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廣東2020年高考成績,發現珠三角城市江門的教育尤其引人注意。今年高考,文科前20名和理科前50名高分屏蔽,而江門地區無人入選,甚至江門的文理科狀元在200名左右。
其實,這已經是江門連續6年無人入選了。江門近幾年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也是年比一年少,而且有不少是提前錄取或藝術生。
相比近幾年其它城市教育突飛猛進,江門可以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落後的跡象。明明清華北大在廣東擴招了,但江門考上的人數反而越來越少。
看看周邊的城市,不用對比廣州深圳,單單看一下惠州、汕頭和湛江,甚至陽江都後來居上,這幾個城市近幾年教育水平突飛猛進。
特別是汕頭近幾年高考風頭更是與廣州深圳媲美,而湛江、陽江更是後來居上,近幾年都有考分屏蔽生,今年湛江地區6名,陽江地區3名。
細數一下這些年,江門地區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2014年6人、2015年8人、2016年3人、2017年4人、2018年5人、2019年2人。這裡面還包含了不少提前錄取自主招生和藝術生,真正高考分數錄取的人數可能還要少些。
今年2020江門高考情況暫不清楚,也沒有看到什麼高考喜報。而據了解,湛江地區廉江市實驗學校14年建校,6年有50人考上清華北大。至於汕頭地區更是相差甚遠。
當然,有人說高考高分人數不能衡量地區教育水平,應該看整體地區教育水平,例如本科率、優投率,這才是衡量綜合水平的合理方式。
但是,我想說,雖然江門一中本科率達到99%左右,比其它地區城市的一中好得多,但是對比優投率,對比整體地區水平,江門地區未必比得上茂名。
茂名作為教育強市,雖然今年沒有高分屏蔽生,但是整體教育水平絕對不差,各個地區都有不少知名學校,今年茂名有7110人上優投線,湛江有5000多人。
江門地區優投人數未知,但江門一中的優投率60%多,優投人數761人。而據了解,茂名一中優投人數達到1287人,高州中學1326人。另外,湛江一中也有1303人。至於汕頭更不用說了。
江門整體各個地區教育水平或許比湛江、陽江地區好得多,但是高層頂尖考生缺乏這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是優質生源流失嚴重。
自從2014年落實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後,以景賢中學為例,按照政策要求,面對招生的地段也僅僅蓬江區和江海區,另外小部分政策照顧生。
這種就近入學政策阻斷了優質生源集中,但是,你要知道各個地區的學校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是不平衡的,如果優質的生源在不好的學校培養,就不能充分發揮其天賦和能力。
這造成了大部分優質生源流失,更多的家長把目光指向旁邊的佛山、中山、廣州等地方的名校,哪怕是私立民辦學校,這些學校對江門優質學生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吸引。
近幾年,江門累計至少有上百名優秀頂尖學生入讀臨近的中山紀念中學。有家長透露,「2016年,當時景賢中學兩個重點班,有20多人去了中山紀念中學,還有一些考入了廣東實驗中學等名校。」
江門地區的教育問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教育財政投入。2019年,江門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有424.02億元,增長率12.0%,其中教育支出84.67億元,增長率7.6%;同年,廣東省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率10.0%,教育支出有3189.64億元,增長率14.4%;可以看出,19年江門市教育支出增長率低於全省水平。
此外,據廣東省教育廳、財政廳、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全省教育經費統計情況顯示,全省普通高中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支出為3311.77元,比上年的3241.87元增長2.16%,而江門市是負19.99%。
在此,希望江門能加大教育投入,重視發展教育,不求多出色,至少不要落後廣東的平均水平。小朝發現,近幾年江門的私立民辦學校倒是搞得有聲有色,例如江門二中、江門廣雅中學、江門市廣德學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