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挖出了一天後的價寶,默默地守護了寶寶10年,拒絕了30萬元的賞金,故事一度流傳開來。他是誠實的老人蔡長明。
2001年5月的一天,住在綦江古南街的老農蔡長明和他的兒子扛把鋤頭去到了地裡。這個地方在一座無名的山下,蔡長明決定在這裡挖個池塘養些魚。蔡國強在山坡附近挖洞,他的兒子在負責運土。大約上午10點,蔡長明用鋤頭挖出了一個奇怪的東西。當他從地面挖出泥土時,他發現那是一塊臉盆大小的石頭,形狀像牛脖子的骨頭。蔡國強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所以他用鋤頭把它敲了一下,發現它非常堅硬,像象牙一樣白。
蔡昌明當即叫兒子過來看,兒子拿起石頭看了看,此刻猜這東西可能是化石,至於到底是什麼化石還沒有確定。所以蔡長明和他的兒子把它裝進的麻袋,那天,他們足足裝了兩大袋化石都放進了魚池旁邊的小房子裡。幾天後,蔡國強背著兩塊石頭來到博物館,問專家是什麼東西。專家們驚訝地發現蔡國強帶來的石頭可能是恐龍。
後來,專家們去了發現化石的山上,在對化石進行了探測之後,他們確認這確實是一根恐龍骨頭。但由於資金有限,目前無法挖掘,請老蔡保護。專家離開後再也沒有回來,蔡長明從此就在山上靜靜地把守著。這一守整整10年了。
隨著專家們的到來,蔡國強的家人日夜看守著山坡,甚至平時還在小心翼翼地挖土,村民們推測魚池裡埋藏著寶藏。消息傳出後,村民們扛著鋤頭和鏟子上山挖財寶。蔡國強站在他的土地上,用一把鏟子防止化石被挖掘和破壞,阻止村民們上山。因為周圍的土地是蔡國強家的,蔡國強拒絕任何人進入他的家。為此,蔡長明和村民們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在十年的看守中,蔡長明和村民們發生了多次爭吵。為了保護這些化石,他還鰻魚池裡裝滿了蔬菜。村民之間的競爭也帶來了文物收藏家,很多人來到蔡昌明的家要求挖掘文物。因此,文物收藏家懸賞30萬元讓老蔡挖出這些寶物交給他們。
然而,蔡銘超拒絕接受文物收藏家的高價,仍然日夜守護在群山周圍。2010年12月,文物部開始在山上挖掘恐龍化石,曾守護該寶藏10年的蔡長明受邀參加發掘工作。專家已經確認這些化石屬於1.5億年前的蜥腳類恐龍。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恐龍化石,總價值達數百萬美元。這種恐龍最終被命名為七江龍,收入地質博物館。老蔡無償保護了10年的恐龍化石,為了保護這些化石,相關部門為老蔡送去了獎金和獎品,感謝老蔡10年的堅持。
蔡長明是一個平凡的人,但為了一句話堅持10年不賠,拒絕購買30萬元,他的誠信值得稱讚,他的事跡為一個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