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的一首禪詩,昨夜月明雲散後 西風一樹木樨香

2020-12-18 品詩賞詞

人生在世總要經歷無數挫折,從懵懂無知到看清世態炎涼,最後變得恬淡豁達,這既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跋涉,也是自我提升、人生淬鍊的過程。而禪意的人生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當人們看淡名利、喜歡清淨時,便可以隨遇而安,遵從大自然的規律,不再有更多的妄念。北宋詩人黃庭堅就體驗過這個過程,最終通過感悟理解了禪意的生活,並寫了一首偈頌。

偈頌北宋:黃庭堅說是還家未到家 水邊林下舊生涯昨夜月明雲散後 西風一樹木樨香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他自小聰慧,看書可以過目不忘,7歲就能作牧童詩,中了進士後曾為國子監教授。蘇軾偶爾讀到他的詩作,稱讚他的詩文超凡絕塵。但是這樣的飽學之士並未能成為北宋的柱國大臣,反而受到蘇軾的牽連而多次遭到貶謫。宦海風波、人生失意,各種打擊接踵而至,詩人一度非常萎靡,感覺生活已經沒有了盼頭,前途也更加渺茫。

處於這種困境的黃庭堅開始轉而接近佛教,做出這樣的選擇當然也與他兒時的經歷有關。黃庭堅的家鄉就有很多寺院,他經常到禪院中聽經,雖然只是覺得好玩,但耳濡目染之後,對他的一生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後,黃庭堅曾悲吟,「在世崇名節,飄如赴燭蛾。及汝知悔時,萬事蓬一窠」,說明他早已有心向禪,他雖然悟性很高,由於無人指點,內心的苦悶依然無法排解。

有一年春天,黃庭堅去拜見黃龍晦堂禪師,希望他能指點一二。禪師與黃庭堅交情深厚,他們經常在一起談心,禪師非常清楚詩人內心的苦悶,但禪師一直在等待機會,所以面對詩人的追問,他只是默不作聲。黃庭堅雖然能夠理解,但心裡的疙瘩卻始終無法自己解開。

時光荏苒,黃庭堅再次來到寺院早已是金秋季節,寺院裡的桂花飄香,沁人心脾。值此秋高氣爽的時刻,禪師此時心中舒暢,與山谷道人很久不見,立刻上前與他攜手走進寺中。禪師微笑地問他是否聞到了花香,黃庭堅反應極快,知道這話裡有機鋒,沒有立即接話。禪師見他沒有回答,便接著說,「花香四溢,不可隱藏!」黃庭堅正在納悶,聽見這句話,忽然就知道了大師話中的真意,原來是在點撥自己。

黃山谷經過一夜的思索,第二天一早就興衝衝地向大師呈上了這首偈頌。大意是,走在回家的路上,但還沒有到達,我一直在水邊林下修行。昨夜雲散明月現,西風送爽,滿樹的桂花飄香。黃庭堅果然有慧根,大師稍微點撥,他就領悟了禪理。黃庭堅把參悟過程比作走在回家的路上,將桂花飄香比作悟道。迷途之中,多數人無法感知自有佛性,大師瞅準機會,一語點破,黃庭堅才懂得佛性在自心,莫向外馳求。

讀完這首禪詩,讀者朋友一定會深受啟發。相傳唐代有一位居士去禪院拜訪仰山禪師,看見禪師在那裡閒坐,居士上前禮拜畢,便好奇地問道:「禪師還持戒、坐禪否?」仰山說「不持戒、不坐禪!」居士沉思良久,禪師知道他心中的疑問,繼續說:「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钁頭邊。」黃庭堅雖然沒有進入禪門,但依然可以悟道,真理向所有人敞開懷抱,只看你願不願意接近它。

