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巷」背後的史實

2020-12-18 鎮江金山網

文/圖  薛龍和

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鎮江市現有回族、蒙古族、苗族、滿族、彝族等47個少數民族,常住人口18493人,其中回族等全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有11167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0.36%,佔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61%。回族多「圍寺而居」,故在清真寺周邊自然形成了多個成片的回民聚居區,一些頗具民族文化內涵的街巷也應運而生。透過「爸爸巷」背後的史實,我們看到的是一座團結包容、和諧共進的文明古城。

「爸爸」、「 巴巴」稱謂之由來

東漢許慎所撰《說文解字》中尚未出現「爸」字。三國張揖所撰訓詁書《廣雅·釋詁》中已收錄「爸」的解釋:「布可[切];爸者,父親之轉。」讀音與「波」相同。南朝梁大同九年(543)顧野王所撰《玉篇》的解釋是:「浦可切,父也」,這讀音與「婆」相近。成書於宋景祐四年(1037)的《集韻》中才有了現代讀音的出現:「爸,必駕切」。明末張自烈(1597-1673)在《正字通》裡對「爸」字的解釋是:「舊注浦可切。婆,上聲。吳人呼父也。……今南夷呼父曰波,概此字之轉也。按:南史遙本作爹,夷語稱老者為八八,或巴巴。後人因加父作爸字。」「夷語」即外族人的語言,所以「八八」、「巴巴」都是音譯。明末清初方以智(1611-1677)撰的《通雅·稱謂》則有了更具體的解釋:「八八,乃迻語之稱巴巴也。《唐書》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為後八八,蓋迻語稱老成者曰八八或巴巴。今回回教以老成者呼八八,其聲近『把』」。《康熙字典》對「八八」的注釋沿用此解釋:「《通雅》八八,外國語稱巴巴。」其實,即使到了清朝,「巴巴」一詞也未普及到漢族社會,及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知其意。

那麼,「巴巴」一詞原意究竟是什麼呢?

「巴巴」是阿拉伯語ﺑﺎﺑﺎ音譯,原為對男性長者的尊稱,一般放在人名的後面。如《天方夜譚》裡的《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這裡的「阿里」是主人公的名字,「巴巴」是對這位主人公的尊稱。「隨著伊斯蘭教的迅速傳播,『巴巴』這個詞,影響到波斯、土耳其、中亞、東南亞等地區,有不同語言符號拼寫方式,但發音和語調都基本相同。由於社會交流的發展和地域的不同,其詞義也在擴大,宗教賢達、領袖、老師、監護人等等,甚至只為表示尊敬而已,都可稱呼『巴巴』」。(宛磊《漢語「爸爸」詞源考》)

在中國,「巴巴」一詞,在今天的回族用語中仍舊普遍保存,為了與其他民族稱謂有所區別,傳統的回族家庭一直沿用「巴巴」來稱呼祖父,覺得十分親切。回族還喜歡將一些聖賢稱為某某巴巴,例如,揚州解放橋附近有座「巴巴窯」,那是南宋來我國沿運河兩岸傳教,在揚州去世後安葬於此的普哈丁墳墓;南京雨花區花神廟附近有清朝著名伊斯蘭教學者劉智的墳墓,穆斯林習慣稱之為「巴巴墳」。

「爸爸巷」背後的史實

鎮江有「爸爸巷」、「大爸爸巷」和「小爸爸巷」。爸爸巷是大西路郵局西邊的一條巷子,「南至同鑫裡,北至大西路,長304米,寬2-2.7米,原名支家巷。因巷內多為回民居住,後改稱爸爸巷」。「大爸爸巷」和「小爸爸巷」則分別位於大市口剪子巷南、北兩頭,「大爸爸巷,東至剪子巷,西至解放路,長82米,寬2-3米。據《丹徒縣誌》記載:稱大爸爸巷,因巷內回族居民較多,『爸爸』系回族對長者的尊稱」。與之平行的小爸爸巷,「東至剪子巷,西至解放路,長74米,寬2米。據《丹徒縣誌》記載:稱小爸爸巷。為區別大爸爸巷,故名」。

據筆者研究,「大爸爸巷」、「小爸爸巷」和「爸爸巷」雛形約形成於明清之際。

鎮江是我國伊斯蘭教傳入較早的地區之一。據史料記載,唐宋年間就有來自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前來貿易經商,且有部分人「久居不歸」,為了過宗教生活,他們還修建了清真寺。明萬曆《鎮江府志》記載:「清真禮拜寺系唐貞觀二年(628)敕建,原在阜民坊。洪武間毀,後改仁安坊。萬曆初,冠帶住持談鎮、金約等因隘改建於治安坊市河岸。焚修。」該寺現已遷建於學府路。元代蒙古人西徵勝利,東歸時除了帶回大批俘虜士兵,還有許多歸附的商人、工匠、軍士、學者等一同來到中原大地,他們被元政府分散到全國各地,史稱「回回遍天下」。這一時期,在鎮江定居的穆斯林人口大增,《至順鎮江志》有詳細記載。明清之際,回族在鎮江已經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態勢,穆斯林聚居區亦趨成熟。

