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鑄就品牌,創新引領發展」是Ameco不斷提升工程技術、探索前沿科技、改善工藝流程的核心理念,也是Ameco人踐行工匠精神、追求科技進步的行動主線。
秉承這一理念,Ameco北京基地公務機服務產品部歷經三年潛心鑽研,最終在飛機客艙內飾結構強度驗證能力建設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解決了此領域的適航審定難題。該項目的相關創新成果《基於全尺寸試驗的符合性驗證體系研究》獲得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民航科學技術三等獎,標誌著Ameco在民航飛機客艙設計製造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01
國內技術缺失 國外技術封鎖
典型複雜客艙內飾件安裝
現代民用飛機的客艙內飾越來越關注舒適度和美觀性,為滿足用戶不斷升級的使用需求,客艙內飾件已演化為複雜的多曲面、多材料的組合體。同時,航空運輸對於重量控制的極致追求,使複合材料內飾結構的設計和使用變得極端複雜。如何能夠在準確判斷客艙內飾件結構強度的同時,確保飛行安全並最終獲得適航批准,成為了飛機內飾改裝設計所面臨的關鍵技術挑戰之一。
典型複雜客艙內飾件
飛機客艙內飾件結構強度的驗證方法是客艙改裝企業乃至飛機設計製造廠家的核心智慧財產權,國內很少有企業能夠實施客艙改裝並獨立進行結構強度驗證,通常是委託國外供應商進行工程設計、製造和適航驗證。這項重要技術能力的缺失,使國內日益增長的客艙改裝需求受到抑制。
02
勇擔使命 潛心研究
從成立之初,Ameco北京基地公務機服務產品部就認識到掌握此項能力是開展工程設計和適航審定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必須通過自主創新解決該項難題。
2015年,部門決定成立項目組,針對這一能力展開技術攻關。一群年輕的工程師勇擔使命,打響了「課題攻堅戰」。他們中的大部分為85後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國內一流工程院校,懷揣著對民航事業的熱忱加入Ameco。團隊中有「領頭羊」劉百慧、「技術大拿」陳晨、「極致認真」盧麗穎、「鼎力青年」劉井新、「勤懇黑牛」李康、「鬥志滿格」金強強以及「精算高手」段思明。
團隊合影
(第一排左起:陳晨、盧麗穎、金強強
第二排左起:段思明、劉井新、李康)
縱然「實力爆表」,項目團隊在研發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困難,尤其是在各類實驗階段,團隊成員需要在實驗室反覆測試,以便記錄最精準的實驗數據,往往一工作起來就是大半天,時常因為專注投入工作而錯過飯點、顧不上休息。三年裡,這個平均年齡30歲的年輕團隊一心撲在項目研究中,所有的付出只為能夠更早地完成數據採集,更快地攻克技術難關。
研究與驗證體系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在全面研究業界的政策法規、最新理論及國外技術資料後,項目團隊展開了深入的技術研究,由簡至繁,逐級解決客艙內飾的關鍵技術,最終建立起一套經過驗證的可靠的有限元結構分析方法。
03
三年拼搏 不辱使命
元件級實驗
組件級試驗
全尺寸試驗
三年裡,項目團隊進行了90餘組元件級強度試驗、80餘組組件級強度試驗、20餘組模擬方法驗證試驗,獲得了上萬條測試數據,完成了數百組有限元算例,最終攻克了邊界條件、加載方式模擬、三向力採集等技術難題,驗證了自主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為保證飛機內飾改裝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支撐。
優化計算前後對比
04
項目應用 未來可期
迄今為止,《基於全尺寸試驗的符合性驗證體系研究》項目成果已應用于波音747-8、737-800等機型客艙內飾改裝中,並順利獲得了適航批准。在飛機客艙複合材料內飾結構的工程設計和適航驗證領域,Ameco已掌握了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且處於世界領先行列。同時,該項目研究取得的關鍵技術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壁壘,為公司創造了客觀的經濟效益,其理論和方法可進一步在飛機客艙內飾設計製造和改裝行業內推廣。
未來,Ameco還將繼續堅持
「飛機工程技術全球服務商」的品牌定位
為早日實現民航強國的奮鬥目標
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北京基地 陳晨、盧麗穎、劉井新
圖:北京基地 陳晨、丁楠
微信編輯:黨委工作部/企業傳訊部 劉驍
轉自Ameaco
特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