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打造「百年老店」 弘揚誠信理念傳承工匠精神

2020-12-24 中國文明網

發揚工匠精神 打造百年老店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委書記張院忠為包頭市第一批「百年老店」授牌。包頭日報 吳傑 攝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包頭市委書記張院忠為包頭市第一批「百年老店」內蒙古第二機械製造總廠揭牌。包頭日報 吳傑 攝

  2016年12月30日上午,包頭市第一批「百年老店」授牌儀式在青山賓館會議中心舉行,包頭鋼鐵公司等26戶企業獲評「百年老店」稱號。包頭作為中西部乃至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歷史商業文化名城,培養造就了一大批老字號、老企業。此次授牌的26戶企業,是包頭的城市記憶、城市名片和城市形象,已深深銘刻在包頭的發展歷程中,融入到包頭人民的工作生活中。

    這些「百年老店」,充滿了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創業者的心血和智慧,這些老字號、老企業的幹部職工對黨忠誠、無私奉獻,咬牙苦幹、敢打敢拼,堅忍不拔、艱苦創業的精神,是我們極為可貴的精神財富;這些「百年老店」,積累了難以估量的品牌價值,他們是過硬質量和可靠信譽的保證,所傳承的優質產品、精湛技藝和經營理念,以及已經形成的對外影響,具有不可估量的品牌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是包頭極其重要的無形資產;這些「百年老店」,積澱了極其深厚的發展底蘊,很多企業就是這座城市的符號和標記,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較高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在新時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必將為包頭今後的發展再立新功、增光添彩。發揚老字號的創業精神、經營思想、服務觀念、質量意識,打造更多的「百年老店」,這有利於擴大內需、滿足消費需求,有利於保持和發揚我市獨特風貌、增加城市文化內涵,有利於引導企業利用品牌做精做大做強,有利於弘揚誠信理念和工匠精神。

    包鋼集團:追求卓越 盡工業長子之責

    「我們像雙翼的神馬,飛馳在草原上……我們將成鋼鐵工人,把青春獻給包鋼。」 由瑪拉沁夫1959年作詞作曲創作的《草原晨曲》,以它悠揚的旋律,激奮人心的歌詞,傳唱了60多年。歌聲激蕩在一代又一代包鋼人的心中,激勵他們奮勇拼搏,銳意進取。也正是因為《草原晨曲》,讓全國、全世界人民都認識了包頭、熟知了包鋼。如今,包鋼已走過了62年的發展歷程,正在向真正的「百年老店」邁進。

    包頭鋁業:延續新中國第一塊鋁錠的驕傲

    這些年,在內蒙古包頭市這片新中國鋁工業發軔與深耕五十多年的發展熱土上,一座現代化的大型電解鋁基地正蓬勃崛起。她就是勵精圖治、創新求強,向著建設中鋁最具競爭力電解鋁基地奮力前行的中鋁包頭企業。

    五二研究所:硬材料鍛造中國兵器硬實力

    一部厚厚的《五二研究所所史》擺在記者面前,心存敬畏地翻閱每一頁,老一輩科研人為了強大祖國艱苦奮鬥的精神迸發在字裡行間,火紅年代裡忘我工作的場景躍然眼前。這裡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二研究所。她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專門從事金屬材料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的科研院所。在這裡,精益求精、追求品質靈魂的工匠精神已經紮根了60年。

    一機集團:工匠精神締造軍工傳奇

    她,成立於1954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兵器工業保軍骨幹企業,是國家唯一的主戰坦克和8×8輪式步兵戰車研製生產基地,也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裝備製造企業。她,跨越60多年發展歷程的一機集團,是數不清的「大國工匠」的搖籃,是青山腳下的軍工傳奇,是這座城市的驕傲。

    北重集團:兵工精神薪火相傳

    翻看北重集團的發展史,是一部兵工精神薪火相傳的長卷。1952年選址,1954年建廠,1958年建成,上世紀70年代末從單一軍工企業向軍民結合企業轉型,1999年實施公司制改革,到現在形成防務產品、特種鋼及延伸產品、礦用車等工程機械三大核心業務,企業堅定地走在通往百年老店的道路上。

