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悼念儀式:軍區司令的花圈擠不進大廳,一輓聯上寫30個人名

2020-12-19 騰訊網

許世友在60年戎馬生涯中,戰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歷、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

1905年2月28日,湖北省麻城縣許家窪(今河南省新縣許窪)一個貧苦家庭誕生了一個男嬰,他便是許世友。八歲時,跟隨拳師進入嵩山少林寺,既是學武也是謀生。

在他的生長期間,全國都在燃燒著一股名為革命的火焰,年紀輕輕的許世友在了解之後也選擇了加入其中。1928年紅軍第十一軍成立後,他便在其中從班長一路做到營長,後成為第四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三十年代,先後跟隨部隊轉戰川陝,創建革命根據地。不過要說這位走過長徵的老將軍,最輝煌的時刻,主要分為三個時期。

首先是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10月後,開始進軍冀南。數次與日軍展開戰役,他打紅了膠東的半邊天,期間便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第二解放戰爭時期,又帶著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先後參加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等重大戰役。正是他在孟良崮戰役中,殲滅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軍隊74師。

在其努力下,1948年9月又殲滅國軍十萬多人,基本解放山東。華東、華北兩大解放區因此得以連成一片,為今後的全國解放奠定基礎,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第三在晚年,這位善戰的老將,依然指揮了兩場對越國際戰事。那便是西沙自衛反擊戰以及對越自衛反擊戰,他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國家,六十年的戎馬生涯戰功赫赫。

1985年10月22日16時57分,許世友因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81歲。其實按照南京軍區不成文的規定,他的告別儀式應當在華山飯店,但考慮許將軍的身份。最終還是選擇在了南京軍區機關大禮堂,說句題外話,當年何應欽就是在這裡收下了岡村寧次的軍刀以及投降書。解放後,這裡成了禮堂,葉劍英等元帥都在這裡發表過講話。

選在這裡,也是因著其意義非凡,加上地方夠大。後來證明,確實有必要選個大且有意義的地方,因為來參加告別儀式的,身份都不低人數也不少。參加的人送的花圈堆得極滿,一直延升到了門外,因著花圈太多,還不得不規定:除正副國級可以單獨送外,其餘人採取合送方式。

於是,其中一條輓聯上,竟然密集的寫上了三十個人的名字。無奈還是不夠,於是有些花圈,只好放在禮堂的門廳裡。花圈如此,人數更不用說,原先的規定的3000徹底作廢。其實原先是想著低調,只開告別儀式,規格同蕭華。但老將軍的名聲實在太大,他的戰友也都想送老同志最後一程,所以才會出現擠不下的情況。

11月8日,許將軍的靈柩如遺願,葬在了母親的身邊。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十大將中唯一一個選擇土葬的,這個選擇的背後令人感動。按照許將軍的原話如下:我死後和母親埋在一起。我從小離開家,沒有在母親身邊盡孝道,死後要和她老人家做伴。當年許將軍母親病危的時候,他都沒法送終,所以立誓死後要為母親守墳。

