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我去聯合國蓋章的「美食之都」邊走邊吃

2020-08-28 悠遊有方

澳門歷史城區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的世界文化遺產,不過你知道嗎?這座寶藏小城還有另一個被蓋章的閃亮頭銜,就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創意城市網絡美食之都」稱號。

如同中西合璧的老城區,澳門的美食也非常多元化,有本土的粵式菜餚,有融合了葡萄牙風格的澳式葡餐,也有因為各地人口湧入所帶來的日料韓餐、印度菜和東南亞菜等等。

威尼斯人酒店內的皇雀是中國首家獲得米其林一星的印度菜餐廳

從街巷美食到星級大餐,澳門出品都水準在線,味道好,價格適宜。雖然已經去過澳門好多次,但好吃的地方層出不窮,總能找到再去打卡的理由。

街巷小吃

作為一座「美食之都」,街頭巷尾的優質小吃必不可少。現吃現做的煙火氣,才是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在澳門林林總總的小吃中,第一個要打卡的必須是葡式蛋撻。最出名的兩家就是安德魯瑪嘉烈,坊間流傳著很多關於這對蛋撻CP的傳說,也有不少關於究竟哪家好吃的爭論。我自己把兩家都跑了,覺得都很好吃!

不可不試的葡式蛋撻

如果不嫌路遠,推薦去路環的安德魯老店看看,那裡遊客稀少,邊吹海風邊吃蛋撻的愜意是位於半島後巷裡人擠人的瑪嘉烈所體會不到的。

位於路環的安德魯總店

傳說安德魯與瑪嘉烈夫婦分手時,承諾各自在澳門的兩邊經營,不跨足對方的區域。不管傳言真假,事實上確實是已有多家分店的安德魯,店鋪都在氹仔和路環。而瑪嘉烈依然僅在半島有一家。

瑪嘉烈的生意總是很好

另一個我超愛的澳門小吃就是牛雜,哪怕膽固醇爆表也每次必吃。在一個大鍋裡,咕嘟嘟地煮著各種牛雜和蘿蔔,現場挑選,手起刀落間就是一碗。

很多牛雜店面積很小,連座位都沒有,大家捧著碗邊走邊吃,這才是真正的「街頭美食」啊。

我曾經最喜歡的一家牛雜店,是位於氹仔的鴻彬記,可惜如今已賣店歇業。我在網上搜了下,現在比較推薦的有明記榮記,有些做咖喱魚蛋的也做牛雜,例如出名的恆友。我覺得也不用專程去哪裡,路邊看到人多的就不妨一試。

如今分店多多的恆友魚蛋

第三款必吃美食,就是豬扒包啦,以大利來記最為出名。豬扒直接下鍋,炸得又香又嫩,加在脆皮麵包裡,記得一定要看好時間,在新鮮出爐時品嘗口感最佳。

如果想一次性打卡多家,推薦去氹仔的官也街,除了大利來記的總店在附近,安德魯在官也街也有分店,上過「舌尖」的雪糕專門店莫義記也在這裡。

探店地址:

  • 安德魯餅店:總店在路環市區戴紳禮街1號地下;另在官也街、威尼斯人酒店、路環等地有多家分店
  • 瑪嘉烈餅店:馬統領街金利來大廈17B地鋪
  • 恆友魚蛋:馬統領圍88-99地下,另有多家分店
  • 大利來記:氹仔告利雅施利華街35號,另有多家分店
  • 莫義記:氹仔官也街9號

家常便飯

嘗過小吃,再來推薦的就是葡式澳菜。這是由於澳門特殊的歷史成就的美食,歷經多年演繹,大致分為傳統葡國菜、經澳門廚師改良的葡國菜與土生葡菜3種。

前兩者一看就懂,那土生葡菜是什麼?原來它是葡萄牙人來到澳門後,取當地食材,以葡國做法,融入各地香料,逐漸形成的一種菜系,是真正在澳門以外尋覓不到的獨特菜式。

我自己很喜歡的福龍葡國餐就是一家老字號的土生葡菜,他家的葡式炒蜆讓我一「吃」傾心,加了白葡萄酒和香菜的做法為海鮮的味道畫龍點睛。

招牌葡式炒蜆

而另一款焗鴨飯也是店裡的招牌料理,焗烤得發黃的砂鍋飯看起來平淡無奇,挖一下,用鴨湯煮的米飯混合著絲絲鴨肉,帶著鍋巴的焦香;吃一口,感覺可以忘記所有的煩惱。

招牌焗鴨飯。(圖片來自網絡)

