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點30分,伴隨開市鑼聲的響起,首批25隻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杭州有兩家企業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有「科創板浙江第一股」之稱的蕭企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蕭企杭可科技首秀完成「翻倍」
開盤後,25家科創板新上市公司紛紛大漲。由於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以杭可科技為代表的科創板新軍們一路高歌猛進。
發行價為每股27.43元的杭可科技,盤中一度攀升到每股74.99元的高位,並一度觸發臨時停牌。到下午收盤時,杭可科技最終以漲幅99.13%、54.62元的「翻倍價」完成首日秀,在25隻科創板股票中表現搶眼。
杭可科技位於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致力於各類可充電電池,特別是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後處理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擁有在該領域領跑的「硬核」實力,也是蕭山重點發展的數字經濟企業。早在2016年,蕭山就將杭可科技列為區上市培育企業。從今年4月15日在科創板申請獲受理,到6月13日成功過會,杭可科技只用了60天,創造了資本市場的新紀錄,杭可科技由此成為「科創板浙江第一股」,而其上市首秀的成績,也意味著企業價值和前景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對其他蕭山科技企業的轉型與上市,都有著啟發作用和示範效應。
科創板投資者不宜「熱情過頭」
「玩的就是心跳,我很慶幸能見證中國資本市場值得紀念的一天,」蕭山資深股民李先生向記者坦言,他沒有打中科創板新股,但仍然在開市第一天就積極買入,「在高拋低吸間,總能覓到獲利空間。」
有李先生這樣想法的投資者不在少數,科創板上市第一天,點燃了A股投資者的熱情,到午間收盤時,25家公司漲幅均超過100%,合計成交近400億元,多股盤中觸發二次臨停,其中安集科技漲幅最高,最大漲幅達到520%,同時換手率也超過70%。
「安集科技如此驚豔的表現,只讓我後悔買太少,」李先生坦言,「開盤後我以兩成倉位試水,但後來的結果讓我挺意外的。」不過,在爆棚的市場熱情中,也不缺乏冷靜的投資者,「我打中了一隻科創板新股,」蕭山股民林女士告訴記者,「在它120%左右漲幅的時候,我做了獲利了結。科創板畢竟是新生事物,我們要抱有謹慎樂觀的態度,但不能盲目跟風。」
科創板開市首日,股民的心態也如圍城一樣,「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搶籌者有之,拋售者亦有之。但25隻科創板股票集體實現開門紅,讓7月22日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有著裡程牌意義的一天。據了解,25隻科創板股票漲幅最低的也達84%,全天平均漲幅近140%,總成交金額逾485億元,其中16家公司漲幅翻倍,催生124位億萬富豪;從換手率來看,24隻科創板股票換手率均超70%,安集科技換手率高達86%。
「科創板開市後,短期內將較為活躍,部分個人投資者對科創板的交易規則細節了解得不夠全面,對風險的認識程度較低,這從市場的熱情程度上可窺一斑。但從長期來看,科創板投資終將回歸理性,」某證券分析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股民們要控制一個合理的科創板倉位比例,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