相關焦點

  • 花圈上的輓聯怎麼寫?花圈的稱呼怎麼寫?悼念花圈哪家好?
    1,輓聯在花圈上的貼法:面對著花圈上聯在右,下聯在左。這是因為輓聯有上下句句意之分所以不能貼錯。2,輓聯有上下句之分,所以要注意上下句的內容。上句是表達對某某人的悼念,故去者的名字出現在上聯。集體可以是單位名。如果是家庭,可以是家中長者或者家長名字攜全家敬輓:稱呼(指的是你和先人的關係)某某攜全家敬輓。5,輓聯的格式。上聯有稱呼在前和在後兩種:稱呼(稱呼指的是先人和你的關係)某某千古 和 悼念稱呼某某。這兩種是最常見的。通常還有男靈佑,女仙逝。下聯格式則都是稱呼在前:稱呼(指的是你和先人的關係)某某上挽,敬輓,拜挽,泣挽,頓首,拜挽等。
  • 異地怎麼購花圈?輓聯怎麼寫?
    但因為行程安排,距離遠,機票臨時訂購也不一定能夠趕得回去,造成大家一生的遺憾。不過現在網絡時代的興起,幫助大家解決了這一煩惱。如果有家人去世,又無法趕回去的時候,可以讓花圈網的客服及時安排,為您及時送去花圈撫慰逝者家屬的心情,也幫客人把慰問的心意送到。
  • 生者名字寫上了花圈輓聯……
    本報記者 陳瓊珂 通訊員 嶽明靜壽衣店工作人員疏忽,將花圈上死者的名字「王建兵」錯寫成了死者連襟的名字「王文兵」。為此,王文兵將壽衣店老闆訴至青浦區法院,要求賠禮道歉並賠償1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幾天後,她來到某壽衣店準備購買兩個花圈悼念叔叔。誰料想,該店店員因疏忽大意竟將其中一個花圈輓聯上的名字寫成了「王文兵」。這個王文兵不是別人,正是王建兵的連襟。小菡當時並未發現,結完帳後就將花圈送到喪事現場。弔唁會上,一個老鄉發現了花圈的異樣,趕忙告知王文兵。王文兵連忙找到小菡詢問事情來龍去脈,小菡隨即電話聯繫該壽衣店老闆到現場處理。
  • 馬季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胡錦濤等領導人敬獻花圈
    中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大勝)相聲藝術大師馬季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今天上午10點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隆重舉行。   在現場,記者看到,數以萬計的群眾自發地來到這裡,為他們所愛戴和景仰的藝術家作最後送別。  在告別大廳門口,懸掛著黑底白字的橫幅,上面寫著「沉痛悼念馬季同志」。
  • 金庸葬禮在港舉行,馬雲劉德華鍾楚紅敬獻花圈輓聯
    2018年10月30日,我國著名的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11月12日下午6點,金庸先生的葬禮於香港殯儀館舉行,並定於11月13日出殯。金庸先生的葬禮是按照其生前遺願,以私人葬禮的形勢舉行的。
  • 許世友落難時,他給許世友買酒,30年後,許世友推薦他當副司令
    在他遇難的時候,有一位排長知道許世友喜歡喝酒,就給他送酒買肉,許世友很感念當年的援助之手。在30年後推薦他當副司令。 許世友遇難 說到許世友將軍,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許世友將軍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將軍,他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他少年的時候在少林學武5年,有著一身的好本事。在紅軍的時候,許世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找武藝好的人切磋武藝。
  • 湯一介遺體告別 夫人樂黛雲悲題輓聯
    [摘要]9月15日上午,國學泰鬥湯一介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夫人樂黛雲出現在儀式上,接受弔唁群眾勸慰。9月15日上午,國學泰鬥湯一介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夫人樂黛雲出現在儀式上,接受弔唁群眾勸慰。
  • 建國後許世友,當20多年地方軍區司令,還當了20多年的京官
    許世友,1905年生在湖北麻城乘馬崗區許家窪,他本來是湖北人。可是現在許世友又成了河南新縣人。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新縣是一個新設立的縣,把之前湖北的一些地方也劃了進來。所以說許世友是河南人對,說他是湖北人也對。這個許世友的回憶錄寫得很清楚,不應該成為爭議。不管河南,還是湖北,都在鄂豫皖,都是在大別山區。
  • 退休老教師去世了,大家紛紛送上花圈寫上輓聯,呆頭不知道寫什麼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漫畫是爆笑校園之呆頭農場,我相信小夥伴們會愛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花笑希望能帶給大家的不只是開心一下,希望能夠帶給大家的還有溫暖,溫暖每顆心。 於是大家都紛紛送上了花圈,寫上了往年都表示自己會想念他的。再醜也痛哭流涕,說這是個多麼悲傷的日子呀,自己也要給王爺爺送上花圈,但是又不知道花圈上的輓聯應該寫些什麼好。劉老師說輓聯上面寫東西。應該寫家屬愛聽的話就可以了。例如,典型永在,羽化登仙,英靈永存,教育先驅,音容宛在等等。
  • 習近平、李克強、韓正敬獻花圈,王勇專程前往悼念30名烈士
    4月4日上午,應急管理部、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舉行悼念儀式,哀悼在「3·30」木裡森林火災中犧牲的30名撲火烈士。據追悼會現場主持人介紹,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國務委員王勇等中央領導同志向30名烈士敬獻花圈,王勇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專程參加悼念活動。
