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虎丘塔,又名雲巖寺塔,位於蘇州虎丘山頂,是一座七層八角形、以磚結構為主的仿木構樓閣式磚塔,建於五代末年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是江南最古老的一座大型磚塔、江蘇省唯一僅存的五代磚結構古塔。
虎丘塔前已建起白色圍擋資料圖片
虎丘塔,又名雲巖寺塔,位於蘇州虎丘山頂,是一座七層八角形、以磚結構為主的仿木構樓閣式磚塔,建於五代末年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是江南最古老的一座大型磚塔、江蘇省唯一僅存的五代磚結構古塔。千年的歷史滄桑,加上風雨、雷電、戰火等考驗,如今的虎丘塔正面臨著新的危機:塔身磚塊掉落、塔內粉刷層剝落較為嚴重,塔頂第7層有明顯滲水情況,塔身多處裂縫。
2014年12月27日,記者來到虎丘塔,四周已建起兩米高的白色圍擋,工程隊正進行著維修的前期準備,這是虎丘塔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三次維修,也是自1986年以來首次全面保養維修。
前兩次「傷筋動骨」的維修,才保住虎丘塔屹立不倒
現在的虎丘塔塔身已向北偏東傾斜2.34米,最大傾角將近3度。有關傾斜形成的原因,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副所長馬振暐介紹,一是由於塔建在山頂斜坡之上,西南高、東北低,塔下是一層薄厚不一的人工雜填土層地基,而且塔墩底部既無放大腳,又未深埋地基之中(埋入地坪下約12釐米),6000多噸的塔重對地基承載力和平衡狀態是一個考驗。二是長期地基滲水潛流衝刷,填層中的土顆粒流失,基土中產生孔隙,在塔體重量的作用下,地基產生不等量的變形壓縮,導致塔體的不均勻沉降,造成塔身傾斜。
馬振暐說,在明崇禎十一年(1638),當時因塔身傾斜損壞嚴重,重修第七層時,有意砌向傾斜相反方向,欲藉此調正重心,以致造成現在的塔身呈「香蕉型」。「這一糾偏雖起到一些作用,但未能全面制止塔身的傾斜發展。」
清鹹豐十年(1860年),虎丘山上寺廟毀於火,也波及塔,加上年久失修,到新中國成立初,塔身已嚴重殘破,千瘡百孔,每層處於坍塌狀態,一、二層裂縫寬達10多釐米,岌岌可危。
1957年3月,在經過多位國內專家論證後,虎丘塔搶修工程正式開工。當時主要是在每層塔身外加三道鋼箍,外抹水泥,實現鋼筋混凝土整體加固。但修完幾年後,相關工作人員觀察後卻發現,虎丘塔在加速傾斜,還有側向位移現象。
「20世紀50年代用鋼筋混凝土修繕塔身之後,實際上是增加了塔身的重量,原有地基基礎承載能力和平衡狀態就出了問題,修繕後問題就更突出了。那時也有一些專家注意到了地基承載力問題,提出過要深入調查地基基礎情況,採取合理的地基基礎加固建議。但出於時間不足以及先保住塔身等考慮,沒來得及加固地基。」馬振暐告訴記者。
1978年至1986年,蘇州對虎丘塔進行了第二次維修加固工程,那次的主要任務是地基加固。「當時運用『地下連續牆』技術,採用圍樁、鑽孔注漿等方法,澆築混凝土地基和地坪,將地基基礎形成一個整體,增強地基承載力,並對險情嚴重的底層塔墩進行了加固。」馬振暐表示,一次塔體加固,一次地基加固,經過這兩次「傷筋動骨」的維修,如今虎丘塔塔身、塔基狀況都較為穩定,保住了虎丘塔歷經千年屹立不倒。
三維可視化雷射掃描建模,精度達到毫米級
「1986年第二次大修結束後,我們平時也會進行一些維護,但畢竟經歷了二十多年,一些新問題開始出現。」馬振暐向記者闡述此次維修的原因,第一個是雨雪侵蝕後,塔身表面存在凍融現象,對塔磚產生破壞;第二個是塔外表出現裂縫,一些植物種子落入塔身的黃泥漿,生長出一些小樹;第三個是塔體的木構件歷經千年、百年之後,開始腐爛,出現了蟲蛀。
「與前兩次的搶救性保護不同,今年的工程以全面保養維修為主,內容包括結構保養、塔體防水、構件防風化、防生物侵害等。」蘇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工程部主任胡海光告訴記者。
「這次保養維修編制了《蘇州雲巖寺塔保養維修方案》,從起草到論證再到通過國家文物局審核,籌劃了將近3年時間,並至少進行了3次大的修改和調整。」馬振暐介紹,此次中標的施工單位擁有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一級資質,參與過蘇州文廟、寒山寺等文物古建築的修復。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修復,蘇州文保所還將同時完成虎丘塔三維可視化雷射掃描建模工作,從而「鎖定」塔身,為今後的監測工作提供精準的參照數據。
「以前我們都是用傳統的測量方法來進行塔身的實時監控,但測量是根據幾個點來模擬判斷虎丘塔的狀態,有可能會出現幾個點的相互關係沒變,但其他地方掉磚未監測到的現象。」胡海光告訴記者,數字建模局部甚至可以達到1毫米的精度,可以實現精確監控,來了解塔身的變化,一旦超過預警值,我們將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及時採取措施保護古塔。
「現在,全面保養維修已正式啟動,腳手架的搭設是目前的工作重點和難點,」馬振暐告訴記者,由於虎丘塔塔身有傾斜,出於保護古塔的考慮,施工腳手架不能和塔身進行結構性連接,如何搭建安全可靠,又預留足夠操作空間的腳手架是我們考慮的重點。「相關人員正在編制腳手架搭建方案,將在通過專家論證後實施。而整個維修工程預計持續11個月,將於2015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