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養殖、吃垃圾長大?這種魚真的這麼髒?很多梅州人都吃過!

2021-02-25 梅州日報

網絡新聞截圖

這件事是真的

鯰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主要食用水生的一些昆蟲和有機的碎屑。另外,它也會進食一些同類的屍體(飢餓的情況下)和一些鼠類、小魚、小蝦等活物。

正因為鯰魚進食相對較「雜」,所以其生命力比較強,甚至可以在汙水中存活,這個環境也包括網傳文章中所說的「有豬糞等物質的汙水環境」。

其實,動物糞便本身就是一種無毒且廉價的天然肥料,糞便為水中的浮遊生物提供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正因如此,一些養魚人會刻意將一些豬糞、雞糞當作飼料餵食魚類。

但是,水產養殖不會直接將動物糞便投放到養魚池塘中。一般動物糞便中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蟲物質,直接倒入池塘會影響魚類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在投放前都會做好發酵處理,不僅能消滅其中的有害物質,還能夠使糞便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為更容易被利用的小分子蛋白,提升利用效果。

而且,對於正規養殖場來說,是絕不允許直接倒入垃圾和廢水的。這種做法會影響到魚體本身的健康,降低產量,最後反而會得不償失。

所以

鯰魚等魚類食糞便

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只不過動物糞便在食用之前

都會經過正規的發酵處理

有些鯰魚可能生活在

比較髒的水環境中

但不能直接說明鯰魚就很髒

實際上,鯰魚本身也不喜歡惡劣的環境,況且,如果水質特別惡劣,還會影響鯰魚的正常繁殖和健康生長,甚至水體中的有害物質還會導致魚體出現中毒死亡的情況。
相比之下,鯰魚比其他魚類在某些有害物質(重金屬鎘)方面的抵抗程度會更強一些。

作為雜食性動物,鯰魚本身處於食物鏈較高的位置,另外還是一種食肉性動物,體內可能會存在一些有害物質,但這個問題在所有大型動物當中都存在(食物鏈的必然結果)。

從近年來的數據報告中不難看出,絕大部分在正規水體中、正規養殖的鯰魚並不存在重金屬超標等汙染問題,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國家對水產飼料的監控和限制非常嚴格,幾乎不可能存在添加激素的情況。

鯰魚長得快本身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鯰魚的生長周期比較短,一般在南方水溫較高的地區,有些鯰魚經過4個月左右的餵養就上市售賣了。

所以,鯰魚生長快,並不是激素的原因。

1、買鯰魚要關注它的色澤和黏液。鯰魚表面的黏液,對於魚本身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當黏液處於透明或者半透明狀態時,證明魚肉比較新鮮健康;如果黏液已經發白,甚至出現了腐臭味道,那證明魚肉可能有細菌等有害物質滋生,不要選購。

2、選擇身體完整、鮮活的魚體。購買回去後建議先放清水中養幾天,讓其適當排出些雜質等物質。

☟☟☟

不同的魚,含汞差異巨大,低的只有每公斤幾微克,高的每公斤超過一千微克,這跟魚的種類、生長條件、生長期長短都有關係。即使是魚頭,在實驗中測定的汞含量為 0.36 mg / kg,也低於國家標準 0.5 mg/kg。另外,人體對汞毒有一定的自身保護和調節作用,只要不持續食用高汞食物,不會引發健康風險。

魚鱗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它含有卵磷脂、不飽和脂肪酸、膠原蛋白以及鐵、鋅、鈣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健腦、預防骨質疏鬆等作用。

不過

魚鱗口感不咋樣

不能接受的人可別強迫自己

魚皮,口感滑膩,很多人喜歡。但魚皮容易被重金屬汙染的傳言,也讓吃貨們擔心不已。每次吃魚,都無法堅定地將魚皮送入嘴裡。目前,並沒有實驗說明魚皮都含有重金屬汙染的現象。況且,一條魚就那麼點魚皮,喜歡吃就沒必要捨棄了。

