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的教育水平如何?高分屏蔽生6年為零,優質生源外流現象嚴重

2020-12-10 朝日社談

回顧廣東2020年高考成績,發現珠三角城市江門的教育尤其引人注意。今年高考,文科前20名和理科前50名高分屏蔽,而江門地區無人入選,甚至江門的文理科狀元在200名左右。

其實,這已經是江門連續6年無人入選了。江門近幾年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也是年比一年少,而且有不少是提前錄取或藝術生。

相比近幾年其它城市教育突飛猛進,江門可以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落後的跡象。明明清華北大在廣東擴招了,但江門考上的人數反而越來越少。

看看周邊的城市,不用對比廣州深圳,單單看一下惠州、汕頭和湛江,甚至陽江都後來居上,這幾個城市近幾年教育水平突飛猛進。

特別是汕頭近幾年高考風頭更是與廣州深圳媲美,而湛江、陽江更是後來居上,近幾年都有考分屏蔽生,今年湛江地區6名,陽江地區3名。

細數一下這些年,江門地區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2014年6人、2015年8人、2016年3人、2017年4人、2018年5人、2019年2人。這裡面還包含了不少提前錄取自主招生和藝術生,真正高考分數錄取的人數可能還要少些。

今年2020江門高考情況暫不清楚,也沒有看到什麼高考喜報。而據了解,湛江地區廉江市實驗學校14年建校,6年有50人考上清華北大。至於汕頭地區更是相差甚遠。

江門市

當然,有人說高考高分人數不能衡量地區教育水平,應該看整體地區教育水平,例如本科率、優投率,這才是衡量綜合水平的合理方式。

但是,我想說,雖然江門一中本科率達到99%左右,比其它地區城市的一中好得多,但是對比優投率,對比整體地區水平,江門地區未必比得上茂名。

茂名一中

茂名作為教育強市,雖然今年沒有高分屏蔽生,但是整體教育水平絕對不差,各個地區都有不少知名學校,今年茂名有7110人上優投線,湛江有5000多人

江門地區優投人數未知,但江門一中的優投率60%多,優投人數761人。而據了解,茂名一中優投人數達到1287人,高州中學1326人。另外,湛江一中也有1303人。至於汕頭更不用說了。

江門整體各個地區教育水平或許比湛江、陽江地區好得多,但是高層頂尖考生缺乏這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是優質生源流失嚴重。

自從2014年落實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後,以景賢中學為例,按照政策要求,面對招生的地段也僅僅蓬江區和江海區,另外小部分政策照顧生。

這種就近入學政策阻斷了優質生源集中,但是,你要知道各個地區的學校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是不平衡的,如果優質的生源在不好的學校培養,就不能充分發揮其天賦和能力。

南都報社數據

這造成了大部分優質生源流失,更多的家長把目光指向旁邊的佛山、中山、廣州等地方的名校,哪怕是私立民辦學校,這些學校對江門優質學生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

近幾年,江門累計至少有上百名優秀頂尖學生入讀臨近的中山紀念中學。有家長透露,「2016年,當時景賢中學兩個重點班,有20多人去了中山紀念中學,還有一些考入了廣東實驗中學等名校。」

中山紀念中學

江門地區的教育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教育財政投入。2019年,江門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有424.02億元,增長率12.0%,其中教育支出84.67億元,增長率7.6%;同年,廣東省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率10.0%,教育支出有3189.64億元,增長率14.4%;可以看出,19年江門市教育支出增長率低於全省水平。

此外,據廣東省教育廳、財政廳、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全省教育經費統計情況顯示,全省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支出為3311.77元,比上年的3241.87元增長2.16%,而江門市是負19.99%

新會一中

在此,希望江門能加大教育投入,重視發展教育,不求多出色,至少不要落後廣東的平均水平。小朝發現,近幾年江門的私立民辦學校倒是搞得有聲有色,例如江門二中、江門廣雅中學、江門市廣德學校等等。

