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泰國,折不好蓮花就嫁不出去了?細數泰國古代女子賢良淑德...

2021-01-17 騰訊網

你在泰國過得不開心,一定是因為沒有關注我們

之前在曼谷雅典娜豪華精選酒店過兒童節假期的時候,酒店提供一個免費折蓮花的體驗課程,傍晚的時候折蓮花的小姐姐在泳池旁教學,城主就去感受了一下。

小姐姐教了三種折蓮花的方式,看著覺得好像很複雜,上手了學的還挺快,就是還擔心蓮花會疼折的時候特別小心,還是挺好玩的。

才知道折蓮花竟然是古代女子必修課!折不好蓮花還嫁不出去了?!

據說因為泰國是信佛的,每天要給寺廟和僧侶供奉鮮荷花,大家族的小姐折好的蓮花還要送到皇宮裡,這樣就可以看出誰心靈手巧賢良淑德了,嗯嗯,和我們古代刺繡差不多的道理呀。

泰國古代是封建奴隸社會,到20世紀直接過度到君主立憲制。古時的泰國女子也要遵守非常嚴格的社會教條。女子出嫁前(尤其是貴族家的女子)在家也是要學習各種「賢良淑德必修課」,為此城主特地去翻了一下資料,一起來感受下泰國古代女子必修課:

串花環

和折蓮花類似,主要為了供奉佛祖並陶冶性情。

雕水果

泰國人喜歡美,凡是能展現美的地方都不錯過,宮廷菜式的一個最大特色就是有果蔬雕花。

做點心

貴族家的必修課,泰國的點心特色就是色彩鮮豔,樣子精巧,19世紀末期泰國點心受到葡萄牙的影響甜度很高。

烹 飪

一般人家女子的必修課,主要為了考察和鍛鍊女子的持家能力。

做香料

因泰國植物豐富,古代泰國是著名的香料大國,明朝時大量出口中國。有錢人家裡都會用上香料,因此制香料也是有錢人家少女們的必修課。

嚼檳郎

古代沒有牙膏牙刷,泰國人就用檳榔來潔齒和清新口氣。先將檳榔、蔞葉、石灰(貝殼燒出)放在小器皿搗碎混合,然後放進嘴巴嚼,最後加入菸絲刷牙。久而久之古代泰國以黑齒為美,也以此展示家庭地位。

