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送給老和尚一副對聯,老和尚看完,沒敢懸掛悄悄賣掉了

2020-12-14 弋說歷史

在鄭板橋所作的《竹石》中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鄭板橋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的同時,也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

而這首詩的含義也與其作者鄭板橋的性格非常的相近,性格強硬堅韌的鄭板橋無論面對什麼都能夠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著實令人感到敬佩。

而除了性格方面備受世人稱讚之外,令鄭板橋出名的是他的才華。

其詩書畫世稱為「三絕」,是清代時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文人畫家。並且,他還創立了嶄新的「板橋體」,因此可以說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不論是在他所處的年代還是現代,鄭板橋的作品的價值都非常之高。然而,鄭板橋送給老和尚一副對聯,老和尚看完,沒敢懸掛悄悄賣掉了。

為何他人求鄭板橋賜字而不得,這個老和尚卻要將鄭板橋送的對聯賣掉呢?

吃狗肉被騙

在講述鄭板橋與老和尚之間發生的故事之前,先來講講在鄭板橋身上曾經發生過的另一件事情。

由於鄭板橋的名聲遠揚,因此人們對其書畫非常的推崇,為此,鄭板橋特意定下潤格,凡是向他求書畫的人,就必須先向他預付定金,並作潤例。然而,並非所以做到如此的人便能夠得到其書畫。

為人不慕名利且不畏權勢的鄭板橋,生平是最不喜為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的,雖然他並沒有在潤格中聲明,但是也基本上成了人盡皆知的事情了。而偏偏當時的許多豪門巨紳們,皆以得到了鄭板橋的書畫為榮,卻常常是求而不得。

與官宦劣紳們求書畫而不得相反的是,酷愛吃狗肉的鄭板橋凡是鄉鄰朋友們將狗肉送他,那麼他立即揮毫作畫奉謝,因此,當時一幫豪紳為得其書畫日夜苦思冥想,終於使出一計。

有一次,鄭板橋出門賞竹,聽得從遠處傳來了悠揚的琴聲,於是便循聲尋找,原來一個十分幽雅的大庭院之中,竟有一位童顏鶴髮的老翁在彈琴,而他的書童則在一旁煮狗肉。

原來,他們了解到了鄭板橋愛吃狗肉,於是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營造了如此一副景象,而這幅常場景無疑深得鄭板橋的喜愛。再加上鄭板橋經過時,那老翁還對他笑臉相迎,並盛情邀請,兩人便談笑間大口吃肉,開懷暢飲酒令鄭板橋好不痛快。

然而,就在吃飽喝足之後,那老翁竟然讓人端出了文房四寶,請鄭板橋為其做對以作為紀念,而率真的鄭板橋以為此老翁也是文雅之士,再加上他受到了招待,因此鄭板橋也欣然的答應,揮毫寫下,並且還特意詢問了老翁的大名,署款以酬雅意。

然而,在之後鄭板橋卻意外的在一次宴席上,發現了自己當時所作的書畫作品高掛在牆上,此時明白了事情的始末,方知自己受騙,十分的後悔。

原本鄭板橋就對於這些官宦劣紳們非常的不滿,再加上這次的事情之後,讓鄭板橋對於這些人更加的厭惡了,對於鄭板橋來說,這類人喜歡他的書畫並非因為有欣賞的想法,而是因為鄭板橋的作品可以撐場面,可以賣出高價。因此,對於這樣的勢利之人鄭板橋非常的不屑。

勢利和尚招待鄭板橋,鄭板橋留下對聯令其羞愧不已

由於鄭板橋的名聲遠揚,並且想要得到他的書畫是非常的困難的,因此很多人便想要通過招待他的方式,博得他的歡心,從而得到他答謝的書畫。而這一切實際上鄭板橋瞭然於胸,因此,他經常藉此譏諷那些勢利者,有一次,便有一名和尚因此而遭到了鄭板橋的譏諷。

這名和尚名為蒼松,是通州的一個寺廟的當家和尚,身為僧人的他,卻依靠化緣而存下了不少的私房錢。

像許多的官宦劣紳一樣,蒼松非常的勢利,並且也非常的好面子,社會上流行什麼,擁有什麼才有面子,蒼松便去追求什麼,而有一次讓他遇上了鄭板橋。

早就聽聞鄭板橋的盛名的蒼松對於鄭板橋的書畫求而不得,並且他也聽聞過鄭板橋贈人書畫不看金錢,而是看緣分的,因此蒼松便想不花錢從鄭板橋那裡騙得書畫,於是他死皮賴臉的硬拉鄭板橋去他的寺廟中做客。

鄭板橋實在推託不過,便隨他去到了廟裡,為了求得書畫,蒼松對鄭板橋百般優待,給他豐盛的飯菜,又用上好的茶葉來招待他,甚至就連茶具都是用景德鎮的細薄瓷,可以說是蒼松能夠提供的最好待遇了,他以為這樣便能夠搏得鄭板橋的歡心讓他贈字。

