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或將改變中國區域經濟版圖

2020-12-13 科學網

 

5月4日,魯東大學環渤海發展研究院在煙臺舉行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新成果發布會,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發布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研究》等研究成果。新研究成果顯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或將改變中國區域經濟版圖。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是面向21世紀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而提出的一項重大而深遠的研究課題。其基本設想是,利用渤海海峽的有利地理條件,從山東蓬萊經長山列島至遼寧旅順,以跨海橋梁、海底隧道或橋梁隧道結合的方式,建設跨越渤海海峽的直達快捷通道,將有缺口的C形交通變成四通八達的Φ形交通,化天塹為通途,進而形成縱貫我國南北從黑龍江到海南十一省(市、自治區)長達5700餘公裡的東部公路、鐵路交通大動脈。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作為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劃南北沿海運輸大通道的一部分,它的建設有利於促進區域一體化戰略合作及東北亞區域長遠合作發展,有利於國防交通建設和保障國家安全。並將帶來通道兩端山東、東北城市經濟聯繫的增強,加速要素資源的集聚,促進海峽南北兩岸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勢必改變原有的中國區域經濟版圖。」魯東大學環渤海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良忠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據劉良忠介紹,在渤海海峽南北兩岸地區有望形成三個層次的『啞鈴』結構。一是通道的建設直接密切了煙臺和大連兩個城市的經濟交流與聯繫。二是跨海通道將兩大半島實現了串聯,環渤海經濟圈也實現了南北對接,山東半島城市群和遼中南城市群,將融合在同一個經濟圈內。三是通過山東進而連通整個華東經濟區,在海峽北岸通過遼寧進而將整個東北經濟區連到一起,構成了一個涵蓋範圍更廣的『啞鈴』區域結構。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課題研究始於1992年,主要進行了四個階段的研究工作。目前,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課題研究進入了新階段,重點研究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可行性以及對區域經濟社會的影響等。

據了解,魯東大學環渤海發展研究院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前期研究工作取得了諸多成果。先後被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列為國家重點軟科學滾動項目、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相繼出版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等30餘部1000餘萬字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系列專著和研究報告。設計、提出了南橋北隧、伏貼式海底隧道、水下隧道橋等工程技術方案。

據悉,近期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和國家有關部門合作,將在煙臺聯合舉辦「新時代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與環渤海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研討會」,就再次推進跨海新通道進行研究論證。

