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虎丘塔歷經兩次大修 始建於五代末年(圖)

2020-12-12 江蘇頻道

導讀:虎丘塔,又名雲巖寺塔,位於蘇州虎丘山頂,是一座七層八角形、以磚結構為主的仿木構樓閣式磚塔,建於五代末年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是江南最古老的一座大型磚塔、江蘇省唯一僅存的五代磚結構古塔。

虎丘塔前已建起白色圍擋資料圖片

虎丘塔,又名雲巖寺塔,位於蘇州虎丘山頂,是一座七層八角形、以磚結構為主的仿木構樓閣式磚塔,建於五代末年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是江南最古老的一座大型磚塔、江蘇省唯一僅存的五代磚結構古塔。千年的歷史滄桑,加上風雨、雷電、戰火等考驗,如今的虎丘塔正面臨著新的危機:塔身磚塊掉落、塔內粉刷層剝落較為嚴重,塔頂第7層有明顯滲水情況,塔身多處裂縫。

2014年12月27日,記者來到虎丘塔,四周已建起兩米高的白色圍擋,工程隊正進行著維修的前期準備,這是虎丘塔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次維修,也是自1986年以來首次全面保養維修。

前兩次「傷筋動骨」的維修,才保住虎丘塔屹立不倒

現在的虎丘塔塔身已向北偏東傾斜2.34米,最大傾角將近3度。有關傾斜形成的原因,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副所長馬振暐介紹,一是由於塔建在山頂斜坡之上,西南高、東北低,塔下是一層薄厚不一的人工雜填土層地基,而且塔墩底部既無放大腳,又未深埋地基之中(埋入地坪下約12釐米),6000多噸的塔重對地基承載力和平衡狀態是一個考驗。二是長期地基滲水潛流衝刷,填層中的土顆粒流失,基土中產生孔隙,在塔體重量的作用下,地基產生不等量的變形壓縮,導致塔體的不均勻沉降,造成塔身傾斜。

馬振暐說,在明崇禎十一年(1638),當時因塔身傾斜損壞嚴重,重修第七層時,有意砌向傾斜相反方向,欲藉此調正重心,以致造成現在的塔身呈「香蕉型」。「這一糾偏雖起到一些作用,但未能全面制止塔身的傾斜發展。」

清鹹豐十年(1860年),虎丘山上寺廟毀於火,也波及塔,加上年久失修,到新中國成立初,塔身已嚴重殘破,千瘡百孔,每層處於坍塌狀態,一、二層裂縫寬達10多釐米,岌岌可危。

1957年3月,在經過多位國內專家論證後,虎丘塔搶修工程正式開工。當時主要是在每層塔身外加三道鋼箍,外抹水泥,實現鋼筋混凝土整體加固。但修完幾年後,相關工作人員觀察後卻發現,虎丘塔在加速傾斜,還有側向位移現象。

「20世紀50年代用鋼筋混凝土修繕塔身之後,實際上是增加了塔身的重量,原有地基基礎承載能力和平衡狀態就出了問題,修繕後問題就更突出了。那時也有一些專家注意到了地基承載力問題,提出過要深入調查地基基礎情況,採取合理的地基基礎加固建議。但出於時間不足以及先保住塔身等考慮,沒來得及加固地基。」馬振暐告訴記者。

1978年至1986年,蘇州對虎丘塔進行了第二次維修加固工程,那次的主要任務是地基加固。「當時運用『地下連續牆』技術,採用圍樁、鑽孔注漿等方法,澆築混凝土地基和地坪,將地基基礎形成一個整體,增強地基承載力,並對險情嚴重的底層塔墩進行了加固。」馬振暐表示,一次塔體加固,一次地基加固,經過這兩次「傷筋動骨」的維修,如今虎丘塔塔身、塔基狀況都較為穩定,保住了虎丘塔歷經千年屹立不倒。

三維可視化雷射掃描建模,精度達到毫米級

「1986年第二次大修結束後,我們平時也會進行一些維護,但畢竟經歷了二十多年,一些新問題開始出現。」馬振暐向記者闡述此次維修的原因,第一個是雨雪侵蝕後,塔身表面存在凍融現象,對塔磚產生破壞;第二個是塔外表出現裂縫,一些植物種子落入塔身的黃泥漿,生長出一些小樹;第三個是塔體的木構件歷經千年、百年之後,開始腐爛,出現了蟲蛀。

「與前兩次的搶救性保護不同,今年的工程以全面保養維修為主,內容包括結構保養、塔體防水、構件防風化、防生物侵害等。」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工程部主任胡海光告訴記者。

「這次保養維修編制了《蘇州雲巖寺塔保養維修方案》,從起草到論證再到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核,籌劃了將近3年時間,並至少進行了3次大的修改和調整。」馬振暐介紹,此次中標的施工單位擁有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一級資質,參與過蘇州文廟、寒山寺等文物古建築的修復。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修復,蘇州文保所還將同時完成虎丘塔三維可視化雷射掃描建模工作,從而「鎖定」塔身,為今後的監測工作提供精準的參照數據。

