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大案:周洪元票據詐騙案下

2020-12-20 故事檔案局

宣判當日,《貴陽都市報》的新聞標題為:「巨額票據詐騙案一審宣判主犯周洪元被判無期」,相比較開審時的報導,語氣和用詞均發生了細微的變化:開審時的報導用的是「特大票據詐騙案」,判決則用的是「巨額票據詐騙案」。熟知內情的人已經可以判斷出案件審理的結果與之前媒體的報導出入較大。之前媒體報導的用詞除了「特大」「驚天」之外,再就是「總理批示」「6.7 億元」這些撼天動地的字眼。而宣告判決後這些都不見了,只是用了「巨額」,而實際上此時的「巨額」已經從「6.7 億元」變成了 5211 萬元。

當天的媒體報導中,有一行文字讓我陷入了深思:「經查,上述 2 筆共 1.28 億元票據貼現資金被紅大公司周洪元及其妻用於收購企業和大肆揮霍外,還分別向李曉燕、陸世勤、石世芳等人行賄 318 萬元、192 萬元和 50 萬元。」

法院最後認定周洪元等人利用票據套取銀行資金共計 5211 萬餘元,造成銀行貼現款 1557 萬餘元無法追回。這個看起來在用詞上帶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判決書最後實際上還是提到了周洪元「收購企業」的描述。其實,這才是周洪元試圖利用票據貼現換取資金以完成其宏偉的百億國企收購計劃的初衷,只不過他超前的融資方式,沒有被當局接受。

被判決無期徒刑之後,我的工作變得異常艱難,我所希望的通過人大、政協、省委、省政府、農業銀行等所有的環節溝通此案的渠道都不暢通,所有的機關接待人員一聽是「周洪元」的案子都趕緊像躲瘟神一樣避開了。

其實也不難理解,省委書記親任專案組長,兩位總理批示這樣的大案在貴州的歷史上未曾發生過。畢竟一審判決的事無期徒刑,誰都不想惹上這種看起來已經「鐵板釘釘」的案子。

沒有我們所擔心的那樣太過絕望。這讓我們的二審顯得沒有那麼急迫和沉重。

不久,案件移送到了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

貴州省高院和貴州省檢察院共同擠在一棟破舊的大樓裡,兩院需要從一個大門進去,這個帶有最明顯中國印記的舊式建築是那個年代中國司法關係的真實寫照。

大樓雖然破舊,但是高高的石臺階安靜地訴說著他們的威嚴。穿過黑暗而彎曲的走廊,我來到這個案件的二審法官辦公室,接待我的是一位楊姓法官,據說是貴州師範大學體育系畢業的法官,第一次見面簡單辦完相關手續,我開始複製八十多本案卷。伴著四臺破舊的老式複印機的絲絲轟鳴,我在不停思索著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個案子的二審是否會開庭,但是我一直等待著,等待的日子裡我在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所有知識。漸漸地,我的一個新的辯護思路出來了:本案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本案的實質並不是票據詐騙而是利用票據融資,只是在這個融資的過程中,使用了違規的手段。

如果我要以次點來進行辯護,那我必須要想明白:在中國,票據的功能究竟是什麼?我國的票據法與國外的票據法有何不同?國外有沒有類似的案例?對於一個正在大規模改革開放,建立市場經濟的國度,票據法這種西方的舶來品,在它們的老窩是怎樣發展的呢?我必須知道,也許它們的現狀就是我們的未來。正如投機倒把罪的歷史命運一樣,一些暫時還不為常人所理解的模式最會終會被社會所認知。

接下來,我一趟又一趟地跑貴州,與各方會見、溝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關於此案無罪的辯護意見也在貴州司法界傳播開來。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二審期間本案的敏感度逐步下降,人們開始敢於和我交談了,法官也終於可以認真聽取我的意見了。

不僅如此,我還為身體不適的周洪元成功地申請到轉入醫院候審的待遇。

與普通醫院沒什麼不同的貴州武警醫院,離機場不遠,每一次我去找周洪元會見也相對方便,在醫院的走廊裡我們隨意交談,沒有人監視我們的對話。那些日子,我才開始真正了解這個「驚天詐騙案」的被告人,胸中有這一腔熱血,一個宏偉的報國之夢。