    包頭第三熱電廠:用拼搏精神鑄就跨越發展之路

    1926年建廠的包頭第三熱電廠(原名包頭髮電廠),是我國西部地區最早的發電廠之一,被譽為內蒙古電業的搖籃。2007年6月20日,包頭第三熱電廠2臺30萬千瓦機組擴建工程如期移交生產,成功實現了向大機組發展的蛻變。包頭第三熱電廠的歷史既是一部經天緯地的創業史,更是一部自強不息的拼搏史。90年的積澱,讓包頭第三熱電廠散發出悠遠綿長的醇香,90年的追求,讓包頭第三熱電廠奮進崛起,繼續揚帆起航。

    中冶華天包頭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砥礪前行 在轉型發展中重塑輝煌

    從華東到西北,從東北到西南,在國內重點工程項目中,鐫刻著他們成功的傑作;從亞洲到非洲,從歐洲到南美,在海外工程建設領域裡,閃亮著他們智慧的精品。1957年建院以來,中冶華天包頭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已經走過了60個年頭。60年的艱苦創業,培育了包院人誠信務實、吃苦耐勞、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奉獻精神;60年的勵精圖治,包院的業績遍布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走過了一條輝煌的道路;60年風風雨雨,包院用執著與堅持,讓「大包院」的品牌熠熠生輝。

    駱駝酒業:堅韌不拔走出源遠流長

    一件漢代酒器見證一段千年的酒史,一段千年酒史成就一個品牌不朽的傳奇。2004年,包頭市郊的一處漢墓群中出土了一件名為「鐎」的銅器,裡面盛有大量不明液體,經文物專家考證是兩千多年前的美酒。一件「銅鐎」的發掘,印證了包頭源遠流長的酒文化;而駱駝酒業——原包頭酒廠作為包頭市最早的釀酒企業,肩負著將老包頭燒酒發揚光大的歷史重任。

    東寶生物:傳承創新 續寫百年夢想與堅持

   從明清時代北京老一代工匠製作木工用皮膠和骨製品發端,到匯聚了傳統匠人的北京朝陽化工廠制膠車間,再到整體搬遷到包頭成立東河區白明膠廠,到最終成為內蒙古第一家創業板上市的民營企業,一代代人在歷史長河中努力延伸著「生物膠原」的足跡,一路漸行漸強。其久遠的歷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創新求變應對市場的勇氣,對於「百年老店」的榮耀與光環,可謂實至名歸。

    金鹿油脂:傳承「百年老店」 弘揚發展民族產業

    「金鹿油脂公司能夠成為包頭市的『百年老店』,是傳承也是發展,是艱苦奮鬥精神的傳承,是管理創新、技術領先的發展。未來要繼續發揮我們的優勢,從產品、技術、原料、戰略等方面不斷地探索,逐步向規模化、集團化、功能化方向發展,做出特色,做強品牌,使金鹿百年老店繼續發揚光大,為振興民族產業貢獻一份力量。」包頭市金鹿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宏說。

    大福林:「中華老字號」的創新與傳承

    甄玉寶說,百年老店,重在創新與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與傳承。2017年,大福林再次將如何讓老店煥發新生機作為工作的重點,有意重新打造「老字號」,目前正在做選址工作。

    華資實業:草原糖 甜蜜的事業不變的情懷

    退休幹部、原包頭糖廠副廠長、總經濟師侯因芳至今都記得,在1955年10月的一天,第一包印有「草原」牌的白砂糖下線,全廠為之沸騰,包頭市為之驕傲,華北地區人民食糖供給不足的問題也隨之得到解決。作為「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配套工程之一,包頭糖廠建廠之初的全套設備和技術從原民主德國引進,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北方建廠最早、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機製糖廠。65年過去了,曾經的包頭糖廠,如今已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華資實業正以鏗鏘有力的步伐,緊跟時代潮流,續寫包糖人的輝煌,在新一輪的經濟浪潮中書寫傳奇,造就真正的「百年老店」。

    王傻子豬手:變的是時代 不變的是味道與品質

    「不管傻不傻,就是不摻假。」在包頭,只要人們聽到這句廣告詞,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王傻子」,想到香噴噴的豬手,想到風味獨特的各種燻肉。這家如今家喻戶曉的食品加工公司,59年前只是東河小巷子裡的小作坊。「這麼多年,『王傻子』很多地方都變了,規模變大了,工人變多了,市場變廣了,但是不變的是我們的味道與真誠的品質。」「王傻子豬手」掌門人、包頭市大柱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玉柱說。

