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美術的風格與流派

2021-01-12 千龍網
淺談美術的風格與流派

  美術風格與流派是作者在長期藝術創作中自然形成的藝術現象。我們了解這種現象的實質和特點,對于欣賞和分析作品都有益處。

當我們欣賞各種美術作品的時候,往往覺得它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有的雄偉渾厚,有的秀麗雅致,有的富麗堂皇,有的天趣自然,有的怪誕離奇,有的平淡簡潔,有的長於抒情,有的富於哲理等等。總之,它們的藝術形象、感情色彩、韻律節奏等都各不相同,藝術特色便迥然有別,因而使我們在欣賞時,更能體會其中的精華和情趣。徐悲鴻的作品給人以氣勢磅礴、渾厚奔放的感受;齊白石的花卉大有清新樸素、天趣自然的特色;黃賓鴻的山水畫濃鬱蘊藉、酣暢淋漓;潘天壽的繪畫雄渾奇特、氣勢不凡。

作品的風格,與藝術家本身具有密切的關係。馬克思引用法國博物學家布封的話:「風格即人。」劉勰也說:「各師成心,其異如面。」這就是說,由於藝術家不同的創作個性,因而產生多種多樣的藝術風格。形成藝術家的個人風格的原因,是由於藝術家的生活閱歷、思想性格、審美趣味、藝術才能以及文化修養等等各不相同。長期生活在巴黎近郊巴比松的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他的作品有如泥土、田野那樣,醇厚自然,和諧優美。一生遭遇坎坷不平的羅丹,他的雕塑品總是呈現一股矛盾複雜的悲劇氣質。

畫家的藝術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任何的個人風格都與時代風格和社會思潮有密切的關聯。現代著名畫家畢卡索,在早期的貧困生活中,形成了藍色時期(1901~1904年)的風格,其代表作是《人生》。在1925~1936年,畫家進入了夢的分析時期,他在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之下,有意反對均勻、和諧、優美的傳統美學觀,而採取不協調的表現手法,專事製作一些怪誕的形象,給觀眾以精神上的刺激,發洩了自己內心對社會的不滿。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即1937年是畫家憤怒時期,他為了揭露西班牙佛朗哥的法西斯政權,繪製了《格爾尼卡》。1944年,巴黎解放,畫家開始了牧歌時期,為保衛世界和平大會製作了《和平鴿》。畢卡索在1923年曾經這樣解釋道:「人們反覆問我,我的繪畫是怎樣演變過來的,對於我來說,藝術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藝術本身不會演變,人們的觀念在變化,表現方法也就隨之而變化……」。

但是,在多種風格的變化中,畢卡索是以立體主義聞名於世的。他的分析立體和綜合立體異軍突起,給人以強烈的印象,對現實主義美術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藝術風格是通過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而表現出來的。所以,即使有的作品思想傾向不好,形式荒謬怪異,然而假如它的內容與形式是有機的統一,又具有本身的特色的話,仍然會呈現自己的風格。例如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作品就是如此。所以藝術風格也有健康和病態之分。

時代風格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向前發展的。而民族風格,是一個民族在長時期的發展中形成本民族的藝術特徵,它是一個民族的社會結構、經濟生活、自然環境、風俗習慣、藝術傳統,以及共同的心理狀態、審美觀點等諸種因素所構成的。藝術家創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不但為本民族的廣大讀者所喜聞樂見,也可以為其他民族的讀者所理解,從而進入世界藝術寶庫。

隨著藝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自然而然產生了各種流派。所謂流派,一般來說,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由一些在思想傾向、藝術傾向、創作方法、藝術風格等方面相接近的藝術家,為了突破某種藝術上的束縛,因而結合起來的一個畫家集體。當然,有的派別比較嚴密,有理論、組織、宣言,還定期舉辦展覽,出版雜誌等等;有的則比較鬆散和自由,沒有密切的聯繫。有的與當時的政治運動的關係比較直接,有的則比較疏遠,或者僅僅表現在藝術上的創新和藝術風格上的競爭。有的還可能兼有各種因素。