然而,蒼松不知道的是,鄭板橋一眼就看穿了蒼松的想法,一個出家人卻能夠用如此豐厚的待遇招待他,必定是個勢利的人,而鄭板橋並未就這樣離開,而是決定要譏諷他一番。

當時,蒼松屢屢向鄭板橋提出希望他為其寫一副對聯,但是鄭板橋卻始終裝作聽不見,只是顧著看書,絲毫不搭理他,一開始蒼松熱情不減,因為對他來說能夠得到鄭板橋的書畫那麼怎樣都值。但是,隨著鄭板橋一天天的看書,讓蒼松心裡的熱情驟減,不僅如此,什麼連對鄭板橋的招待也逐漸降低,到最後甚至連飯食都不見油星兒,加上用白鹽炒出的青菜,而茶葉用一碗黃菊花替代,就連景德鎮的茶具也換成了瓦壺。

對此,鄭板橋也沒有任何表示,依舊看書度日,就這樣度過了十數日的時間,蒼松終於忍不住就,他招待鄭板橋是為了其書畫,而如今鄭板橋無意相贈,因此蒼松便產生了趕走他的想法,此時鄭板橋便表示自己叨擾了十多天,心中也是過意不去,因此打算寫一副對聯贈給蒼松作為答謝,一聽到這裡蒼松笑逐顏開,又是一副諂媚的模樣。

而只見鄭板橋揮筆寫成了一副對聯,原本欣喜的蒼松一看到對聯卻突然黑了臉。只見上聯寫著「青菜白鹽秈米飯」,而下聯則是「瓦壺天水菊花茶」。

蒼松和尚一看到內容便知道這是鄭板橋諷刺他,他既不敢將這副對聯懸掛,同時又捨不得丟掉,只好找人悄悄地賣掉了。

其實,若是蒼松一開始就是用「青菜白鹽秈米飯」以及「瓦壺天水菊花茶」來招待鄭板橋的話,說不定在第一天鄭板橋就贈字了,畢竟鄭板橋並非貪財之人,而蒼松的勢利更是讓鄭板橋非常的厭惡,被譏諷一番也就是正常的了。

小結

鄭板橋的文思敏捷,且為人睿智耿直,此外他卻又落拓不羈灑脫怪異。因此在民間中流傳著他的許多妙趣橫生且又暗含諷刺的對聯與詩歌。像板橋這樣風趣瀟灑、敢說敢為者其實並不多。而在這些趣聯與趣詩的背後,又有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小故事。

而這些妙趣橫生的小故事中,又表現出了鄭板橋的為人。

鄭板橋對藝術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他總願意去虛心求教於別人。然而,對於封建官場的歪風邪氣他卻絕不隨波逐流,對於權勢不低頭。因此,他雖做官卻處處關心民眾,從不逢迎拍馬。

鄭板橋的為人,在其家書中也有生動的表達,在接待貧寒的百姓時,要先請吃吃點東西後,再詢問他的來意。而在對待童僕時,他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對待,這也正是他仁心的高度發揮。

在與鄭板橋有關的小故事中,無論是講述了他多麼怪異的做法,卻總是能夠表現出他的率真,在那見慣了虛偽取稅的社會之中,像鄭板橋的這份率真,可算是很難得的!

