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博物館球幕廳升級工程完工 上佘山一睹更絢爛宇宙深空

2020-12-18 央廣網

  原標題:上海天文博物館球幕廳升級工程完工 新年上佘山,一睹更絢爛宇宙深空

  上海天文博物館完成升級後的球幕廳所播放的星空影像。(上海天文博物館供圖)

  全球各地的大望遠鏡都看到了怎樣的宇宙?2018年上佘山,在上海天文博物館剛完成升級的天象廳,市民有望實時進入各大天文臺的資料庫,一睹「巡天神器」們攝下的真實而絢爛的星空。

  上海天文博物館的天象廳建成於2009年,當時是國內首個互動型數字天象廳。經過多年運行,天象廳的設施日漸老化。已經無法滿足公眾的需求。2017年下半年,上海天文博物館對球幕廳進行了整體升級,並於近日完成驗收。

  升級後的球幕廳採用四通道專業級投影系統,整體效果較過去有了較大的提升。而且還可以通過萬維望遠鏡系統的虛擬天文臺終端軟體,隨時接入國內外專業天文機構的觀測數據。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室高級主管湯海明介紹,原先球幕廳由於當時技術局限,影像不夠清晰,圖像拼接也不夠好,這次升級之後,可以將更清晰、更完美的星空圖像,在球幕影片中呈現給觀眾。

  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後在上海天文博物館的球幕廳,可以實時接入國內郭守敬望遠鏡,以及美國宇航局、哈勃空間望遠鏡、斯隆數位化巡天(SDSS)、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等專業天文機構的觀測數據,隨時在球幕上展現全球大望遠鏡拍攝自宇宙深處的真實星空的影像。

  利用這些專業級的觀測數據,不僅可以展示真實的宇宙影像,還可以讓更多天文愛好者嘗試自己編輯、創作「星空大片」。「由於新系統提供了開放的開發模式,我們可以讓更多人,尤其是中小學生,一起來創作漫遊短片。」湯海明說,這也將進一步拓展天文博物館天文教育的能力。

