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板橋所作的《竹石》中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鄭板橋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的同時,也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
而這首詩的含義也與其作者鄭板橋的性格非常的相近,性格強硬堅韌的鄭板橋無論面對什麼都能夠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著實令人感到敬佩。
而除了性格方面備受世人稱讚之外,令鄭板橋出名的是他的才華。
其詩書畫世稱為「三絕」,是清代時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文人畫家。並且,他還創立了嶄新的「板橋體」,因此可以說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不論是在他所處的年代還是現代,鄭板橋的作品的價值都非常之高。然而,鄭板橋送給老和尚一副對聯,老和尚看完,沒敢懸掛悄悄賣掉了。
為何他人求鄭板橋賜字而不得,這個老和尚卻要將鄭板橋送的對聯賣掉呢?
吃狗肉被騙
在講述鄭板橋與老和尚之間發生的故事之前,先來講講在鄭板橋身上曾經發生過的另一件事情。
由於鄭板橋的名聲遠揚,因此人們對其書畫非常的推崇,為此,鄭板橋特意定下潤格,凡是向他求書畫的人,就必須先向他預付定金,並作潤例。然而,並非所以做到如此的人便能夠得到其書畫。
為人不慕名利且不畏權勢的鄭板橋,生平是最不喜為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的,雖然他並沒有在潤格中聲明,但是也基本上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情了。而偏偏當時的許多豪門巨紳們,皆以得到了鄭板橋的書畫為榮,卻常常是求而不得。
與官宦劣紳們求書畫而不得相反的是,酷愛吃狗肉的鄭板橋凡是鄉鄰朋友們將狗肉送他,那麼他立即揮毫作畫奉謝,因此,當時一幫豪紳為得其書畫日夜苦思冥想,終於使出一計。
有一次,鄭板橋出門賞竹,聽得從遠處傳來了悠揚的琴聲,於是便循聲尋找,原來一個十分幽雅的大庭院之中,竟有一位童顏鶴髮的老翁在彈琴,而他的書童則在一旁煮狗肉。
原來,他們了解到了鄭板橋愛吃狗肉,於是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營造了如此一副景象,而這幅常場景無疑深得鄭板橋的喜愛。再加上鄭板橋經過時,那老翁還對他笑臉相迎,並盛情邀請,兩人便談笑間大口吃肉,開懷暢飲酒令鄭板橋好不痛快。
然而,就在吃飽喝足之後,那老翁竟然讓人端出了文房四寶,請鄭板橋為其做對以作為紀念,而率真的鄭板橋以為此老翁也是文雅之士,再加上他受到了招待,因此鄭板橋也欣然的答應,揮毫寫下,並且還特意詢問了老翁的大名,署款以酬雅意。
然而,在之後鄭板橋卻意外的在一次宴席上,發現了自己當時所作的書畫作品高掛在牆上,此時明白了事情的始末,方知自己受騙,十分的後悔。
原本鄭板橋就對於這些官宦劣紳們非常的不滿,再加上這次的事情之後,讓鄭板橋對於這些人更加的厭惡了,對於鄭板橋來說,這類人喜歡他的書畫並非因為有欣賞的想法,而是因為鄭板橋的作品可以撐場面,可以賣出高價。因此,對於這樣的勢利之人鄭板橋非常的不屑。
勢利和尚招待鄭板橋,鄭板橋留下對聯令其羞愧不已
