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秧分:鄉村振興需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新聞—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2020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全黨務必充分認識新發展階段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本次會議最大亮點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從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再到2020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從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脫貧攻堅解決了溫飽問題,鄉村振興將解決富有問題。

站在新的歷史時期的關鍵節點,鄉村振興戰略如何全面實施?為此,《中國科學報》專訪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農業經濟與貿易創新團隊執行首席科學家陳秧分。

陳秧分(右一)在鄉村調研

陳秧分(中)在鄉村調研

《中國科學報》: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就您了解的實地情況而言,目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情況怎樣?

陳秧分:3年來,全國各地各部門按照中央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比如,在國家層面,出臺了《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加大了財政投入力度,「十三五」財政投入農業農村的增長速度要高於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增長速度。出臺了專門的文件,要求「新編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產業發展用地」,解決鄉村用地難題。

應該說,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力度在加大,效果也很顯著。我們實地調研時,當地百姓都反映,從鄉村生產條件到人居環境,這三年間確實有了很大的改善,老百姓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當然,由於自然條件等原因,各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進展、實施效果有些差異。有些政策落地付出的代價比較大,或者說機會成本比較高,從公平的視角來考慮的話,這也是值得的。

《中國科學報》:就目前已經推進鄉村振興的地區來說,遇到過什麼困難?有何經驗值得借鑑?

陳秧分:從實地調研情況來看,鄉村振興還面臨不少困難。

首先是人的問題,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返鄉創業就業的意願與能力不足,去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農村能人暫時出不去,但絕大多數都沒有選擇留下來。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幹部在幹、農民在看」的現象,沒有充分調動農民、市民等各類主體真正參與鄉村振興。

其次是資金的問題,農村貸款難問題一直存在,銀行放貸意願不高、各主體的貸款利率高。

再次是用地指標的問題,因為鄉村產業的效益相對較低,地方政府不大願意將有限的建設用地指標用於農業項目,點狀供地等政策落實還不到位。當然,還有投資環境等方面的因素,我們鄉村發展前景看好,但從2019年開始,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的積極性在下降,規模在減少。

也有一些成功的經驗,比如雲南省臨滄市的萬名幹部規劃家鄉行動,既利用了幹部能人熟知當地情況的優勢,也利用了幹部能人的信息資源,編制的鄉村振興規劃更加科學、更具可行性。

《中國科學報》:如何保障已經脫貧摘帽地區不返貧?如何幫助他們實現鄉村振興?

陳秧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比脫貧攻堅難度更大。

中央已經明確,脫貧地區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的總體穩定。

當然,落後地區之所以落後,主要是由於觀念落後或者自然資源稟賦不足所導致的。保障不返貧、推動鄉村振興,我們需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

一方面,如果政府不作為,貧困地區很容易陷入貧困惡性循環陷阱,很難實現與市場對接,政府要做的,就是做好產業規劃,做好招商引資,做好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

另一方面,需要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立足市場規律發展鄉村產業,而不是政府包辦一切。

《中國科學報》:鄉村振興首要的是產業振興,您對此有何建議?

陳秧分:發展鄉村產業,重要的是做好產品、搭好機制、講好故事、做好支撐。

第一,  做好產品。我國正在邁向中高收入國家,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營養健康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了。要在注重產量的同時更加關注產品品質,挖掘產品特質,打造品牌產品,提高效益。

第二,搭好機制。農業涉及主體較多,包括農戶、企業和政府等等,如果利益連接不健全,產銷銜接沒做好,那麼再好的產品也賣不出去。建立產業化聯合體是一種值得嘗試的形式。

第三,講好故事。現在是注意力經濟的時代。有了好的產品,還要會講好故事,比如褚橙、李子柒、江小白等案例,他們都是會講好故事的典型。

第四,做好保障。鄉村要想吸引留住人才,要想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必須優化營商環境,做好土地、資金、風險防控、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等各方面的保障。

《中國科學報》:鄉村振興如何避免「千村一面」,有何建議?

