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網訊 7月12日,臺灣雲林縣西螺廣福宮百二莊老大媽會、廈門臺商自行車隊一行35人,在自行車車頭定製座駕,安奉分靈媽祖等聖像,在湄洲媽祖祖廟的指導下,開展「溯源探聖、齊心騎力——百裡騎福」湄洲島謁祖進香交流活動(如圖)。眾人從祖廟聖旨門廣場出發,環島騎行前往湄洲島15個地方宮廟參訪交流,創新兩岸民間文化交流融合發展形式。
湄洲島15家當地宮廟以最地道傳統的迎駕儀式,貼橫幅、起鑼鼓、堆篝火、迎媽祖、掛福脰,熱烈歡迎首次前往交流的臺灣宮廟及媽祖聖像。環島騎行的眾臺灣媽祖信眾,深受感動,回禮掛脰,場面溫馨。
當晚,環島騎行參訪15家宮廟活動圓滿完成,眾人將分靈媽祖安座祖廟寢殿。第二天早上參加祖廟常態化舉行的晨拜媽祖、誦經祈福活動,並在祖廟山門認捐見證友誼的重陽木。祖廟副董事長莊美華、秘書長李少霞為兩岸友誼見證揭碑。
百二莊老大媽會義工林煜喆說:「今年5月26日,同鹿港天后宮主委張偉東參加湄洲島兩岸同願林植樹活動時來祖廟參訪,了解到湄洲島除祖廟外,還有15個歷史悠久的媽祖宮廟,至今沒有臺灣宮廟去交流過,便產生了要走訪參觀湄洲島全部媽祖宮廟的想法。」
參與騎行的雲林虎尾福安宮主委王明崑表示,近年來一直都和祖廟加強聯誼,2017年湄洲媽祖曾駐駕虎尾福安宮,今年4月組團再到福安宮聯誼;該宮去年和今年都來祖廟參加媽祖文化活動,雙方來往密切。這次參與環島騎行活動,也觸動他的新想法,希望明年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千裡尋根謁媽祖,只緣湄洲是故鄉」。眾所周知,湄洲島是媽祖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和祖廟所在地,是全球3億媽祖信眾特別是臺灣信眾魂牽夢繞的朝聖中心。無數的媽祖分靈宮廟和虔誠的媽祖信眾不遠千裡萬裡,紛至沓來,只為在祖廟點一柱清香,祈一份平安,分一把香火,償一個夙願,建一份友誼。依託祖地淵源,30年來,湄洲媽祖祖廟和臺灣宮廟之間的兩岸民間交流在「天下媽祖回娘家」和「省親、謁祖、分靈、聯誼」的方式中,這條文化紐帶越走越寬,越牽越牢。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移動終端的發展,豐富多彩又極具地方特色的媽祖信俗文化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朋友圈、抖音等新媒體的傳播,讓越來越多的臺灣等地宮廟、媽祖信眾了解湄洲,了解媽祖信俗,吸引更多的臺灣同胞走進媽祖聖地。
湄洲媽祖祖廟一直在探索兩岸民間文化交流融合發展的新路子。2014年起,每年組織本島15家宮廟的主事人,前往臺灣宮廟進行聯誼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宮廟管理經驗、廟宇環境氣氛營造和文化產業經營理念,促進湄洲島各宮廟主事人的理念提升。今年以來,祖廟在與各臺灣宮廟聯誼時,著力推動在湄洲島湖石淉溼地公園共植「兩岸同願林」,見證兩岸友誼。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表示,湄洲島各村各宮廟有著豐富的媽祖文化,一定要有效利用這些文化資源,講好媽祖故事。同時,祖廟將引導有條件的本島宮廟,打造一條精品的朝聖旅遊線路,積極探索兩岸交流融合發展,帶動地方經濟與文化發展,將湄洲島打造成為世界矚目的朝聖中心。(湄洲日報記者 吳偉鋒 通訊員 林群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