他說通過在珠海的工作和經歷,他發現國企資源豐富,發展前景看好,但是又深知國企管理落後,早已不再適應改革開放的現實要求,而他就是想通過自己的能力搞好盤活一些國有企業。

多少年來,我辦理了一起又一起大案,每一起案件中我都會發現其實這些往往被媒體描述為「妖魔」的當事人,他們的內心事實上都沒有那麼惡意,甚至非常的善良。不過周洪元並不是一個「國家工作人員」,沒有資格進入國企這個領域。後來,風風火火的國企改制在全國鋪開,他認為機會來了,注重實業的他也並沒有像一些普通的投機者那樣看中的僅僅是破產國企的土地或者商標等資產。他想做的就是真正地收購盤活一些大型的有潛力的國企。只是緣於資金匱乏,他才想到了這種利用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期間的時間差換得資金,他認為這種模式其實是相當於信用貸款。

而這種運作模式在具有融資功能的一些西方國家票據體系中是一種普遍的經濟現象。但是沒想到,這種超前的運作模式已經超出了中國票據法的規範。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了解,我慢慢地發現這個「驚天詐騙案」的被告人內心深處居然還對這個世界懷有一種悲天憫人的關懷。他說自己早年在老家開診所,為的就是像古人一樣懸壺濟世,救助鄉親,他經常夜以繼日地研究治病的藥方,終究發明了幾味特效藥方,治好了眾多鄉親的疾病,說到這裡他的嘴角時常會帶有一種不易覺察的自豪。他始終不認為自己是詐騙,所以他希望我能將他「根本不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的主觀心態一定要向法官陳明。

記不清是多少次會見,我感受最深的是,他每一次都很客氣,語氣和緩,面帶微笑。除了關心家人,他特別擔心的是孩子的學業。

而我們一直沒敢告訴他,他那個懂事的孩子為了拯救尚在牢獄之中的父親,二十剛出頭就已經從香港理工大學輟學了。我也曾勸他兒子不要放棄已經讀到大二的香港名校。但是他語氣輕輕態度淡定卻又堅毅地說,學習的途徑很多,在香港他放心不下爸爸。案件審理到了後期,他們家在金錢方面異常困難,我後來的住宿條件也從星級酒店轉到單位招待所,後來又從單位招待所,轉到了小幹店。再後來,他兒子甚至租了一套小小的民房在貴陽住了下來,為的就是能及時為患有疾病的父親送去藥品和第一時間知道父親的消息。

我一次又一次前往貴州高院闡述我的無罪辯護意見,每一次我都會試著找一個新的角度,說多了,我自己都確信這是一起典型的無罪案子了,甚至,我都忘記了本案還有行賄的事實。

而高院的法官們每一次也都是關注地聽我講述,並不多插言。我試圖用不同的邏輯關係和通俗的比喻來陳述我的觀點,偶爾,我也會從對方的一閃而過的眼神裡捕捉到一線微妙的希望。