相關焦點

  • 廣東70名高分生成績被屏蔽 廣州有15人
    記者多方了解到,今年廣東理科前50名、文科前20名考生的成績已被屏蔽。也就是說,今年全省有70名考生被屏蔽成績。其中,廣州成績被屏蔽的人數最多,一共有15人。廣州的高分考生中,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人數最多,一共6人,分別是5名理科生和1名文科生;廣州大學附屬中學高分生3人,分別是理科1人,文科2人;廣東實驗中學有2名理科高分考生,該校目前已知理科前100名有8人,文科前100名有3人;廣州第二中學高分生文理科各1人;廣州市第六中學和廣州市真光中學各有1名理科高分生。
  • 2020佛山中考前100名高分屏蔽生,南海81人三水5人,持續更新中
    中考放榜快訊(實時更新中)據佛山市教育局消息,今年全市6.9萬名考生參考,全市總分前100名考生(末位同分,共110人)的成績被屏蔽查詢。2020佛山中考南海區高分學員2020年佛山中考今日下午放榜,南海成績再次領跑全市!在全市中考前100名的高分屏蔽生中,南海獨佔81人!他們分別來自區內13所公辦、民辦學校!
  • 馬媒:華裔外流 馬來西亞砂拉越倫樂縣華小缺華裔生源
    而隨著當地華裔人口外流而減少,現有的3所華小也面臨華裔生源不足的問題。當地華社區領袖表示,希望華裔子弟關心華教的發展。2019年,倫樂中華公學的學生人數共492名,超過30%是原住民學生;三馬丹中華公學共136名,僅有8名是華裔生,而2020年新生人數共142人,華裔生不到10%;砂拉央/砂拉叻中華公學共80名,大部分是華裔生。
  • 廣東70名高分生被屏蔽成績,汕頭7位,來自金中和潮實!
    其中,本科批次為文科430分,理科410分;高分優先投檔線為文科536分,理科524分。今年理科前50名、文科前20名考生的成績已被屏蔽。也就是說,今年全省有70名考生被屏蔽成績。他們分別來自廣州(15人)、深圳(11人)、東莞(9人)、佛山(9人)、汕頭(7人)、湛江(6人)、惠州(4人)、中山(3人)、陽江(3人)、珠海(2人)、和河源(1人)。
  • 7年超164萬人外流:東北人口振興不能只靠"沈大長"
    但隨著本世紀初東北振興戰略的提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人口外流的速度,但現在看這一現象仍在加劇。」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2014年煤炭價格的下行,東北多座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人口外流速度明顯加快。但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東三省內部開始出現明顯分化,遼寧、吉林人口外流現象有所好轉,而黑龍江的人口外流則繼續。
  • 掩耳盜鈴的「屏蔽生」新規:屏蔽了高考狀元,把高分炒作擴大34倍
    原因在於,這部分考生,他們的分數太高了,因此,被系統自動屏蔽了。這一群考生,又被稱為屏蔽生。今年廣東高考的屏蔽生,到底有多少名呢?理科考生有50名,文科考生有20名,也就是說,廣東理科前50名、文科前20名的考生,都成為了屏蔽生。廣東2020年高考,為什麼要設置屏蔽生?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避免大家炒作「高分考生」,更是為了避免大家炒作「高考狀元」。
  • 哈市3所高中被授予「清華大學優質生源中學」稱號!還有好消息...
    ,來到哈爾濱市第三中學校,祝賀哈三中成為清華大學2020年優質生源中學。就家長們提出的「競賽生何去何從、清華自主考試的試題難度、強基學生的後續發展及保研情況、專業選擇的思考、大學的精神文化」等問題加以指導。
  • 太原市小店區一中掛牌山西農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日前,山西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領導一行代表山西農業大學來到小店區一中舉行「優質生源基地」籤約掛牌儀式。劉奮武副院長向小店區一中的全體師生表示誠摯的問候,並簡單介紹了山西農業大學的辦學歷史、發展規模、學科建設以及招生政策等,贈予小店區一中「山西農業大學優質生源基地」牌匾及喜報;陳斌書記首先對小店區一中多年來對我校輸送大量優秀人才表示衷心地感謝,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小店區一中的優秀學子報考資環院進行學習深造。