    呱呱叫調味品:傳統工藝留住記憶中的味道

    在包頭,呱呱叫調味品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集體回憶。「呱呱叫」在包頭人的心裡似乎一直有著特殊的地位。無論你在超市還是在繁華的街巷,無論你是在喧鬧的市區還是在偏僻的鄉村,都能見到「呱呱叫」生產的5大類、100多個品種的食品、調味品。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息息相關、日日相伴的放心食品和安全食品,呱呱叫調味品用傳統精湛的工藝留住了幾代包頭人記憶中的味道。(包頭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包頭市政協召開「百年老店保護與傳承」界別協商會
    、推動結構調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市在新一輪競爭中實現新跨越,必須發揚老字號的創業精神、經營思想、服務觀念、質量意識,培育更多的『百年老店』,這有利於擴大內需、滿足消費需求,有利於保持和發揚我市獨特風貌、增加城市文化內涵,有利於引導企業利用品牌做精做大做強,有利於弘揚誠信理念和工匠精神。」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也是我們強軍興軍的強大精神力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作出戰略擘畫,鮮明提出建軍百年奮鬥目標。
  • 傳承大國工匠精神,樹立遠大職業夢想
    點擊上方藍字「包頭教育在線」一鍵關注包頭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平臺12月7日-12月11日,實踐中心分別組織包頭蒙中初中部、包頭蒙中高中部、包頭回中初中部的學生走進包頭職業院校,感悟生活,進行職業體驗;接觸職業教育,為未來規劃藍圖,為人生增添色彩。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闢概括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指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
  • 百年老店如何常青
    文化、傳承、匠心、誠信、創新……歷久彌新的「老字號」所蘊藏的內涵,在中國自主品牌的「趕考」路上,將帶來哪些啟示? 文化+匠心:「老字號」品牌不褪色的「法寶」 承載著傳統文化、凝結著點點匠心的「老字號」,在振興中國品牌中,肩負重任。 有這樣一組數據或能說明問題:201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的平均年齡達93.71歲。其中100歲以上的「老字號」有206個。
  • 山東宏濟堂阿膠:「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字號
    中國山東網11月28日訊 (記者 張敏敏) 11月28日上午,「工匠精神 山東製造——『開放的山東』全媒體採訪活動」走進山東宏濟堂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激發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
    弘揚企業家精神,打造中國製造的價值理念。企業家是善於覺察和創造新機會並且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將他們的創意通過地點選擇、產品設計、資源使用、規則制定和收益決策引入市場、具有原創力和冒險精神的創業者和企業管理者。企業家通過整合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發明新產品、新工藝、新方法,僱傭員工、吸納就業、提供稅收,提高勞動者收入,豐富產品市場,帶動產業聚集,促進經濟繁榮。
  • 中國註冊烹飪大師周國良收徒135人傳承飲食文化和工匠精神
    隨著拜師誓詞的響起「本人自願投入中國烹飪大師周國良門下,從此牢記師訓、嚴守門規、尊敬師長、愛護同門、刻苦學藝、精益求精、修煉品德、清白做人,為弘揚工匠精神、傳承飲食文化、光大周派技藝砥礪奮進!」135人正式拜周國良為師入周師門。
  • 包頭市舉行第一批「百年老店」授牌儀式
    包頭市舉行第一批「百年老店」授牌儀式。張棖 攝 人民網包頭12月31日 (記者 張棖)為保護和促進老子號企業振興發展,鼓勵和引導老字號企業發揮品牌優勢,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價值,增強自主創新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老字號企業在振興發展中創造更多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價值。
