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德國生活報報導作為德國最大的航空公司,漢莎航空在疫情中遭受了巨大損失。該公司曾對外表示:疫情期間,每過去一個小時,就虧損100萬歐元。擁有13.8萬名員工的漢莎集團正面臨大規模裁員的危險。
不過,經過和聯邦政府一系列艱苦卓絕的談判,德國聯邦政府將以不影響企業業務方式,向漢莎集團提供90億歐元的救助資金。關於這筆救助金,漢莎集團和德國政府已經談判數周,達成的金額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企業救助計劃。
然而已然敲定的救助計劃居然因為意想不到的原因面臨擱淺,阻力正是來自於由馮德萊恩(前德國國防部長)領導的歐盟。用德媒的話說,「這是一場馮德萊恩與默克爾之間的鬥爭。」
首先令人吃驚的是,漢莎航空監事會在昨天上午對救助計劃表決時否決了這項計劃。
原因是來自歐盟委員會的一項額外條件—要求漢莎集團放棄在法蘭克福和慕尼黑機場的起降權。
起降權為何如此重要?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要想飛往像紐約甘迺迪機場,倫敦希思羅機場,巴黎戴高樂機場這樣大受歡迎的目的地。
但機場的基礎設施就這麼點,為獲取這些機場的起降權往往要付出大量成本,曾經阿曼航空就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法航-荷航集團在希思羅機場的起降權。
要求漢莎集團放棄在法蘭克福、慕尼黑兩大樞紐機場起降權,就像是要求讓國航放棄北京、上海起降權一樣。德國人自然無法接受。
默克爾憤怒地表示:「我們不會坐視這種事發生。」,「德國將和歐盟鬥爭到底。」
根據媒體報導,德國政界認為,歐盟的這種要求受到其背後法國利益集團的策動。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前德國國防部長)顯然受到了巴黎來的壓力。
歐盟方面負責談判的負責人Olivier Guersent 是法國人,正是他向漢莎提出了苛刻條件。柏林方面認為歐盟削弱漢莎航空以增強法航-荷航集團的優勢。
德國交通部長安德烈亞斯·朔伊爾認為,歐盟不應該向漢莎航空提出額外要求。因為曾經義大利航空,法航集團也都因疫情產生巨大虧損而受到了國家的資助,但他們的國家進行資助時卻沒被歐盟要求放棄主要城市機場的起降權。這顯然很不公平。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目前對和柏林的爭議仍保持沉默,漢莎集團希望進一步的談判,以達成更好的條件。
漢莎集團得到了德國政界的支持,CSU黨團主席Alexander Dobrindt 表示:「希望布魯塞爾方面儘快撤回不合理的條件。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表示:「這項救助計劃『可持續且合理』,既確保公司繼續運營,又避免超過10萬人失業。政府也不打算幹預漢莎集團的運營,且最終會出售所持股份。」
一項看起來皆大歡喜的救助計劃,居然因為歐盟的苛刻要求面臨擱淺,漢莎集團真的要放棄法蘭克福和慕尼黑嗎?讓我們繼續關注兩個德國女政治家的PK。(原標題:【分歧】歐盟要求漢莎放棄法蘭克福慕尼黑為起降地,方允許德國90億救助漢莎,默克爾震怒)
來源: 德國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