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滬蘇同城化,蘇州加速對接上海

2021-01-18 第一財經

作為緊鄰上海的長三角城市,蘇州正加快對接上海。

11月20日下午,長三角一體化蘇州赴上海對接說明會、蘇州城市推介會在上海舉行。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表示,長期以來,蘇州的發展得益於緊鄰上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得益於上海的輻射帶動。

「今年以來,蘇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始終堅持學習上海、對接上海、服務上海、融入上海,積極承接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和 『五個中心』建設溢出效應,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許昆林說。

數據顯示,2019年,蘇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萬億元,位居全國第六。今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4%,實際使用外資增幅達到20%;1~10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5%。

背靠上海,無疑成為近年來蘇州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據今年初發布的上海市貫徹《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上海在推進一體化過程中,要推進上海大都市圈協同發展。

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在作城市推介時表示,蘇州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上海的輻射引領,正是基於「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讓蘇州「在大樹底下種好了碧螺春」。多年來,蘇州一直處在「學習上海」「接軌上海」的最前沿,是長三角中與上海聯繫最為緊密的城市。

兩地同城化,離不開交通一體化。

就在今年7月,滬蘇通鐵路開通,將蘇州下轄的三個全國百強縣——太倉、常熟、張家港編入了我國高鐵「八橫八縱」網絡中,結束了「地無寸鐵」的歷史,也將三地劃入到上海的「一小時城市圈」。

李亞平說,兩城變「同城「,往來如「串門」,是推動基礎設施融合對接的期盼與目標。經過多年努力,兩地軌道線網日趨密集。「蘇州北站擴建後將牽手上海虹橋樞紐,共同承擔長三角客運中心功能。滬蘇通鐵路一期工程已於今年全線運行,蘇州軌交S1線、10號線將分別與上海軌交11號線、17號線實現對接。」

除了軌交一體化的提速,崧澤大道—錦澱公路、城北路—嶽鹿路等省際斷頭路建成通車。本月初,正式貫通的東航路—康力大道工程,將上海青浦到蘇州吳江的交通時間,由40分鐘縮短到5分鐘。在航運水網方面,今年太倉港與上海港合作開通「太申快航」駁運支線,補齊了兩港水上駁運的最後一塊短板。「我們還將繼續深化與上海港對接合作,努力把太倉港建設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和貨櫃幹線港。」李亞平表示。

如果說交通基礎設施縮短了物理距離,科技和產業創新則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階段的核心和關鍵。

在今年8月的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上海和長三角區域「不僅要提供優質產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給,支撐全國高質量發展」,要「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星期天工程師」到浦東開發開放,長期以來,滬、蘇兩地在人才、技術和資本等方面交流互動緊密。近年來,蘇州對接上海金融、貿易、航運等領域,持續強化先進位造、現代物流等產業配套,與上海協同發展、錯位發展。

李亞平說,在兩地創新資源流通方面,蘇州積極投身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和G60科創走廊建設,科創、人才、政策等對接持續深化,與上海實現科技創新券通兌通用。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蘇州研究院等一批龍頭型「大院大所」相繼投用。在兩地產業園區聯繫方面。「上海張江·張家港飛地創新中心」等項目建設加速推進,蘇州工業園區、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了G60科創走廊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園區。

今日會上,還舉行了合作籤約儀式。兩地共90個專項合作協議和項目合作協議現場籤約,包括平臺經濟項目12個,科技合作項目9個,產業合作項目19個,基礎設施項目5個,公共服務項目11個,文旅與金融項目11個,政府合作項目11個,示範區建設項目12個。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優質項目的落地實施,推動滬蘇兩地在科技協同創新、產業融合發展、交通互聯互通、生態共建共管以及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許昆林說道。