陳秧分:主要是要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尋找潛在的市場空間,立足當地特色找準產業發展方向,這樣才可持續。

例如四川省廣漢市,位於成都平原,一直堅持發展糧油產業,糧油集中種植規模全省第一,產值達百億元級,吸引了中化農業、益海嘉裡等一批大型企業入駐,也留住了「80後」「90後」年輕農民。四川省廣漢市成功創建了糧油產業方面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樣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中國科學報》: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第二階段。農業科技將在其中發揮什麼作用?

陳秧分:以糧食產業為例,農業科技可以從藏糧於技、藏糧於地和藏糧於智三個方面來著手。

首先是藏糧於技,要破解農業科技領域前沿問題和「卡脖子」技術,從根本上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其次是藏糧於地,提高耕地產能,在這方面,農業科技也將大有作為。

最後是藏糧於智,當前不確定不穩定性事件頻發,更要發揮好農業智庫專家的作用,為國家糧食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出謀劃策。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來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2020-12-19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學習詞典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學習詞典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2020-11-21 20: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命題進行了深刻總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目標和要求。
  • 有效市場添活力,有為政府增定力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進行了深入分析、深刻總結,標註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前進方向和實施路徑。  市場與計劃並不矛盾,其本質都是經濟手段,都是組織生產活動、配置社會資源的手段。
  •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關係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前提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 著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理論和實踐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飛躍,標誌著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對激發市場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得益彰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的深刻總結。政府採購市場是整體市場不可分割的部分,政府採購監管部門有義務推動政府採購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政府採購市場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政府採購市場的主體與一般市場不同,它是由供應商和採購人共同組成的。
  • 【「十四五」新詞典】:「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關係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前提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 社科評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其中,「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是此次全會創造性地提出的關於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問題的最新表述,是中國公共治理領域在話語體系建設上的重要突破,有利於將市場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充分釋放出來,並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堅定前行。一方面,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是推進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議題。
  • 【五中全會 看點】專家領學五中全會精神|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重要論述既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總結,又是對未來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和指引。「十四五」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抓住政府和市場關係這一核心問題,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統一、協同共進。
  • 黃慶華: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
    【黃慶華: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  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分中心教授黃慶華指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關係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國家稅務總局王偉域: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2020年5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強調,「堅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效彌補市場失靈」。
  • ...中觀經濟學視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為政府+有效市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研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深入探討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對於填補傳統經濟學領域的空白,拓寬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空間有重要意義。
  • ...釐清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邊界,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
    >2020-11-25 19:23:11來源:FX168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黨組會議】李克強表示,進一步釐清政府與市場
  • 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 鬚髮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鬚髮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作者:周智宇 「什麼樣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的發展?」從新結構經濟角度來看,林毅夫表示,必須要按照各個方面的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同時必須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的作用。林毅夫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把當前中國的產業分成五大類型:追趕型產業、領先型產業、轉陣類產業、彎道超車產業和戰略型產業。
  • 專家: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將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推手」
    創辦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隨後即舉辦了深圳高質量發展與結構創新研討會,會上,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表示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將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推手」。唐傑教授指出,該研究的重點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如何結合。他表示,深圳從血汗工廠、山寨走過來,走到今天有一個特點是,創新者常在,傳統要退出。市場有效是可以判斷的。
  • 【五中全會•看點】專家領學五中全會精神 |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重要論述既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總結,又是對未來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和指引。「十四五」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抓住政府和市場關係這一核心問題,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統一、協同共進。
  • 長沙清退40萬輛共享電單車 有效市場需要有為政府
    根據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官網發布的通知,未來只有規範上牌的車輛才能向市場投放,並且在核定城區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和共享電動自行車總量後實施配額管理。近年來,旨在「打通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共享單車服務在市場「無形的手」的作用下不斷推陳出新,為市民出行帶來極大便捷,成了現代化都市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缺一不可
    而要實現此目標,從新結構經濟性的角度來講,最好的方式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共同引導企業和支持企業,按照各個地區、產業的特性,沿著比較優勢的基本原則來發展經濟。 為何提出高質量發展?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系列解讀】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命題進行了深刻總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目標和要求,對激發市場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儘快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大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