由於鄭板橋的名聲遠揚,並且想要得到他的書畫是非常的困難的,因此很多人便想要通過招待他的方式,博得他的歡心,從而得到他答謝的書畫。而這一切實際上鄭板橋瞭然於胸,因此,他經常藉此譏諷那些勢利者,有一次,便有一名和尚因此而遭到了鄭板橋的譏諷。
這名和尚名為蒼松,是通州的一個寺廟的當家和尚,身為僧人的他,卻依靠化緣而存下了不少的私房錢。
像許多的官宦劣紳一樣,蒼松非常的勢利,並且也非常的好面子,社會上流行什麼,擁有什麼才有面子,蒼松便去追求什麼,而有一次讓他遇上了鄭板橋。
早就聽聞鄭板橋的盛名的蒼松對於鄭板橋的書畫求而不得,並且他也聽聞過鄭板橋贈人書畫不看金錢,而是看緣分的,因此蒼松便想不花錢從鄭板橋那裡騙得書畫,於是他死皮賴臉的硬拉鄭板橋去他的寺廟中做客。
鄭板橋實在推託不過,便隨他去到了廟裡,為了求得書畫,蒼松對鄭板橋百般優待,給他豐盛的飯菜,又用上好的茶葉來招待他,甚至就連茶具都是用景德鎮的細薄瓷,可以說是蒼松能夠提供的最好待遇了,他以為這樣便能夠搏得鄭板橋的歡心讓他贈字。
然而,蒼松不知道的是,鄭板橋一眼就看穿了蒼松的想法,一個出家人卻能夠用如此豐厚的待遇招待他,必定是個勢利的人,而鄭板橋並未就這樣離開,而是決定要譏諷他一番。
當時,蒼松屢屢向鄭板橋提出希望他為其寫一副對聯,但是鄭板橋卻始終裝作聽不見,只是顧著看書,絲毫不搭理他,一開始蒼松熱情不減,因為對他來說能夠得到鄭板橋的書畫那麼怎樣都值。但是,隨著鄭板橋一天天的看書,讓蒼松心裡的熱情驟減,不僅如此,什麼連對鄭板橋的招待也逐漸降低,到最後甚至連飯食都不見油星兒,加上用白鹽炒出的青菜,而茶葉用一碗黃菊花替代,就連景德鎮的茶具也換成了瓦壺。
對此,鄭板橋也沒有任何表示,依舊看書度日,就這樣度過了十數日的時間,蒼松終於忍不住就,他招待鄭板橋是為了其書畫,而如今鄭板橋無意相贈,因此蒼松便產生了趕走他的想法,此時鄭板橋便表示自己叨擾了十多天,心中也是過意不去,因此打算寫一副對聯贈給蒼松作為答謝,一聽到這裡蒼松笑逐顏開,又是一副諂媚的模樣。
而只見鄭板橋揮筆寫成了一副對聯,原本欣喜的蒼松一看到對聯卻突然黑了臉。只見上聯寫著「青菜白鹽秈米飯」,而下聯則是「瓦壺天水菊花茶」。
蒼松和尚一看到內容便知道這是鄭板橋諷刺他,他既不敢將這副對聯懸掛,同時又捨不得丟掉,只好找人悄悄地賣掉了。
其實,若是蒼松一開始就是用「青菜白鹽秈米飯」以及「瓦壺天水菊花茶」來招待鄭板橋的話,說不定在第一天鄭板橋就贈字了,畢竟鄭板橋並非貪財之人,而蒼松的勢利更是讓鄭板橋非常的厭惡,被譏諷一番也就是正常的了。
小結
鄭板橋的文思敏捷,且為人睿智耿直,此外他卻又落拓不羈灑脫怪異。因此在民間中流傳著他的許多妙趣橫生且又暗含諷刺的對聯與詩歌。像板橋這樣風趣瀟灑、敢說敢為者其實並不多。而在這些趣聯與趣詩的背後,又有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小故事。
而這些妙趣橫生的小故事中,又表現出了鄭板橋的為人。
鄭板橋對藝術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他總願意去虛心求教於別人。然而,對於封建官場的歪風邪氣他卻絕不隨波逐流,對於權勢不低頭。因此,他雖做官卻處處關心民眾,從不逢迎拍馬。
鄭板橋的為人,在其家書中也有生動的表達,在接待貧寒的百姓時,要先請吃吃點東西後,再詢問他的來意。而在對待童僕時,他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對待,這也正是他仁心的高度發揮。
在與鄭板橋有關的小故事中,無論是講述了他多麼怪異的做法,卻總是能夠表現出他的率真,在那見慣了虛偽取稅的社會之中,像鄭板橋的這份率真,可算是很難得的!
參考資料:《竹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