參考資料:《竹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鄭板橋為啥誇那死和尚
    沒錯,這和尚很懂行。懂行,就麻煩了。和尚想,不行,得讓他多寫點,這字過上幾百年,能賣大價錢啊,窮孫窮窮孫們有錢掙了!於是他就說,抄完,是可以住了,但是呢,如果睡覺想蓋被子的話,那你還得再給我寫一副對聯。
  • 鄭板橋罵和尚為「禿驢」,上聯「鳳來禾下鳥飛去」,下聯更是絕配
    對聯不僅僅講究對仗工整,一副高深的經典佳對,往往都讓人玩味其中,或能感悟出深刻的道理,或能從中發現什麼隱藏的含義,對聯可以說是一種高級的文字遊戲,文人墨客對其更是喜愛有加。歷史上有關對聯的趣事有很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清代鄭板橋的對聯趣事,細細品讀,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 蘇軾寫對聯罵和尚是「禿驢」,和尚懸掛門外,最後才知道上當了!
    蘇軾曾寫了一副對聯專門譏諷李林甫,上聯是「甚欲去為湯餅客」,下聯是「惟愁錯寫弄獐書」。「璋」代表貴重的玉器,而「獐」則是一種野獸,意思可是天差地別,難怪會被蘇軾諷刺呢。其實有關蘇軾的對聯趣事,歷史流傳下來的還有很多,有一則對聯堪稱經典,蘇軾罵人不漏痕跡,如果不仔細研讀,還真看不出其中的玄機。
  • 鄭板橋流傳最廣的一副對聯,背後有個故事,說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於是就和金沙寺的老和尚商量,備下竹青、竹黃兩種不同顏色的竹片,在上面編好號碼,一種交給老和尚,一種交給小書童,並叮囑小書童去金沙寺玉女潭挑水時,必須和老和尚換成一對一編號兒的竹符回來,這樣小書童就再不敢耍滑頭了。這種竹製的水籌後來一直留傳,被改成老虎灶水店裡使用的上面有燙火烙印的水籌,雖然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年齡大一點的老人還都有記憶。
  • 清代怪才鄭板橋的十二字對聯,道儘先被冷落再被尊重的世態炎涼
    話說有一天,鄭板橋閒來無事,就去一個寺院遊玩。寺院裡的住持看到鄭板橋穿的普普通通,不像是達官貴人,於是就不願意搭理他,眼皮也不抬,冷冰冰的招呼說:「坐。」然後冷冰冰地對小和尚吩咐說:「茶。」鄭板橋不以為意,他早已看淡風雲,早已熟知世態炎涼,於是安靜的拉了一張椅子。
  • 回憶:本煥老和尚的一天
    這位極具個性的方丈,就是弘法寺開山方丈、虛雲法師的弟子、南禪臨濟宗第四十四代傳人本煥老和尚。本煥老和尚雖已百歲有五,但身體硬朗,生活完全自理。每天早上四點十八分準時起床,念經坐禪到七點,晚上九點準時休息。他開玩笑地問記者:「你看我年紀多大?」得到答案是「80歲」,他隨即開懷大笑,活脫脫一個彌勒佛。
  • 老和尚聲色俱厲:「你為什麼還要到這裡來?這次我可保全不了你了!
    打死完這條蛇之後,他也沒覺得什麼,便照常趕路。從他家到他經常做生意的地方,有一個建在一座山的山頂上面的寺廟,寺廟裡面只有一個常住的老和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寺廟裡面多了一條很兇惡的大狗,全身白色,足足有頭小牛犢那麼大。至於這條狗是怎麼來的,寺廟裡面的老和尚也說不清楚。這條狗非常兇猛,所有到山裡面來上香的人,都會被這條狗追著吠叫半天才罷休。
  • 親承虛雲老和尚圓瑛大師來果老和尚教導的一代高僧:體光老和尚
    親承虛雲老和尚圓瑛大師來果老和尚教導的一代高僧:體光老和尚近代高僧禪宗泰鬥一百二十歲的虛雲老和尚有十二位著名的大弟子,每一位都是中國佛教界的頂級人物,都是修行證悟境界非凡的大師。虛雲老和尚的十二位大弟子:釋體光、釋具行、一誠長老、照禪長老 、釋聖一、釋淨慧、本煥長老、釋佛源、釋宣化、傳印長老、釋海燈、釋紹雲。今天我們介紹給大家的就是虛雲老和尚的第一位大弟子體光禪師。體光老和尚,俗家姓袁,祖籍河南項城人,體光老和尚出生於1924年4月。
  •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一
    答:『我們現在雖然出家,但是仍帶有無始以來所造的罪業劫數。怨親債主,這些都會來討,我們要念佛,靠念佛的力量,一關一關地打破。』※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廿三日地點:承天禪寺年齡:八十八歲下午,懺雲老法師與大眾在客堂,請老和尚開示。老和尚說:『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
  • 民間故事:小和尚戲耍摳門老和尚,吃包子挖金子
    老和尚不明白,問:「廣正,你往日總是愁眉苦臉,今日咋這麼高興?」廣正還是忍不住笑,說:「師父,你不曉得啊,昨夜裡,我在菜園挖到一塊金子。」老和尚剛要把包子往嘴裡送,一聽說金子,不由得把包子遞給廣正說:「給!邊吃邊說。」
  • 《劍來》老和尚的愛情觀
    大圓月寺老和尚聽到小玄都觀老道人說到蒲禳的名字,心中便佛唱一聲,老和尚沒有摒除「貪嗔痴慢疑」五毒,但惟有「痴」的話語能夠遲滯了他的腳步,走過去就能證得菩薩果位。老和尚在救下老烏龜的時候,對河對岸說了一句「回頭是岸」,這既是在提醒陳平安危險,要儘快離開鬼域谷,也是在對蒲禳說,事情應該有個結果了,雙方就是這麼默契,蒲禳來到了大圓月寺,老和尚也終於出來相見。蒲禳以前來過多次,老和尚都是避而不見,蒲禳以為他是內疚,實際上老和尚是沒把握過情關,如果蒲禳知道這件事,恐怕早就不再糾結了。