歷史上,鎮江曾建有古潤禮拜寺、山巷清真寺、苗家巷清真寺(毀於日寇)、牛皮坡清真寺(拆遷)和新河街回教堂(徵收)等五座清真寺,為方便日常生活和參加宗教活動,穆斯林多「圍寺而居」,在這些清真寺周邊陸續形成了多個成片回族居住區,也有了許多因回族居住而命名的街巷。《至順鎮江志》「卷二·地理·坊巷」就有「烏馬兒巷」。「烏馬兒,回回人,少中大夫。大德四年十一月十三日至,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去。」還有「烏盆澳巷」,「烏盆澳巷」附近還建有「烏盆澳橋」。「烏盆澳橋,在嘉定橋東南,水源發城隍廟山下。」(《至順鎮江志》)此橋清朝晚期仍在。光緒五年《丹徒縣誌》「卷四·關津」:「烏盆澳橋在利民橋東,今城隍廟大門外照壁下。」又據《鎮江市標準地名使用手冊》記載:「花華巷,南至互濟巷,北至寶塔路橫街,長96米,寬1.5米。相傳巷內住有回民花、華二姓,以姓氏得名。」在花華巷不遠處還有一條巷子叫「宰牛坊」,在王家巷底,是以宰牛為業的回族居處地,1963年調整合併到電力路。「三多巷,南至曹家坡,北至楊家門,長114米,寬1.4—2米。相傳原是回民楊、童、完三家的火巷,翻蓋房屋時,協商將火巷打通,形成巷道,取名三多巷。」「書場巷,東至清真寺街,西至山巷,長142米,寬1.2—2米。清代有童姓(回族,童基本,外號童大鼻子)在此開設揚州平話書場,故名。」京畿嶺下原有「牛皮坡,南至京畿嶺,長148米,寬5米。該巷位於京畿路坡下,曾稱禮寺巷。後因王姓在此開設牛皮坊,常在坡上曬牛皮,俗稱牛皮坡。」同治年間,江西九江鎮總兵、安徽壽縣人朱淮森(回族)為方便在鎮江謀生的同鄉,建造了牛皮坡清真寺,巷道始稱「禮寺巷」,1949年前調整合稱「牛皮坡」。

關於「大爸爸巷」和「小爸爸巷」的來歷,筆者曾做過走訪,據坊間相傳:明清之際,此地住有回族談氏兄弟二人,他們勤勞經營,頗具資產,且樂善好施,睦族友鄰,為世人稱頌,後因人丁興旺,遂分居剪子巷南北。久之,周邊百姓親切地以大爸爸 、小爸爸冠以巷名,以垂揚他們美德。這大戶談氏於清末遷居至範公橋附近,形成「談家巷」,《鎮江指南》有記載。至於山巷清真寺附近的爸爸巷,應是形成於清中晚期。

1928年省會改治鎮江後,各項城建工程陸續開工建設,道路越來越多,越修越整齊。「禮拜寺巷」改成了「清真寺巷」,後來為了與剪子巷清真寺旁的「清真寺巷」有所區別,又改名為「清真寺街」,沿用至今。民國時期,還細化分為「清真寺街」、「清真寺橫巷」、「清真寺支巷」。

1931年再版的《鎮江指南》「第八編匯錄·附城廂地名」中還記有「爸卜巷」,其大致位置在今白蓮巷附近。「白蓮巷東至經折巷,西至山門口街,長215米,寬2-4米。據元《至順鎮江志》記載:稱湯糰巷,後改稱白蓮巷。原爸卜巷於1957年併入白蓮巷」。(《鎮江市標準地名使用手冊》)「爸卜巷」的形成尚無資料可考,或許亦與回族有關,但消失較早。

楊家門社區是目前鎮江市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傳統回族社區。楊家門東至寶塔路橫街,西至清真寺街,長159米,寬2米,該巷形成於清代。時有德潤堂回族楊氏先祖常在此設粥場,救濟貧困流民,為方便人們尋找,便於巷口用毛竹搭建簡易門樓,上書「楊家粥場」,久之,始在巷口砌成拱形券門,上刻「楊家門」,故名。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楊公崖就生活於此。因楊家門區域較大,民國時,曾被細分為「楊家門」、「楊家門橫巷」、「楊家門南一弄」、「楊家門南二弄」、「楊家門北一弄 」、「楊家門北二弄」、「楊家門北三弄」、「楊家門北四弄」、「楊家門北五弄」,而楊家門南巷則是1957年在原「穆源操場」基礎上形成的新巷道。

