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解禁首日「百態」:首批25家公司8家微漲,杭可科技成最「抗跌...

2020-12-15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登場」,首批25家公司正式掛牌交易。一年來,科創板上市企業已達到140家,總市值2.95萬億元。

2020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迎來集中解禁。按照7月21日收盤價計算,25家公司解禁數額高達1800億,佔全月科創板解禁規模的97%。其中,中微公司(688012.SH)、瀾起科技(688008.SH)、虹軟科技(688088.SH)、睿創微納(688002.SH)解禁市值高達百億元。

22日當天,儘管科創板迎來解禁壓力,但依然有個股持續飄紅,今日登陸科創板的7隻新股都錄得不錯的漲幅。

直面解禁的25家公司中,17家公司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僅有8家公司上漲,其中天宜上佳(688033.SH)、虹軟科技、西部超導(688122.SH)下跌幅度超5%,而在一片下跌形勢中,杭可科技(688006.SH)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中最「抗跌」的個股,逆勢上漲6.07%,安集科技(688019.SH)即便解禁壓力較大,最終也依然錄得2.55%的漲幅。

註冊國際分析師丁紅濤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解禁後,原始股東由於成本非常低,現在股價又處於高位,有強烈的套現欲望,對二級市場造成衝擊,所以造成股價下跌。但此後科創板指數設立及新上證綜指納入,會給科創板帶來資金支撐,可以對衝一下解禁壓力。

流通股佔比居前企業面臨較大壓力,杭可科技逆勢走高

從25家企業7月22日漲跌幅來看,天宜上佳、虹軟科技、西部超導跌幅較為突出。事實上,這幾家企業並不是科創板首發企業中解禁壓力最大的企業,但在7月22日卻有較大幅度的下跌。

(數據來自同花順iFinD)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天宜上佳本次解禁股東共27家,解禁數量約2.58億股。自從去年7月上市以來,截至今年7月22日收盤,天宜上佳已經跌去42.21%。解禁當天,天宜上佳錄得跌幅7.9%,「特大單」流入數額約4863萬元,「特大單」流出約22296萬元。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解禁後,天宜上佳流通A股佔總股本比例約63.18%,這一比例在首發25家公司中排在第4位。

有投資人士表示,解禁當天跌幅較大的企業是否意味著其在科創屬性、行業競爭力、未來發展等方面後勁不足?

《華夏時報》了解到,今年以來,由於疫情影響,鐵路行業受到較大衝擊,全國鐵路發送旅客人數同比下降超50%,天宜上佳作為上遊企業也受到影響。

據業界人士介紹,天宜上佳最主要的產品是高鐵動車組用粉末冶金閘片,是鐵路行業的耗材,需求量與鐵路列車的開行規模直接相關。今年下半年,隨著疫情防控措施逐步解除,人員流動趨於正常,鐵路列車將有望恢復疫情之前的正常開行量。

而另一家跌幅較為明顯的企業西部超導,7月22日早盤集合競價階段股價低開逾13%,截至收盤,跌5.34%,報34.05/股,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西部超導7月22日解禁股東446家,共2.68億股,解禁後,西部超導流通A股佔總股本比例約70.31%,成為科創板流通A股佔比最高的企業。

虹軟科技同樣作為跌幅較大的企業,今天收跌5.5%,但解禁後其流通A股佔總股本比例約65.03%。

所以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三家企業的解禁市值並不是最大的,但其股份解禁後流通股佔比居前。

而在7月22日大部分首發企業的下跌形勢中,杭可科技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中最「抗跌」的個股,逆勢大漲6.07%。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杭可科技本次解禁股東11家,共5592萬股,實際解禁市值28.74億元,佔總市值比例13.94%。

此外,安集科技、方邦股份(688020.SH)、光峰科技(688007.SH)、嘉元科技(688388.SH)、福光股份(688010.SH)、交控科技(688015.SH)、睿創微納均錄得不同程度的上漲。

事實上,解禁並不一定意味著股東全部出售減持。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對科創板企業來說,尤其是第一批科創板企業,他們在發展水平、盈利能力、市場預期等方面的發展趨勢還是比較好的。在這種條件下,小範圍內,可能會有部分原始股東選擇出售一定比例的股份來獲得資金流動性。這種行為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是必然會發生的;大範圍內,可能不太會出現股東將自己的股權全部出清從而出現股價波動、影響生產的活動。

解禁後市場壓力如何?

今天僅僅是解禁後的第一天,對於後續發展,市場是否有較大壓力呢?