2017年,當我看新聞,發現福龍位於百老匯酒店的分店第一次登上了米其林推薦時,真是有種老母親般的欣慰啊。

位於氹仔百老匯酒店的分店

我推薦的另一個菜式是海鮮火鍋。澳門的海鮮火鍋主打超級新鮮的涮鍋食材,海鮮種類多,鍋底湯濃料足,價格又比香港划算很多。

網上推薦比較多的是協成海鮮火鍋,在澳門有多家分店,生意都很好,建議提前定位。我自己試過的是位於銀河度假村的香港金牌海鮮火鍋,食材和味道也很贊。

澳門火鍋講究的是新鮮的食材

此外,在香港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添好運點心專門店也在澳門開分店啦,人流比在香港小,打卡難度低了很多。為了它家的招牌酥皮叉燒包,值得專程前往。

招牌酥皮叉燒包是真•人間美味

探店信息:

  • 福龍葡國餐:福隆新街40號;氹仔百老匯酒店美食街A-G005-G009
  • 香港金牌海鮮火鍋:氹仔銀河酒店M層M01號
  • 添好運點心:氹仔百老匯酒店美食街A-1006
  • 協成海鮮火鍋:歧關老店位於蓬萊新巷1號A及4號A地下,另有多家分店

星級美食

澳門旅遊業的支柱是娛樂場,而美食是娛樂場內重要的加分項。翻看澳門米其林指南也不難發現,20家摘星餐廳裡有17家分散在不同的娛樂場。

這其中又以賭王何博士旗下的娛樂場最厲害,澳門僅有的3家米其林三星餐廳都來自他的產業。

最新晉級的三星—譽瓏軒

在我嘗試過的3家澳門米其林裡,最愛的就是譽瓏軒。有人稱它為「澳門粵菜之巔」,絕對不誇張。

按照《東京大飯店》裡介紹的Fine Dining的標準,譽瓏軒都做到了。依據客人口味調整的菜式,詳盡的餐食說明,精心搭配的酒單,恰到好處的服務,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卓越的廚藝,是絕對值得專程前往的好味道。

名菜之一的花雕蛋白蒸東星斑

厲害的大廚還能改變我們對於食物的刻板印象,比如我從前很不喜歡叉燒,但在吃到譽瓏軒的招牌叉燒肉時驚為天人。原來不是叉燒不好吃,是我還沒吃過做得好的啊。

集鮮香嫩於一身的金牌叉燒,不可不試

簡簡單單一碗酸辣湯,用料十足的海鮮並未被酸辣遮住味道,而是完美地與調料融合,口感層次極為豐富。

而作為澳門米其林三星中唯二的另一個家粵菜「8餐廳」,我的體驗就沒那麼好了。

8餐廳整體走的是傳統港式富豪範兒,隨處可見的金魚和8元素,感覺吃完就能發發發。

我們嘗試了點心和熱炒。有一說一,點心是好吃的,但談不上驚豔;造型是精緻的,能感受到廚師的手工。

招牌金魚餃

而直接導致體驗失敗的,是下面這盤時蔬,菜梗老得快嚼不動了。雖然最後退錢了事,但還是讓人有點失望。這可是一家連續7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餐廳,對食材的要求是不是低了點?同樣在譽瓏軒點的蔬菜,嫩到入口即化,這差別有點大。

超失敗的炒時蔬,看圖就知道菜梗有多老

最後這家是受賭王四姨太梁安琪之邀,於香港前往澳門開店的桃花源小廚,這是我體驗過的第一家米其林摘星餐廳,也是我的美食啟蒙。

它讓我感受到,哪怕只是蒸排骨、豉椒蝦球這樣的尋常菜式,在名廚的精心烹製後也能嘗到讓人久久難忘的好味道。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麼桃花源小廚做的是看似簡單的粵菜,卻能從2009年港澳地區第一次發布《米其林指南》起,連續11年位列星級食府。

探店信息:

  • 譽瓏軒:氹仔新濠天地新濠大道2樓
  • 8餐廳:葡京路新葡京酒店2樓
  • 桃花源小廚:葡京路2-4號葡京酒店東翼地下F25號

一個回頭客眾多的旅行目的地,往往除了文化與藝術,還有誘人的美食。因為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滿足,能成就一次完美旅行的絕妙體驗。

每當我感嘆澳門已經有很多好吃的了,就發現又有新的優質美食,例如憑新派川菜在開業僅9個月就拿下米其林2星的川江月,新晉亞洲50佳的永利宮,真是常吃常新。

如果人生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那就帶心愛的人去澳門吧,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相關焦點