至於「爸爸巷」設置為巷名始於何時並載入方志史籍,目前僅見《鎮江指南》(1922年)有相當詳細記載,但民間實際稱呼它,肯定要遠遠早於此。

用「爸爸」作為城市街巷的名稱,國內獨此一處。從城裡「大爸爸巷」、「小爸爸巷」到城外「爸爸巷」的形成,其歷程見證了鎮江主城區不同朝代經濟、商貿、文化中心的移動路線和城市建設的滄桑巨變,也是以回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群眾遷徙到此,由少到多、圍寺而居的穆斯林社區自然形成的有力佐證,更是他們在此紮根、創業、生活的永久印記。

隨著城市建設發展的前行步伐,許多古街巷正日漸消失,街巷曾經承載的靜逸和喧譁,也將漸漸遠離我們的視野和記憶,留下的是其背後不去的史實和文化遺痕,或許只能在沉寂的文字裡與之相遇了,如何去保護、利用這些古街巷及其名稱,使之更好地服務於城市建設、文化旅遊,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索的。

相關焦點

  • 《第九所》怎麼解鎖史實 史實系統解鎖攻略
    導 讀 在第九所手遊中史實小夥伴們應該怎麼解鎖呢?
  • 翻譯史實累計50萬字 南農教授推動南京大屠殺歷史成為世界記憶
    龍虎網訊(記者 王緣 朱安龍) 近年來,南京大屠殺史實的國際化傳播不斷推進,其中,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銀泉起到了「橋梁」作用。王銀泉在教學之餘,累計翻譯、審校南京大屠殺史實目前已達50萬字。只要有機會與外國人交流,他總會主動說起這段歷史。
  • 中國登山隊:電影《攀登者》背後的史實,珠峰——中國高度
    珠穆朗瑪峰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攀登者》電影背後的史實,讓我們一同向祖國的英雄致敬,學習攀登的精神。
  • 《爸爸的草鞋》背後的動人故事與愛國情懷
    音樂是抒發人類情感的媒介,每一首音樂的成型都不是偶然的,它的背後都有創作者親身的生活經歷與思想情感在裡邊,它所包含的或是一個故事,也可能是一段感慨。今天我們要說的歌曲《爸爸的草鞋》,就是根據一個國軍老兵的真實經歷所創作的一首臺灣校園歌曲。
  • 三國遊戲最符合史實的彩蛋,夏侯兄弟的悲慘一生,莫名其妙瞎了眼
    那麼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三國遊戲中符合史實的隱藏彩蛋,究竟有哪些吧~《三國志11》悲慘的夏侯兄弟作為三國題材遊戲中的領軍之作,《三國志》系列遊戲在還原史實這一塊上也可謂是下足了功夫,許多歷史事件和武將都會在相應的時間點出現一些貼近史實的變動。
  • 民國雜誌揭明清兩代冊封史實:琉球應歸還中國
    近年來一些關於證明釣魚島歸屬問題的歷史文獻、古地圖在拍賣行被拍出天價,其背後反映出來的是關於釣魚島的歸屬問題近年來所受到的持續關注。  9月11日,蘭州市古玩收藏愛好者陳先生向本報提供了一本名為《觀察》的雜誌,該雜誌中明確列出明清兩代共計冊封琉球中山王23次的歷史事實,從歷史淵源的角度為琉球歸屬問題提供了充分的歷史依據。
  • 「爸爸的故事」,小女孩一篇揭穿父親謊言的作文,背後感人的真相
    但曾經有這麼一則廣告,讓人至今都還記憶猶新,因為它取材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底層小人物家庭的普通故事,背後卻蘊滿著那暖暖的情懷。那還是2015年,香港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拍攝的一部廣告片,名字叫做:「爸爸的故事」,是透過一個小女孩的孩子角度,描述爸爸對她的付出,內容感人至深,吸引超過千萬觀眾觀看!今天來分享下這個感人的故事。
  • 澳門戀愛巷 Travessa da Paixão
    在澳門,有一條小路,叫戀愛巷。因著浪漫亦詩意的名字,無數人來到這裡,為與路牌合影,為拍攝婚紗照片,或是戀人挽手走過短短的小巷,心裡走進長長的幸福。戀愛巷,原名來自於其葡萄牙語路名,Travessa da Paixao,譯成英語即Travel of Passion。難道不是「激情之旅」嗎? 其實,這裡的「Passion」,特指天主教信仰中耶穌基督的受難,「Travel of Passion」即受難之旅。
  • 從產品經理角度看《爸爸去哪兒》火爆背後?
    最近很多人都在說一個火到不行的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以前看過《飯沒了秀》。如果說《飯沒了秀》是賣萌1.0,《爸爸去哪兒》則是賣萌2.0。關於《爸爸去哪兒》的火爆背後,我更願意從產品的角度拷問,有人說內容好,有人說營銷好。
  • 狗屎巷、土蝨巷、肚臍巷...泉州這些奇葩的巷名是怎樣流傳下來的?!
