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26日,瀏陽市關口街道長興社區東紫門小區。天氣清冷,但遲開的月月桂依舊散發著淡淡的花香,路旁的一排排銀杏,葉已變黃,隨風飄落在乾淨整潔的硬化路面上,孩子們噔噔噔地跑過,留下一陣笑聲。
王興煌(右)正在與小區的保潔員交流垃圾分類的情況。
早些年,東紫門小區環境髒亂,人心不齊,小區治理困難重重。2019年1月,老黨員王興煌擔任業委會主任,他以黨建引領為抓手,在小區微網格長們的支持下,團結鄰裡一起建設小區,短短兩年時間,東紫門小區一改以往髒亂差的形象,煥然一新。如今,建立工作室、成立志願隊,獲得感滿滿的「東紫門人」傳遞著正能量,助力關口街道打造「全域美」「幸福美」,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治理髒亂差
七旬老黨員關鍵時刻站了出來
王興煌今年73歲,家住東紫門小區,退休後和子女常住長沙。他被選為業委會主任後,想盡辦法治理小區。
「前幾年小區在管理上十分混亂,我也聽說了。」王興煌說。以前小區外牆漏水、電梯故障、化糞池堵塞等問題頻發,讓住戶十分苦惱;小區內車輛亂停亂放、亂丟垃圾等現象隨處可見,讓人難以忍受。更有甚者,部分居民索要賠償無果,矛盾升級,一夜間砸壞了60多臺電梯廣告屏、多次破壞地下車庫自動升降杆,甚至拉起了橫幅……
業主盲目地發洩情緒,讓小區運行停擺、人心不穩。王興煌擼起袖子回到瀏陽,第一件事就是規勸大家「莫亂搞」。他是退休幹部,很會做思想工作,首先便把一批批居民請來座談,眾人見他有理有據、有章有法,紛紛信服。
勸服了居民,王興煌接下來便條理分明地處理矛盾。先治亂,針對消防通道被佔、地下車庫高價等「難點」,他5次和開發商談判,把價格「砍」了下來,接著又申請資金在小區通道上安裝隔離樁,人車分流;後治髒,針對下水道堵塞、糞水外溢、垃圾亂扔等問題,他邀請專業公司疏通了下水道,同時科學地放置垃圾桶,確定運輸路線,及時清運垃圾;關於業主們關注的外牆漏水、電梯維護等焦點,他召開業主大會,倡議啟動物業維修基金,有效解決問題……
長興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王興煌有威望有能力,很快就讓管理停擺的小區再度運轉起來,2018年小區物業費上繳率只有20%,2019年物業費上繳率就達到了80%,居民們的生活重新回到了祥和、有序的狀態。
暢想新未來
黨建引領小區共創美好新生活
實際上,為了管好小區,王興煌每周要往返瀏陽和長沙三四次,不說付出的精力和被人誤解的委屈,光一年的路費就不少。居民們對王興煌也是一片讚譽,以他為標杆,小區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也站了出來,鄰裡和睦、守望相助的風尚日愈濃厚。
小區居民李光說,東紫門小區有8個出入口、1776家戶子。疫情期間,黨員、志願者挨家挨戶上門收集資料,1776戶居民一戶不漏,還有黨員和志願者在路口輪班、測體溫、維持秩序。後來聽說小區有一例從疫區回來的重點監控對象,物業工作人員和社區衛生人員每天上門給對方測量體溫、上傳下達。居民們紛紛感嘆:「如果是早兩年的東紫門,真不敢想像。」
環境好了,運行穩了,人心團結了,居民們的業餘生活也豐富起來。
這兩年東紫門小區成立了文藝宣傳隊,組建了「藍天小衛士」群,還打造了「七彩光」志願服務隊,定期在小區開展理論宣講、平安巡防、環境整治、文明勸導、扶貧助困、鄰裡守望等志願服務活動,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而隨著關口街道「黨建+微網格」的深入開展,民情民意得到了及時疏導,矛盾糾紛能在網格內化解,群眾的訴求、困難得以及時解決,不少小區都和東紫門小區一樣,鄰裡關係更融洽了,街道變潔淨了,社會更和諧了。
「老黨員帶頭,黨群一條心,小區自然日新月異。」關口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劉玉豐表示,近日東紫門小區正在上下一心籌辦「小區鄰裡文化節」,小區的轉變也說明了以黨建為引領,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小區的新工作格局的惠民效果。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原標題:《【最美老幹部】瀏陽關口有個七旬「管家」 兩年「管出」一個美麗小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