總之魚皮還是可以吃的

關鍵是選擇汙染小的魚就好啦~

魚籽營養豐富,飽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和核黃素,是人類大腦和骨髓的良好補充劑、滋長劑,尤其對兒童生長發育非常重要。老年人、體重超標者要儘可能少吃。魚籽富含膽固醇,過度攝入會影響健康;不是所有的魚籽都能食用。比如河豚魚籽、鯰魚魚籽都有毒,不能食用。

魚鰾,有個通俗的名字——魚泡,是魚用來在水裡上升、下潛、懸浮的器官。經剖制曬乾後有了一個文藝的名字——花膠。魚鰾中含有的生物小分子膠原蛋白質,是人體補充合成蛋白質的原料,且利於人體吸收和利用。它是以水溶液的形式貯存於人體組織中,從而改善組織營養狀況和加速新陳代謝。很多魚膽都是有毒的,不管生吃、熟吃還是泡酒,依然會導致中毒。尤其要特別小心:草魚、鯉魚、鯽魚、青魚、鰱魚、武昌魚、鱅魚(大頭魚)等常見的膽毒魚類。


魚膽中毒,由於沒有特效藥,死亡率曾經高達 20% 左右,是僅次於河豚魚的殺手。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只要幾克膽汁,就能導致中毒。魚膽中毒初期,會出現噁心、嘔吐、肚子痛、拉肚子等類似於吃壞肚子的症狀。一旦中毒,應當趕緊催吐、洗胃,並儘快到醫院尋求正規治療。魚肚裡的黑色膜衣,其實是魚的腹膜內層,主要起保護內臟和潤滑的作用。為什麼這層膜是黑色的?這只是魚體內色素細胞沉積而已,並不是汙染物。所以,是可以吃的。


不過,這層膜本身脂肪含量很高,營養價值不高,也更容易富集一些脂溶性汙染物,並不是健康的選擇。

來源:梅州日報(mzrbweixin)綜合自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中國經濟網、都市現場、揚州晚報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看梅州最熱新聞