相關焦點

  • 蘇州 上海!同城化進行時...
    >這樣的交流頻次恐怕也是前所未有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呢滬蘇同城化,加速進行中事實上,早在七年前,滬蘇同城化已然開始。▲崑山花橋經濟開發區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以來滬蘇同城化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推進▼6月5日,滬蘇湖鐵路正式開工; 6月28日,上海嘉定城北路與蘇州太倉嶽鹿公路貫通; 7月1日,滬蘇通鐵路正式通車,串聯起沿江板塊的蘇州張家港、常熟、太倉,加速融入大上海; 11月9日,康力大道東延工程正式通車,從青浦區到吳江區的交通行程,由40多分鐘縮短至
  • 蘇州⇌上海!同城化進行時...
    ,滬蘇同城化已然開始。★滬蘇兩地跨區域養老已經成為現實,包含兩座城市多個養老機構;★蘇州與上海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實現直接刷卡結算;★兩地全面開通長三角「一網通辦」綜合服務,已開辦多項企業服務事項和個人服務事項;★滬蘇完善「長三角旅遊友城卡」功能,開通了上海遊客旅遊直通車;★成立長三角基礎教育一體化江蘇研究中心
  • 上海蘇州「同城化」!高架直通上海,上海地鐵對接吳江明年開工!
    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蘇州與上海的關係越來越密切。 11月20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與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蘇州市長李亞平率領的蘇州市黨政代表團舉行座談!
  • 太倉推動滬太同城化 打造對接上海樞紐門戶城市
    太倉市委書記沈覓表示,站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節點上,太倉正積極把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機遇,加快構建「5+1」鐵路網絡,全力打造蘇州對接上海重要樞紐門戶城市。  早在2003年,太倉就明確提出「接軌上海」發展戰略。2016年,「接軌上海」提升為「融入上海」,在太倉「兩地兩城」發展規劃中, 第一條即為建成「臨滬科創產業高地」。
  • 滬蘇同城化發展是對高鐵運能的再次「挖掘」
    持續強化的蘇滬「同城效應」,對兩地交通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出了更高要求。12月7日,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發布《2020長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報告》(下稱《報告》)稱,長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三個中心城市均與周邊城市形成了較為顯著跨城通勤聯繫。
  • 上海蘇州要「同城化」!
    同時,「同城化」正愈發成為滬蘇關係的新主題。02瞄準「同城化」,滬蘇新開局///本次推介會上,許昆林談到,滬蘇兩地主要領導座談時談到的一個重點就是「同城化」:長三角要一體化,滬蘇更要「同城化」。實現「同城化」,這無疑是比一體化更為深入和密切的關係。
  • 放大「滬蘇」同城效應 共繪長三角「主峰高聳、次峰烘託」壯麗畫卷...
    在江南史學家筆下,蘇州是上海開埠前經濟文化的中心,是超越地域的中心城市。  小橋流水,粉牆黛瓦,蘇州歷久而彌新。今天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下,蘇州的目標是:放大「滬蘇」同城效應,奮力描繪長三角「主峰高聳、次峰烘託」的壯麗畫卷。
  • 報告佐證「滬蘇同城」:5分鐘一趟城際高鐵還不夠坐
    持續強化的蘇滬「同城效應」,對兩地交通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蘇滬兩地密集人口流動的背後,是蘇滬交通一體化的加速推進。5月,「蘇州北站綜合樞紐建設指揮部」掛牌,預期總建築規模約100萬平方米。7月,滬蘇通鐵路開通,蘇州下轄的三個地級市——太倉、常熟、張家港被劃入到上海的「一小時城市圈」。
  • 上海嘉閔線北延至太倉,滬太對接共促一體化
    在產業合作持續加碼的同時,滬太兩地在醫聯體建設、區域教育合作、沿江環境共治等方面也取得了實效。 昨天下午,以「融入大上海 共促一體化」為主題的2020滬太協同發展推介會在滬舉行,共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滬太率先同城化發展大計,共享太倉發展的無限機遇和廣闊市場。圖說:2020滬太協同發展推介會項目籤約。
  • 滬蘇兩地專家齊聚一堂 共商長三角中醫藥事業一體化發展
    為主動對接服務上海,助力蘇州中醫藥高質量發展,11月26日上午,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推動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蘇州舉行。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及該校相關部門、附屬醫院領導等受邀參會。活動現場,與會人員就構建滬蘇同城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中醫藥事業一體化發展戰略協作展開了交流探討。會上,盛樂簡要介紹了蘇州市衛生事業基本情況,並指出要與上海市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互惠互利,深入合作。他表示,蘇州一直被稱為上海的後花園,希望在長三角一體化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共同建設最美後花園,還要將蘇州建成最暖會客廳、最佳工作室。
  • 中央官媒光明網贊蘇州上海加快同城化,工業總產值超68000億
