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含金量如何?

2020-12-15 澎湃新聞

數說|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含金量如何?

澎湃新聞記者 張澤紅 蔣馨爾

2019-07-21 12:21 來源:澎湃新聞

科創板將延續衝刺速度,7月22日正式開市。包括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天準科技等25家企業首批上市交易。

這些科創板企業匯聚在時下熱門的新經濟領域,覆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產業等範疇。這25家企業中,有20家選擇「市值+淨利潤+營業收入」的上市標準發起申請,所有首批上市企業最近一年均為盈利狀態。而在估值方面,科創板重啟市場化定價,中微公司以170.75倍市盈率位居首位。

首批科創板企業分布在哪些行業?

設立之初,科創板即明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首批科創板企業中,有9家屬於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有8家屬於專用設備製造業。

這種行業分布大致符合上交所對於科創板的定位。根據上交所發布的《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科創板主要歡迎六大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高端裝備領域、新材料領域、新能源領域、節能環保領域以及生物醫藥領域。這些領域基本都屬於時下熱門的新經濟範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結合企業招股書,參照Wind資訊科創板專題統計中的科創主題統計,發現在首批科創板企業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數量最多。此外,上市企業還存在跨界現象,一家企業可能具備多個科創領域的產業屬性。

有穩定盈利,扎堆選擇「上市標準一」

儘管上交所提供五套差異化上市標準,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仍扎堆選擇「上市標準一」。首批25家企業近一年淨利潤均為正數,其中有20家企業選擇以「市值+淨利潤+收入「為標準向上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科創板提供的五套差異化上市標準,均圍繞市值展開,搭配其他經營指標,企業只要滿足標準之一即可申請上市。這主要是考慮成長初期的科技型企業可能面臨研發費用龐大、暫時無法盈利等問題,在企業盈利等方面放寬了硬性要求。

重啟IPO市場化定價

科創板取消23倍發行市盈率紅線,重啟IPO市場化定價。

除中國通號外,所有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市盈率均超過23倍,其中中微公司以170.75倍市盈率位居首位。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可以由股價除以每股收益,或由總市值除以淨利潤計算得到。

這樣的估值水平到底高不高?

一位投行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從半導體行業在二級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包括詢價機構給中微公司的定價來看,(價格)是市場定出來的,市場沒有覺得170倍市盈率高」。而多位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普遍認為:目前的市盈率的表現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是改革的結果。

也有市場人士擔心,市場化定價容易出現高市盈率、高破發率,監管層或許會沉不住氣。據《財新》報導,前保薦代表人王驥躍認為:「破發潮是市場化的必經之路,不經歷新股破發潮,是不可能實現新股發行市場化目標的,不能一哭就哄、一跌就怕。科創板發行市盈率出現破百,考驗監管定力的時候到了,希望監管不要在一些媒體和一些投資者的壓力面前動搖,千萬不可窗口指導幹涉新股定價!」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科創板開市,新一代信息技術,市場化估值

相關推薦

評論(28)