「以前我們都是用傳統的測量方法來進行塔身的實時監控,但測量是根據幾個點來模擬判斷虎丘塔的狀態,有可能會出現幾個點的相互關係沒變,但其他地方掉磚未監測到的現象。」胡海光告訴記者,數字建模局部甚至可以達到1毫米的精度,可以實現精確監控,來了解塔身的變化,一旦超過預警值,我們將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及時採取措施保護古塔。

「現在,全面保養維修已正式啟動,腳手架的搭設是目前的工作重點和難點,」馬振暐告訴記者,由於虎丘塔塔身有傾斜,出於保護古塔的考慮,施工腳手架不能和塔身進行結構性連接,如何搭建安全可靠,又預留足夠操作空間的腳手架是我們考慮的重點。「相關人員正在編制腳手架搭建方案,將在通過專家論證後實施。而整個維修工程預計持續11個月,將於2015年底完工。」

相關焦點

  • 蘇州修塔專家披露 「四世」虎丘塔更迭秘密(圖)
    此前的觀點認為,雲巖寺塔建於五代最後一年即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到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造好,但錢玉成說,虎丘塔高達47.7米,從工程量來說,在當時這麼短的時間內是不可能造出來的。修塔時的發現加深了他的懷疑。
  • 不應叫虎丘塔為「東方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應該叫「西方虎丘塔」
    來虎丘遊玩,除了觀賞劍池就是虎丘塔。虎丘塔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塔分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簷,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於從宋代到清代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簷均遭毀壞,現塔身高47.7米,原先據說有60餘米。
  • 虎丘塔 | 吳中第一山 蘇州城市地標 二大爺12號去逛蘇州
    到了蘇州的第一站,就是虎丘。這裡被稱為「吳中第一山」。虎丘山上最有名的,莫過於虎丘塔了。虎丘塔即「雲巖寺塔」,堪稱蘇州的一大地標,它還有一個響亮的名號:世界第二斜塔、中國第一斜塔。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寶塔,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為嘆為觀止的是,整座塔向東北偏北方向傾斜約2.34米,最大傾角是3度59分,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 蘇州虎丘塔為什麼是斜的?
    跟著田哥遊蘇州,這虎丘最重點的虎丘塔還沒說呢,咱們就來說到說到。大家知道義大利有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每年吸引了無數慕名參觀的遊客。其實放眼國內,在我們蘇州,亦有被稱為「東方之比薩斜塔」的虎丘塔。村民們原本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長,到了五代十國,各方勢力割據戰亂不斷。最為戰爭所苦的始終是百姓,從前的和樂日子一去不返,光是生存下去都難,以至於村民們聽聞「皇帝」二字,心裡皆是又懼又恨。
  • 虎丘塔曾「千瘡百孔」 當年是這樣搶修的
    很多蘇州人都有一張在虎丘的留影有的舉家同遊有的朋友相聚現存的虎丘塔建於五代末年是江南最古老的一座大型磚塔也是江蘇省唯一僅存的五代磚結構古塔曾七次被焚到晚清時期各層簷椽均毀但修完幾年後,相關工作人員觀察後卻發現,虎丘塔在加速傾斜,還有側向位移的現象。
  • 蘇州虎丘塔:世界第二斜塔,與世界第一比薩斜塔相比,寧願當老小
    在三千古塔中,小編今天要說的是蘇州的虎丘塔,號稱是「中國第一斜塔」和「世界第二斜塔」,與號稱「世界第一斜塔」的比薩斜塔相比,虎丘塔真的不願爭第一,如果可以,寧願當老小。虎丘/該圖來源於網絡虎丘塔,坐落於江蘇蘇州城西的虎丘山上,因為虎丘山上曾經建有雲巖寺,所以虎丘塔又稱「雲巖寺塔」。
  • 蘇州虎丘塔 傾斜千年而不倒 比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早200多年
    今天,小旅兔就帶大家看看蘇州虎丘塔。蘇州是一座旅遊資源極其豐富的城市。到蘇州旅遊,除了觀賞那精緻典雅的園林、逛逛那溫婉秀麗的江南水鄉,有著「吳中第一名勝」之美譽的虎丘景區也不可錯過。對的,蘇東坡「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讚譽說的正是虎丘。而虎丘塔,就坐落在虎丘景區內的虎丘山上。
  • 聲音旅行 | 你知道虎丘塔的前世今生嗎?
    蘇州城外虎丘山顛有佛塔一座,依山起名,俗稱虎丘塔,是虎丘景區內保存歷史最長的一座大型構築物。
  • 七塔八幢九饅頭,蘇州古城最高,竟然是這座塔?
    古城高度:北寺塔北寺塔,又稱北寺報恩塔,傳說是東漢末年的東吳雄主孫權,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而修。至今已有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是蘇州最古老的塔。除去悠長的歷史,北寺塔還是蘇州最高的塔,其高76米,佔地878平方米,有「江南第一塔」之稱。
  • 鎮館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虎丘古塔所藏的神秘珍寶