以歐洲的美術為例。歐洲的古典主義美術流派,是17世紀時在法國興起的。這個美術流派的創作原則是以古希臘、羅馬的古典藝術為範例的,它崇尚理性,講究共性,強調統一,要求表現愛國主義思想。在藝術表現上則要求典雅、均衡、和諧統一。當時,路易十四組建了法國皇家學院(包括繪畫與雕塑);普桑成為這個流派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有(阿爾卡迪亞的牧人)。新古典主義的代表是大衛和安格爾。他們的繪畫發展了古典主義冷靜的氣質,具有嚴謹的形體結構、宏偉的場面、隱喻式的主題思想等等。然而,19世紀初,浪漫主義運動以德拉克洛瓦為代表,提倡以感情代替理性,強調內心感受、個人精神,崇尚大自然。《自由神引導人民》是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他以充滿運動感的構圖、強烈激動的個性、奔放有力的用筆等等表現手段,突破了古典主義均衡而沉悶的構圖、嚴謹而僵化的造型和細緻但較呆板的用筆。他創造了熱情奔放、強烈生動的格調,在當時法國畫壇上蔚然成風。由於這個畫派與法國大革命曾有深刻的聯繫,所以,它自然具有強有力的藝術氣質。但是,後期的浪漫主義運動逐漸脫離了現實基礎,追求獵奇,沉湎於虛無的幻想和個人的傷感情調之中,便逐漸走向低潮。

20世紀初,歐洲現代主義藝術興起,離開了19世紀現實主義傳統的軌道。當時,在兩次世界大戰前後,大部分知識分子對矛盾重重的資本主義社會感到不滿,但又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和光明的前途,所以內心徬徨,似乎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另一方面,自然科學、城市和工業建設以空前的規模獲得迅速進展,伴隨著這些社會變化,出現了要求個性自由解放的思潮。表現在藝術上,就湧現了野獸派、表現派和立體派。野獸派認為「準確描繪並不等於真實」,客觀事物是可感覺而不可表現的,因而強調表現主觀感受。表現派宣稱:「繪畫不是說明書,而是表現我們的感情。」進一步強調藝術是藝術家的本能的表現。超現實主義宣言提出:「超現實主義是一種純粹的精神自動主義,它是思想的筆錄,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建築在某些聯想形式的超現實的信仰上……。」以達利為代表的超現實主義畫家就是以弗洛伊德「夢的分析」為依據,在繪畫中進行夢的紀錄。而原來是德國表現主義的康定斯基,由於進一步強調藝術家的自我主觀表現,主張藝術創作從內心出發,通過非具象的「色彩與形體」訴之於讀者的心靈,於是抽象主義繪畫宣告誕生。他在1911年所作的《第五號印象》,以明快的原色、流動的線條、躍進的形體,使人眼花繚亂,但不能識別任何具體的形象。他本人甚至認為,「調色板比任何作品都美」。由此看來,現代派表現為重主觀表現,重形式新奇,重任意幻想,重直覺本能和非理性等等。用瑞士的一位現代派畫家克利的話來概括:「這個傾向就是不去反映物質世界,而去表現精神世界。」一般說來,現代主義美術是脫離或否定客觀現實,片面強調主觀性;現實主義美術則主張在客觀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高度發揮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這就是兩種不同的流派在思想上的根本區別。

另一方面,現代主義熱衷於新的藝術形式的探求。畢卡索和布拉克從塞尚的繪畫理論出發,追求多層次多體面的結構的表現手法,用多觀點透視代替傳統的單一的焦點透視。畫出來的作品好像是從敲碎了的鏡子中所反映的形象,即所謂「分析立體」。爾後又採用實物拼貼方法,把不同的實物如布片、硬紙片、報紙、樹葉、玻璃片等等拼貼在畫面上,然後用繪畫加工,製作一種具有空間感的想像中的新形態(好像把一些分散了的字母拼成一個詞彙),以引起觀眾的聯想。這種作品被稱為「綜合立體」。後來,60年代前後的視覺藝術(光效應)和機動藝術(動與光的藝術),也屬於形式的追求和形態的變革。

在實際上,現代主義的各種派別是十分複雜的。他們的作品離奇詭譎,神秘怪誕,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好像萬花筒一樣不斷地處在變化之中。雖然它們都反傳統,傾向於表現主觀精神世界,但彼此之間差異很大,甚至相互矛盾。有些作品也多少曲折地反映了畸形的資本主義社會,並且有所揭露批判,但是往往局限於渲洩個人鬱憤的情緒。有的如達達派對一切社會制度採取否定的態度,甚至對藝術本身也予以否定。於是杜桑的尿盆居然也作為雕塑作品公開展覽。有的如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因為受到弗洛伊德下意識學說的影響,內容多數是不健康的,或是荒誕詭秘,或是色情的暗示。他們在藝術表現形式的探討上,採取多種多樣的手段,沒有任何常規的約束。對於這樣複雜的藝術現象,我們應該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具體地、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