相關焦點

  • 佘山之巔,星空大片等你來!上海天文博物館球幕廳升級啦!
    說起星空觀測,不少滬上市民都會脫口而出「佘山天文臺」。
  • 上海佘山曾有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曾是國家重要的天文臺
    上海天文博物館由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在1872年建造於西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它的鎮館之寶是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也是當時是亞洲最大的望遠鏡和帕蘭子午儀。所以這裡也成為上海人了解天文的初次感受!因當地地質要求未能達標,遂重新選址於西佘山山頂,佘山天文觀測臺就此應運而生。
  • 春節上海51項活動任你挑 佘山天文博物館初一重新開放
    豫園燈會、環球金融中心撞鐘許願、城市沙灘沙地摩託、重新開館的佘山天文博物館……春節不出上海,能去哪兒玩?這好像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為了讓市民過上一個科普大年,位於西佘山之巔的上海天文博物館大修完工並將於大年初一開館。
  • 「觸摸太陽系」隕石展在上海天文博物館開展
    「觸摸太陽系」隕石展在上海天文博物館開展時間:2017/7/25 9:11:48 來源:文匯報    作者:許琦敏    選稿:張喆 上圖:一名遊客在仔細觀賞隕石展上的阿勒泰隕石。
  • 佘山上為什麼會有天文臺?
    當年在山頂建教堂並不容易,所用木料從上海、石料從福州用船運到佘山腳下,靠人抬肩扛運上山頂,工程十分艱巨。教堂前面有遊廊,排列著10根大石柱。遊廊前的平地上,置有大石獅4對,教堂內前面正中供奉「聖母進教之聖像」,故堂名稱「聖母進教之佑堂」,可容納800人。1873年大堂落成,並從半山腰到山頂修築了一條寬闊的「之」字形的經折路,每一拐彎處,樹立了一個約一米見方的苦路亭,共14處。
  • 上海天文博物館馬年重新開放 新添郭守敬簡儀
    又可以回到中國近代天文學的起源地——佘山,展開宇宙探索之旅咯!   114年前,法國傳教士在這裡建起了中國第一座擁有天文圓頂和大型天文望遠鏡的天文臺,中國近代天文學緣起於此;而今,上海天文博物館即將在這棟恢復了健康「素顏」的法式建築裡重新開放,有望於馬年正月初一開始,重新迎接南來北往的客。
  • 上海天文臺天文博物館組織公眾科學日活動
    5月16日、17日是中科院第11屆公眾科學日,全國科技活動周開幕,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讓更多公眾有機會走近天文,位於佘山之巔的上海天文博物館(上海天文臺佘山科普教育基地)於16-18日(周六、日、一)免費開放,並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使用望遠鏡觀看太陽黑子的機會,還準備了兩場主題新穎的天文沙龍活動。
  • 上海「最小眾」的景點,曾是國家重要的天文臺,就在佘山上
    上海作為國際有名的大都市,又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確實是值得一去的。上海有著許多熱門景點,像耳熟能詳的外灘、城隍廟、迪士尼樂園等很值得逛一逛。但上海的常住人口數量達到3000萬,所以這些知名景區依然人滿為患。如果你不想作為人從眾的一員,上海也有很多特色、人少好玩的小眾景點。
  • 佘山上為什麼會有天文臺?來看TA的百年華麗轉身
    近日,佘山天文臺(上海天文博物館)發布了即將閉館大修的消息,歷經風雨的佘山天文臺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120歲生日」。上海市民學生時代的春秋遊、科普教育的參觀學習,都有著關於這座小山、天文臺的記憶。當時用近10萬法郎向巴黎專業廠商高梯爾定製一座赤道式裝置的望遠鏡,這座赤道儀採用當時流行的「天圖式」(Catredu ile),即在一鋼製的長方管上,一端裝置口徑為40釐米、焦距長7米的消色差透鏡兩具,一供目視、一供照相之用,在另一端目視之處有測微盤。覆蓋望遠鏡的鐵製圓頂,由巴黎iGlou廠製造。
  • 【記憶】佘山上為什麼會有天文臺?來看TA的百年華麗轉身
    攝影 | 袁婧近日,佘山天文臺(上海天文博物館)發布了即將閉館大修的消息,歷經風雨的佘山天文臺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120歲生日」。當時用近10萬法郎向巴黎專業廠商高梯爾定製一座赤道式裝置的望遠鏡,這座赤道儀採用當時流行的「天圖式」(Catredu ile),即在一鋼製的長方管上,一端裝置口徑為40釐米、焦距長7米的消色差透鏡兩具,一供目視、一供照相之用,在另一端目視之處有測微盤。覆蓋望遠鏡的鐵製圓頂,由巴黎iGlou廠製造。
  • 佘山天文臺的前世今生
    1962年,佘山天文臺與徐家匯觀象臺合併建立中科院上海天文臺,2002年入選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入選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佘山天文臺的鎮臺之寶是一架40釐米口徑的雙筒折射天文望遠鏡,1898年購置於法國巴黎的高緹埃光學廠,1900年安裝在可以開合的鐵質穹廬頂建築內,是我國最早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 上海天文博物館參加松江三館聯展活動迎接國際博物館日
    為了迎接第37屆國際博物館日,松江博物館、上海天文博物館和上海中國留學生博物館圍繞「博物館(記憶+創造力)=社會變革」的主題,在松江博物館一樓展廳聯合舉辦三館聯展活動,展出時間為5月17日至6月26日。上海天文博物館還在18日和19日連續兩天向公眾免費開放。
  • 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原創天文主題展 「星空之境」—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館2017全新原創天文主題巡展「星空之境」,9月26日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1臨展廳免費對遊客開放。
  • 國慶帶上它去摘星攬月,有品上架深空天文望遠鏡
    從小就有一個天文夢,想探索宇宙星空中的各種奇幻,但是小時候用的望遠鏡根本看不到太空深空。是時候給自己圓了這個小時候的夢想了。最近小米有品上上架了一款星特朗SCTW-102EQ3天文望遠鏡,行星獵手,深空拍攝,精準跟星,專業功能拓展,售價僅需119元,還算超值了。
  • 上海最高峰所在地,佘山天文臺是看天文奇觀的好去處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佘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上海市郊西南松江區境內,山上松竹茂密、景色秀麗,除了遊人最常去的東佘山與西佘山外,還有天馬山、鳳凰山、小崑山等12座山峰。
  • 上海天文博物館舉辦中秋月聯合直播活動
    為了讓大眾足不出戶便能夠欣賞到不同地區的月出美景,中國科學院天文科普網絡委員會與百度公司合作,聯合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博物館、新疆天文臺南山站以及西湧天文臺等機構共同合作為大眾奉獻出一場中秋盛宴。   本次聯合直播主辦方共組織了北京、上海、臺北、深圳、烏魯木齊以及拉薩六個直播點。
  • 聽天文故事圓星空夢 上海天文館動工助力黃金「大三角」 成型
    主體建築上「圓洞天窗」「球幕光環」等獨具匠心的特色設計,令建築本身就是一臺天文「儀器」。整個建築的最高處是一個倒扣穹頂,天文觀測者們可在深邃夜空中靜望星空;「三球」主體建築中,藏有一個球幕影院,它下面有個環狀結構,在光線下會投射出不同的光環,有時渾圓,有時缺角......   天文館建設指揮部建安部部長徐曉紅說,天文館工程屬於造型獨特的異性建築,施工技術難度大。
  • 讓人期待的重量級科技館新館,上海天文館,坐標臨港新區滴水湖
    整座新天文館,建築面積達到近3.8萬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場館,將成為全世界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其中配屬的天文設備和展示內容,也將會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平。這座上海天文館,位於滴水湖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滴水湖北側。非常夢幻科技的上海天文館建築已經矗立在那裡,觀感非常地驚豔,如此特別的建築讓人一見難忘。
  • 上海天文臺佘山工作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佘山工作站位於上海市西南郊,地處上海市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中心、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西佘山之巔,東亞第一大教堂之側,山上百年古樹名木鬱鬱蔥蔥,風景秀麗。  佘山工作站前身是天主教法國耶穌會於1900年創辦的佘山天文臺,裝備有當時東亞地區最大的口徑40釐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從事照相天體測量以及地磁、地震等科學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保存完好,目前還在使用。該望遠鏡共拍攝了近8000張天文底片,是極其珍貴的天文觀測資料。具有百年歷史的圖書館珍藏有世界許多國家的天文書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