相關焦點

  • 科創板解禁首日:首批25家公司8家微漲 杭可科技最抗跌
    原標題:科創板解禁首日「百態」:首批25家公司8家微漲,杭可科技成最「抗跌」個股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登場」,首批25家公司正式掛牌交易。一年來,科創板上市企業已達到140家,總市值2.95萬億元。
  • 科創板解禁首日「百態」:首批25家公司8家微漲,杭可科技成最「抗跌...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陳鋒 上海報導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登場」,首批25家公司正式掛牌交易。一年來,科創板上市企業已達到140家,總市值2.95萬億元。2020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迎來集中解禁。
  • 數說科創板上市公司十大特徵
    如今,齊聚科創板的200家公司不僅星光熠熠,而且在上市標準、實控人特徵、研發投入等方面表現出十大主要特徵。  200家公司「集齊」全部上市標準。統計顯示,科創板200家上市公司「集齊」全部上市標準。從20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地域分布來看,科創公司家數排名前五的省份(直轄市)分別是江蘇省39家、北京市33家、上海市35家、廣東省27家和浙江省16家。  如果以區域分布為口徑進行統計,數量比較懸殊,首尾相差近18倍,具體來看:長三角地區94家、京津冀地區37家、珠三角地區32家、中部地區18家、東部地區8家、西部地區6家、東北地區5家。  三大行業「三足鼎立」。
  • 衝刺科創板哪些豫企有潛力 看看啥樣的企業有望「上板」
    河南目前新材料公司建龍微納依然在排隊中,沒有公司獲得首批科創板上市的「入場券」。未來,河南哪家公司有實力拔得我省科創板「頭籌」?首批科創板公司,河南未能佔得先機從地域來看,首批科創板公司絕大多數都來自沿海發達省份。
  • 佛山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南海裡水誕生
    12月26日上午9時30分,上海證券交易所五樓交易大廳內,隨著鳴鑼聲響,佛山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特氣體」)正式上市,股票代碼:688268。「華特氣體的上市實現了佛山企業在科創板上零的突破,該企業的上市將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支持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做優。」
  • 首批科創50ETF上市交易 科創板投資門檻大降至百元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來源: 北京日報首批科創50ETF上市交易科創板投資門檻「大降」至百元本報記者 孫杰昨天,首批4隻科創50ETF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這意味著,科創板指數化投資時代正式開啟。首日,4隻科創50ETF均實現上漲。資金門檻從50萬元降至百元今年9月22日,首批科創50ETF開售時,一度受到資金熱捧。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工銀瑞信等4隻科創50ETF,累計獲得近千億元資金。
  • 連連數科擬科創板上市 金融布局成效尚需時日
    又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欲登陸科創板。  近日,據浙江證監局網站披露,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連連數科)已於本月稍早進入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除了支付業務外,連連數科在金融領域有所布局,不過目前看來成效甚微。
  • 從「28星宿」到「25群俠」 見證資本市場嬗變
    十年又十年,從創業板首批上市的「28星宿」到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群俠」,正是這些創新企業先鋒見證和正在見證中國資本市場不斷成熟嬗變的過程。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25家首批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開市。科創板從提出到開市歷時259天,推進速度大大快於當年的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圖片來源wind數據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中,分布在機械、電子、計算機、醫藥、鋼鐵材料,其中機械和電子成為首批上市企業中最多的兩個行業。
  • 浙江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又落重子 科創助力板開板 首批19家企業...
    首批科創助力板企業及全省100餘家重點擬上市企業出席本次活動。浙江科創助力板開板首批19家企業掛牌浙江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又落下重子。在今天的活動上,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等領導共同為「科創助力板」開啟啟動按鈕,標誌著科創助力板正式開板。
  • 「喜訊」科創板浙江第一股!蕭企杭可科技,今天在上交所敲鐘!
    今天早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上市儀式舉行。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從此開啟了新的篇章。杭州兩家企業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蕭企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蕭山一家企業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此次科創板開市儀式上,來自13個城市的25家企業成為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其中有一家蕭山企業: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於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杭可科技」)作為浙江首家闖關科創板的企業,備受市場矚目。
  • 華特氣體成為佛山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2019年12月26日,廣東華特氣體(行情688268,診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特氣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鳴鑼上市,成為佛山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和我國氣體行業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據了解,華特氣體本次發行股票超2722萬股,發行價為22.16元/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超6.6億元。"
  • 科創板投資門檻從50萬元降至100元
    今天,首批四隻科創50ETF,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就此拉開科創板指數化投資的大幕。通過ETF渠道,科創板投資的門檻間接降低,給中小投資者以更多的選擇。首批四隻科創50ETF今日上市今天,在上交所上市的科創50ETF,分別來自工銀瑞信、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四家基金公司,首批四隻科創板50ETF從獲批、發售到上市,用時僅兩個多月,成立規模合計200億元。
  • 杭可科技今日「闖關」 有望成為蕭山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今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本年第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位於蕭山的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杭可科技」)等三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將上會,如能順利通過上市所需的各項流程和環節,杭可科技將成為我區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據了解,上市委員會審議工作,是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的重要環節之一。
  • 科創板「開考」一年:214名「考生」 金榜題名誰最紅?
    信息技術「專業」最吃香截至3月22日,科創板受理企業214家,註冊生效98家,佔比45.79%;其中92家科創企業掛牌上市,6家企業處於發行定價階段,上市在即。說到考試的「節奏感」,可謂大相逕庭。以首批9名「考生」為例,睿創微納、容百科技躋身首批25家上市名列,於2019月7月22日上市;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同年9月25日、12月11日上市;和艦晶片、安翰科技、利元亨則因故終止。科前生物的應試過程最為煎熬,公司於去年10月28日提交註冊,目前尚未獲取「錄取通知書」。
  • 蕭企杭可科技首秀完成「翻倍」 科創板投資者不宜「熱情過頭」
    昨天上午9點30分,伴隨開市鑼聲的響起,首批25隻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杭州有兩家企業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企業,有「科創板浙江第一股」之稱的蕭企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 民創背後BOSS:從無名之輩到坐擁數家上市企業
    那麼,ZZ是如何從無名之輩到坐擁諸多資產? 從2014、2015年開始,ZZ成立海匯通、武漢民投,銷售金融產品,套取大量資金圈錢炒股。2015-2017年,ZZ覺得股市有利可圖,於是加了十多倍的槓桿殺入股市,先賺後賠,在大盤一路下滑的大勢面前,投入股市的數億資金遭遇平倉,血本無歸。不過讓人痛心的是,這不是他的錢,而是老百姓的錢。
  • 董哥Talk|創業板試點註冊制首批受理企業今日亮相
    【方星海:未來還會有一些重要半導體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科創板推出後,創新型企業到科創板上市非常踴躍,比如半導體行業,目前已經有14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接下來還會有一些重要的半導體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 浙江寧波未來三年將培育50家企業「搶灘」科創板
    近日舉行的2019寧波市科創板高峰論壇發布《關於科技金融助推企業科創的指導意見(試行)》,加大對企業科創板上市的政策支持力度,力爭到2022年,培育50家科技創新企業,納入全市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儲備庫,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達到10家。
  • 豪森股份成功登陸科創板 成大連市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來源:證券時報網11月9日,大連豪森設備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88529」,股票簡稱「豪森股份」),成為大連市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豪森股份此次在科創板成功上市,不僅是大連市著力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創新體系、調整經濟結構、促進轉型發展的重要成果。同時對大連市科技創新型企業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必將帶動更多科創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做優做強。
  • 龍騰光電科創板上市,當天最高漲幅711.48%
    8月17日上午,全省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國資控股企業——崑山龍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騰光電,股票代碼為688055)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交易,發行價1.22元/股,當天最高漲幅達到7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