    摸奶巷、二郎巷、相公巷、狗屎巷、土蝨巷、破柴巷.這些奇怪名字背後暗藏的故事令人心生好奇初聽相公巷,名字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以為背後是一個相公與娘子的悽美愛情故事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的有功士兵曾經駐紮於此當地老百姓稱他們是英雄模範、人民典範遂把這條巷稱為「模範巷」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湯毓良 ‖ 三倒拐巷與綿州宋城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湯毓良 ‖ 三倒拐巷與綿州宋城 2020-08-10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爸爸去哪兒》近乎「零差評」口碑背後的大數據解讀
    【導讀】從舞臺秀走向真人秀,《爸爸去哪兒》以近乎「零差評」的口碑創造了電視娛樂節目的成功轉型。有觀眾說,在疲憊的周末夜晚,被「星爸萌娃」溫暖後入睡,簡直就是一次「治癒系」減壓。 所有人都有爸爸,約一半的人有機會成為爸爸,僅憑此,《爸爸去哪兒》火地就有「硬道理」。
  • 臺灣50年抗戰史實不容抹殺
    該書遴選有關臺灣抗日檔案、文獻、文章、詩詞,力圖以不同形式和內容,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全面系統地展現臺灣同胞自1895年《馬關條約》割臺到1945年臺灣光復長達半個世紀的抗日史實。而對於李登輝罔顧史實,拋出各種抹殺臺灣抗日歷史的媚日言論,臺灣各界給予了嚴厲的抨擊。臺灣著名史學教授王曉波先生,列舉了大量事實,諸如先烈先賢丘逢甲、吳湯興、羅福星、餘清芳、蔣渭水、林獻堂等的抗戰史績,對李登輝的言論一一給予反駁。還有,抗戰期間,許多臺灣人前往大陸投入抗戰,或投身在南方國民黨主導的戰場,或在北方共產黨主導的戰場。
  • 《信長之野望大志》家寶對應史實武將列表一覽
    導 讀 第1頁: 展開 《信長之野望大志》中的家寶在史實中都所屬哪些武將呢?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篇《信長之野望大志》家寶對應史實武將列表一覽,一起來看看吧。
  • 揭秘「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躋身擬申遺項目背後的...
    在活動現場,我市「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擬聯合申報世界遺產引發市民關注。「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緣何躋身福州擬聯合申遺項目之列、其申報評估情況如何?昨日下午,記者採訪了市名城委主任楊勇,聽其講述福州擬申遺項目背後的故事。
  • 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
    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啊?說實話,表姐當時信心很滿的,以為寶寶會毫不猶豫的說喜歡媽媽,結果寶寶想了想很認真的歪著頭:我喜歡爸爸,因為媽媽老是兇我,天天逼著我學東西。那一瞬間,表姐感覺無比失落,委屈極了: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誰啊,怎麼還這麼評價我,再者說在我生下你之前,我也是很溫柔的好麼?
  • 英國老爸給女兒在衣櫃後DIY了一個"對角巷"
    來源:21世紀英語報對於許多哈迷而言,「對角巷」是他們心目中嚮往的魔法世界打卡地點。
  • 《摔跤吧,爸爸》內地票房突破十億 印度電影的勝利以及背後的中國...
    在電影《摔跤吧,爸爸》持續「霸佔」單日票房榜的幾日前,《三聲》(微信公號ID:tosansheng)找到了這部電影進入中國的真正「操盤手」、創世星總經理何巍,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部電影背後資本局,以及中印兩國電影市場深度合作的未來和機會。「最大的收益方一定是中影、華夏以及創世星」
  • 《摔跤吧,爸爸》內地票房突破十億,印度電影的勝利以及背後的中國...
    在電影《摔跤吧,爸爸》持續「霸佔」單日票房榜的幾日前,《三聲》(微信公號ID:tosansheng)找到了這部電影進入中國的真正「操盤手」、創世星總經理何巍,同我們一起聊了聊這部電影背後資本局,以及中印兩國電影市場深度合作的未來和機會。
  • 史實?摩西過紅海
    原本以為是神話故事,卻在最近的考古證據中發現與《聖經》記載精確吻合的歷史,上帝在埃及降下十災,並在以色列人的生死關頭分開紅海,這些聽上去很神奇的事情確是史實。 瑞典科學家莫勒博士和所在的研究隊員以及電視節目拍攝人員踏上了當年摩西走過的路,並在抵達紅海時,在紅海的陸地橋附近發現了許多屬於埃及軍隊的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