  • 金庸葬禮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馬雲、劉德華等人送上花圈輓聯
    【環球網綜合報導】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筆名金庸)10月與世長辭,享年94歲,其私人葬禮於今(12)日18點在香港殯儀館舉行,不設公祭,翌日出殯。金庸妻子林樂怡及子女等以心形花圈送別摯愛,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送的花圈與家屬花圈,一同放置遺像正前方。靈堂內外亦放有董建華、劉德華、鍾楚紅等數十個來自各界人士的花圈輓聯。下午4點半後,金庸兒子查傳倜、多年摰友李純恩、倪匡夫婦及蔡瀾抵達現場,隨後中聯辦副主任楊健、香港特區政府前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阿里巴巴前主席馬雲、導演許鞍華、演員黃曉明等陸續到場。
  • 許世友遇難,他做了一件事,30年後許世友推薦他為副司令
    許世友遇難,他做了一件事,30年後許世友推薦他為副司令! 許世友大家都不陌生,他一生酷愛喝酒,還曾說過:「 戒飯 可以,戒酒不行。」
  • 爆笑校園:呆頭給已故的老師送花圈寫輓聯,嚇壞了去祭拜老師的人
    狗刨中學的退休教師王爺爺去世了,學校裡很多人都給王爺爺送去了花圈,而且都在花圈上寫了自己的輓聯,呆頭覺得這個很傷悲的日子,自己也得給王爺爺送上花圈,但是作為自己的這個樣子不知道該怎麼寫輓聯,自己之前也沒有寫過,這可讓呆頭犯難了。
  • 金庸弔唁處開放至30日 劉德華鍾楚紅等送花圈輓聯
    金庸喪禮劉德華送花圈輓聯鍾楚紅送花圈輓聯昨天18時,10月30日逝世於香港養和醫院的武俠小說大師、著名報人查良鏞(金庸)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定於今天出殯。遵從金庸生前意願,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僅邀請少數親人好友悼念,不對外界開放,且一切從簡,沒有任何宗教儀式,也沒有致辭環節。為便於社會公眾表達哀思,香港文化博物館於昨天16時開始在其常設展館金庸館外設置弔唁處,以在專用弔唁冊留言的方式,讓人們向金庸先生作最後的致意,弔唁處將一直開放至本月30日。
  • 農村老人去世後輓聯怎麼寫?輓聯分幾種?這兩大類不能混淆
    其實給去世人寫輓聯這種事是不分農村和城市的,但在內容上,農村和城市的確是不同的,這主要是因為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的生活經歷不同,所以在書寫內容上也會不同。故,輓聯除了思念以外,還有表達老人一生所做所為的效果。
  • 男子被扣20元獎金 為報復給領導送花圈寫輓聯
    現代快報3月12日報導天津一男子對單位領導扣發其20元獎金耿耿於懷,為報復,他於酒後到喪葬用品店購買了一個花圈,並在輓聯上寫下領導的名字,後擺放在領導辦公室門前。天津警方日前將其抓獲並拘留。3月6日9時,北辰公安分局宜興埠派出所接某單位報警稱:3月5日18時許,某單位工作人員馮某酒後闖進單位,把寫有領導姓名的花圈擺放在領導辦公室門前,公然侮辱他人。宜興埠派出所派民警控制住馮某,馮某交代:3月5日下午,單位發放獎金,領導依據其工作表現和出勤率,扣發20元獎金,馮某表示不滿。
  • 上萬群眾為父母官送行 一條街成為花圈和輓聯的海洋
    在李存文和楊開明附近,此時已有上萬人自發聚會。新西街南側擺滿了花圈,北側掛滿了昔陽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普通群眾自發製作的輓聯。因為大街上被擠得滿滿當當,後來者只能趴在臨街建築的窗戶上,或者站在房頂上。  和李存文、楊開明一樣,其他上萬名群眾聚集一起的原因,也是為了給此前四天因公殉職、年僅48歲的昔陽縣公安局局長王新祥同志送行。
  • 王蒙夫人崔瑞芳去世 作詩悼念:瑞草芳菲煦煦風
    王蒙在儀式上傷心落淚,他在悼亡詩《贈愛妻》中寫道:此身此世此心中,瑞草芳菲煦煦風。1933年出生的崔瑞芳,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2012年3月23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0歲。崔瑞芳曾以「方蕤」為筆名,出版了《我的丈夫王蒙》等作品。書中講述了兩人數十年的風雨人生。他們自十七、八歲相識以來,攜手一甲子不曾分開。在王蒙被下放的歲月中,她始終不離不棄,堅定地和丈夫一起面對各種困難。
  • 董浩曝趙忠祥生前被病魔折磨瘦,8歲孫子寫輓聯:願天堂沒有病痛
    1月20日,趙忠祥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東禮堂舉行。告別儀式現場,眾星陸續前來送別,之後也是悲戚離開。#除了範曾為其寫了輓聯外,其孫子趙瑞林也在內場寫了輓聯,內容是願天堂沒有病痛,爺爺在那邊幸福安康。
  • 葉帥問許世友:南京軍區能指揮嗎?許:司令以前是我部下
    1976年9月9,偉大領袖毛主席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上將許世友聽到這個噩耗以後,以悲痛的心情,最快的速度乘飛機趕到北京。此時此刻,全國的火車、工廠的氣笛聲不斷,為偉大領袖毛主席致哀。會議結束以後,葉劍英、徐向前以及聶榮臻一起單獨找許世友談了話。葉帥望著許世友眼角上仍有淚珠的臉說到:世友同志,現在的情況非常複雜,希望你能節哀,要做好充足的鬥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