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一老伯常「趁熱」吃火鍋 「燙」出食管癌

2020-12-24 紅網

醫生為宋老伯做手術。

紅網時刻常德4月2日訊(通訊員 黃一喬 騰燕妮)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火鍋控」,常德市桃源縣的宋大伯幾乎餐餐都吃,喜歡「趁熱吃」,即便被燙得喉嚨疼,仍樂此不疲。宋大伯怎麼也沒想到,這竟讓他「燙」出了食管癌。4月1日,在湘雅常德醫院手術治療後,宋大伯終於康復出院。

家住常德市桃源縣的宋大伯今年61歲,平日身體健康、能吃能喝,在工地幹活。結束一天辛苦的勞動後,老宋最喜歡的就是約上三五好友涮火鍋,把燙嘴的食物立馬送入口中是他特殊的飲食習慣。有時,一個人在家,老宋也是將一缽燉得滾燙的熱菜就著米飯吃下。

從去年10月份開始,宋大伯吃飯時總感覺被「噎」住,要喝口水後才能把飯吞下去。後來,吃飯吞咽更成問題,出現了哽咽感。今年3月初,宋大伯吃飯時哽咽感加重。一家人奔波趕到湘雅常德醫院,經檢查,老宋被診斷為食管癌。

3月14日,心胸外科主任黃日茂,副主任醫師蔡享道,主治醫師胡邦、劉茂林,住院醫師黃雲鶴通力協作,為宋大伯實施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手術。術後,在醫護人員的照料下,宋大伯恢復情況良好,可入流質飲食。

醫生提醒,為預防食管癌,進食要細嚼慢咽,禁止吃一些過燙、過硬、粗糙以及對消化系統刺激性過強的食物,當出現一些可疑的症狀,比如有輕微的或偶爾的吞咽困難等症狀時,應該及早去醫院診斷和治療。