相關焦點

  • 多地新農合詐騙案高發 異地票據審核現「大漏洞」
    然而,隨著新農合報銷比例不斷提升,報銷手續愈加簡單,在我國人口流動性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全國多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詐騙案呈高發態勢。尤其是,由於我國多地新農合信息尚未實現共享,導致外地醫療機構的票據真偽很難得到核實,成為一個巨大漏洞,正被不法分子乘機「侵入」。
  • 20億票據詐騙案塵埃落定!恆豐銀行「維權」無果 3名主犯被判無期
    來源:新浪財經20億驚天大案塵埃落定!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了一份二審刑事裁定書,還原了四年前那起票據詐騙大案的真相。之後,崔某、張某等假冒焦作中旅銀行名義,並由該行前員工逯某強冒充銀行領導與工商銀行票據營業部鄭州分部聯繫對接。兩個月後,在層層包裝誘騙下,雙方籤訂了代理服務協議,工行票據部鄭州分部同意將焦作中旅銀行接入央行電票系統。不過,由於焦作中旅銀行是中小銀行,無法直接接入央行電票系統,需在有資質的銀行開設同業結算帳戶。這次,三人精心謀劃,上演了一出大戲。
  • 票據詐騙又現驚天大案!為償清個人高利貸 80後支行副行長刻公章做...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史安都 80後杭州人倪某峰,利用自己曾擔任的浙江民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泰商業銀行」)蕭山瓜瀝小微企業專營支行副行長(主持工作,2015年3月被撤職)的職務之便,連續操作票據詐騙並進而騙取巨額貸款的驚天大案。
  • 11億票據大案一審宣判,單位民生三亞分行構成...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記 者丨李玉敏編 輯丨周鵬峰一起涉及11億元的票據大案,其手法實在令人驚訝:票據中介買下空殼公司,虛開11億元商票,租用的兩家村鎮銀行同業戶,私刻「蘿蔔章」,透過自己控制的同業戶貼現,再買通民生銀行三亞分行票據部負責人
  • 20億電票詐騙案二審宣判:偽造開戶材料假扮銀行高管 最高被判無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說案丨20億電票詐騙案二審宣判:偽造開戶材料假扮銀行高管,最高被判無期近日,上海高院的一份案號為(2019)滬刑終26號的二審刑事裁定書,給四年前備受關注的首例電票詐騙大案畫上了句號。
  • 44億詐騙案曝光,過橋行、票據...
    好戲散場之後,這起層層疊疊的票據詐騙給後手銀行帶來的傷害毋庸置疑。以興業銀行成都分行為例,其買入10億元的票據到期後僅兌付5000萬元。據公訴機關指控,相關被告人共騙取下手銀行票據貼現款44億元,造成實際損失25億元。從案件發生時間來看,2014-2015年期間,正是票據市場混亂無序之時。
  • 剖解票據中介久益主導的棋局:「左手」開票「右手」包裝貼現 空...
    比如,大量的票據中介通過撮合銀行之間完成不見票的「清單交易」,形成了幾百億的窟窿,標誌性的事件就是農行爆發39億的驚天大案。此後,又有多家銀行爆發了十億級別的大案,這些大案背後都有一群無所不能的票據中介。他們一手主導「從開票、背書轉讓、村鎮銀行貼現、尋找資金行、過橋行」的全鏈條,最終巨額銀行資金流入票據中介控制的帳戶,卻把「窟窿」和漫長訴訟留給各個銀行。
  • 「梁紅特大詐騙案」謎底:假合同辦出真房產證
    曾經震驚大連上下乃至全國的特大房產詐騙案——「梁紅案」,在「沉寂」了近三年之後,最近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2003年2月,「梁紅案」主謀梁紅被大連警方刑事拘留,一個瘋狂詐騙300多人,涉案金額高達7000多萬元的「全國房地產業第一合同詐騙案」由此浮出水面。2004年10月,梁紅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340萬元人民幣。三年來,「梁紅案」的陰影仍未散去,圍繞著此案善後事宜的利益各方矛盾日趨激烈。
  • 20億電票詐騙案二審宣判:假冒焦作中旅銀行高管 最高被判無期
    來源:中國基金報原標題:20億銀行詐騙大案,判了!記者:楚深偽造開戶材料,借用銀行辦公室,僱人假扮高管,酒店內開出20億票據,轉手獲得19億轉貼現資金……近期,備受關注的20億電子商業匯票詐騙案終於塵埃落定,上海市高院作出終審裁定。
  • 趙永軍,被查,與背後的190億黃金大案
    趙永軍曾出任主任和理事長的陝西信合,曾深涉一樁「建國後涉案數額最大」的黃金詐騙案。據銀監會披露,在兩名張氏兄弟等人的運作下,共有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牽涉其中,累計騙貸190億元。 這是「建國後涉案數額最大」的黃金詐騙案,陝西數家金融機構身陷其中,以陝西信合損失最為慘重。
  • 20億電票詐騙案落錘:3名主犯獲無期徒刑 借銀行辦公室作案
