行、伊藤忠商事、三菱重工智慧城市、伊藤喜中國總部等多個日資優質項目,正在對接的日資項目超百個。未來3年,合作示範區將緊盯世界500強日企中國總部、地區總部,以每年落戶100個以上日資項目的目標全速推進。同時,相城還強化金融支撐,推動瑞穗銀行等日資金融機構與相城的商務合作;加快打造創新平臺,正與香港新華集團共建總投資100億元的長三角中日中心。
後發崛起,勇於擔當。2021年,將迎來建區二十周年,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相城,將全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的「四個新標杆」,即「跨越發展」新標杆、「高端產業」新標杆、「創新發展」新標杆、「活力城市」新標杆,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尖兵,在蘇州形成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更好地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貢獻更多「相城力量」。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