相關焦點

  •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暮春日長,閨中少婦起床,胭脂花黃,梳洗新妝。羅衫綺裙,著意打扮的少婦喲,可別妒忌人家啦;路上傅粉的何五郎喲,也要自慚形穢呢!可是,現在不管是這美婦人還是那美男子,碰上如此奇葩異華的白牡丹,便相形見絀,遠為遜色減姿了。想昨晚,月色溶溶,花陰寂寂。那潔淨無瑕、天真無邪的白牡丹竟跟淡水般的素光融化為一體了。
  • 黃庭堅寫了一首禪詩,蘇軾笑而不語,山谷再獻一首,先生拍手叫好
    黃庭堅的作品含蘊深厚,「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快意與失望,暫聚與久別,令人尋味無窮;「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字裡行間。黃庭堅不惑之年時從太和縣調監山東德平,赴任之前回潯陽省親,途中特地造訪廬山名剎東林寺。恰好蘇東坡也從謫居黃州遷汝州,路上在參寥和尚陪同下也上了廬山,並在東林寺留宿。
  • 十首清夜詩詞:昨夜星辰,昨夜風!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以清麗的語言,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豔的風韻,堅強地盛開,並以此寄託自己的意志。其狀物清潤素雅,抒情含蓄雋永。
  •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注釋⑴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離恨:一作「離別」。⑸朱戶:猶言朱門,指大戶人家。⑹凋:衰落。碧樹:綠樹。⑺彩箋:彩色的信箋。尺素:書信的代稱。古人寫信用素絹,通常長約一尺,故稱尺素,語出《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兼:一作「無」。鑑賞  婉約派詞人許多傷離懷遠之作中,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詞。它不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點,而且具有一般婉約詞少見的寥闊高遠的特色。
  • 宋代詩僧的一首禪詩,景美醉人,禪意悠遠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靜心明性、不求圓滿,也就知道了婆娑世界的曲折和智慧。下面介紹的是宋代詩僧的一首禪詩,景美醉人,禪意悠遠。大師曾飽學四方,能畫梅竹,工於詩詞,與黃庭堅交好,後世稱其詩為宋僧之冠。惠洪曾經受到牽累而被發配到海南,這首詩是作者剛剛脫禍幸歸故裡之際。首聯點明望中的溪水,「小溪倚春漲,攘我釣月灣。」一個「倚」字,擬人化地將泛濫的春水當作主體;而一個「攘」字,描寫了作者欣賞溪水頑皮活潑的情狀,好似久別歸裡的老人。
  • 跟著鏡頭品詩詞|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雲南省牟定縣紀委監委供 李光洪 攝)無題【唐】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樹密風長在,年深像有靈。高鍾疑到月,遠燒欲連星。因共真僧話,心中萬慮寧。雲散池邊留塔影,雨來閣外失湖光。
  • 孤獨傷感: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意思是:昨天夜裡秋風勁吹,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三句儘管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是悲壯的,沒有纖柔頹靡的氣息;語言也洗盡鉛華,純用白描,這三句是此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
  • 于振江:「西風有意人空瘦」詩小輯
    潮河雲散淹星鬥。 舉步輕盈身若柳。 牽只狗,一路走向新開口。 花草繽紛香溢透。初開菡萏姿容秀。 曲徑盡頭誰守候? 牽紅袖。西風有意人空瘦。
  • 唐代高僧的一首禪詩,幽靜的氛圍,禪意的世界,令人樂而忘返
    泠然,唐憲宗期間的僧人,他幼年出家,勤奮苦讀,成年後因為德高望重,成為寺院的住持。詩僧生活簡樸,熱愛勞動,經常與大家一起開荒種田,雖然日子清苦,但僧人們喜歡寺院裡寧靜的氛圍,也習慣了清貧質樸的生活。有一次高僧外出遊訪,即興創作了一首禪詩。宿九華化成寺佛寺孤莊千嶂間,我來詩境強相關。巖邊樹動猴下澗,雲裡錫鳴僧上山。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聲亂噴潺湲。明朝更躡層霄去,誓共煙霞到老閒。