文/永夏城

圖/秦1&網絡

編輯/Sunny

原創文章

轉載請聯繫

作者|永夏城

法政大學傳媒碩士

旅泰8年 常駐曼谷

走過大半個泰國 給副總理做過翻譯

現在一邊教中文一邊寫寫東西

運營公眾號《泰國吃喝玩購》

相關焦點

  • 何為古代女子的賢良淑德?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吞!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女性沒有絲毫的社會地位,她們僅僅只是男性的附庸罷了。就像「三綱」中所說的,女性要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絲毫沒有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價值。相信大家都有看過古裝的宮鬥劇,在後宮中為了爭寵和固寵,往往都會將自己宮中的宮女送給皇上侍寢,以此來留住皇上,古代妻子也是如此。因為在古代男子都有三妻四妾,而且還秉承著「娶妻娶賢,納妾納色」的理念,所以一般妾室都十分的漂亮美麗,這自然就吸引男主人經常留宿。
  • 秦淮八豔之董小婉—溫柔婉約,從一而終,盡顯中華女子的賢良淑德
    身有傲骨的董小宛賣藝不賣身,這也得罪了一些下流小人。無奈之下只好回到家中,可是家裡還有病重的母親和要債的人們,無奈之下董小宛只好把自己賣入妓院。早年奔波的不幸的董小宛終於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最愛冒壁疆。在崇禎十五年,董小宛母親去世,在回家途中又遇到田宏搶親,受到驚嚇,得了重病。冒闢疆趕來慰問,對他照顧有加,兩人互訴衷腸,董小宛對冒闢疆的才情很是喜歡。
  • 古代為何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那古代的女子每天都幹什麼
    在古代,封建主義社會,家人認為女兒長大遲早都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對女子都不太公平,基本上女子都是作為傳宗接代的工具看待,並且古代都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為什麼呢?從黃帝開始,提倡種植農業,提高人口數量,為了讓女子早結婚,多生子,很有可能從這個時候就推出「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觀念。如果女子成天跟男人一樣讀書玩墨,或者習武打仗,那麼誰來生孩子,男的他也生不了啊。從古代帝王和高官顯貴人家來看,他們的妻子更多,在高階層是為了家業發展的需要。
  • 古代成年男子,為何喜歡娶發育未成熟的女子?原來其中有隱情
    無論什麼時候女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基本上都是要嫁人的,我們現在就有規定男子滿22女子滿20就可以結婚領證。在古代十幾歲的時候就可以結婚了,如果有女孩子過了十七八歲還沒有出嫁,就會受到別人的議論和指指點點,而且會很難再嫁出去。
  • 古代的男子,為何都喜歡娶15歲以下的女子,原來裡面藏有「貓膩」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李白《怨情》古代男子實行「一夫多妻」制度,如果家境好,就算男子年紀大了也能娶到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擁有這樣婚姻的女子往往是不幸的,就如同1992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一樣,入了男子的深家大宅,逃也逃不了,幾房姨太太總是在爭風吃醋。
  • 古代女子發育未成熟,十幾歲就要嫁為人婦,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古代女子發育未成熟,十幾歲就要嫁為人婦,原因居然這麼簡單!在現在的社會當中,一般女子都很有主權,而且現在都是自由自在的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經濟的獨立,再也不是以前那種男尊女卑的日子了,而且都是等著女孩子們感覺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之後,才會考慮結婚的事情,那時候的年齡一般都是在20多歲,身體已經完全的發育正常,想要結婚的話,只要雙方父母同意就是可以的,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女子發育未成熟,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要嫁為人婦,這是為什麼呢
  • 古代「三妻四妾」指的是什麼?古代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
    因為在古代的時候,等級制度是很森嚴的,主就是主,奴就是奴。古代如果窮人家的女兒,要嫁入上層,就只有給別人當妾;而貴族家的女兒,就算再醜,都能嫁個好人家,而且是做妻。漢光武帝劉秀曾經先娶陰麗華,但是後來為了籠絡真定王劉楊,又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而且立郭聖通為正妻,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因家世而「做大」的例子。
  • 泰國人妖能結婚嗎?是「娶進來」還是「嫁出去」?當地人說出實情
    人妖其實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泰國的人妖數量是最多的。在泰國,除了優美的海岸線、歷史古蹟等景色,人妖可以說是當地最吸引遊客的一個項目,每個到泰國旅遊的人都會選擇觀看人妖表演這個項目。能結婚的話他們是嫁出去還是娶個妻子呢?
  • 古代女子性啟蒙,竟是從看春宮圖開始