相關焦點

  • 淺談書法的品評及書法的風格和流派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來聊聊書法的品評及風格和流派。關於書法的品評書法品評是欣賞者對書者作品的品味給予的評價。在古代《漢書》「古今人物表」將古今人物分為九等,魏晉時期更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將士人按其才能分為九品,授予相應的官職。
  • 美術鑑賞:淺談非美術專業簡筆畫教學方法
    淺談非美術專業簡筆畫教學方法摘要:簡筆畫是作為未來小學教師的師範生應掌握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對非美術專業的學生的課程設置中開設簡筆畫也是必須的。不過,在實際教學當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在對非美術專業的學生的教學中要掌握恰當的方式方法。淺談一下簡筆畫的教學方法:   1 在師範類特別是非美術專業的學生中開展簡筆畫課程是必要的基礎課程之一   在幾個學期的簡筆畫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自己的定位以及將來走上「教師」這個崗位以後應該怎麼做,等等。
  • 楓丹白露畫派:16世紀法國宮廷的美術流派
    ↑ 楓丹白露宮  楓丹白露畫派是16世紀活躍在法國宮廷的美術流派。切利尼等人與法國畫家庫新、卡龍、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宮廷內外的裝飾上形成了一個風格性很強的藝術流派。  - - - - - - - - -  楓丹白露派畫家融合了義大利樣式主義與法國本土的哥德式傳統,在宮廷內外形成很強的藝術潮流。他們重視線條的韻味,追求技藝的精巧完美,具有濃鬱的貴族化氣息。
  • 淺談:歐洲古典四大藝術風格對女裝風格的影響
    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藝術風格流派,它們表現在建築、美術、音樂、文學及染織藝術等各個藝術領域,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產生影響。在歐洲的藝術史上哥德式藝術風格、巴洛克藝術風格、洛可可藝術風格、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樣地影響到同時期的服裝風格。
  • 淺談《原神》的美術風格與《塞爾達傳說》的藝術理念
    可是咱既然聊到比較引戰的話題了,為了和諧起見,出發點自然就不是"抄襲還是沒抄襲",而是我們回到遊戲最本質的那一層面去——深度探討這兩款遊戲的美術風格和藝術理念。話說為啥把塞爾達也一塊放進來了呢,本來就沒必要的事情何必多此一舉?其實這也是我個人的意願,出發點如若是以上提到的兩點,在探討的過程中自然需要一個"標杆"來去襯託,注意是襯託,不是對比!
  • 《從新古典主義美術到浪漫主義美術》教案
    《從新古典主義美術到浪漫主義美術》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識記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能歸納出這兩大流派出現的社會背景以及呈現的藝術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美術作品,感知作品背後的歷史背景,提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說一說鳥籠的風格流派
    說一說北籠(京籠)鳥籠的配置,今天聊聊鳥籠的風格流派。作為一個北方人,對北籠(京籠)了解多些,對其它地方的鳥籠略有所知,簡單地說說鳥籠的風格流派。從地域上可以簡單地將鳥籠製作分為北籠和南籠。北籠以京籠為主包括山東、東北和西北的鳥籠,南籠包括江浙籠、川貴籠和南粵籠。若是從出品量和受廣大鳥友認可度來看,京津河北一帶的京籠、江浙一帶的繡眼方籠、南粵一帶的波籠、四川的鬥四方和瓜皮籠最受鳥友追捧。
  • 西方現代藝術流派——後印象派淺談
    現代主義的起源——後印象主義畫派「後印象主義」(Post—Impresionsm)一詞,是由英國美術批評家羅傑弗萊(RogerFry)發明的。據說,1910年在倫敦準備舉辦一個「現代」法國畫展,但是臨近開幕,畫展的名稱還沒有確定下來。
  • 藝術秘籍,一張圖讓你秒懂15種藝術流派
    藝術不斷的發展開始慢慢產生了差異性,於是不同的流派誕生了,在西方美術史上藝術流派多不勝數,如何才能搞清楚這些流派的特點,如何才能一眼就能區分出畫作屬於哪一個流派,是一件十分考量眼光的事。這組作品最初是受馬切拉塔美術學院的委託,為學院的招生宣傳海報製作,不曾想受到人們的熱議。下面就隨油畫醬來看看插畫家Marilungo Marco創作的藝術秘籍究竟神奇在哪裡吧。
  • 「巴洛克風格」是歐洲歐洲特徵「巴洛克風格」裝修特性是什麼呢?