    蘇州是中國最強經濟地級市,上海是中國第一經濟強市,兩大強者城市會有什麼火花?光明網報導11月20日蘇州到上海舉行城市推介會,肯定了蘇州和上海正全面加強同城化。滬蘇自古以來就是一家,兩地長期共屬於吳郡,上海的嘉定、金山、寶山歷史上長期屬於蘇州府,無論地緣還是人緣兩地都是親密的一家。兩地的經濟總量高達57000億,工業產值總量達到68000億,工業實力全球第一,經濟實力世界領先。為進一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與滬蘇同城化,推介會現場滬蘇兩地共籤署90個合作協議,涉及政務服務、科技創新、產業協作、基礎設施、生態環保以及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等領域。
  • 蘇州和上海,從未如此親密
    而最近,蘇州融入上海,可謂大動作不斷,「滬蘇同城化」進程明顯加快,二者之間的關係真的越來越親密了!陸新一行到浦東國際人才港等地參觀學習,並赴上海市委組織部進行了對接交流;同一天,蘇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姚林榮帶隊赴滬學習考察統戰工作,並參觀了上海統一戰線史陳列展;11月20日,蘇州市赴上海舉辦長三角一體化對接說明會和城市推介會,90個專項合作和項目合作協議籤約。
  • 蘇州:同城化發展爭當融入上海的「一匹黑馬」 全力打造長三角一體...
    2020年11月19日,2020長三角影視產業峰會在上海舉行,12個影視項目「牽手」相城;在隔天舉行的長三角一體化蘇州赴上海對接說明會上,上海銀行—蘇州相城戰略合作、上海均瑤集團相城教育戰略合作、長三角國際數字體育產業中心等12個項目現場籤約;11月底,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長三角研究中心與蘇州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籤署戰略合作,長三角區域商標戰略合作示範區、長三角區域品牌建設示範基地揭牌
  • 十天時間蘇州城市交通、科教、滬蘇同城化全面厚積薄發推進
    蘇州是中國第六大經濟城市、中國第四大外貿城市,經濟、工業實力非常強 不知道蘇州城建、科教實力如何?十天時間蘇州三件大事件:第一、11月12日中建集團加強蘇州全面合作,「十四五」期間,中建集團在蘇投資規模達到2000億元以上,將大大提升蘇州的城建、城市交通水平,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 書寫「融入上海率先同城化」的精彩答案
    去年11月,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調研太倉時強調,太倉要充分「發揮臨滬優勢,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推動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去年,滬蘇通鐵路開通,太倉邁入「高鐵時代」,「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成為滬太同城化的亮麗名片。未來,隨著滬蘇通鐵路二期、北沿江鐵路、蘇錫常鐵路、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北延等已規劃項目開工建設,「蘇州對接上海重要樞紐門戶城市」的未來藍圖,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期待。
  • 長三角一體化!太倉將成為江蘇進入上海的重要樞紐門戶城市!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施一年多來,我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在搶抓機遇中乘風破浪,在真抓實幹中勇往直前,為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的一體化貢獻了「太倉力量」。8月22日上午,平時工作生活在上海的太倉吳芸女士乘坐C3798次列車從上海虹橋站到太倉南站。「全程27分鐘,車費16元,省時省錢更省心!
  • 蘇州黨政代表團又雙叒去上海了
    站在城市塔尖上的上海,歷來是地方黨政代表團考察學習的首選之地,佔據地緣優勢的蘇州自然不會錯過——2018年以來,已連續三年由書記市長帶隊造訪。當然,除了學習先進經驗,大家更希望與上海建立「親密關係」,特別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蘇浙皖多個城市都表達了「主動融入上海」的意願。此番走進上海,蘇州高調宣布推進「同城化」,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設。
  • 東風定是海上來蘇州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 開啟滬蘇公共圖書館服務...
    11月20日,在長三角一體化蘇州赴上海對接說明會、蘇州城市推介會上,作為90個專項合作項目之一,蘇州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籤訂館際交流合作協議,開啟滬蘇公共圖書館服務「雙城記」。此前,蘇州圖書館館長曹俊專程赴上海圖書館拜訪交流,深化對接合作。
  • 蘇州工業園區:社保公積金服務按下對接上海"快進鍵"
    蘇州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社保和公積金中心充分集成自身優勢,主動服務上海、積極支持園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園區社保和公積金中心致力於打造公共服務「園區樣本」,25年創新路在30個領域打造領先率先優勢,站穩群眾立場,堅持「應網盡網」服務理念,建成全覆蓋、全方位、全天候服務體系,依託服務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的經驗,積極推進對接服務上海,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經辦協同,勇當創新開路先鋒,促進高質量發展。
  • 上海與江蘇太倉全方位合作、不斷放大「同城效應」
    吳曉青報導 11月20日,以「融入大上海共促一體化」為主題的2020滬太協同發展推介會在上海舉行,蘇州對接上海重要樞紐門戶城市暨嘉閔線太倉段項目發布。今後將加快推進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含北延伸)與蘇錫常快線在太倉境內對接,做到上海段和太倉段同步規劃、建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