    曾經轟動一時的20億電票詐騙案落下帷幕。  2020年12月1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書,駁回6名涉案人員上訴,對主犯崔某、逯某強、張某3人維持判處無期徒刑。  早在2016年8月,據21世紀經濟報導,不法分子借用了焦作中旅銀行保衛部總經理辦公室,找人扮演了中旅銀行董事長,以此來騙過了工行的核查人員。
  • 最近很火的區塊鏈和票據有什麼關係?
    區塊鏈與票據又有啥關係? 1月19日,浦發銀行成都分行違規授信775億,被罰4.62億元; 1月27日,銀監會查處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79億違規票據案,對涉事的12家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 同一天,河北銀行也因違規辦理票據業務被銀監局處罰款合計1080萬元…… 而除了各類票據大案之外
  • 金融界對話馬子涵:技術升級下VR實景娛樂新前景
    來源:金融界網站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娛樂消費逐漸成為當代居民的趨勢選擇,當今世界最頂級的旅遊項目,都是由實景娛樂技術打造而成的,迪士尼和環球影城是這個市場的標杆。但在中國,實景娛樂剛剛起步,它是中國未來文化旅遊產業最重要的發展趨勢,是文旅產業下一代升級的最主要方向。
  • 「爆雷金額35個億」 私募公司華領資產詐騙案始末
    「爆雷金額35個億」 私募公司華領資產詐騙案始末 2019-12-10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興支付環境下傳統票據管理探析
    傳統票據業務發展現狀   以大、小額支付系統為核心的現代支付體系平穩高效運行,催生了網上銀行、銀行卡等新興電子支付工具的快速增長,大大擠壓了傳統票據的市場份額,使得傳統紙質票據業務呈現整體下降趨勢。
  • 王宏宇、王文歡:基於資管新規視角下的證券公司票據資管業務風險...
    2016年開始,由於票據大案的頻繁爆發,監管加強了對票據市場的監管,票據籤發量和貼現量出現快速下降。同樣,受監管趨嚴的影響,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在2017年一季度達到最高的18.8萬億元規模之後開始逐步下降,到2019年二季度,規模降至13.3萬億元,其中佔比最大的定向資管計劃規模從16萬億元降至10.8萬億元。
  • ...公司400億美元中期票據計劃下通過澳門分行發行的票據在香港...
    中國銀行:H股公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00億美元中期票據計劃下通過澳門分行發行的票據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之通告 時間:2020年09月21日 18:35:56&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國銀行:H股公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00億美元中期票據計劃下通過澳門分行發行的票據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之通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弘陽地產成功發行4年期3.5億美元優先票據 票面利率創新低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7日消息 2021年1月7日早間,弘陽地產集團有限公司(01996.HK)(以下簡稱「弘陽地產」)發布公告,擬發行3.5億美元票據,該票據將於2025年到期,票面利率7.30%。
  • 騙貸百億,月消費15萬,印度珠寶大亨造就「史上最大詐騙案」
    據稱,莫迪涉嫌參與了印度旁遮普國家銀行,價值15億英鎊(約131億元人民幣)的大規模金融詐騙案。這起案件也是印度史上最大的貸款詐騙案,震驚了整個印度金融界。
  • 瘋狂的票據
    來源:貿易金融來源:聯訊麒麟堂(ID:macro_liqilin)11月底時,票據利率下的瘋狂,7天以內的國股行票據利率跌破了1%,6個月的長三角直貼利率跌至0.21%,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如果實體有融資需求,則這種訴求無疑能夠較好的被滿足,但:1)2019年新增專項債已經全部發行,2020年新增專項債未見下發,基建投資缺乏資金支持,政府加槓桿的幅度有限;2)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原則下,與房地產企業相關的融資依舊被嚴格限制,銀行向房企輸血的渠道被約束,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中的國內貸款項同比已經連續兩個月下滑;3)製造業雖然庫存低,但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