    這囊袋裡的羞羞之物,就是春宮圖,隨便一數,居然有9種姿勢!那時候又沒有什麼快播之類的可以自食其力,因此古代女子接受性啟蒙和性教育,就主要依靠春宮圖、「壓箱底」、秘戲錢和文學作品這四樣東西。而作為名垂青史、名貫中西的春宮圖,毫無疑問挑起了古代女子性啟蒙的大梁。像先秦時期,墓葬畫像石上就已經有了男女交歡的畫像。而著名的《伏羲女媧圖》,其實就是交歡圖,不過這其中用了抽象的手法。
  • 泰國王后不好當!一天3場公務臉都快笑僵,腳踩高跟鞋連軸轉
    泰國王后不好當!一天3場公務臉都快笑僵,腳踩高跟鞋連軸轉對於很多女性來說,成為一國之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如今大多數國家進入民主化社會,世界上大約只剩而二十多個國家保留了王室,母儀天下的機會可以說更加渺茫。
  • 古代女子十三四歲就得嫁人,男子為何喜歡娶這麼小的女孩為妻?
    如今我們到了18歲才算真正的成年,幾乎20歲之後才會涉及到結婚這個話題,但是古人卻不一樣,15歲左右就已經進入婚姻生活了,特別是女孩子,最晚也不超過18歲,要不然就會被認為是老姑娘了,是很難再嫁出去的。古代男子娶老婆的年齡也比較的早,因為在古人看來先成家後立業,只有結婚了才是真正的,長大了才有資格去發展自己的事業了。
  • 陰曆此月出生的女人,賢良淑德,婚後旺夫旺家,生活幸福甜蜜
    如果家中有一個賢良淑德,洪福旺盛的女人,那麼日子肯定越來越紅火,想不富貴都難。一個女人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水,對於男人來說,結婚生子是人生的大事,切不可因為家人的催促而將就著找個人成家,賢妻良母才能旺財旺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析一下,農曆哪個月出生的女人,招財納福,婚後旺夫益子,讓男人喜歡,搶著娶呢?
  • 東南亞雙雄,越南和泰國古代為何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戰爭?
    當然不是,越南可謂是古代東南亞最蠻橫好鬥的國家,滅佔婆,侵吞高棉,進軍西原,軍事擴張動作累累!那為啥越南就是沒動泰國呢?其實這主要還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大家現在看地圖就能看到,泰國和越南直接還夾著一個小國——寮國,寮國面積有23.6萬平方公裡、人口僅700萬,這個人口密度就很小了,以中國舉個例子,中國江西省面積只有16.7萬平方公裡,而人口卻有4600多萬!
  • 中國古代,為啥稱呼泰國為暹羅?
    在中國歷史上,泰國古稱暹羅。那麼,暹羅是什麼意思?為啥又改名為泰國呢?中國古代,一直以暹(xian)羅來指代泰國。根據史料記載,1296年,周達觀作為中國元朝使團一員前往真臘國,也就是今日的柬埔寨,寫了《真臘風土記》一書,書中把真臘西邊的鄰邦泰國稱為「暹羅」,這是中國史籍中首次用「暹羅」來稱呼泰國地區的國家。
  • 古代哪些行業的人死後不入祖墳?
    什麼樣的人進不了祖墳?這六種人進不了!   沒有嫁出去的女子:古人通常認為女子並不是自家人,就算是沒有嫁出去,也是將來預備給別人。所以如果真嫁不出去,最後是進不了祖墳的。不過一般情況下設有「姑墳」,專門埋沒有嫁出去的女子。   沒有娶妻的入不了祖墳:其實古代光棍也不少,而且比現在慘得多,就連死後都進不了祖墳。如果兄弟家過繼給自己一個,那麼就可以進祖墳了。
  • 中華古代女子別稱
    女子:二字為古今通稱,泛指所有女性。」《論語·陽貨》:「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女史:指古代有學問並當過掌管宮廷王后禮儀、典籍、文件工作官員的女子。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記載:「看她是個女流,倒有許多豪傑的光景。」這是對舊時女人的泛稱。
  • 染黑牙,抹白粉,剃眉毛——日本古代女人為何這麼「醜」?
    第一,因為這是古代貴族的傳統。第二,是的,日本人覺得美。早在日本平安時代,在貴族中就有拔眉染齒的習俗了。《枕草子》、《紫式部日記》等書中都有記載:「著裝(女子成人式)、慶祝日,眾婦人皆染黑齒、紅赤化妝。」
  • 《葛覃》古代女子出嫁後回趟娘家真不容易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西周、春秋時期,女子出嫁後,要回娘家是極不容易的。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葛是一種一年生的蔓草,覃的意思是延長,葛覃即葛藤。古代葛藤是一種很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棉花傳入之前(隋唐以後才傳入中國),葛皮中的纖維是主要的織布原料。《韓非子》中記載:「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葛衣便是用葛藤纖維做的衣服,透氣效果很好,所以夏天穿。山谷中的葛藤「維葉萋萋」,葉子茂盛,還有黃鳥在灌木叢中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這說明時間是在春末初夏。
  • 古代男子,為何大多喜歡娶十四五歲的女子,原來裡面藏有「貓膩」
    古時候的女子往往是十四五歲嫁出去的,所以有些人甚至認為古時候的男子大都有特殊的嗜好,特別是娶十四五歲的女子為妻,但並不是嗜好而是隱秘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在農業社會中,人口是第一生產力,國家要增加人口。評價一國或一朝代的軍力和經濟實力,可以直接與人口數量聯繫起來。
  • 古代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的貨幣文化交流
    印度尼西亞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印度尼西亞一直流通中國的古錢。上個世紀,在爪哇、峇里島均發現了大量的中國銅錢,主要以北宋錢為多,同時還有少量當地鑄造的銅錢。這說明在古代印度尼西亞地區主要流通中國銅錢,本地錢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