  • 跟著螃蟹 邊走邊吃
    現在這個時候去,正趕上巴城美食節。巴城美食節將持續到每年12月底。吃完蟹還可去逛逛千燈古鎮,遊覽顧炎武故居,顧炎武紀念館,崑曲崑山腔的創始人顧堅紀念館,延福禪寺,世界第一大玉臥佛,餘氏典當行,秦望山遺蹟等,漫步石街窄巷,足踩青石板,頭頂一片天,中午乘車至陽澄湖,在水上餐廳享用正宗陽澄湖時令湖鮮,讓你邊享受美味邊享受美景。
  • 體驗「邊走邊吃」的瑞士老城盧加諾之旅
    湖岸寬闊,有長椅、有林蔭道,天鵝會上岸來在草地裡找些吃的。隔著一條馬路,對面便是老城,教堂、畫廊、私人銀行、商業街聚集在此。 我們的導遊Cecilia是一位四十歲上下的當地女性,有著瑞士人的樸素幹練,又有著義大利人的熱情開朗,總是笑眯眯的。在帶我們轉了轉老城的教堂和新建的文化中心等後,她忽然有些神秘地對我們說:「我們要在這裡吃晚餐,不是在某一家參觀,而是走一路、吃一路。」
  • 在日本,最好不要「邊走邊吃」
    現如今,生活節奏快,為了趕時間「邊走邊吃」在中國十分常見。但在日本,即使是東京這樣節奏快壓力大的地方,也很難看到「邊走邊吃」的人。首先是衛生和健康的原因。但拋開這些,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認為「邊走邊吃」是素質不高的表現。日本人認為在人流多的地方邊走路邊吃東西會讓其他人感到不適。所以在電車地鐵上,你不會看到吃東西的人,甚至連喝水的人都少之又少。如果是那種不提供座位的攤位怎麼辦呢?大家會站在攤位附近把東西吃完,再把垃圾扔到攤位準備的垃圾桶裡。便利店也是同理,在便利店門前吃,畢竟離開這裡也很難再找到下個垃圾桶。
  • 邊走邊吃武漢人
    那時賣早點的大多不提供桌凳,食客只好邊走邊吃,遂形成習慣。  □易水寒(吉林長春)    清晨的武漢街頭,常見行人一手端一紙杯,一手拿一雙筷子,一邊走,一邊攪拌,紙杯裡盛著熱乾麵。若行人是長發飄飄的靚妹,樣子就顯得更酷。  武漢人把吃早餐稱為「過早」。但他們「過早」的內容,常常是走著消滅的。
  • 在日本的街頭,為什麼不能邊走邊吃美食,中國妹子試了一下被「勸阻」
    摘要:在日本的街頭,為什麼不能邊走邊吃美食,中國妹子試了一下被「勸阻」。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民俗習慣,比如說他們就不能夠在日本的街頭邊走邊吃美食。其實這是在我們看來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但是在日本這邊卻會給人十分驚訝。
  • 為什麼湖北人過早都喜歡邊走邊吃?
    可能很多在武漢的外地人都會發現他們過早都喜歡邊走邊吃,每天早上,你都可以在街道上看到端著一碗熱乾麵邊走邊吃的行人。可能剛開始你還不太習慣,可當你在武漢的時間一長,你也會融入這個「邊走邊吃」的怪圈,被湖北特有的早餐文化所吸引。
  • 體驗"邊走邊吃"的瑞士老城 舌尖上的盧加諾之旅
    在帶我們轉了轉老城的教堂和新建的文化中心等後,她忽然有些神秘地對我們說:「我們要在這裡吃晚餐,不是在某一家參觀,而是走一路、吃一路。」我一眼望去,我們所在的這條街上並沒有任何小吃攤,怎麼可能走一路、吃一路?
  • 邊吃邊逛臺北小吃札記
    而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臺北,在美食界的一哥地位同樣無可挑剔。牛肉麵臺灣美食當然首推臺灣牛肉麵。打小一直有個疑問,方便麵永遠的頭牌紅燒牛肉麵吃起來明明是香辣味的啊。來到北京(郊區)上大學後,又同場加贈一題:美國加州牛肉麵是什麼鬼?這兩個問題都在來臺以後迎刃而解。
  • 去日本旅遊,為什麼逛街不能邊走邊吃東西?原來有這種說法!
    去日本旅遊,為什麼逛街不能邊走邊吃東西?原來有這種說法!日本與我國海相望,因為距離較近,很多人會去日本旅遊,在這裡不僅有很多的海鮮,同時也有一些不為人知個習俗。平常逛街經常會買這些特色小吃,就是還會邊走邊吃,不過當時日本就不一樣了,日本街頭是不允許邊走邊吃的。有人大膽嘗試了一下,最後還被一位大媽舉報,這究竟是為何呢?因為日本人在品嘗美食都為尋找郵遞等坐下來吃,雖然沒有強制規定,但是在日本邊走邊吃認為是一件不禮貌的事。
  • 邊走邊吃?胖沒跑!