相關焦點

  • 汙水養、餵糞便……這種魚真的是垃圾魚嗎?
    」、「鯰魚在汙水裡也能生長起來」、「鯰魚就是種垃圾魚」……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鯰魚的生長速度快,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較易養活,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一直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不過每隔一段時間,鯰魚都會受到媒體的關注,流傳出許多看似有道理的「鯰魚真相」,讓不少百姓都得了「鯰魚恐懼症」。那麼,這些「真相」真的是事實嗎?
  • 汙水養、餵糞便……這種魚真的是垃圾魚嗎?真相來了
    最近,關於鯰魚的網絡文章再次甚囂塵上,「鯰魚吃糞便長大的」、「鯰魚在汙水裡也能生長起來」、「鯰魚就是種垃圾魚」……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 為什麼吃鯰魚的人越來越少了?鯰魚真的是吃腐食和糞便長大的嗎?
    現在網上盛傳,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在髒水裡面養殖,吃垃圾、糞便和腐食長大,並且體內還有重金屬,簡直是世界上最髒的魚,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魚,根本就不能吃。看到這樣的消息,就算再愛吃的吃貨,為了健康和身體,也不會再吃鯰魚了。但大家也都知道,網上的消息真真假假,難以辨別,所以問題就來了,鯰魚真的會吃腐食、垃圾和糞便嗎?鯰魚真的有那麼髒嗎?鯰魚到底還能不能吃?
  • 闢謠|鯰魚是「垃圾魚」太髒不能吃?釣魚人:更髒的魚你都吃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尤其近些年,鯰魚不僅是野釣的魚種,更越來越多的加入到了池釣的行列,甚至大物坑都有垂釣大鯰魚的玩法。鯰魚其實只是統稱,細分還有許多分種,這個咱們就不具體討論了。今天咱們要說的是一類常見的「理論」:鯰魚吃垃圾、腐肉,所以是很髒的魚,釣到後也不能食用.更有古話:鯰魚是典型的無鱗魚,吃了勾老病。。。那麼這些說法都是真的嗎?
  • 鯰魚是「垃圾魚」骯髒不能吃?其實髒的不是魚!
    究竟原因無非是覺得鯰魚是「垃圾魚」骯髒不能吃,難道鯰魚真的髒嗎?覺得鯰魚很乾淨,髒的不是魚,這要從討厭鯰魚的原因開始說起。能夠在汙水中生存,這是人們覺得鯰魚髒的另一個原因,其實能夠在汙水中生存的魚類很多,不僅僅是鯰魚,鯰魚只是忍受能力較為強大罷了。在汙染不嚴重的水域,鯽魚、鯉魚、草魚、鰱鱅都能生長,即使在汙染嚴重的水域也能生長,(只要捕撈不嚴重)為何抓住鯰魚不放呢?比如:在南方的時候,有一條偏僻的河道,水質不太好,裡面魚類種類很多。
  • 闢謠:鯰魚是「垃圾魚」骯髒不能吃?其實髒的不是魚!
    鯰魚的外觀究竟原因無非是覺得鯰魚是「垃圾魚」骯髒不能吃,難道鯰魚真的髒嗎?老貓覺得鯰魚很乾淨,髒的不是魚,這要從討厭鯰魚的原因開始說起。討厭鯰魚的原因之一、吃腐食鯰魚的視力比較差,眼睛很小,嗅覺和觸覺發達,它的觸鬚對於它捕食其他魚類起到輔助作用,食量很大,各種小魚小蝦以及腐食都是它們的食物。
  • 這種我們常見的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吃了如同吃垃圾,千萬別嘗試
    因為革鬍子鯰具有個體大、生長快、易繁殖、適應性強、耐低氧、抗低溫等優點,而且飼養一年便可重達2千克,最大個體會達到10千克以上,所以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養殖魚類,目前我國特別是南方地區很多家庭飼養。 鯰魚生性喜腥臭,大多靠生活泔水、動物雜碎和病死雞鴨為生。在全國其他地方,多次發現過用泔水或動物屍體、內臟餵養鯰魚的信息。
  • 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敢吃的都是不要命的?
    本期導讀 最近一則:「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大家千萬不要再吃了」的帖子在微博、微信上廣泛流傳,該帖子稱:某市的一個魚塘中漂浮著大量垃圾,周邊環繞著雞圈和豬圈,雞糞、豬糞都排進了魚塘,惡臭撲鼻,而在水中遊動的就是鯰魚。
  • 十大垃圾魚品種
    垃圾魚又叫吸盤魚、清道夫等,因其專吃其他魚類排洩物及水底沉澱物、水草甚至爛泥等,胃口奇佳且消化能力好,因此而得名為垃圾魚。當然也有些魚生長的養殖環境太差了,生長在汙水中,也統稱為垃圾魚。那麼垃圾魚有哪些品種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 鯰魚吃糞便,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到底能不能吃呢?