    蘇州博物館所藏五代秘色瓷蓮花碗,不是普通日用器,而是一件供奉佛祖的珍寶。
  • 沃野千裡的蘇州竟然有一座小山丘,上有一座千年古塔虎丘塔
    蘇東坡有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遠看虎丘塔臘月中旬,周末得空暢遊虎丘,七層八面結構,青磚而砌,始建於五代,屹立山巔已千載矣!仰望虎丘塔此塔歷經風雨戰亂虎丘山水,比之蘇州園林,皆順自然之勢而為之!山水之勝,妙在自然,人工山水可求,自然山水難覓也!吳中第一勝景,名副其實!不枉吾奔途來此雨中一遊矣!己亥年臘月二十日記。
  • 蘇州 ▏「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山,世界第二斜塔虎丘塔
    二山門始建於唐代,重建於元代,其結構尚承襲了宋代建築的特色。脊桁為兩段圓木相接而成,故俗稱「斷梁殿」。雲巖寺建在山上,山門卻建在山前,遊山即是訪寺。二山門的木刻對聯: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畫船人語曉市花聲。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四座,江蘇蘇州虎丘塔
    「虎丘塔」位於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山塘街虎丘山,是馳名中外的古塔建築。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吳王闔閭於此,葬後三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該塔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即公元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即公元961年。
  • 【鎮館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虎丘古塔所藏的神秘珍寶
    蘇州博物館所藏五代秘色瓷蓮花碗,不是普通日用器,
  • 小雞寶寶考考你,虎丘塔、平江路是江蘇哪座城市的著名景點?以上是...
    小雞寶寶考考你,虎丘塔、平江路是江蘇哪座城市的著名景點?以上是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19年10月25日的題目,最近天貓淘寶雙十一活動中,餵小雞飼料還可以獲得喵幣哦!那麼小夥伴們知道答案是什麼嗎?一起來看一看吧。
  • 蘇州的「虎丘風景區」中除了虎丘塔值得一看,還有什麼看頭?
    雨中遊虎丘上午遊覽了江南四大園林「獅子林」和蘇州博物館後,下午驅車來到號稱「到蘇州不到虎丘,憾事也」的「虎丘風景區」遊覽。風景區門前的廣場遊覽前,專門去看風景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看了一下,覺得好不錯。比如這個:然鵝,上圖的美景我沒有見到。攜程購票80元。遊覽路線。進了售票口,看到有電瓶車和馬車。陰雨天氣,馬的腥臊氣味撲鼻。於是跟著旅行團購買景區電瓶車車票(20元每張)。
  • 蘇州虎丘斜塔:「中國的比薩斜塔」
    虎丘自古以來就是遊覽勝地,有「江南丘壑之表」之稱,有歷代無數名人的遊蹤遺蹟,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遊虎丘者,乃憾事也。」。虎丘塔便坐落在虎丘山上,又稱雲巖寺塔,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自明代起,由於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
  • 蘇州的「比薩斜塔」—虎丘塔,屬於套筒建築,裡面有兩層塔壁
    還有一座中國的斜塔,它歷史悠久,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早了將近兩百年,這座千年斜塔是蘇州的虎丘塔。虎丘塔位於蘇州西北部的虎丘山中,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將其父葬在此,葬後三三日,便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始建於公元601年,距今約2400年,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早200多年。
  • 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隻碗裡藏著江南的秘密
    唐朝天祐四年,「鎮東軍節度使」錢鏐鳥槍換炮,為亂糟糟的五代十國,貢獻「吳越」一國。這位硬茬兒在強敵環伺中戎馬倥傯半生,晚年除了兩次揮師入閩,吳越國一直處於比較安定的地區,最強盛時割據十三州地盤,除了染指江、浙、滬包郵區,在福建東北部還佔有一塊地盤。儘管錢鏐治下的吳越國,「近澤知田美,境內無棄田」,自己也博得「海龍王」之名,然而末代掌門人錢弘俶,卻是一位名不經傳的角兒,落得一個「納土歸宋」的下場。
  • 撐起蘇州博物館的兩塔文物,有一個竟然是掏鳥窩的時候發現的
    虎丘塔坐落於虎丘山頂,全稱虎丘雲巖寺塔,始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竣工於宋建隆二年(961年),是蘇州現存最早的古塔。虎丘塔可以說是蘇州的地標建築,它還有一個響亮的名號:世界第二斜塔、中國第一斜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