  • 匠心精神:你的公司離百年老店只差這四個字
    在移動網際網路、創新成為熱詞的今天,即使有人笑稱距離成為百年老店只有99年,也沒有多少企業家願意認真研究如何做好一家百年老店,因為賺錢可以通過各種概念和包裝,而做成一家百年老店需要的堅持和執著太熬人。
  • 日本百年老店達3萬家,中國5家。工匠精神為何由我們建立卻沒發揚
    每一個老字號的背後都是一部百年沉浮的長劇。日本企業為什麼這麼牛?而我們絕大多數的企業為何壽命如此短暫?只需三步,一起學走日本國寶級品牌的傳承秘籍。一、「長子繼承制」:制度保障家族企業最終傳承不下去,很大的原因是家族無法持續保持對企業的控制。
  • 弘揚工匠精神、傳承麻城美食,麻城金牌大廚等你來拿
    正因如此,為了豐富麻城餐飲文化、旅遊文化的內涵,發掘、推廣本地特色菜餚,增強特色餐飲創新能力,從而推動麻城旅遊服務事業的發展,弘揚工匠精神,經研究決定舉辦2018全市餐飲行業技能大賽暨地方名菜評選活動。
  • 包頭市授予包鋼等26戶企業「百年老店」稱號
    近日,包頭市授予包鋼等26戶企業為包頭市第一批「百年老店」稱號。包頭市正在制定政策,大力支持這些企業提檔升級和創新發展,並帶動更多的企業發揚「工匠精神」,在包頭市的轉型升級中做出新貢獻。
  • 廣譽遠:恪守工匠精神 傳承精品國藥
    這是流傳在中醫藥界的一則古訓,更成為無數老字號藥企所遵循的經營理念。  作為一家傳承至今超過470年的中藥老字號,廣譽遠歷久彌新的奧秘是什麼?「道地藥材、古法炮製、保密配方、皇家御用、非遺傳承、工匠精神……」近日,廣譽遠實際控制人郭家學接受了上證報記者專訪,將廣譽遠傳承精品國藥背後的那些人、那些事娓娓道來。
  • 長春「福義德」道口燒雞40年:打造吉林品牌 爭做百年老店
    幾千年以來,中華民族的先輩們就擁有傲人的「工匠精神」;如今,國人更要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傳統,以新時代「工匠精神」打造食品品牌、樹立長春形象、輸出吉林品牌價值觀。「福義德」師從「義興張」第八代傳承人張存有 長春福義德食品有限公司/供圖  創業於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歷經長春經濟發展的沃土哺育,「福義德」始終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創新創業精神,懷抱著爭做「百年老店」的匠心,緊扣時代脈搏,緊跟經濟發展,從一家小小的燒雞店逐步發展為吉林省知名的食品行業企業公司。
  • 百年傳承 老店新潮
    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一些企業憑藉對產品質量的堅守、優秀理念的傳承、時代風向的把握,敢於改革,善於創新,深得消費者信賴,經營上百年乃至數百年而延續不斷,至今依然生機勃勃,引領時代潮流。
  • 弘揚工匠精神 傳承大師技藝——記河北旅遊職業院退休教師黃保增
    (記者 張力 通訊員 沈博 馬玲)近年來,河北旅遊職業學院以師德建設為引領,以專業發展為重點,以技能大賽為抓手,重視實踐技能培養,造就了一批社會知名度高、行業影響力大的教學名師、新時代工匠以及專業帶頭人。其中,畜牧獸醫系退休教師黃保增教授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 弘揚「大國工匠」精神,增強養鴿定力!
    這一國人歷練四十年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的考驗後,近年又經過反思,重新成為人們引以重視的理念,也對我們養鴿活動,特別是養什麼鴿子的問題很有針對性和指導意義。縱觀最近幾十年的賽鴿發展歷程,伴隨著改革開放與國內經濟的迅猛增長,賽鴿事業的蓬勃發展狀況也舉世矚目,單一的群眾娛樂性活動已完全轉型為除群眾業餘文娛活動性質外,更具備了職業性、商業性的文化娛樂產業。
  • 傳承齊魯②青州百年糕點老店:不會做人就不會做點心
    【弘揚齊魯非遺文化融媒體影像紀實專欄】  傳承齊魯②:百年糕點老店用人情味留住美味  攝影/孫長徵 記者/
  • 父子兩代共譜黃河謠:包頭黃河岸有座黃河工匠博物館
    黃河工匠博物館也收藏著李天東知青時期用過的工具2014年底,李天東參與了包頭市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他萌生了建造一座體驗式博物館的念頭,希望將自己的豐富收藏分享給更多人,希望把200多年來黃河工匠一卯一榫、一臺一盤皆用心打造的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