註冊國際分析師周延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解禁潮趕上了萬億天量反彈潮肯定會激發原始股東的減持潮,目前行情的非理性上漲進入第二階段,政策受益和業績超預期是近期的主要熱點,個別股票又處於階段高位,且科創板的估值都很高,那麼,減倉套現的衝動就會很強烈,對市場的壓力是較大的,特別是心理層面。

「但是目前A股每日連續萬億成交,短期繼續反彈的機會大,解禁潮不會根本上改變市場的短期趨勢。」周延聰表示。

北京一位經濟研究員譚富文也表示,無需太過恐慌,解禁並不意味著全部在市場上拋售,並且科創板的股票目前面臨流動性的問題,由於參與門檻的限制,流動性相對於主板市場較差,即使科創板的大批解禁股上市,在流動性未解決的情況下大批量且集中地減持股票是有難度的,這也是目前科創板整體估值偏高的因素之一。

對於如何對衝解禁壓力,有專家認為,後市科創50指數的上市,以及配置科創板的基金的陸續發行,會使得科創板的流動性得到緩解,屆時或許會逐步出現解禁後的減持壓力,待解禁減持壓力得到有效釋放後,科創板50指數的整體估值會處於相對低位,或許會出現新的投資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也持相同意見,科創板指數的推出可以緩衝解禁壓力,起到穩定股市的作用。

據記者了解,上證科創板50成分指數簡稱為科創50,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科創50」指數為價格指數,同時也配套發布「科創50」全收益指數和淨收益指數,從更多維度反映科創板市場。

同時,科創50指數也為後續指數化產品做了鋪墊。7月15日,首批跟蹤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的ETF及其聯接基金正式上報,包括易方達、華泰柏瑞、華夏、工銀瑞信四家基金管理人。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陳鋒