相關焦點

  • 以為是慢性咽炎,卻查出食管癌!食管癌的早期徵兆別視而不見
    40歲的王先生就是因為常年有慢性咽炎,忽視了身體的異常,後來咽喉難受嚴重,出現明顯的吞咽困難,去查看時,才發現,不是咽炎的問題,而是食管癌。其實在早期的時候,身體有很明顯的提示信號,只不過都被忽視了,才會導致問題加重。食管癌早期,會有哪些表現?
  • 程瀟跟韓國人一起吃火鍋,無意中的舉動保護了食管壁!
    金鐘國作為一個韓國綜藝界老牌藝人,連吃火鍋表情裡也滿滿都是戲。肉一放進去就撈出來吃,這滿臉糾結又捨不得停下的表情,跟小沐吃火鍋被燙到的時候一模一樣!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喜歡,把剛撈出鍋食物往在嘴裡塞,趁熱乎享受美味,但是小沐要提醒大家:鍋裡滾燙的食物別著急吃,小心食管癌。這也是那個無私的理由。食管壁表面是由非常嬌嫩的黏膜組成,超過65攝氏度的高溫食物,就會使黏膜受損。
  • 東西要趁熱吃?什麼都要注意度!
    爸爸媽媽經常告誡我們,東西要趁熱吃。但是這也有一個度,食物不能太熱,吃的太熱,食道的這一段都特別燙,趕快喝點涼水。 因為我們食管的黏膜非常嬌嫩。
  • 吃火鍋的常識有哪些太燙的食物不要急著吃
    除此之外,年輕人常吃完火鍋後靠喝酸奶來助消化,其實也沒有科學依據。鍋裡水開後,就可以開涮了。不過,涮的時候可急不得。很多人涮火鍋,肉剛從水面浮起來就開始吃,認為這樣的肉口感更嫩,殊不知沒有被充分加熱的食材可能會帶來寄生蟲或細菌的汙染。另外尤其易被忽視的是,不少人用夾完生肉的筷子再去夾碗裡已經煮熟的食物,這樣同樣可能造成細菌汙染,最好選擇一雙專門用來涮肉的公用筷,安全又衛生。
  • 常德高鐵戰略為何優先荊常,也不棄宜常
    從官場風險上來說,它沒有問題,宜石常方案可能是臨澧至今為止收到的唯一正式方案,但這一方案17年就到了鐵總那裡,至今未批,而今年3月,鐵總會議精神已經表態,呼南通道襄常段考慮經荊州至常德。湖南,湖北兩地政府也原則同意了「雙通道」方案,只是荊常方案並沒有正式公布,所以,臨澧的回覆沿用舊的信息,是只在意自己的官場責任,但卻有誤導普通民眾之嫌。
  • 常德一個聲音力推荊常高鐵:荊州-津澧-臨澧-常德走向板上釘釘!
    常德人民牽掛了三、四年之久的襄常高鐵,終於等來了常德官方的全面回覆:當下局勢已經基本明了,呼南重要節點城市,湘鄂對接的橋頭堡常德,明確支持呼南雙通道即宜常、荊常,全市一個方案、一個聲音、一個態度、一個決心優先推進荊常鐵路。
  • 老人冬至吃火鍋 一鍋羊肉引發痛風
    金黔在線訊昨日上午8時許,貴陽市民譚先生致電本報百姓新聞網6757777,稱蔡家街附近一老人冬至晚餐吃羊肉火鍋,一覺醒來後發現他的左腳拇指又紅又腫,痛得無法走路,已到醫院接受治療。  接到報料後,記者隨後趕到貴州省人民醫院,找到患者劉老伯,他正躺在病床上接受醫生檢查。
  • 火鍋、麻辣燙、關東煮、燒烤……趁熱吃可能會吃出問題
    當時,林女士從煮得滾燙的火鍋中,夾出一塊豆腐,直接一口吞了下去。幾天後,她感到上腹痛得受不了。到醫院檢查發現,林女士的食道中下段全是潰瘍,表面布滿膿苔,胃糜爛,十二指腸也有很多小潰瘍。這一個案例告訴我們,心急真的吃不了熱豆腐!「趁熱吃」一時爽,背後卻危機四伏。
  • 近期食管癌研究領域重磅級研究解讀
    /日前,在英國利物浦舉辦的英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RI)癌症會議上,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基因檢測手段,其或能幫助高風險的食管癌患者早8年檢測出癌症症狀。中國食管癌以鱗狀上皮細胞癌(簡稱食管鱗癌)為主,每年全世界近二分之一的食管鱗癌病例來源於中國。食管鱗癌的發生發展被認為是多步驟過程,其中食管鱗狀上皮非典型增生被認為是食管鱗癌的癌前病變,顯著增加食管鱗癌的發生風險。然而目前對於食管鱗癌的非典型增生病變組織研究十分有限,其基因組特徵不明確,並且與食管鱗癌之間具體的克隆演化關係更是知之甚少。
  • 食管癌術後飲食原則
    食管癌常見的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其中手術治療為首選。手術治療大多都要把食管、胃的部分切除達到根治腫瘤的目的。切除術後,患者的消化功能受到影響,經常會有飯後飽脹不適、消化不良、反酸、噁心、嘔吐等症狀。同時,因為手術創傷大,加上不能正常吃飯,消耗體內的蛋白質、脂肪,導致患者體重和體力下降。
  • 吃火鍋必點的八道菜,肥牛隻能排第三,第一名竟然是它?
    火鍋基本上是大眾最愛吃的食物了,十個人裡面有八個都喜歡吃火鍋。不管哪個城市的飯店,火鍋的生意一直都是很好的。而在吃火鍋的時候,除了鍋底料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挑選食材。網上有一個很熱的話題,就是吃火鍋「必點」的8道菜,其中肥牛卷排第3,第1個讓人百吃不厭。看看你愛吃哪些?
  • 被螃蟹輕輕扎了一下,廣州一老伯截指保命
    廣州一老伯,就是因這小傷口處理不及時,差點危及生命!老伯煮海蟹被扎傷67歲蔡老伯(化名)患有糖尿病和痛風,但是身體還算硬朗,偶爾會吃點海鮮解饞。近日,他在家裡清理海蟹時,不小心被夾到了右手拇指,由於傷口不大,沒有放在心上。當天晚上,蔡老伯拇指出現脹痛不適、發燒。
  • 一周一頓較合適 食材煮熟蘸料不可少
    現在的小希,一聽到火鍋串串就怕,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聽醫生說吃火鍋生熟冷熱分開 一周一頓最合適  「其實火鍋看上去吃法粗狂,實則還是很有講究的。」四川省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龐明輝告訴天府早報記者,吃火鍋吃得太飽太燙都不好,容易導致腸胃等部位出現不適,從而誘發急性腸胃炎等疾病,或伴發口腔黏膜損傷、消化道出血等。
  • 吃火鍋的配菜大全有哪些 它是冬天吃火鍋必備
    火鍋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道美食,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吃火鍋簡直是一種享受,暖暖的圍坐在火爐旁,等待著美味的火鍋,或者是看著火鍋被煮的咕嘟咕嘟的冒泡,這種感覺真是棒極了,那麼,吃火鍋的時候,配菜也是不能少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吃火鍋的配菜大全。
  • ...年過六旬得過食管癌下咽癌舌根癌,現在又查出口底癌……是什麼...
    母親、哥哥因食管癌、胰腺癌去世,自己又先後遭遇了食管癌、下咽癌、舌根癌,14年來,手術一場接著一場,還經歷了40次化療放療,他都咬著牙挺了過來。本以為絕處逢生,今後可以和老伴一起種種地、養養雞,含飴弄孫,沒想到,口底癌又找上了他……講話不清、吃飯困難,那活著有什麼意思?
  • 吃東西吞咽困難,是食管癌還是咽炎?先別怕,從3個症狀來區分
    咽喉比較常出現的症狀就是咽炎和食管癌,那麼這兩個病症應該如何區分呢?一、吞咽困難其實無論是咽炎還是食管癌,都會出現吞咽困難的症狀。也就是吞食一些較硬的食物時,咽喉部位會有疼痛或者異物感。如果一段時間之後症狀沒有明顯好轉,而且還會伴隨著胸骨的灼燒和刺痛感,那麼很有可能不是單純的咽炎了,而是食管癌。二、喉嚨幹癢除了吞咽困難,咽炎還存在許多的症狀。如剛出現的時候會有喉嚨幹癢,經常忍不住想咳嗽;之後隨著炎症的加重,會出現咽痛,有痰的現象。
  • 那一勺「秘制」澆頭,是常德牛肉粉的靈魂
    三湘都市報記者 張洋銀 4月16日早上,九所賓館4號樓內常德津市劉聾子米粉展臺前人潮攢動。劉聾子米粉第四代傳人黃玢昊熟練地下粉,將鹽、醬油、茶油、澆頭按順序放入碗中,最後再舀一勺牛肉湯,不到兩分鐘,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常德牛肉粉就遞到客人手上。
  • 常德城市形象宣傳畫冊《常德·2020》首發,一冊盡覽「桃花源裡的...
    畫冊分為生態、人文、開放、創業和幸福5個篇章,全面而又精煉地呈現了常德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和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最新城市面貌和發展成果,展示出了常德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積澱。最終,《常德·2020》從5000餘張圖片中,精心挑選出138張圖片編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