  • 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樸實無華,讀懂了感覺自己終於長大
    佛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唯有內心空明清淨,才能懂得「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道理。下面介紹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樸實無華,讀懂了感覺自己終於長大。禪悅清代:張問陶蒲團清坐道心長,消受蓮花自在香。八萬四千門路別,誰知方寸即西方。
  • 禪詩:如何寫?10首原創,喜歡就拿走
    真正的禪詩,不是帶有「禪」字的格律詩就可定性為禪詩。如何寫禪詩?一多讀一些經書。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背景下,人容易浮躁,易怒,這樣的心境很難寫出好的詩詞,就更別說難度較大的禪詩了。二多看一些禪詩。自古有一些好的禪詩流傳下來,我們可細細品味禪意,啟發我們的心靈。
  •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雲散月明,超級月亮這樣拍
    以4月8日的超級月亮為例,月亮在重慶升起的時間是19:35,在明確拍攝時間後,我們要做的是確定拍攝機位。最簡單的拍攝方法是找一處能俯瞰城市的高地。這個高地要麼向東開闊,適合拍攝月出。要麼向西開闊,適合拍攝月落。
  • 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雲根僧過白,霜信客來紅
    唐代詩人常建曾寫過一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其中兩句流傳久遠,「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抒發了禪者無欲無求、苦修苦行的情懷。後來破山寺就吸引了無數人前來觀看,其中一位詩人也駐足很久,然後信筆賦詩。下面就介紹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字裡行間無不透露濃濃的禪意。
  • 木樨拂落時
    前年桂花開時,W君的朋友圈裡更新了一條動態,「昨夜小院西風緊,拂落木樨滿地金。」配圖是自家的丹桂,香氣襲人。桂花的香,應該全是暖香,花蕊小小的,近了聞不出什麼香意來,隔遠卻氤氳整個鼻腔。想起杜甫的一句詩來,「繁花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說的雖是蘭花,卻覺得用在桂花身上也倒合適。
  • 樹乃月中樹,香亦天上香
    雨過西風作晚涼,連雲老翠出新黃。清芬一日來天闕,世上龍涎不敢香。
  • 飛花令,含有西風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清朝·納蘭容若夜來西風裡,九天鵰鶚飛,團煞中原一布衣。——《南呂·金字經·夜來西風裡》元朝·馬致遠西風一夜剪芭蕉,倦眼經秋耐寂寥? ——《天淨沙·秋思》元·馬致遠稍待西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望嶽》唐·杜甫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 昨夜星辰昨夜風,詩詞中最美的10個「昨夜」名句,值得收藏
    昨夜星辰昨夜風,今天和大家一起讀一下詩詞中最美的10個「昨夜」名句,值得收藏。1、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因為經過了一晚的風吹雨打了。
  • 秋色已隨炎夏盡,晚雨初晴,殘月明窗近
    《蝶戀花》秋色已隨炎夏盡,晚雨初晴,殘月明窗近。昨夜西風吹夢穩,一聲羌笛催人問。滿目江山無限恨,幾度魂銷,冷落天涯訊。獨倚闌幹誰共信,別來情緒多難認。滿目江山無恙,一杯濁酒難沽。《蘇幕遮》夏風清,炎暑熱。涼沁冰壺,冷透紗窗雪。睡起不知身世物。酒醒香濃,簾外斜陽月。小屏山,疏雨歇。亂葉飄蕭,零落天涯別。一曲琵琶聲斷絕。玉笛吹簫,幾度憑闌節。
  • 北宋宰相的一首禪詩,一榻坐臨水,片心閒對雲
    下面介紹北宋宰相的一首禪詩,雖然未涉及禪理,卻深蘊禪意。遊湖上昭慶寺宋代:陳堯佐湖邊山影裡,靜景與僧分。一榻坐臨水,片心閒對雲。樹寒時落葉,鷗散忽成群。有一次他去杭州的昭慶寺遊玩,回來後餘興未盡,於是賦詩留念。昭慶寺舊址在錢塘湖旁邊,如今早已毀於戰火。首聯交代昭慶寺的位置及清幽的環境,「湖邊山影裡,靜景與僧分。」此地景色宜人,也是僧人們修身的好去處。一個「分」字,雖然不明說遊玩,卻既透露出詩人對昭慶寺喜愛之情,也反映出其參禪學佛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