    「巴洛克風格」是一種歐洲風格特徵,指自17世紀初直到18世紀上半葉時興於歐洲的關鍵風格特徵。本詞來自葡語barroco,意思是一種不規律的天然珍珠。義大利文(BAROCCO)中有獨特,怪異,形變等表述。作為一種藝術流派的稱呼,它是16世紀的現代主義者創建的16世紀末期剛開始出現在西班牙的,背馳了文藝復興時期造型藝術精神實質的一種藝術流派。
  • 美術老師一定要懂的現代藝術流派,一套漫畫給你科普
    國內的幼兒園牆畫深得這種風格的真傳。代表畫作:《舞蹈》畫家:馬蒂斯05風格派這派畫家主張用純粹的幾何形狀來表達純粹、抽象的精神。所以特別喜歡畫框框。代表畫作:波洛克的畫 畫家:波洛克10立體派這了流派的畫家號稱喜歡碎裂、解析、重構,簡單講就是把東西拆散了然後再堆在一起。畢卡索有段時間就是這個風格的大粉絲。
  • 一張圖讓你看懂15個藝術流派
    文中用風趣的語言和詼諧的畫風,將同一個主題用15種藝術流派呈現出來。在博得大家一笑的同時,也把紛繁的繪畫風格進行了簡單明了的闡述。短短一文,堪比一本藝術流派的工具書。唯獨《世界美術史》這門課程卻是眼中釘,心頭恨。種類龐雜的藝術流派仿若繁星,令編輯手足無措。直到多年後得此秘籍,瞬時恍然大悟,醍醐灌頂。今天,我們就把這幅藝術界視為至寶的秘籍拿出來與大家分享。用1張圖,就讓你看懂15個藝術流派。■現實主義
  • 美術史:德國及北歐諸國的美術
    並給德國民族美術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木又注實回大可是,十六世紀後半葉至十七世紀的德國美術決不是如許多藝術史家所說的似乎「陷於長期停滯」,甚至被描繪成「一片空」。在這個災難深重的年代裡,卻產生了漢司·薩克斯、約翰白菲沙爾特和埃爾斯海默爾這樣一些出色的文學家和畫家;他們堅持祖國統一,反對封建反動,要求正義和平的進步的愛國主義傳統,則為十七世紀優秀的後輩所繼承。
  • 蔣勳,看他的書,感覺像是遊走在西方美術的長河裡!
    蔣勳老師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人,蔣勳老師寫過的美術論述是不少的,而這本《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其實是一本給大眾普及的讀本。沒曾想那麼厚厚的一大本書,我竟能一夜一夜地連續翻看完它!而且絲毫不覺得枯燥。可能是因為蔣勳的文字幽默自然,並不讓人覺得看不下去,反而是越看越想看。
  • 中國古建築各流派的結構和風格特點,準確的答案在這裡
    原標題:中國古建築各流派的結構和風格特點,準確的答案在這裡 關注我,你的眼睛會懷孕 「篇末報名」 這個世界上從起源到現在,脈絡最完整,體系最完備的,綿延數千年但從未斷絕的,唯有中國古建築。
  • 2020福建教師招聘美術備考:中世紀的建築成就
    2020福建教師招聘美術備考:中世紀的建築成就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淺談濰坊風箏文化
    淺談濰坊風箏文化風箏在古時候名為「紙鳶」,又被稱「鷂子」。它不只是供人們休閒的簡單工具,也是一種民俗符號,一種民族工藝,每一筆用色、每一點修飾都將濃鬱的地方特色融入其中,凸顯了民族張力,也極大地體現著風箏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 煙盒紙上誕生的藝術流派,崇信高更主義的「先知」——納比畫派
    在世界美術史的發展過程中,林林種種的繪畫流派層出不窮,這些不同的流派中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寂寂無名。在這其中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畫派,從產生到消失僅有10年的時間,名氣也不大,但卻被稱為是印象主義與現代主義的銜接點,在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這就是納比畫派。
  • 藝術流派述要
    1、尼泊爾流派    尼泊爾藝術風格傳入西藏大約是在法王松贊幹布時期。這些人進藏以後,把尼泊爾的藝術風格融入了西藏藝術,並全形成了西藏宗教藝術中的「尼泊爾流派」。        尼泊爾藝術家進藏後,松贊幹布命他們中間著名的雕塑家赤瓦塑造了十一座和法王肉身同樣大小的觀世音佛像。不過,早在松贊幹布命赤瓦造像之前,西藏就已經有了尼泊爾風格的雕塑,具體說來是在修築大昭寺的時候。
  • 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風格油畫:具有精美、細膩的特點!
    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藝術(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因而又稱作「路易十五式」,該藝術形式具有輕快、精緻、細膩、繁複等特點。|油畫一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藝術形成過程中受到東亞藝術的影響,有人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頹廢和瓦解的階段。洛可可藝術風格被廣泛應用在建築、裝潢、繪畫、文學、雕塑、音樂等藝術領域。