    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習慣走在路上時,來點美食打點牙祭:逛街時吃著冰欺凌啃著糖葫蘆啦;又或者上班來不及,不得不邊走邊啃個肉夾饃嚼個手抓餅。不過,對於想要減肥的童鞋來說,邊走邊吃,可是超級容易讓你吃多,一個不小心就讓減肥破功的飲食方式哦!1/邊走邊吃?越吃越多!
  • 為什麼重慶人喜歡「邊走邊吃」
    重慶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妹子拿著東西「邊走邊吃」因此,好多外地同胞無法理解重慶人對美味的這一特殊嗜好外地人說:邊走邊吃,馬路上塵土飛揚,又有汽車尾氣汙染,吃的時候就會有灰塵進入口腔2、邊走邊吃,呼吸不均勻,食物吞咽的阻力加大,對人體的腸胃有影響。3、邊走邊吃在消化過程中對腸蠕動不好,易引起痙攣反應,造成胃部的負擔,也易引發闌尾炎,時間長了會造成胃下垂。
  • 漫步日本美食街:邊走邊吃,有多爽?
    看過《孤獨的美食家》,就知道日本美食街的料理有多麼的美味,許多遊客之所以來到這裡旅行,大多也是被這裡的美食所吸引。漫步日本美食街,邊走邊吃,有多「爽」?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在這裡上菜速度通常是很快的,通常菜單上都是一些簡單的料理,做起來既美味又快速,頗有幾分街頭快餐的風味。例如,當地特色的鯖のくんせい(煙燻鯖魚),除了滿滿的煙燻香外,魚肉超札實,沒有腥味卻很鹹。
  • 邊玩邊吃!臺灣美食地圖!
    對於一個資深的吃貨來說沒有去過臺灣那吃貨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就連康熙來了都有美食單元推薦
  • 邊走邊吃或致胃潰瘍 你還敢邊走邊吃嗎?
    中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施先豔說,詢問患者生活習慣時得知,他每天早上步行上班,經常邊走邊吃早點,這種不良習慣可能是導致胃病的主要原因。  邊走邊吃,武漢人這種過早的方式幾乎成了一種習俗,但其對健康的隱患卻很少有人關注。
  • 大須商店街─美食,邊走邊吃
    名古屋市內的古風大型商店街─大須商店街,它和東京的秋葉原、大阪的日本橋並稱日本的「三大電器街」,現在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集美食、購物於一體的地方
  • 資深導遊透露:去日本旅行,在路上不要邊走邊吃零食,這是為何?
    但是資深導遊透露,去日本旅行,在路上不要邊走邊吃零食,這是為何?接下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資深導遊透露:去日本旅行,在路上不要邊走邊吃零食,這是為何?眾所周知,日本大多數的人十分注意衛生,許多的街道十分的整潔,甚至地上沒有垃圾,人們也不會隨地吐痰,在日本許多電車上是不能大聲喧譁的,搶座位也是不允許的,就算吃東西也是不能的。
  • 邊走邊吃,新加坡美食精選(附詳細帳單哦!)
  • 慶元的那些,落在詩歌裡的民宿和美食,邊吃邊走邊暖!
    — 當風吹起的那一瞬間,這些民宿落在了詩歌裡 —曾想念起到過的那座城曾尋的民宿記-很幸運-離開喧囂邊走邊暖只因你的到來,世界變好;只因我心之所向,所以得到並知足。歲月溫和,等你來「尋」,願所有遇見終不被辜負。
  • 怎麼逛都不如邊吃邊逛│築地市場美食探訪記
    你可以在這裡吃到你想得到的以及你想不到的、幾乎海裡的一切美食,但J醬提醒大家一定要儘量早去啊,有些店賣光了就關了,最佳逛吃時間:9點-13點。J醬今天就帶大家去築地市場探訪,邊吃邊逛。邊吃邊逛在日本很少見,只有廟會的時候才會有,但是在這裡,這種品嘗美食的方式才是王道,而且,千萬不要以為築地只有海鮮喲,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小吃包羅萬象!
  • 探訪廣州一處4A古鎮,邊走邊看邊看邊吃,可惜到訪遊客並不多
    對於出生在城市的遊客來說,沙灣古鎮的建築是奇特的,低矮的「一偏一正」小戶居民、寬闊幽靜的祠堂還有富有傳說意味的古井古塔,但是對於出生在農村的人來說,這些建築就略顯普通,尤其是一些打小就在嶺南鄉村生活的人,是很難差距到這裡獨特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