相關焦點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環渤海區域一體化研究再出新成果
    央廣網濟南5月7日消息(記者桂園)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新成果發布會近日在山東煙臺召開,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課題組發布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與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研究》等新的研究成果,這一戰略性重大工程再次引起社會關注。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方案引發爭議 曾獲副總理認可
    課題組研究認為,渤海海峽的地質條件和國內外跨海橋梁、隧道技術已經日益成熟,可以在蓬萊和旅順之間修建一個鐵路、公路結合的橋梁或隧道跨海工程。  「煙大鐵路輪渡已成功運營,宜儘早將這條關乎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的渤海海峽跨海大通道建設提上重要議事日程。」這是參加9月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對環渤海發展戰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影響」高層論壇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建議。
  • 遼寧省政協委員聚焦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應加快建設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示意圖2018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率調研組分別前往大連、煙臺,就「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開展專題調研並向中共中央建議興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
  • 加快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和規劃建設
    每年的全國兩會,有關「推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的話題不斷,備受關注。截至今年,遼寧、山東兩省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已連續13年向全國兩會提交議案、提案、建議。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肖盛峰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再次提交《關於加快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和規劃建設的建議》。肖盛峰認為,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將有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有動靜了!專家:應儘快啟動建設蓬萊-長島段
    隨著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備受關注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規劃與建設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和期盼「這個項目已持續研究了27年,得到了眾多兩院院士在內的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18日,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課題組核心成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環渤海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良忠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根據國家的戰略部署以及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當前應儘快啟動建設蓬萊-長島段,作為試驗工程(即蓬長跨海試驗工程)。」
  • 臺灣海峽、瓊州海峽、渤海海峽,哪個最應該修跨海工程
    2、渤海海峽:中國第二大海峽,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是渤海內外海運交通的唯一通道,是黃海和渤海聯繫的咽喉要道;海峽東西長約56千米,南北兩端最短距離約2019年,我國積極組織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取得新進展,兩岸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臺灣海峽跨海工程建成後,更有利於兩地人們來往,促進經濟邁上新臺階,加強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共同繁榮富強。
  • 山東將推進中韓鐵路輪渡、渤海海峽跨海...
    放大「一帶一路」建設支點城市優勢,加快推進中韓鐵路輪渡、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環渤海高鐵、煙臺蓬萊國際機場二期擴建等重大互聯互通項目,更好發揮在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中的樞紐和橋梁作用,積極構建融入面向日韓、輻射東南亞、西接歐亞大陸的東西互聯、互通、互濟國際大通道。
  • 渤海灣跨海通道報批,125公里海底隧道,再不動工就晚了!
    ▲渤海灣跨海通道示意圖超級建築專門製作了渤海灣跨海通道示意圖。根據超級建築了解到的工程規劃設計方案,渤海灣跨海通道北接遼寧省大連,跨越渤海海峽,南至山東蓬萊,長度125公裡左右,是人類歷史上從沒建過的超長距離跨海工程。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將會對我國東北和北方有什麼影響
    中國三大海峽,瓊州海峽,渤海海峽和臺灣海峽。 今天單獨聊一下渤海海峽。 渤海是我國的內海,也是京津的前沿,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北海艦隊基地就在不遠的青島。
  • 山東渤海海峽跨海通道有消息了,試驗段開工在即,爭取5年內建成
    港珠澳大橋已經開通,杭州灣跨海鐵路橋也在計劃中,珠江口上深中通道的建設也提高了日程,國內似乎只有渤海灣地區還沒有留有跨海通道,目前廣東港澳大灣地區和杭州灣大灣地區的發展已經在全國佔有一席之地,渤海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京津冀地區在這裡,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也在這裡,如果有跨海通道,三個區域之間的聯繫會更緊密
  • 中國未來的三座跨海通道能震驚全球
    2018年10月24號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再一次為國人贏得了驕傲,那你知道中國未來還將建設三座跨海通道,其中一個已被列入「十三五規劃」其工程規模施工難度均超過港珠澳大橋
  • 渤海灣跨海通道 VS 環渤海高鐵,你更看好哪個?
    隧道內將由動車執行運輸任務,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220公裡/小時。屆時,需通過渤海隧道前往東三省的煙臺市民,只需將自己的座駕在蓬萊開到火車上,然後就可以與愛車一起乘著火車到達大連。根據設計時速,最多只需40分鐘。該隧道如果建成將遠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約54公裡),成為如今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兩地一直希望修建一條鐵路與公路兼併的跨海通道以縮短交通距離。
  • 中國地圖之變:打通渤海海峽
    渤海海峽是指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膠東半島蓬萊登州頭之間的峽灣海域,是渤海與黃海的天然分界線。它西面與渤海相連,東面與黃海毗鄰。長山列島分布在渤海海峽的中部和南部,形成船舶可航行的水道以及和外海域相連的通航航門。渤海海峽兩端最短距離約106公裡,是外海水道進入渤海的主要通道。在中國的版圖上,渤海海峽正處於「雄雞」的「咽喉」處,被遼東半島到山東半島C型的海岸三面環繞。
  • 涉及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膠東5市公共「一卡通」……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京滬高鐵二通道山東段、膠東五市公共運輸「一卡通」聚力打造青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煙臺和濰坊全國性交通樞紐,威海和日照區域性交通樞紐;加快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建設、煙臺機場改擴建、威海和濰坊機場遷建工程建設,統籌航線網絡布局,加密空中洲際直航航線,打造東北亞運輸機場群;積極爭取國家推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規劃論證工作
  • 環渤海高鐵和海峽通道該建哪一個?兩者沒矛盾,通道有地震的挑戰
    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兩個半島,圍繞著中國最大的內海渤海,但正是因為渤海灣的存在,東北才不得不從山東等華東地區繞過北京、天津等地,因此,建設渤海海峽兩岸通道的設想早就提出來了,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可以汽車、火車通行,建設方案可以選擇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或者橋隧結合,如果建成,東北就能穿越渤海海峽,直達山東,而山東也能直達東北,使東北真正與山東等華東地區融為一體
  • 渤海灣跨海通道規劃已報批,約需...
    孫鈞表示,渤海灣跨海通道,即「煙大跨海通道」是中國沿海交通發展規劃中「同三國道」(黑龍江省同江市-海南省三亞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已開始籌劃。目前,杭州灣跨海大橋已通車多年,瓊州海峽火車客貨輪渡也早已開通使用,只餘渤海灣跨海通道尚未啟動。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也提上日程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4日訊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加快膠東經濟圈青島
  • 繼港珠澳大橋後,我國3個世界級跨海通道就要來了!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超級工程拔地而起,屢屢創造世界奇蹟,中國也因此被國外譽為基建狂魔。2018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再一次為國人贏得了驕傲。然而你知道嗎?中國未來還將建設三個跨海通道,其中一座已被列入十三五規劃,其工程規模和施工難度都遠超港珠澳大橋。你知道這三個跨海通道都在哪裡嗎?
  • 中國地理小區域——渤海海峽
    渤海海峽直線距離106公裡,最深處僅86米,位於海峽南部的廟島群島基本呈直線南北擺開,大小島嶼30 多個。相關部門規劃在山東蓬萊至遼寧旅順之間修建渤海海峽跨海公路和鐵路兩用通道(如圖). 建成後,從遼東半島跨越大海到山東半島只需要2個小時。而目前從煙臺到大連,乘船需航行8小時,公路則需1500餘公裡。
  • 我國三大海峽均有跨海隧道工程,規劃論證近30年仍未動工
    圖文/呆丸刺史眾所周知,我國有三大海峽,即渤海海峽、臺灣海峽和瓊州海峽。海峽是一個地理概念,是指夾在兩片陸地之間,聯繫兩個海或洋的水區,由自然形成,一般深度較大,水流較急。大多數海峽在經濟、戰略上都是重要的地區,而海峽交通更是十分重要,很多海峽有「黃金水道」「海上生命線」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