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吃越瘦,這些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
在日本生活久了,你會發現,那些日本當地的定時套餐,碟碗裝的食物眾多,吃起來分量還真的不少,但是,日本人當中卻很少看見胖子。
那麼問題就來了,越吃越瘦,這些日本人不知道都是如何做到的?
究其根源,其實要從日本人對待飲食的態度,以及他們日常餐桌上養成的飲食習慣講起。
第一點:日本人注重食之本源。
所謂的食之本源,就是尊重食物本身的來源,在烹飪的時候盡最大的可能保留住食物本身的味道,吃食材的時候,儘量趁著新鮮吃。
這一點從日本壽司,生魚片等的盛行,就可以窺見其中對待食物本身味道的追求。
喜愛生食,不是不將就衛生,而是在保證新鮮的基礎上,最大可能攝取食物本身的味道,獲得營養。
除了生食之外,在日常烹飪中,日本人喜愛的料理也很少有「重口味」的。
日料大多講究清淡低熱量,保持食材的新鮮,儘量不加工,原則之一是「美味不能掩蓋食材原有的滋味」。
第二點:日本人注重攝取多種類的食物。
關於這一點從傳統的日式料理中就能夠看得出來, 每次吃正宗的日式料理,各種精緻的碟碗都能夠擺滿一桌子。
並且每一道菜都有專門的瓷器盛放著,碟碗多,也就代表在食物的種類非常多。
當你擺完一桌碗碟後,不僅看起來很豐盛,還會產生一種已經吃了很多的錯覺,這從心理上就給了你暗示,更何況,攝取多種類營養的食物,比攝取單一食物更容易飽腹。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越吃越瘦的原因。
第三點:喜愛高蛋白質的食物。
例如:海鮮類食物,是日本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食材。
眾所周知,海魚富含高蛋白,脂肪含量卻很低,按照這樣的吃法,吃得再多,也不用擔心會引起過度肥胖。
綜上所述,按照以上這些吃法,難怪日本人能夠越吃越瘦。
最後對此,不知諸位都是如何看待的呢?
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關注,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一起分享更多的日式生活美學,愛寫作,愛分享,愛美好,更愛生活。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日本二三事」,讓我們一起發現美好,傳遞美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