    最近,關於鯰魚的新聞又受到許多媒體的關注。有人說,鯰魚是「垃圾魚」,因為它的生存環境過髒,有些甚至生存在飄滿垃圾的髒水裡。還有人說,鯰魚吃糞便「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食用」。對此百姓們也是心生疑惑!
  • 這種魚刺少、好吃又便宜,竟被稱為「垃圾魚」,到底敢不敢吃?
    羅非魚是一種容易成活的魚。而且,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只需靠水中的小魚小蝦,或者是水生植物、浮遊生物,都可以活得很好。外加這種魚繁殖能力也極強極快,使得其在剛進入我國時,就快速繁殖生長,成為我國產量較大的淡水魚種之一。
  • 吃「腐肉」長大的鯰魚是「垃圾魚」嗎?
    鯰魚在色別上分類有兩種,一種是青灰色,一種是牙黃色,牙黃色的鯰魚身上有花斑。  鯰魚天生喜歡吃死雞,死鴨,死鵝,死狗等動物。  鯰魚到底能不能吃,需要對鯰魚體內的重金屬含量指標進行檢測。  鯰魚本身刺少,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開胃、易消化。
  • 這種魚被人們稱為「最髒的魚」 它不但不髒,還很好吃
    隨著現代人們對飲食安全意識的提高,曾經餐桌上的美食,現在有很多人都不敢接觸了,因為這些食物被一些人黑的很慘,讓人們不敢再吃,比如說鯰魚曾經就是餐桌上很常見的魚,那個時候也沒聽說它會多麼的髒,反而人人都喜歡吃。
  • 這魚被人稱為「垃圾魚」,農戶不願養殖,卻比鯉魚好吃比鯽魚營養!
    有一種魚卻被誤會了多年,專家說是最髒的魚,在今天即便是價格便宜到4元一斤卻也少有人吃它,以至於農戶也不再養殖了。被「誤會」最深的魚,一斤4元無人吃,卻比鯉魚好吃比鯽魚營養。這種魚就是鯰魚,鯰魚相比其它淡水魚在體形上首先是個頭大,而且嘴巴大頭部扁扁的,全身無鱗顏色黑乎乎樣子很醜,尤其是鯰魚身上還黏糊糊的土腥兒很大。鯰魚的顏值不高,但是鯰魚的肉質細嫩而且沒有小刺,在過去是一種人們經常食用的淡水魚類。
  • 3種「垃圾魚」,你吃過幾種?最後一種經常在餐桌上見到
    魚類有淡水海水之分,無論生長在哪個水域,魚能不能吃都是吃貨們關心的首要問題。有不少魚,因為「太髒」了,遭人嫌棄,這些魚會被冠以「垃圾魚」的外號。經常被叫成「垃圾魚」的這3種魚,你都認識嗎?清道夫清道夫魚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魚,這種魚會以水中的一些雜物為食,無論是其它魚類的排洩物,還是一些殘留的飼料,甚至是其它魚的屍體。只要是可以吃的東西,清道夫都會把它們吃掉。
  • 血水裡長大的魚!屠宰場排水口生長一群「血羅非」,魚身發紅,網友:這誰敢吃?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想吃一些更健康的野生魚,但現在市場售賣的魚絕大部分都是通過人工飼料養殖的「速成魚」,吃起來口感要比野生魚差很多
  • 鯰魚都是吃「垃圾」長大的,不能吃?闢謠:大家不要再冤枉鯰魚了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認為,鯰魚是在汙泥溝裡長大的,魚肉很髒汙染很嚴重。從此以後鯰魚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現在鯰魚即使非常便宜,也很少有人去買。同為「被生活在汙泥」的小龍蝦表示深感同情。小龍蝦也一直被認為是引進處理垃圾用的,吃的都是最髒的東西,是有汙染的。
  • 從科學的角度看,鯰魚真的是最髒的魚嗎?
    但是,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相當的反感和排斥,原因就是在網上看到一個在渾濁的魚塘中,鯰魚在吃一些腐爛的動物內臟的情景。從那之後,我有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吃鯰魚。而這恰恰也是許多人說:鯰魚是最髒的魚的主要原因。那麼,從科學的角度上看,鯰魚真的是最髒的魚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這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千萬不要再吃!
    點擊標題下「南都嘉華-看房團123」關注鯰魚,地球上最髒的魚,喜歡汙水,愛吃腐肉,體內有多種寄生蟲,完完全全就是垃圾魚
  • 科普專欄|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敢吃的都是不要命的?
    本期導讀最近一則:「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大家千萬不要再吃了」的帖子在微博、微信上廣泛流傳,該帖子稱:某市的一個魚塘中漂浮著大量垃圾,周邊環繞著雞圈和豬圈,雞糞、豬糞都排進了魚塘,惡臭撲鼻,而在水中遊動的就是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