相關焦點

  • 科創板解禁首日:首批25家公司8家微漲 杭可科技最抗跌
    原標題:科創板解禁首日「百態」:首批25家公司8家微漲,杭可科技成最「抗跌」個股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登場」,首批25家公司正式掛牌交易。一年來,科創板上市企業已達到140家,總市值2.95萬億元。
  • 蕭企杭可科技首秀完成「翻倍」 科創板投資者不宜「熱情過頭」
    昨天上午9點30分,伴隨開市鑼聲的響起,首批25隻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杭州有兩家企業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有「科創板浙江第一股」之稱的蕭企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 科創板「衝浪」走勢驚心 浙股杭可科技誕生12位億萬富翁
    新華社供圖  浙江在線7月23日訊 昨天25隻科創板股票集體掛牌交易,沒有以往新股上市首日44%的漲幅限制,股民們見識了衝高、回落再衝高的兇猛走勢。科創板身家第2~4位的都是浙商,杭可科技實控人曹驥、曹政父子身家152億元,成為亞軍;位居第三的是虹軟科技實控人鄧暉,持有市值達到95億元;第四名是容百科技創始人白厚善,身家83億元。
  • 數說|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含金量如何?
    數說|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含金量如何?包括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天準科技等25家企業首批上市交易。這些科創板企業匯聚在時下熱門的新經濟領域,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產業等範疇。這25家企業中,有20家選擇「市值+淨利潤+營業收入」的上市標準發起申請,所有首批上市企業最近一年均為盈利狀態。而在估值方面,科創板重啟市場化定價,中微公司以170.75倍市盈率位居首位。
  • 科創板收評|個股疲態盡顯,杭可科技、容百科技跌逾10%
    來源:一財網科創板收評 | 個股疲態盡顯,杭可科技、容百科技跌逾10% 4月13日,兩市全天呈現低開後弱勢震蕩的格局,滬指今日小幅低開並完全回補上周跳空缺口,創業板指跌逾1%,截至收盤,滬指跌0.49%
  • 解禁高峰仍在延續:下周37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市值超500億元
    8月10日~8月14日,共有37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數量為21.20億股,對應解禁市值為559.23億元。8月3日~8月7日,共有47家公司有限售股解禁,解禁數量為60.39億股,對應解禁市值為910.29億元。雖然前期經過了首批科創板解禁的衝擊,下周限售股解禁壓力明顯環比下降,但解禁市值仍然超過500億元。
  • 科創板首富PK大戰!華興源創夫婦81億VS杭可科技父子76億
    7月12日,首批科創板最後7家企業——嘉元科技、航天宏圖、天宜上佳、沃爾德、瀚川智能、方邦股份、交控科技進行申購,至此,首批科創板25家企業發行價全部亮相。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獨家根據這25家科創板企業實際控制人進行統計,其中17家企業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其中首富陳文源張茜夫妻持股市值達到81.56億元,不過,杭可科技曹驥曹政父子持股市值76.65億元,位居第二,距離首富陳文源張茜夫妻只有不到5億元的差距,預計未來科創板上市後,首富還會有一番PK大戰。
  • 「喜訊」科創板浙江第一股!蕭企杭可科技,今天在上交所敲鐘!
    今天早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儀式舉行。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從此開啟了新的篇章。杭州兩家企業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蕭企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蕭山一家企業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此次科創板開市儀式上,來自13個城市的25家企業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其中有一家蕭山企業: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杭可科技」)作為浙江首家闖關科創板的企業,備受市場矚目。
  • 首批6隻「科基」同時發售 解禁重壓下依舊火爆 科創...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詹晨7月24日,首批拿到批文的6隻科創板基金同時發售,分屬於南方、博時、富國、萬家、匯添富和易方達6家基金公司。基金髮行繼續延續火爆勢頭,多隻產品「日光」。然而在科創板解禁潮壓力之下,科創50指數大跌7.02%,收報1389.3點,多股出現較大幅度震蕩。上證指數收報3196.77點,跌3.86%。深證成指收報12935.7點,跌5.31%。創業板指收報2627.84點,跌6.14%。
  • 高漲幅、高換手、巨幅振蕩,科創板首日造就上百名億萬富翁
    盤中最高漲幅全部超過150%,盤子最小的安集科技更是達到驚人的521%。連超級大盤股中國通號最高漲幅也有160%。截至收盤,科創板25隻股票漲幅最高的N安集漲400.15%,漲幅最低的N新光也漲84.22%。首批25隻科創板股票首日平均漲幅約140%。安集科技董事長王淑敏直言,越漲「壓力越大」。
  • 科創板影子股逆勢漲停 機構瞄準業績高增長科技龍頭
    3月25日,受周末外圍市場影響,A股全天維持震蕩下行,但部分科創板影子股掀漲停潮。泰達股份、銀億股份、江蘇陽光等十餘只個股紛紛「封板」,但前期大熱的相關創投概念股卻現跌停。
  • 杭可科技今日「闖關」 有望成為蕭山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今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本年第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位於蕭山的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杭可科技」)等三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將上會,如能順利通過上市所需的各項流程和環節,杭可科技將成為我區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據了解,上市委員會審議工作,是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的重要環節之一。
  • 29家科創板公司 江浙滬「包郵區」為何佔了一半
    科創板上市公司絕大部分集中在經濟發達省份,是因為這些地區擁有區域、產業集群、人才等諸多優勢,因此具有較強的科創企業孵化能力。 上 海 科創板公司數量達7家 5家來自浦東 在科創板已經上市的公司中,註冊地為上海的有7家,排在第一位。具體看,這7家公司分別是瀾起科技、樂鑫科技、中微公司、安集科技、心脈醫療、柏楚電子、晶晨股份。
  • 杭可科技 - 中證網上市公司專區
    科創板專區   中證網訊(記者 戴安琪)7月22日,杭可科技將在科創板上市據國金證券王華君估計,杭可科技2019年股價區間落在36.00元-39.00元,市盈率為32倍,市銷率為7倍。相較其他券商,該家給出的估值較高。 睿創微納、華興源創和杭可科技3家公司昨日公布了截至2019年6月末的財務會計報告,公司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03%、27%和31%。
  • 華泰柏瑞帶你走進科創50第十三期——杭可科技(688006)
    自4月15日申請獲受理到成功過會,杭可科技只用了60天,光榮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  上市當天,公司股價漲了幾近一倍。7月以來行情啟動,杭可科技展現出科創企業的高度成長性,漲幅逐漸與主流指數拉開差距,潛力無限。
  • 8個跌停板致股價腰斬!朗博科技頻異動 月底迎7200萬股解禁丨公司匯
    12月1日至今,朗博科技已走出8個跌停板,股價一路跌至26.97元/股,累計跌幅達56.95%《投資時報》研究員 卓瑪臨近年底,多隻個股接連閃崩跌停引發市場強烈關注。截至12月10日收盤,仁東控股(002647.SZ)報收於16.99元/股,已從11月25日至今連續12個交易日跌停,累計跌幅達71.76%。
  • 長陽科技遭股東清倉減持,下周市場再迎超600億市值解禁
    11月以來,A股市場股權解禁個股不在少數。而解禁後,部分股東少不了要減持。11月6日晚間,長陽科技(688299.SH)披露股東減持計劃公告。公告顯示,本次股份減持的主體可分為四組,共涉及8名股東,合計減持比例不超過總股本21.46%。按最新收盤價,合計減持市值達16.33億元。
  • 8個跌停板致股價腰斬!朗博科技頻異動 月底迎7200萬股解禁
    12月1日至今,朗博科技已走出8個跌停板,股價一路跌至26.97元/股,累計跌幅達56.95%《投資時報》研究員 卓瑪臨近年底,多隻個股接連閃崩跌停引發市場強烈關注。此外,截至三季度末,朗博科技股東總戶數僅有3511戶,位列A股非科創板公司倒數第二。股價多次異動12月7日傍晚,朗博科技發布股價異動公告稱,公司股票於12月3日、12月4日、12月7日連續3個交易日收盤價跌幅偏離值累計達20%。
  • 江蘇北人巨量解禁來襲,「湧金系」擬清倉減持
    現代快報訊(記者 谷偉)上周五剛剛解禁,周日晚間,江蘇北人的9家股東就拋出了合計減持比例達11.68%的減持計劃,市值達2.72億元。其中,公司第二大股東、「湧金系」旗下的上海湧控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更是打算將7.24%的持股全部清倉。巨量解禁壓力下,江蘇北人股價已連跌8個交易日,最新收盤價已逼近上市發行價。
  • 2020年科創板IPO:「上北深」最受益,中芯國際募資532億居首
    原標題:2020年科創板IPO:「上北深」最受益,中芯國際募資532億居首 來源:發現網2020年已經過去,2020年科創板IPO也已經落下完美句號。發現網就2020年科創板IPO進行了盤點。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自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社會各界眾志成城,抗「疫」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