  • 北京高分生六成出自高知家庭 半數父母籍貫不同
    家庭出身  ●關鍵詞:父母學歷和職業  六成被調查高分生出自高知家庭  在對高分生父母學歷進行統計分析後發現,超過六成的高分考生出自高知家庭。  在被調查的高分考生中,近四成來自公務員家庭,近三成來自教師家庭。
  • 2019年珠海中考放榜,前100名屏蔽學校名單出爐
    事不宜遲,馬上來看看2019珠海各區中考戰況如何!成績高分屏蔽考生究竟花落誰家!珠海中考前100名被屏蔽學校名單出爐其中珠海文園中學被屏蔽考生就佔了31位!佔比第一名!超過三成!!!比第二名的學校多了16名!
  • 福州這所12年一貫制學校如何留住優質生源?
    在福州還有一所12年一貫制的學校,她的優質生源放棄一三附,均選擇直升本校高中部清北班。她就是福州陽光國際學校。福州陽光國際學校2020年高考成績最高分676分,670分以上2人, 640分以上6人。這四名學生,全程陽光自行培養,均為福建戶籍,有的是在本校高中3年、初高6年,甚至是本校小、初、高12年全程精心培養,並茁壯成長起來的,且均為應屆考生。
  • 清華大學授牌萊西一中「優質生源基地」
    清華大學授牌萊西一中「優質生源基地」 2020-12-24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鳳山去年「零一本」:教師呆不住 生源被抽走
    他認為,對於農村子弟「均衡、公平」的教育體系,應該是「每個縣都有至少一所優質的高中,一部分優質的師資生源留駐,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良性循環」,而不是所有優質資源都向城市和個別超級中學集中。絕大多數農村孩子無法進入門檻較高的超級中學,這些資源再「優質」也與他們無關——最終,留給他們的只有愈發乾涸的縣中。
  • 桐城天城中學成為長沙理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
    11月27日,「長沙理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籤約授牌儀式在桐城天城中學隆重舉行,長沙理工大學招生辦主任張斌、天城中學校長葉葆春等出席了籤約授牌儀式。張斌教授對本次「優質生源基地」籤約掛牌表示感謝,對天城中學多年來取得的辦學成績表示祝賀。
  • 7年超164萬人外流:東北人口振興不能只靠「沈大長」
    近日,新華社旗下媒體《半月談》援引數據稱,2014-2018年,黑龍江省高校到省外創業和工作的生源畢業生數量約為25.17萬人,年均流出5.03萬人。考入省外高校的,僅有14%回省就業。高端人才流失,只是東北地區人口外流的一個側面。
  • 廣州高分考生全省最多,還有一個「唯一」,揭秘背後
    截至目前,全市有15名考生成績被屏蔽,佔全省70名被屏蔽考生的21.4%。可喜的是,與2019年情況類似,高分段考生並不是集中在一兩所中學,而是遍地開花,體現了廣州教育可持續的優質均衡。
  • 教育資源短缺 城鄉考生被指「同分不同命」(圖)
    因為農村考生和縣城考生的身份區別,出現了「同分不同命」的現狀——農村考生若想就讀縣城重點高中,得憑高分入讀重點班,而分數低的考生,入讀縣城重點高中的普通班都顯得有些遙不可及,因為普通班主要是僅針對縣城考生。惟一的救濟途徑是均衡生,但也有名額和條件限制。  多名考生家長質疑教育不公平。
  • 江門旅遊資源豐富,如何結合研學旅行走進教育體系?
    江門旅遊資源豐富,如何結合研學旅行走進教育體系?寓教於遊,打造江門特色「課堂」  那麼,江門研學旅行發展怎樣?又將如何打造成優質的研學旅行目的地?記者對此進行採訪。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易航A現象江門研學旅行方興未艾從鶴山市雙合鎮的雙好茶園到小鳥天堂,從陳皮村到開平自力村、倉東基地……提起這些天在江門的研學旅行,何昭凝眼裡依然流露出興奮之情。
  • 名校推免生源比例加大對考生的影響
    另外過半的學生表示贊同推免政策的設置,有益於整體研究生教育提高生源水平,對自己報考並無實際影響。事實上,我國的研究生教育泡沫已經出現,我國高校曾在2009年前後降低研究生擴招的幅度(控制在5%以內),但近年來借研究生培養結構調整,一些高校還在增加研究生招生規模,輕視培養質量,研究生教育質量嚴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