  • 終南山觀音古洞117歲普光老和尚傳奇一生
    老和尚用這個例子來教育我們千萬不要起貪心。後來老和尚發現武功再高也成不了道,而且還容易傷人(看到不平的事情就想管,結果為了救一個好人可能要傷害一百個壞人,冤冤相報何時了呢),就決定不練了。從此躲進深山,不和人接觸,不平的事情看不見,不就不惹事了嗎?後來又聽說終南山是歷代修行人成道的地方,於是就準備去終南山修行。
  • 歷代高僧:廣欽老和尚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廣欽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1977年,第一次見到廣欽老和尚,當時老人家沒別的開示,只教我們好好念佛。同學中有一位素以博學多聞自居者說:「一字不識的老和尚,能開示什麼嘛!」無知的我們,在心裡上也認為--沒錯,就像有眼的向沒眼的問路,當然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翌年,參加懺雲法師在臺北念佛團打佛七,懺公非常敬重老和尚,於佛七圓滿後,浩浩蕩蕩七、八十人,上土城承天寺拜訪老和尚。當時,承天寺建築簡陋,只有幾棟寮房,沒有現在這麼輝煌壯麗。
  • 遙遠的古寺裡 老和尚是怎樣向小和尚傳遞佛法的
    寺廟很小,沒什麼香火,只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老和尚在寺廟的旁邊,開墾有幾塊田地。大的田地裡種著莊稼,靠近寺廟的小地裡,種著蔬菜。莊稼地產出的糧食,夠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年四季吃了;菜地裡的蔬菜,夠老和尚小和尚下飯的了。每天,天剛蒙蒙亮,老和尚就把小和尚叫起來禪修。
  • 好厲害的老和尚,這個和尚證了初果,還會降服鬼怪
    此行,上人多次到承天寺去拜訪廣欽老和尚。以下內容摘自《大乘起信論淺釋》:這一次很值得紀念的,我見著一位證初果的人。雖然他不會說法,不會怎麼樣子來教化眾生,他就用他這一個樣子來影響人。在我沒去的前一天,他就告訴他的徒弟,要把那個道路都打掃乾淨了它。他說明天呢,有一個特別的人來,那麼都要預備好了。
  • 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廣欽老和尚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大德高僧,末學一直非常敬仰,關於老和尚的故事和語錄經常看,也一直在向他老人家學習。廣欽老和尚二十歲時在泉州承天寺出家,九十五歲圓寂。老和尚在洞中潛修,經常打坐入定,一定就是數月之久,甚至被人誤認為已經圓寂。老和尚的傳說非常之多,今天末學主要為大家分享一下老和尚忍辱的兩個故事。一,被人冤枉,若無其事。廣欽老和尚在山洞潛修十三年,一直到有所證悟後才下山重返承天寺。老和尚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每天晚上在大殿裡禪坐不臥。
  • 宋慕新:佛源老和尚的「小故事」裡 藏著大智慧
    有一次,雲門寺舉行放生活動,一居士在家沒怎麼幹過活,手提一桶泥鰍都沒勁,走得左搖右擺。佛源老和尚看到後,大聲吆喝:「大家快來看啊!這就是在家沒幹過活、好吃懶做的人,大家快來看喔!」居士面紅耳赤,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事後,這位居士很感恩老和尚用這樣的方法來調伏他,令他受益無窮。2003 年,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一誠長老榮膺北京法源寺方丈,恭請佛源老和尚送座。
  • 此中有真意,蘇軾與和尚對聯趣談
    閒來無事,我也喜歡刷刷短視頻,我發現現在很多和尚、大師也在一些直播平臺混得風生水起,解惑渡人,妙哉,善哉,確實,做什麼都要講究個與時俱進,傳播佛法妙門亦是如此。忽然之間就想起了蘇子與和尚的一些趣事,所以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咱們權且樂呵樂呵,結個緣。
  • 廣欽老和尚與念佛的因緣
    從以上資料我們推測,廣欽的生父這一邊,家中食指必十分浩瀚,且廣欽可能是家中老么,因為兄長要娶妻,年齡若非弱冠,起碼也近弱冠,而廣欽當年才三、四歲,兩人年齡相差甚大,其間必有其他兄弟姊妹,只是廣欽年幼不記得這些事。故在臺灣流傳廣欽老和尚的相關事跡中,都沒有提到廣欽曾和生身父母連絡過,其身世隱晦乃屬必然。
  • 近代傳奇高僧廣欽老和尚:感化猛虎 入定四月
    一生沒有著作,圓寂之後,弟子將其平時訓誡輯為《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行世。  近代高僧廣欽法師,出生於光緒十八年(1892)。自幼體弱多病,隨母奉佛茹素。1927年投禮瑞芳法師披剃,法名照敬,字廣欽。1933年到莆田襄山慈壽禪寺,從妙義老和尚受具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